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纤维外科感染创面负压封闭引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显微外科感染创面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匀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实验数据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较短,满意度较高。结论:对显微外科感染创面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患者实施有效的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效果,提升患者满意度,在实际应用中有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实验研究在Ⅱ度烧伤患者创面治疗中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效果及强化手术室护理的体会。方法:本文实验研究所选择的对象为我医院2016年度收治的Ⅱ度烧伤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的治疗,实验组的患者利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进行治疗,并强化手术室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比较,并总结护理体会。结果: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的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两组差异明显,可进行比较(P0.05)。结论:利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Ⅱ度烧伤有非常好的效果,可加速患者创面愈合的速度,且实施护理措施后,有效的维持了负压引流,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提高,可在临床治疗中进行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改良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在开放性损伤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将同期骨科开放性损伤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6例,运用改良的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治疗及护理;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治疗及护理,对两组的引流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有13例在负压封闭引流中存在引流管堵塞现象;观察组发生堵管1例。结论改良负压封闭引流装置能有效地预防引流管堵塞现象,并促进肉芽组织生长,有利于创面迅速愈合,促进机体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参考患者愿望清单,实施无缝隙优质护理在开放性骨折负压封闭引流(VS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42例开放性骨折患者实施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各21例,常规组给予VSD术后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参考患者住院期间愿望清单,全程做好优质护理服务.观察两组治疗有效率和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和患者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考患者愿望清单并实施无缝隙优质护理,可提高开放性骨折的治疗有效率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糖尿病足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55例糖尿病足患者,根据治疗情况分为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组和普通换药组,比较两组的换药次数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28例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的患者换药次数少,创面愈合快,效果显著。结论:手术前后持续恒定负压吸引,密切的护理观察和引流管的护理是护理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6.
汪凤云 《吉林医学》2012,(30):6693-6694
目的:探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用于严重软组织挫伤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行持续封闭负压引流的严重软组织挫伤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75例,观察组8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积极而主动的全面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痊愈时间、换药次数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愈合时间及换药次数分别为(11.29±2.04)d和(4.31±1.17)次,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表示非常满意和满意者分别为61.18%和95.29%,明显高于对照组30.67%和75.29%的比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持续封闭负压引流的严重软组织损伤患者实施积极主动的全面护理,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和护患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骨创伤患者行负压封闭引流术护理干预对策及效果评价.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36例骨创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的引流护理方法为常规开放式引流,实验组患者采用的引流护理方法为负压封闭引流术.比较两组患者感染率和换药次数等四项项临床指标的测定结果以及两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的感染率是11.76%,实验组的感染率是2.94%;实验组患者的换药次数、疼痛评分、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四项临床指标测定结果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对照组患者对于引流工作的满意度是77.94%,实验组患者对引流工作的满意度是92.65%.结论:对于骨创伤患者进行引流护理时可以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术护理,护理效果明显,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负压封闭引流治疗骨创伤创面的护理。方法:选用开放式引流方法和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选用负压封闭引流方法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结果:对对照组患者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方法后,患者的住院时间、创口愈合时间、换药次数、疼痛评分及感染率明显得到提高。结论:对骨创伤患者采取负压封闭引流方法进行护理和治疗,使得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提高,患者住院时间得到缩短,患者疼痛得到减轻,患者住院费用得到减少,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患者创口感染率得到降低。  相似文献   

9.
