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患者颈动脉病变,探讨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与颈动脉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彩超检查89例患者的颈动脉,测量管径、内中膜厚度、斑块大小、收缩期最大流速,观察内中膜厚度、斑块及管腔的狭窄、闭塞与年龄、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的关系。结果:①随着年龄增高,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管腔狭窄及闭塞发生率均显著增高;②伴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中2种以上疾病者颈动脉斑块、管腔狭窄和闭塞发生率显著增高。结论: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为颈动脉硬化的密切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对89例经CT、MRI检查确诊的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颈动脉彩超检查,测量血管的内一中膜厚度,血流的速度参数,观察斑块的有无及形成情况,并检查8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结果89例脑梗死患者中,颈动脉有IMT增厚、粥样硬化斑块、管腔狭窄或闭塞者占82例,总异常率为92.1%;80例对照组中有IMT增厚和斑块形成15例,总异常率为18.8%,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是造成脑梗死的重要原因,应用彩色超声诊断技术,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对脑梗死患者的预警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彩超对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对89例经CT、MRI检查确诊的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颈动脉彩超检查,测量血管的内一中膜厚度,血流的速度参数,观察斑块的有无及形成情况,并检查8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结果89例脑梗死患者中,颈动脉有IMT增厚、粥样硬化斑块、管腔狭窄或闭塞者占82例,总异常率为92.1%;80例对照组中有IMT增厚和斑块形成15例,总异常率为18.8%,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是造成脑梗死的重要原因,应用彩色超声诊断技术,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对脑梗死患者的预警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脑血栓形成是脑梗死最常见的类型,脑动脉主干或皮质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增厚、管腔狭窄闭塞和血栓形成,引起脑局部血流减少或血供中断,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软化坏死,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体征.  相似文献   

5.
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死亡率、致残率高.颈动脉斑块与狭窄都会导致脑供血不足引起脑卒中.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查获得血管管腔内径、血流情况、狭窄程度、斑块位置、大小以及易损程度等信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预防和避免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本文通过对相关国内外文献的梳理总结,对颈动脉超声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应用价值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CDFl)在颈动脉硬化狭窄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分别检测87例住院和门诊患者的颈动脉和100例正常人的颈动脉,共314支血管,应用超声技术测量双侧颈总动脉分叉处及颈内动脉后壁内膜-中膜厚度(IMT)及斑块形成情况.结果 CDFI显示136支颈总或/和颈内动脉内-中膜增厚,97支伴有斑块形成,31支管腔狭窄,程度约40%~95%,平均为76%,1例颈内动脉闭塞,238支颈动脉正常.结论 超声检查在颅外段颈动脉管壁病变方面可作为一种优良的观测手段,并且能准确地判定颈动脉硬化程度和管腔狭窄程度及狭窄位置,为临床提供可靠诊断依据,也能用作治疗后随访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高频超声对老年患者颈动脉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88例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作为研究组,49例无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2组患者二尖瓣和主动脉瓣情况、颈动脉内-中层厚度(IMT)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IMT、斑块积分、斑块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研究组管腔闭塞率2.27%,管腔狭窄率90.91%;对照组无管腔闭塞,管腔狭窄率18.37%;2组患者管腔闭塞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3),研究组患者管腔狭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变有密切关系,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随心脏瓣膜钙化程度的加重而加重,对于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应行颈动脉超声检查。  相似文献   

