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脱膜散加味治疗膜样痛经30例溧水县石湫中心卫生院(211222)徐敦玉关键词膜样痛经脱膜散膜样痛经是痛经的重症。以经行腹痛剧烈,甚至发生痛厥,直到子宫内膜呈大块腐肉样物随经血排出后疼痛始缓而得名。多见于未婚或未孕妇女。笔者应用脱膜散加味治疗本病30例...  相似文献   

2.
中医寒热辨证治疗膜样痛经43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膜样痛经属中医痛经范畴,经期子宫内膜呈整块脱落,引起严重的经行腹痛,并可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本病多发于未生育的年轻女性,常给患者生活学习造成影响。近几年笔者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把握寒热为主,辨证治疗43例膜样  相似文献   

3.
膜性痛经(membranous dysmenorrhea),以其行经腹痛,直至子宫内膜呈大块甚或整个腔型随经血排出后疼痛始缓而得名,又称膜样痛经,或蜕膜样痛经等。常发生在月经初潮或初潮后不久,多见于未婚或未孕妇女。现代医学普遍将其列入原发性、功能性痛经的范畴。中医学虽无此病症名,但考其行经腹痛伴经下夹瘀块(子宫内膜)的临床诸特征,一般均认为属经行腹痛范畴中的气滞血瘀痛经。以往因就诊患者仅诉行经腹痛且杂有血  相似文献   

4.
治疗膜样痛经药对四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膜样痛经患者的主要表现是经行时小腹疼痛剧烈,甚至恶心呕吐,四肢厥冷,并伴经量过多,掉下腐肉样血片(即子宫内膜片状脱落).其病机主要是肾阳不足,无法化解冲任子宫中的膜瘀和湿浊的蕴结,凝成内膜状,即为肾虚血瘀,因此宜采用温阳化瘀,即温通之治疗大法.本病或称脱膜样痛经,属于功能性痛经的范畴.  相似文献   

5.
1 痛经的发病机理现代医学对痛经发病机理的认识 ,目前尚未十分明确。有人认为与精神因素有关 ,如精神紧张、恐惧、忧郁、情绪不稳定或过度敏感者均易患痛经。亦有人认为子宫位置过度屈曲 (瘀血性痛经 ) ;或子宫颈狭窄 (阻塞性痛经 )均可造成经血流出不畅而致痛经 ;或因子宫内膜整块脱落 ,排出不畅 ,使子宫痉挛收缩引起痛经 (膜样痛经 ) ,或因子宫内膜异位 ,或盆腔内任何部位发炎都能造成痛经。近年来研究证明 ,子宫内膜和血内前列腺素含量的增高是造成痛经的决定性因素。在孕激素的作用下 ,分泌期子宫内膜能合成较多前列腺素F2a,月经期…  相似文献   

6.
正常月来经潮时。子宫内膜呈碎片状由宫颈口经阴道排出体外,因碎片体积小容易排出,所以不觉得疼痛。而发生膜样痛经,则是子宫内膜完整地从宫颈口排出。如果宫颈口狭小,完整的子宫内膜不容易排出,子宫就增强收缩,宫颈口逐渐扩张,才能排出。在这个过程中,产生剧烈疼痛,患者难以忍受,服止痛片也无济于事。  相似文献   

7.
辩证治疗膜样痛经三则鲍为群江苏省无锡县中医院(无锡214121)膜样痛经,是指以经行小腹疼痛剧烈,甚则恶心呕吐,四肢厥冷,伴经行量多,至子宫内膜呈大块或整个腔型随经血排出后痛缓为特点的病症。本病属祖国医学气滞血瘀型痛经范畴。治疗上常用行气化瘀之品,虽...  相似文献   

8.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是指具有活性的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内膜以外的部位,简称内异症[1].祖国医学中没有此病名记载,但根据其经行腹痛、慢性盆腔疼痛、盆腔包块、不孕等临床表现,可归属于“痛经”、“妇人腹痛”、“癥瘕”、“不孕”等.其主要病机为瘀血阻滞胞宫、冲任,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确切疗效,现将近年来临床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活血化瘀治疗膜样痛经38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痛经为妇科常见病,膜样痛经是现代医学的名称,其临床特点为:经行第1~2天小腹疼痛难忍,经量较多有烂肉样血块,同时可伴面色苍白,冷汗淋漓,手足厥冷,泛恶呕吐,甚则出现虚脱。笔者在临床中,以活血化瘀法治疗膜样痛经38例,收到满意的效果,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  患者38例,均来源于我院妇科门诊。年龄20岁以下18例,21~30岁18例,31~45岁2例;病程2~30天12例,31~60天20例,61天以上6例。38例患者均为原发性痛经,经妇科及B超检查排除子宫内膜异位症、炎症、子宫肌瘤及生殖器异常等器质性病变。2 治疗方法  药物组成:当归15g,三棱、莪术、…  相似文献   

