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2 毫秒
1.
目的:了解烧伤病人创面细菌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1-2013-12解放军某医院烧伤科病人创面分泌物标本,分析检出菌株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结果:426例病人标本中,325例细菌培养有阳性结果,共检出细菌603株,其中革兰阴性(G-)杆菌461株,占76.45%,革兰阳性(G+)球菌142株,23.55%。前三位分别为:鲍曼不动杆菌155株(25.70%),铜绿假单胞菌120株(19.9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72株(11.95%),敏感较高的常见抗生素有头孢哌酮/舒巴坦、米诺环素、万古霉素。结论:烧伤感染后细菌耐药是一个严峻的问题,不论革兰阴性杆菌还是革兰阳性球菌,其耐药率均较高,提示必须合理、规范地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烧伤感染的细菌菌种分布,并分析其耐药性,从而为日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113例重度烧伤患者的创面分泌物、血液及痰液等标本的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分离检出细菌306株,其中革兰阴性(G-)杆菌234株,占76.47%,革兰阳性(G+)球菌72株,占23.53%。前五位分别为:胞曼不动杆菌72株(23.53%),铜绿假单胞菌54株(17.65%),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36株(11.76%),大肠埃希菌19株(6.21%),肺炎克雷伯杆菌17株(5.56%)。上述162株G-杆菌对大多数抗生素的耐药率〉75.00%,敏感较高的常见抗生素有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金黄色葡萄球菌占阳性球菌的58.33%,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85.71%,敏感度较高的常见抗生素有莫西沙星、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结论近年来我单位细菌感染仍以G-菌为主,其中胞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有上升趋势,应提高警惕。不论阴性杆菌还是阳性球菌,其耐药率均较高,提示必须合理、规范地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3.
烧伤病房12年细菌生态学调查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笔者单位烧伤病房12年来细菌生态学变化及耐药性的变迁。方法:从369例患者的血培养及创面培养中分离到细菌427株,用纸片琼脂扩散法及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①在广泛应用三代头孢菌素后,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肠杆菌检出率明显下降而铜绿色假单胞菌略有上升(后者无统计学意义),细菌菌种也更趋多样化;②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色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明显升高而对临床使用较少的亚胺培南耐药率则很低,目前尚未检出对万古霉素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结论:抗生素对临床细菌生态学变化有直接影响,随着高效广谱抗生素的应用,一方面是常见致病菌的耐药率增加,另一方面是一以往较少见的条件致病菌感染率的增加。因此应避免滥用抗生素,调整用药方式,对亚胺培南应尽量减少非必须的使用,以保持较高敏感率并作为抵御严重感染的最后防线。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烧伤患者的细菌学调查情况及耐药性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从2005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烧伤患者创面脓液、血、尿、静脉导管、分泌物等标本中分离出396株细菌,用纸片琼脂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按NCCLS标准进行菌种鉴定及耐药性分析,就其中数量较多的5种细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检出的细菌中革兰阴性(G^-)杆菌占74%,革兰阳性(G^+)球菌占26%。数量较多的4种细菌分别为:阴沟肠杆菌的检出率高于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丁胺卡那霉素敏感。耐药率较低的抗生素主要有万古霉素、头孢哌酮/舒巴坦和亚胺培南。结论:烧伤感染细菌以G^-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阴沟肠杆菌检出率增高,其耐药性不容忽视。提示在烧伤治疗中根据细菌培养合理使用抗生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对烧伤病房病原菌的构成及耐药性进行分析,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对1998年1月~2002年12月我院烧伤患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在639株细菌中,G杆菌占71,8%,G^+球菌占28.2%,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占26.9%,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8.2%。②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处在一个较高水平,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硫霉素敏感率为86.2%,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率为94.8%。结论 我院烧伤感染细菌以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其耐药性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提示在烧伤中心合理正确使用抗生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烧伤病房病原菌分布特征、耐药性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方法:对近5年本院烧伤病房病原菌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金葡球菌相对集中分布在春季,而铜绿假单胞菌在四服的分布较为平均,其它细菌的分布则相对集中于夏季。革兰阳性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在老年患者中构成比较高,而肠杆菌和沙雷菌属在10岁以下的儿童构成比较高。主要病原菌在不同性别的分布差异不大。结论:了解病原菌构成的变化和分布特征,对于加强感染防治工作的针对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烧伤病房细菌耐药性变迁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严重烧伤后由于正常皮肤机械性屏障遭到破坏和机体免疫功能受损,可导致脓毒症或败血症而成为烧伤的主要死因。尽管创面修复技术的提高,感染得以有效控制,但严重感染仍是烧伤治疗中最为棘手的问题。由于烧伤创面感染多从院内获得,或来自患者自身的条件致病菌(肠原性感染),加上各种新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致病菌种类也有显著变化,因此监测细菌菌种,进行药敏和联合药敏测定和局部应用抗菌药物,是减少创面脓毒症的有效措施,也是本研究的目的。 临床资料 本研究于1998年1月~12月在瑞金医院烧伤病房展开,不论烧伤面积大小或深… 相似文献
9.