钱小娟 《大家健康》2016,(11):131-131
目的:探析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慢性骨髓炎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将该院于2015年1月~12月接诊慢性骨髓炎纳入研究,共计62例。给予全部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并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两组。对照组31例,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31例,实施全面护理。组间比较护理效果。结果:两组中实验组护理有效率更高,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全面护理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慢性骨髓炎中有显著效果,护理有效率高,应引得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评价不同护理模式在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中具有的价值。方法:对2017年9月-2019年6月间在我院实施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治疗的患者予以随机选取,58例患者在治疗中均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本次研究为分组对比,其分组标准为床号单双数,2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29例观察组采用系统护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护理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数据。结果:较对照组患者数据而言,观察组患者护理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更高,统计对比结果表明P<0.05,差异有一定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在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中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进行治疗的患者,采用临床综合护理模式能够促进其创面恢复,降低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提高肉芽生长速度,缩短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对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实施负压封闭引流过程中给予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04月至2016年04月收治的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临床均实施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根据胫腓骨骨折患者临床接受护理方法的不同实施分组。A1组38例胫腓骨骨折患者接受的护理方式为基础护理+针对性护理;A2组37例胫腓骨骨折患者接受的护理方式为基础护理;对两组胫腓骨骨折患者的手术次数、患者伤口平均愈合时间以及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实施对比。结果在患者的手术次数、患者伤口平均愈合时间以及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几方面,A1组优于A2组胫腓骨骨折患者(P0.05)。结论针对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临床在实施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过程中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患者临床手术次数,显著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促进胫腓骨骨折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四肢开放性损伤治疗中的护理要点。方法:2009年01月~2010年12月,对29例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开放性损伤的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结果:29例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的患者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开放性损伤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保持有效的负压引流是护理的关键,同时还应做好心理和功能锻炼指导等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治疗骨科创面感染过程中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骨科创面感染100例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0例。观察组患者使用负压封闭引流通道创建和间断高浓度给氧护理技术,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情况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面积缩小比对照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比对照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负压封闭引流通道创建和间断高浓度给氧护理技术在骨科感染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中的护理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的住院费用,对患者的临床指标进行改善,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负压封闭引流治疗难治性创面的护理体会。方法:对46例难治性创面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的患者进行观察及术前术后各项护理。结果:难治性创面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创面的渗出物和坏死组织被及时清除,肉芽组织新鲜,为植皮或皮瓣转移修复创造了良好条件。结论:对临床上难治性创面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效果良好。护理要点:加强心理疏导,提高患者对创面愈合的信心,做好负压封闭引流的护理,保持稳定的负压状态,观察创面生长状况,加强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手足外伤创面临床成效的影响。方法选择于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手足外科收治的14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均采取VSD负压封闭引流法进行治疗,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综合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数据差异明显(P0.05),具备临床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封闭式引流术治疗严重手外伤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使严重手外伤患者能尽早恢复,值得进行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污染手足创面采用VSD负压封闭引流的临床应用效果,验证VSD负压封闭引流是否优于普通负压引流。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3年2月就诊于我院的120例手足外伤患者,依据引流方法的不同分为vsd负压封闭引流组与普通负压引流组,在给予不同护理方法后观察比较两组发生感染例数的差别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VSD组感染1例,感染率为1.7%;普通负压吸引组感染9例,感染率为15.0%,两组的感染例数比较,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VSD负压封闭引流能有效控制感染,其治疗效果优于普通负压引流,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治疗骨科感染创面护理中的要点。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3年6月我院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的骨科感染创面患者30例,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经过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后,创面愈合较好,均没有发生并发症。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科感染创面可以降低患者的痛苦、减少换药的次数、减轻患者住院费用。护理的要点是密切观察负压封闭的引流情况,引流管要保持通畅,增强患者营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感染创面的护理要点。方法:对我科2008-2010年收治的40例应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治疗感染创面的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结果:40例采用VSD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的患者"人工皮"全部成活,无并发症发生。结论:VSD治疗骨科感染创面可减少换药次数,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护理重点是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情况,保持引流通畅和加强营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对负压吸引术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 将226例负压吸引术患者为两组,试验组118例实施舒适护理,结照组108例用常规护理.结果 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和满意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能降低负压吸引术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对医生护士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创伤骨科术后感染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300例创伤骨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行常规术后感染预防,观察组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进行术后感染预防.对比2组患者感染发生率、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和护理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感染发生率、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可以降低创伤骨科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加快患者康复速度,应予以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