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宋洪艳   《中国医学工程》2014,(10):27-27
目的利用64排螺旋CT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在基层医院住院的冠心病或可疑冠心病患者造影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128例的冠心病及疑似患者,采用冠脉CT成像进行检查,对成像结果和选择性冠脉造影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冠脉CT成像的敏感性、准确性均大于90%。结论冠脉CT成像对冠心病的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在基层医院可作为心病大范围筛选和诊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冠脉CT成像技术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鹤壁市人民医院行冠脉CT成像技术和冠脉造影的75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5例患者冠脉造影检查发现狭窄节段共670个,冠脉64层螺旋CT成像检查发现狭窄节段650个;与冠脉造影相比,冠脉64层螺旋CT成像检查无狭窄、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的评估率分别为97.92%、95.24%、95.71%、91.84%。二者发现狭窄节段及狭窄程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脉CT成像技术能够准确地检测冠脉狭窄节段以及狭窄程度,且具有经济实用、无创、操作简单等优势,在冠心病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320排CT冠脉成像与冠脉造影对冠心病诊断的比较.方法 对80例确诊或疑似冠心病患者行多层CT成像(MDCT)检查后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法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及分级诊断有无差异.结果 以冠脉造影检查为金标准,320排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50%的总体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7.2%、81.1%、62.3%和89.8%,二者分级诊断具有中度至高度一致性.结论 320排CT冠脉成像可对冠状动脉疾病作初步评估,作为冠心病的一种无创筛查手段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常规冠脉造影作为冠心病诊断的参考标准,回顾性对比冠脉320CT成像对胸痛患者冠心病诊断的准确性。方法根据冠脉320CT及常规冠脉造影结果,分析320CT对不同狭窄程度的冠脉显示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及不同冠脉分支病变的相关性。结果冠脉320CT诊断冠心病的总体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分别为91%、83%、87%、88%和88%;对不同冠脉分支病变诊断的一致性较高(r〉0.70)。结论冠脉320CT诊断冠心病的准确率较高,可胜任胸痛的鉴别诊断和冠心病的筛查,为冠心病的进一步治疗提供准确资料,使冠心病的治疗更具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5.
张琮 《中国医疗前沿》2013,(1):75+78-75,78
目的评价256排螺旋CT冠脉血管成像(CTA)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60例在我院行256排螺旋CT冠脉CTA检查的患者,同时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对比两次检查结果,讨论256排冠状动脉CTA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256排螺旋CT冠脉CTA对冠状动脉狭窄诊断的灵敏性为96%,特异性高达98%。结论 256排螺旋CT冠脉CTA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判断有较高的准确率,可作为冠心病患者的主要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6.
李德志  何锡洪  杨海燕 《中外医疗》2013,32(2):176+178-176,178
目的对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进行比较,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进行诊治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09年10月—2011年11月于该院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和冠状动脉造影的30例临床疑诊冠心病患者的影像资料。对2种方法评价冠状动脉结果进行分析,分析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及64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显示情况,同时比较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在各分支的分布。结果 30例冠状动脉造影显示480节段冠状动脉(直径≥1.5mm)图像中,64SCT提供优良图可供分析为447节段。可评估率93.2%,不可评估节段6.8%,多因心率(律)异常所致(4.8%);显示84处斑块,以硬斑(钙化)居多,多发生于前降支。前降支MSCT直径的测量与冠脉造影相关性比较好。另外,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同样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两者检测结果在阳性率、阴性率以及敏感性和特异性上,均具有很高的一致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层螺旋CT冠脉造影在心率控制较好的情况下,其准确率较高。64MSCT冠状动脉成像简便易行、安全可靠,是风险较小的无创性检查,可作为冠心病高危人群普查筛选的首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随着多排螺旋CT技术的发展,CT冠脉成像在临床上的应用日益广泛.该成像技术与传统数字冠脉造影在辐射剂量方面的异同也愈加受到关注.本文主要介绍两种成像技术在辐射剂量测量方面的异同及其两种技术所致辐射剂量的差别.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心率对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回顾性研究分析不同心率状态下(分为低、中、高心率组)双源CT图像清晰度,将图像质量判读分为0~4级,采用Kruskal—WallisH检验比较各组间分值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同时应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对图像质量与心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3组间Kruskal—WallisH检验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值为0.58,P:0.75〉O.05)。