1 材料和方法 试验菌株分离自我院烧伤病房临床标本;试验用抗生素包括丁胺卡那霉素(AMK)、庆大霉素(GEN)、头孢哌酮(CFP)、头孢噻肟钠(FTX)、头孢三嗪(CRO)、环丙氟哌酸(CIP)、氟哌酸(NOR)和氧哌嗪青霉素(PIP)。采用Kerby-Bauer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用“WHONET”软件...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我院烧伤患者创面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医生合理、有效地使用抗生素。方法:对我院1997至2002年223例烧伤患者进行创面分泌物微生物培养及常规药敏试验。结果:共检出细菌153株,革兰氏阴性杆菌92株,占60.1%;革兰氏阳性菌44株,占28.8%。其中,阴沟杆菌占首位为20.3%(31株),铜绿假单胞菌居第二位19.0%(2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为第三位17.0%(26株),其次分别为弗氏枸橼酸杆菌及血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有5例发生真菌感染。感染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结论: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造成烧伤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适时了解烧伤病房的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有针对性地选择和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分离7个月份的烧伤患者创面细菌,并对其主要的感染菌种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 从烧伤患者创面共分离到细菌204株,前三位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87株)、铜绿假单胞菌(44株)和奇异变形杆菌(4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V...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我院细菌性肺炎患者对不同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共120例感染有细菌性肺炎患者,进行不同抗生素的药敏试验、抑菌圈大小和治愈人数的研究。结果细菌对一线抗菌药物的耐药比例为28.3%。二线抗生素,如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羧噻吩青霉素钠-棒酸钾的耐药的比例分别为:2.5%、4.2%。对三线抗生素的耐药比例为0%。一线抗生素中,氧哌嗪青霉素和阿奇霉素的抑菌圈最小,头孢呋肟、左氧氟沙星其次;二线抗生素其次;三线抗生素的抑菌圈最大。通过使用一二线抗生素1,00%的患者可达到抗菌和治疗疾病的效果。结论我院细菌性肺炎患者对不同抗生素的耐药性研究效果满意,且用一线和二线抗生素就能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细菌耐药机制的分析,探讨临床上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以应对细菌的耐药性。方法:结合已有文献报道和多年临床经验,分析细菌的耐药机制,探讨临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原则和方法。结果:细菌的耐药机制分为遗传学机制和生化机制,其耐药性的产生与抗生素灭活酶的产生、膜通透性改变、新靶位的产生和改变等有关。结论: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其滥用,能有效较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该院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控制医院感染及合理用药提供可靠依据。方法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1036株并采用英国先德荧光快速微生物分析鉴定/药敏系统进行鉴定并进行药敏实验,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2010年版操作和判读结果采用WHNET5.4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统计。结果铜绿假单胞菌以重症ICU检出率最高,其次为神经外科,标本分布以痰液为主,该菌主要对磺胺、庆大耐药,耐药率为75.1%和48.8%。对美罗培南耐药率最低,耐药率2.9%。结论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比较严重,医院应加强对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合理使用抗生素,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骨科感染病原菌耐药性与抗生素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骨科感染中病原菌的耐药性,以利于做到合理用药,充分发挥抗生素在抗感染治疗中的最佳疗效.方法 收集我科2005年6月至2007年6月住院病人伤口分泌物标本500例次,送检行细菌培养并对病原菌的耐药性及抗生素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送检标本500例次,分离培养出病原菌43种248株,其中以G-菌占多数.药敏试验显示常用抗生素耐药性增加.结论 骨科感染病原菌以G-菌占多数,且有上升趋势,并且原对抗生素敏感的菌株出现药性.临床中抗生素的使用存在使用率高、剂量大、疗程长、无目的 联合等不合理现象. 相似文献
16.
