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浅静脉留置针在老年结核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68例老年结核患者,采用单双号分组的方法,将观察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予浅静脉留置针输液,对照组予普通钢针进行输液。结果:留置时间最长为4天,最短1天,平均2-3天。8例使用浅静脉留置针的老年患者出现静脉炎,9例出现液体渗漏。l例使用普通钢针患者出现静脉炎,6(31.6)例出现液体渗漏。观察组发生静脉炎和液体渗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浅静脉留置针在老年结核患者中应用的不良影响大,推荐老年结核患者使用普通钢针进行输液。  相似文献   

2.
刘迎春  周丽华 《河南中医》2014,(11):2282-2283
目的:分析儿科住院患者浅静脉留置针输液的非正常拔管原因,探讨护理方法。方法:对76例使用浅静脉留置针患儿记录留置部位、留置天数、拔管原因,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非正常拔管的原因中,局部肿胀为主要原因,其次为留置针脱出、留置针堵塞和静脉炎。结论:儿科浅静脉留置针应选择合适血管、妥善固定、适当约束使用留置针的肢体、输入高渗性药物时加强管理、加强对患儿及家属的健康宣教。  相似文献   

3.
潘洁 《新中医》2015,47(10):236-237
目的:观察如意金黄散外敷预防浅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疗效。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经外周浅静脉留置针进行静脉高营养输注的88例患者,按就诊顺序单双数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4例。干预组患者在穿刺针孔周围约2 cm用如意金黄散外敷于静脉穿刺向心端走向部位,并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保持药物湿润;对照组患者在穿刺针孔周围约2 cm予50%硫酸镁浸湿纱布覆盖,外敷方法同干预组,2组均干预5天。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干预后静脉炎的发生情况,并比较浅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结果:干预5天后,干预组静脉炎发生率为6.8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浅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如意金黄散外敷预防浅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疗效较显著,可减少静脉炎的发生率,减轻静脉炎的严重程度,改善静脉炎所出现的局部红肿、热痛症状,延长浅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注琥珀酰明胶在急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急诊患者有效输注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60例急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观察组予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注琥珀酰明胶,对照组予四肢浅静脉留置针输注琥珀酰明胶,观察比较2组输液效果、穿刺时间及穿刺成功率,评定静脉炎发生比率,同时分析2组输注前后的电解质参数水平及凝血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的输液通畅率、穿刺时间1 min率、穿刺1次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3次及以上穿刺失败率及Ⅱ度、Ⅲ度静脉炎及合计发生静脉炎的比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输注后的Cl-、Ca2+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均0.05),其余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输注后以上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患者中予以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注琥珀酰明胶,不仅可有效提高输液效果及穿刺成功率,而且可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风患者健侧及患侧肢体静脉输液与静脉炎的关系。方法:在我科住院治疗的120例脑中风患者随机分为健侧肢体输液和患侧肢体输液两组,连续输液14天,观察静脉炎的发生率并进行分析。结果:患侧肢体静脉输液组,静脉炎发生15例,发生率为25%;健侧肢体静脉输液组,静脉炎发生5例,发生率为8.3%。结论:中风患者输液宜多选用健侧肢体。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减少浅静脉留置针贴膜(以下简称贴膜)更换次数,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延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方法.方法:将402例使用浅静脉留置针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贴膜开窗组)和对照组(完整贴膜组).开窗组穿刺后将贴膜中间开一窗口贴于穿刺处,用一次性输液敷贴覆盖,每天消毒穿刺口,并更换输液敷贴,除贴膜与皮肤分离外,不更换贴膜;对照组每天及时更换贴膜.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在留置针脱出率上具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在局部的反应如穿刺点疼痛、红斑、肿胀、静脉条索状、穿刺点渗出等静脉炎发生率上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实验组能减少贴膜的更换次数,减少了留置针脱出率和静脉炎的发生率,延长静脉针的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7.
艾灸预防输液并发静脉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艳 《广西中医药》2003,26(1):12-13
目的 :探讨艾灸预防浅静脉留置针输液并发静脉炎的影响。方法:将120例使用浅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 ,每组60例共输液320例次。观察组艾灸足三里及穿刺点始沿近心端静脉约10cm处预防静脉炎 ,对照组按留置针常规护理 ,对浅静脉留置针输液后出现静脉炎进行对照观察。结果:实验组静脉炎发生率为10 %,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为22.5%(P<0.005)。两组套管针留置时间与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为:留置时间≤4天两组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2、10例 (P<0.01) ,留置时间5~6天两组静脉炎发生率分别4、24例 (P<0.005) ,留置时间>7天2组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10、22例 (P<0.01)。结论:使用艾灸可使浅静脉留置针输液并发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及延长留置针的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减少浅静脉留置针贴膜(以下简称贴膜)更换次数,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延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方法.方法:将402例使用浅静脉留置针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贴膜开窗组)和对照组(完整贴膜组).开窗组穿刺后将贴膜中间开一窗口贴于穿刺处,用一次性输液敷贴覆盖,每天消毒穿刺口,并更换输液敷贴,除贴膜与皮肤分离外,不更换贴膜;对照组每天及时更换贴膜.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在留置针脱出率上具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在局部的反应如穿刺点疼痛、红斑、肿胀、静脉条索状、穿刺点渗出等静脉炎发生率上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实验组能减少贴膜的更换次数,减少了留置针脱出率和静脉炎的发生率,延长静脉针的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9.
余泽卫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4):136-137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留置针在乳腺癌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乳腺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实施颈外静脉留置针置管化疗,对照组实施健侧前臂静脉留置针置管化疗。结果:两组穿刺成功率、留置时间、静脉炎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颈外静脉留置针置管化疗对乳腺癌患者具有穿刺成功率高、留置时间长、静脉炎发生率低、减少患者痛苦的特点,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10.
《新中医》2014,(9)
目的:观察中医预防护理防止小儿浅静脉留置针引发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79例使用浅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9例实施常规护理,中医组40例实施中医预防护理。观察2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静脉炎发生率,并评价患儿的疼痛情况和护理依从性。结果:静脉炎发生率中医组为2.50%,对照组为20.51%,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中医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P0.01)。中医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中医组护理依从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浅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患儿实施中医预防护理,可延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降低静脉炎发生率,减轻患儿的输液疼痛,提高患儿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1.
王淑琴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23):160-161
目的:探讨外科术后静脉留置针留置的最佳时间。方法:选择外科术后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191例,从输注液体的量,留置针使用的时间及静脉营养治疗对留置时间的影响及对静脉产生的刺激等方面进行临床研究。结果: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与输注液体的量、留置针使用时间以及静脉营养治疗有关(P<0.05)。有静脉营养治疗的患者比无静脉营养治疗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高,且疼痛率高。结论: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受输注液体的量,留置针使用时间的影响,使用静脉留置针进行静脉营养治疗时静脉炎发生率较高,建议外科术后静脉留置针最佳留置时间为3d,并适当活动留置静脉针肢体,以减少静脉炎和堵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张秀丽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8):136-136,153
目的:观察老年病人输液中颈外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80例老年住院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对照组40例采用四肢浅静脉留置针。比较两组留置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颈外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静脉炎和堵管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外静脉留置针更适合老年病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一次性浅静脉密闭留置针与常规留置针治疗肺结核的作用。方法:93例静脉留置针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58)和常规组(n=35),分别采用一次性浅静脉密闭留置针与常规留置针,比较两组患者留置针并发症及留置时间。结果:试验组非正常拔管率及导管堵塞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留置时问明显长于常规组(P0.05)。结论:一次性浅静脉密闭留置针静脉输液治疗肺结核可有效减少导管堵塞,延长静脉留置针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14.
朱燕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35):176-177
目的:探讨产科输液中静脉留置针相关静脉炎的预防方法。方法:选取产科2010与2012年静脉留置针住院患者250例,分为两组:20G组和24G组。20G组为2010年住院患者120例,静脉留置针采用BD公司的20G留置针;24G组为2012年住院患者130例,静脉留置针改用BD公司的24G留置针。对比20G组和24G组静脉炎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结果:20G组静脉留置针相关静脉炎的发生率为8.33%,24G组静脉留置针相关静脉炎发生率为3.85%。结论:通过选择合适的静脉留置针可预防静脉炎。  相似文献   