8.
多发性大动脉炎颈动脉病变的超声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多发性大动脉炎颈动脉病变的超声表现特点,提高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临床诊断为多发性大动脉炎的颈动脉超声声像图表现。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患者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观察并测量颈动脉管腔内径、内膜—中膜(IMT)厚度、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和脉冲多普勒,分析颈动脉血流变化的频谱及彩色多普勒声像图指标;鉴别颈动脉狭窄与闭塞,估测狭窄程度以及评估颈动脉闭塞的范围;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25例患者中共有50条颈动脉受累,其中39条(78%)颈总动脉受累,4条(8%)颈外动脉受累,7条(14%)颈内动脉受累。在39条受累的颈总动脉中,37条表现为动脉壁IMT弥漫性增厚;2例局限性增厚。1例颈总动脉内膜剥脱伴夹层动脉瘤形成,IMT厚度1.8~5.7mm,管腔都有不同程度的狭窄和闭塞。超声检查血管狭窄或闭塞的诊断符合率与DSA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224,P〉0.05)。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显示颈动脉管壁的特征性变化,并可显示管腔内血流动力学异常,为临床提供重要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多发性大动脉炎颈动脉病变的超声表现特点,提高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经临床诊断为多发性大动脉炎的颈动脉超声声像图表现.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患者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观察并测量颈动脉管腔内径、内膜-中膜(IMT)厚度、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和脉冲多普勒,分析颈动脉血流变化的频谱及彩色多普勒声像图指标;鉴别颈动脉狭窄与闭塞,估测狭窄程度以及评估颈动脉闭塞的范围;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25例患者中共有50条颈动脉受累,其中39条(78%)颈总动脉受累,4条(8%)颈外动脉受累,7条(14%)颈内动脉受累.在39条受累的颈总动脉中,37条表现为动脉壁IMT弥漫性增厚;2例局限性增厚.1例颈总动脉内膜剥脱伴夹层动脉瘤形成,IMT厚度1.8~5.7 mm,管腔都有不同程度的狭窄和闭塞.超声检查血管狭窄或闭塞的诊断符合率与DSA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224,P>0.05).结论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显示颈动脉管壁的特征性变化,并可显示管腔内血流动力学异常,为临床提供重要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与病理进行对照,观察并总结颈动脉蹼的长度、厚度、回声,凸向管腔内的走行方向及颈动脉蹼伴斑块或血栓形成的声像图特征等,减少漏诊及误诊。方法 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拟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患者,术前行超声检查。常规超声观察并记录颈动脉狭窄处声像图表现,明确是否存在颈动脉蹼,如存在颈动脉蹼样结构,观察其周围是否合并斑块及血栓形成,测量并记录颈动脉蹼回声、长度、厚度及走行方向,有无飘动,术后进行病理对照。结果 146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术后病理证实颈动脉蹼19例,其中17例颈动脉蹼底部伴斑块形成,2例颈动脉蹼伴血栓形成,其中1例血栓完全阻塞管腔,1例致管腔狭窄。与病理进行对照,术前超声正确诊断颈动脉蹼伴斑块形成16例,颈动脉蹼伴血栓形成1例,术前1例误诊为斑块表面溃疡形成,1例颈动脉蹼伴血栓形成并完全阻塞管腔漏诊,超声诊断为颈内动脉闭塞,未发现颈动脉蹼结构。结论 超声检查颈动脉蹼合并斑块或血栓形成准确率高,但需要高度认识本病及充分了解本病的大体标本及组织病理情况方能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中老年颈动脉超声诊断分析.方法:随机抽取400例45~75岁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有无粥样硬化斑块.了解有无颈动脉狭窄并判断狭窄程度及有无管腔闭塞.结果:颈动脉超声结果正常151例(37.75%),内中膜增厚合并斑块83例(20.75%),轻度狭窄71例(17.75%),中度狭窄57例(14.25%),重度狭窄30例(7.5%),闭塞8例(2%).结论:超声检测颈动脉能对缺血性脑病患者提供有价值的诊断指标,而且对那些无症状的患者能作出较早预防,在及早治疗和有效预防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旨在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颈部血管形态、血管壁内中膜厚度、有无斑块、管腔狭窄或闭塞、血流动力学改变进行主要观察,早期发现颈动脉斑块并预测斑块的性质,为早期诊断、指导临床治疗、观察疗效和判断预后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颈动脉夹层病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宜澜  吴锦林  朱星红 《医学综述》2009,15(23):3594-3596
颈动脉夹层的病理改变是动脉血流通过破损的血管内膜进入血管壁,造成血管内膜及中层分离。动脉夹层造成血管管腔狭窄或闭塞,是引起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原因。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埃勒斯-当洛综合征、马方综合征、创伤等病因可引起颈动脉夹层,现就其病因学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是高血压常见并发症之一。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颈动脉狭窄甚至闭塞的常见病因之一,是一种非炎症性疾病。严重的狭窄甚至闭塞可导致脑部血供障碍,而粥样斑块的形成或血栓的脱落则可引发脑梗死。  相似文献   

15.
颈动脉硬化可以引起动脉狭窄或闭塞 ,致脑部供血障碍。采用高频超声对颈动脉进行检查 ,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有重要诊断价值的无创性检查方法。本文对 1 0 0例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为我院 2 0 0 1年 1月至 1 2月住院受检者。男 61例 ,女 39例 ,年龄 49~ 83岁 ,平均 66 5岁。脑梗塞短暂脑缺血发作 40例 ,合并血脂增高 1 8例 ;糖尿病 1 4例 ,合并血脂增高 1 2例 ;高血压病 1 3例 ,合并血脂增高 8例 ;冠心病9例 ,合并血脂增高 6例 ;单纯血脂增高 6例 ;其他疾病 1 8例 ,合并血脂增高 2例。1 2…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主动脉夹层累及颈动脉的超声图像特点。方法采用PILIPS75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29例患者经常规心脏超声检查诊断为主动脉夹层后,切换至颈动脉检查模式,观察颈动脉内膜是否累及,夹层撕裂至颈动脉的图像特点、血流状态。结果 29例患者中,夹层累及颈动脉7例,占24.1%,均发生在Standford A型患者。其中4例颈动脉超声清晰显示撕裂飘浮的内膜,真假腔血流状态不同。左颈总动脉或右颈总动脉假腔内血栓形成、真腔狭窄各1例。另1例右颈总动脉近完全闭塞,无血流信号。结论颈动脉超声能准确评估主动脉夹层患者颈动脉受累情况。  相似文献   

17.
通心络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斑块及颈部血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颈部血流的影响。方法对60例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予缺血性脑卒中规范化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通心络胶囊,治疗3个月后观察患者颈动脉斑块及管腔狭窄程度、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颈动脉斑块、管腔狭窄及血脂、血液流变学水平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通心络胶囊可明显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斑块及管腔狭窄,进而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供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起瘫汤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颈部血流的影响。方法:对60例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缺血性脑卒中规范化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用起瘫汤治疗,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患者颈动脉斑块及管腔狭窄程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颈动脉斑块/管腔狭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起瘫汤可明显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斑块及管腔狭窄,对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供血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9.
颈动脉夹层与脑卒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液经撕裂的动脉内膜进入血管壁间 ,导致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称动脉夹层 ,发生于颈动脉 (通常为颈动脉颅外段 )的夹层为颈动脉夹层 (CAD)。若血液进入血管外膜下层 ,则引起动脉瘤样扩张。CAD的确切发病率尚不清楚 ,据报道颈内动脉夹层 (ICAD)导致脑卒中的发病率为 2  相似文献   

20.
李忠举  郭丽艳  李波 《吉林医学》2011,32(16):3229-3230
<正>颈动脉粥样硬化是脑血管病特别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约68%的缺血性脑血管病伴有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粥样硬化[1]。用彩超(US)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进行检查,了解颈动脉管腔、内壁情况及其血流状态,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无创技术,在诊断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