10.
妇女在行经前后,或正值行经期间,小腹及腰部疼痛,甚至剧痛,还常伴有面色苍白,头面冷汗淋漓,手足厥冷,泛恶呕吐等证,并随着月经周期发作,称为“痛经”,亦称“经行腹痛”。本病可发生于子宫发育不良、或子宫过于前屈和后倾、子宫颈管狭窄、或子宫内膜呈片状排出(膜样痛经)、或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民间有许多食疗方治疗痛经,效果颇佳,但如缺乏辨证施用,带有盲目性,疗效就会欠佳。现就辨证食疗治疗痛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膜样痛经,又称膜性痛经。以其行经腹痛,直至子宫内膜呈大块或整个腔型随经血排出后疼痛始缓而得名。常发生在月经初潮或初潮后不久,多见于未婚或未孕妇女。据其主症分析,属祖国医学气滞血瘀型痛经的范畴。上海中医学院附属岳阳医院朱南孙主任医师近年致力于本病的研究,在医疗和科研中取得一定成果。兹将朱师治疗膜样痛经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褚玉霞教授治疗原发性痛经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培培  张世娇 《中医研究》2009,22(11):47-48
痛经为伴随月经的疼痛,可在月经前后或行经期出现腹痛、腰酸、下腹坠痛或其他不适。原发性痛经是指无盆腔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属于中医学“痛经”、“经行腹痛”范畴,是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有关调查表明,痛经的发病率为33.19%,严重影响妇女的生活和工作。现代医学认为,痛经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子宫内膜及经血中的PGF2α浓度升高,引起子宫平滑肌过强收缩,造成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导致疼痛。  相似文献   

13.
继发性痛经多见于育龄期妇女,是由于盆腔器质性病变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宫内异物、子宫颈狭窄等疾病而引起月经前后或在行经期间发生小腹疼痛,属于中医学"痛经、经行腹痛"范畴。笔者认为肝郁血瘀、湿热下注、寒湿凝滞、肾气不足、阴阳亏虚是本病的主要病机。分别采取解郁化瘀、清利湿热、温化寒湿、补肾固本、燮理阴阳等治法,加减化裁,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衡法”治疗膜样痛经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膜样痛经”又称“脱膜样痛经”,多见于青年女性,因其行经第2~3d少腹剧痛,经量多,并排出子宫内膜呈烂肉状血块,因此笔者认为本病关键是血行不畅,瘀阻胞宫,故采用“衡法”(即活血化瘀)治疗,逐瘀脱膜治其标,补肾调肝固其本,以达到平衡气血,使之“祛除瘀血,流通血脉”,建立新的“阴平阳秘”。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内外合治顽固性痛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外合治顽固性痛经江苏省南京市中医院(210001)朱英指导黄永澄关键词痛经膜样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外合治顽固性痛经经临床检查多为膜样痛经或子宫内膜异位症。我院于1989年始运用中药外敷与内服法治疗收效满意,现介绍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32例,均为门诊...  相似文献   

16.
止痛脱膜散治疗膜样痛经47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云 《吉林中医药》2003,23(12):32-33
膜样痛经临床特点为经行腹痛 ,甚则恶心呕吐 ,四肢厥冷 ,并伴经量增多 ,掉下腐肉样血片 (即子宫内膜片状脱落 )。多见于未婚或未孕的妇女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孕育。笔者应用止痛脱膜散治疗膜样痛经 4 7例 ,收效满意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4 7例均为妇科门诊病人 ,年龄 16~ 4 1岁 ,2 0岁以下2 1例 ,2 1~ 30岁 18例 ,31~ 4 5岁 8例 ;病程 2~ 30d者 12例 ,31~ 6 0d者 2 6例 ,6 1d以上者 9例。 4 7例均为原发性痛经 ,经妇科及B超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 ,确诊为膜样痛经者。2 治疗方法基本方 :肉桂 3g ,五灵脂、三棱、莪术、丹参…  相似文献   

17.
张春艳 《国医论坛》2004,19(5):29-30
妇女在行经前后,或正值行经期间,小腹及腰部疼痛,甚至剧痛难忍,常可伴有面色苍白、头面冷汗淋漓、手足厥冷、泛恶呕吐等症,并随月经周期发作者,称为痛经。本病以青年妇女为多见,可发生于子宫发育不良,或子宫过于前屈和后倾,或子宫颈管狭窄、子宫内膜呈片状排出(膜样痛经),或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  相似文献   

18.
膜样痛经为妇科常见病,多发生于未婚或未孕妇女,常于经期第1~2天小腹疼痛难忍,甚则昏厥,同时伴有面色苍白、手足厥冷、恶心呕吐、腹泻等,直至子宫内膜呈大块腐肉样物随经血排出后疼痛开始缓解。此证属于中医学"痛经"范畴。近年来笔者在临床中应用甄德江教授针刺天枢穴经验方治疗膜样痛经24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妇女在行经前后,或正值行经期间,小腹及腰部疼痛,甚至剧痛难忍,常可伴有面色苍白,头而冷汗淋漓,手足厥冷,泛恶呕吐等症并随月经周期发作,称为痛经。本病以青年妇女为多见,可发生于子宫发育不良,或子宫过于前屈和后倾,子宫颈管狭窄或子宫内膜呈片状排出(膜样痛经)。或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本病发生的主要机理是气血运行不畅所致。本人临床治疗痛经患者数百例。认为引起气血运行不畅的原因有气滞血瘀,寒湿凝滞,气血虚弱,肝肾亏损等,根据自己的体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妇女在行经前后或正值行经期间,小腹及腰部疼痛甚至剧痛难忍称为“痛经”,而兼有子宫内膜呈片状排出者称“膜性痛经”。临床常见于月经初潮或初潮不久的未婚未孕妇女,尤以少女为多。笔者拟补肾疏肝活血法治疗膜性痛经,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