15.
戴淑艳  张清清  郑蓓蓓 《新中医》2021,53(7):139-141
目的:观察四黄粉局部贴敷治疗浅静脉留置针后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进行浅静脉留置针治疗且出现输液性静脉炎的100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50%硫酸镁湿敷治疗,观察组给予四黄粉局部贴敷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是82.00%、98.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满意度分别是80.00%、96.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是26.00%、6.0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黄粉局部贴敷治疗浅静脉留置针后输液性静脉炎,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及孕产妇满意度,并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生理盐水和肝素钠用于静脉留置针封管的效果。方法:将50例采用常规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用生理盐水封管,对照组用肝素钠稀释液封管,时静咏留置针留置时间、堵管及静脉炎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堵管及静脉炎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生理盐水用于静脉留置针封管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预防静脉炎的成效。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1月接受使用静脉留置针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100名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00名患者按入院日期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操作,观察组采取一系列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操作,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采取多种护理干预措施后显著降低了老年患者在使用静脉留置针期间静脉炎的发生率,取得了良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三黄软膏预防浅静脉留置针并发静脉炎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浅静脉穿刺留置套管针输液在临床已被广泛应用,它不仅可以保证药物的顺利输入,减少药物外渗引起局部组织坏死,也可减轻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但在使用套管针留置期间,静脉炎发生率也明显增高,为预防浅静脉留置针输液并发静脉炎的发生,自2004-10~2005-02.我院采用三黄软膏外敷预防浅静脉留置输注血管性药物及脂肪乳剂所致静脉炎,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浅静脉留置针在神经内科患者中的应用现状,为发挥静脉留置针使用优势和提高患者输液治疗质量提供探究信息。方法跟踪观察留置针使用的整个过程,记录穿刺部位、加固方法、局部观察、并发症等相关内容。结果观察60例患者142例次浅静脉留置针置管,常用部位为手背和前臂;渗出和静脉炎是最常见的并发症;较细的导管可预防静脉炎的发生(P〈0.05),输注甘露醇者易发生静脉炎(P〈0.05)。结论患者浅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0.
芦荟预防浅静脉留置针输液并发静脉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美花 《河南中医》2003,23(6):63-64
浅静脉穿刺留置套管针输液作为一项新的护理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成为临床输液的主要工具。它不仅可避免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也可保护穿刺的静脉 ,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措施。但在使用的同时 ,套管针留置期间静脉炎发生率在 30 %左右[1] ,一般在置留 6~ 7d[2 ] 静脉炎的发生率较高。临床研究表明 ,主要影响留置套管针输液留置时间的是并发静脉炎。为防止置管并发静脉炎的发生 ,自 2 0 0 0年始 ,采用芦荟外敷预防浅静脉留置针输液并发静脉炎 ,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