秩相关检验r=0.28,P〉0.05。结论各组成像质量与心率无显著相关性,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与选择性冠脉造影在冠脉支架术后的随访价值与效果进行观察对比。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住院部所收治的行冠脉支架植入手术的患者共计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1年。分别对患者进行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以及选择性冠脉造影检查,对两种方法下的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对比与分析。结果: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结果显示:降支支架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项目数据,P0.05;冠脉支架内径测量数据显示:直径在3~4.0mm范围内支架所占比例为60.00%,明显高于其他项目数据,P0.05;分型结果方面,1级支架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项目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比选择性冠脉造影分型标准,各级别支架所占比例数据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下,冠脉狭窄诊断敏感度为84.21%,特异性为96.72%,明显高于选择性冠脉造影相关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冠脉支架植入患者术后随访而言,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具有更高的敏感度与特异性水平,可对患者预后进行有效评估,风险较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对冠脉血管狭窄程度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收集2012年6月到2013年6月期间,同时进行冠脉64排螺旋CT检查和冠脉造影检查的98名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把那些64排螺旋CT发现病变的冠脉图像作为阳性结果,没有发现病变的作为阴性结果,以冠脉造影结果作为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通过对比研究,判断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脉狭窄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64排螺旋CT对冠心病的诊断的敏感性为93.4%,特异性为96.9%。结论: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脉血管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与常规冠脉造影的准确度。方法择取2017年5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48例,依据诊断方式不同划分为两组即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74例,以作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常规冠脉造影诊断,研究组则采用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诊断,分析两组诊断冠脉管腔狭窄程度,特异性、敏感性及准确性,冠脉血管中斑块性质,漏诊率及误诊率,诊断时间及诊断费用。结果研究组冠脉管腔狭窄Ⅰ级、Ⅱ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冠脉管腔狭窄Ⅲ级、Ⅳ级、Ⅴ级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纤维斑块、钙化斑块、软斑块及混合斑块诊断准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误诊率、漏诊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诊断时间及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诊断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诊断冠心病等疾病采用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的敏感性强、特异性及准确度高,可有效诊断冠脉管腔狭窄程度及其中斑块性质,避免误诊及漏诊情况发生,值得在临床诊断中应用及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基于不同体重制定个性化造影剂方案对CT冠脉成像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5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102例疑似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注射方案,观察组根据患者体重采用个性化注射方案,两组均进行冠脉CT血管造影。观察并分析两组冠脉强化程度、CT冠脉成像质量、对比剂剂量及流速、安全性。结果观察组冠脉强化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TA冠脉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比剂用量、流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DLP(剂量长度乘积)、ED(有效辐射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不同体重制定个性化造影剂方案有利于降低CT冠脉成像对比剂剂量和流速,提高冠脉强化程度及效果。  相似文献   

13.
双源CT低剂量冠脉成像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燕  白林  陶客言 《四川医学》2009,30(12):1967-1969
目的探讨双源CT低剂量冠脉成像技术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方法将进行冠脉成像的患者分成A,B,C3组,每组20例。A组患者随机选取,采用120kV,380MAS常规剂量扫描;B组选取体重指数〉25的患者,采用120kV,330MAS进行扫描;C组选取体重指数〈25的患者,采用100kV,220MAS进行扫描。比较3组影像的质量及剂量指标,噪声指数的统计学差异。结果A,B,C 3组影像最佳期相影像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平均达到优良。A,B,C 3组剂量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容积剂量加权指数(CTDIVOL),B组较A组下降23.76%;C组较A组下降75.24%,较B组下降67.51%;剂量长度积(DLP),B组较A组下降32.13%;C组较A组下降77.6%,较B组下降66.98%。有效剂量(ED)下降幅度同DLP。A,B,C 3组的噪声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组〉B组〉A组。结论根据体重指数选择不同的双源CT低剂量冠脉成像方式,在保证优质成像的同时,可以减少受检者的辐射损伤。  相似文献   

14.