烧伤病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革兰阴性菌分离率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我院特别是烧伤病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的流行情况,检测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为临床治疗和控制ESBLs菌感染及流行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通过中心化验室收集我院2000年3月~2001年2月住院患者送检标本中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共计258株,应用VITEK自动检测系统(GNS-506药敏分析卡)及双纸片扩散法筛选产ESBLs菌.根据VITEK自动检测系统药敏检测结果分析比较产ESBLs菌和非产ESBLs菌对15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并对其中38株产ESBLs阳性菌进行12种临床常用抗生素MIC检测.结果 258株入选菌株中产ESBLs阳性率分别为:大肠杆菌18.8%(29/154);肺炎克雷伯杆菌12.5%(13/104).按标本种类分析,分泌物标本培养产ESBLs阳性率最高,为25.5%,与其他标本培养的总阳性率间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按病区分析,烧伤病区产ESBLs阳性率(大肠杆菌38.5%;肺炎克雷伯杆菌25.0%)与其他病区产ESBLs阳性率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药敏结果:产ESBLs的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及头孢西丁的敏感率较高,其次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杆菌对哌拉西林/三唑巴坦敏感,对其他抗生素的敏感性下降.结论烧伤病区是产ESBLs菌的高发病区,产ESBLs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最高,其次是美洛培南、头孢西丁和丁胺卡那.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烧伤患者创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3月至2012年12月从烧伤感染患者的创面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的病原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及配套的鉴定及药敏鉴定卡,进行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对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分离出的446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G-)杆菌312株,占69.96%,主要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革兰阳性(G+)球菌133株,占29.82%,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属和表皮葡萄球菌;真菌l株,占0.22%,为白色假丝酵母茵。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在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的检出率为71.59%。结论:烧伤患者创面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G-)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且主要致病菌常为多药耐药。加强其病原茵分布及耐药性监测,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减少多药耐药菌产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生物膜是很多微生物包括许多病原体存在的主要形式,致病菌生物膜能引起慢性感染和移植相关感染。生物膜的耐药现象普遍存在,且呈增长趋势,这促使人们对生物膜的耐药机制及其防治的研究不断深入,从而使生物膜相关疾病的治疗方法得到了改进,治疗效果也有所提高。本文对生物膜的形成、耐药机制及生物膜相关疾病的治疗现状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19.
20.
重症监护病房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本院2008-2009年重症监护病房(ICU)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K-B)对医院ICU感染患者标本中分离的1 149株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1 149株临床分离菌株中,革兰阴性杆菌占72.24%,革兰阳性球菌占18.71%,真菌占9.06%。革兰阴性杆菌检出率前3位是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分别占24.89%、20.36%和10.96%。革兰阳性球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为主,分别占13.22%和3.05%;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ESBLs检出率分别为61.20%和57.14%;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检出率为70.90%;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革兰阳性球菌。舒普深、亚胺培南对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及肠杆菌科细菌抗菌活性最强。结论:ICU患者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且耐药性较高,提示临床医生应提高标本送检率,控制抗菌药物滥用,降低细菌耐药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