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不同性质粥样斑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对不同性质粥样斑块的成像特点与64MSCT评判不同性质斑块所致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方法106例临床疑似和确诊冠心病患者行64MSCT和CAG检查。结果斑块主要分布部位与冠状动脉病变分布规律一致。斑块性质与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无关(r=-0.130,P〉0.05)。64MSCT评判所有斑块所致血管狭窄程度与CAG高度一致(K值0.799,P〈0.001),评判软斑块、纤维斑块所致狭窄程度的可靠性优于钙化斑块(K值分别为0.839,0.853,0.738,P均〈0.001)。64MSCT评判所有斑块所致血管狭窄程度敏感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分别96.7%、88.7%、87。9%、96.9%,对钙化斑块所致病变易过高评价(敏感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分为95.1%、86.7%、97.3%、78%)。结论64MSCT冠状动脉成像能清晰显示冠状动脉内斑块的情况,可以作为一种筛查冠心病无创检查手段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5.
刘峰 《中外医疗》2013,32(16):183+185-183,185
目的探讨屏气训练后患者心率变化对64排CT冠脉成像质量的影响,减少影响冠脉成像质量最主要的因素,进而提高诊断成功率。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124例64排CT冠脉成像检查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归性分析,按屏气训练前后随机分为2组,屏气训练组(65例),对照组(59例),分析屏气训练后患者心率变化与64排CT冠脉成像质量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28例相比屏气训练组65例冠状成像均能符合影像评价要求有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屏气训练后患者心率变化与64排CT冠脉成像质量密切相关,做好屏气训练工作是稳定患者心率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冠脉成像质量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临床中数字冠脉造影与多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患者辐射剂量的差异。方法选取某院2012年1月到2013年12月间接受数字冠脉造影检查的80例患者为A组,并选取同期接受多排螺旋CT冠脉成像检查的80例患者为B组,对比两组射线剂量。结果 A组辐射有效剂量为(5.5±2.1)m Sv,B组辐射有效剂量为(9.8±1.8)m Sv,A组有效剂量明显的低于B组有效剂量,且数据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图像质量评分为(3.6±0.3)分,B组图像质量评分为(3.5±0.4)分,统计学无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数字冠脉造影与多排螺旋CT冠脉成像检查方法中图像质量比较并无明显的差异,而应用多排螺旋CT冠脉成像检查辐射风险明显的要高于数字冠脉造影检查。但是,由于多排螺旋CT冠脉成像检查属于无创检查,从而使得CT在冠心病诊断中得到广泛的普及。工作人员应重视多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受检患者的辐射损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析冠脉CT成像技术(CTCA)应用于临床诊断冠心病的价值和意义。方法:本研究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2月期间临床疑诊为冠心病60例患者行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64SCTCA)检查,分析其结果。结果:60例患者共计240支血管分支病变血管148支,其中左前降支(LAD)病变数最多占37.84%,钙化斑块64支占43.24%。在各类型斑块中稳定性斑块为主共81支(54.73%)、不稳定斑块67支(45.27%),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χ2=2.6486,P=0.1036)。结论:冠脉CT成像技术对诊断中重度狭窄和冠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定位和定性诊断具有极其重要要的临床意义,可作为临床诊断冠心病的首选无创筛检方法,对分层治疗、治疗方案的确定、中长期疗效的评估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与冠脉造影的对比,探讨心电图编辑后的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图像的可靠性。材料与方法收集18例在CT冠脉造影过程中出现心律失常且在一周内行冠脉造影检查的患者,将使用心电编辑功能进行后处理的CT冠脉图像与冠脉造影进行对比。结果心电编辑后的CT冠脉图像与冠脉造影两者在敏感性、准确性、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方面,均具有很高的一致性,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心电图编辑处理后的CT冠脉成像能很好反映冠状动脉的真实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9.
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与常规冠脉造影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占伟  邵芳  于维雅 《当代医学》2009,15(33):40-41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对冠脉血管狭窄程度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收集2009年1~9月在我院同时进行冠脉64排螺旋CT检查和冠脉造影检查的54名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把那些64排螺旋CT发现病变的冠脉图像作为阳性结果,没有发现病变的作为阴性结果,以冠脉造影结果作为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通过对比研究,判断64排螺旋C冠脉成像对冠脉狭窄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64排螺旋CT对冠心病的诊断的敏感性为93.7%,特异性为97.8%。结论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脉血管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64-SCTCA)对高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2010年1月~2011年1月期间住院的16例临床诊断或疑诊冠心病的高龄(≥60岁)患者,先后行64-SCTCA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参照美国心脏协会冠状动脉分段法对冠状动脉进行分段,评价64-SCTCA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