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RF系统手术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采用RF系统手术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20例,其中男9例,女11例,年龄21~52岁,平均29.9岁。术前平均椎体前、后高度分别为50.2%和73.8%,术后平均椎体前、后高度分别为87.1%和95%,脊柱生理前凸恢复正常,并且13例椎管内骨折块达到解剖复位。作者认为RF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固定坚固,疗效优于其它脊柱内固定器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AO双螺纹Schanz钉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2003年4月~2005年6月应用AO双螺纹Schanz钉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18例,男16例,女2例;年龄19~54岁,平均34.6岁,均合并截瘫。受伤节段为T_(11)~L_2,侧位X线片示骨折椎体楔形变,其中11例椎体后缘高度丢失,骨折椎体高度压缩程度为1/4~3/4,上位椎体向前脱位程度25%~100%,3例合并侧方移位。均于伤后2周内行后路减压,AO双螺纹Schanz钉置入复位内固定融合术。结果术中无并发症发生,全部患者随访8~34个月,平均20个月。18例患者脱位椎体均完全复位,骨折椎体前缘高度平均恢复90%,患者神经功能部分恢复7例,完全恢复8例,无内固定失败患者。结论AO双螺纹Schanz系统治疗胸腰段骨椎骨折脱位复位效果满意,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钉棒系统经伤椎固定治疗多节段胸腰椎骨折的优越性.方法 采用经伤椎钉棒系统节段固定治疗多节段胸腰椎骨折12例,其中2个椎体11例,3个椎体1例,伤椎均为相邻椎体,除椎弓根损伤椎体外,所有伤椎及邻近上-正常椎体均置钉.结果 所有置入螺钉位置及稳定性良好,椎体高度及脊柱生理曲度恢复良好,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或断钉现象.结论 使用钉棒系统经伤椎多节段固定胸腰椎骨折可以提高生物力学稳定性,帮助骨折复位和矫正后凸.  相似文献   

4.
骨盆牵引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急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自2003年11月~2005年4月应用传统的骨盆牵引先行复位,然后应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手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21例,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1例中男16例,女5例,年龄52~78岁,平均62.6岁。伤椎节段:T_(12)8例,L_1 10例,L_2 3例。致伤  相似文献   

5.
自1994年3月以来,我院共收治胸腰椎骨折78例,经采用背伸复位Dick器械内固定法治疗36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36例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26~45岁,平均33岁。其中T_(11),骨折3例,T_(12)骨折15例,L_1骨折17例,L_2骨折1例,均为闭合骨折。损伤原因:车祸伤9例,高处坠落伤27例。合并神经损伤25例,其中完全截瘫4例,无神经症状11例。伤后至手术时间1~10d。  相似文献   

6.
经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 5 6例 ,其中Steffee 8例 ,RF 11例 ,AF 2 1例 ,Tenor 12例 ,USS 4例 ,分别进行后路减压、植骨融合 ,比较其神经功能恢复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4 2例获得随访 ,时间 5~ 2 4个月。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 :除 5例A级无恢复外 ,其他级别有 1~ 4级的恢复。 5例骨折复位不满意或内固定失败 ,其余骨折均顺利愈合 ,椎体高度无再丢失。结论 椎弓根螺钉可行短节段脊柱内固定 ,重建脊柱稳定性 ,脊柱融合率高 ,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多节段胸腰椎骨折后路椎弓根钉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胸腰椎骨折的手术指征及治疗效果。方法经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胸腰椎骨折19例。其中邻节段两椎体骨折7例,跨一节段两椎体骨折5例,跨两节段以上两椎体骨折4例,跨三椎体以上骨折3例。结果经12~36个月随访,平均21.5个月。术后骨折椎体高度无明显丢失,有神经损伤的患者术后大部有所改善或恢复正常。未发现内固定物松动、断裂,无继发性脊柱后凸畸形加重。结论多节段胸腰椎骨折严重影响脊柱的稳定性,需及时手术治疗,经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和有限椎管减压.可有效重建脊柱稳定性,改善神经功能;在警惕其他脏器合并伤的同时,可适当放宽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胸腰椎多节段骨折手术方式。方法采用长节段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固定方法,恢复伤椎高度及脊柱生理弯曲,使后纵韧带复张,椎管间接减压或加用椎板切除减压,同时用神经剥离子将椎管前方骨块向前推压,治疗胸腰椎多节段骨折共17例。Ⅰ型(相邻型)12例,其中累及2个椎体10例,累及3个椎体2例;Ⅱ型(非相邻型)5例,损伤间隔1个正常椎体3例,间隔2个正常椎体2例。结果术后椎体高度、脊柱生理弧度明显恢复,经3个月~6年随访,复位后椎体高度无明显丢失,无断钉、断棒,F ranke l分级获1~3级恢复。结论多节段胸腰椎骨折影响脊柱稳定性,后路长节段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固定能够恢复脊柱稳定性及生理弧度,为改善神经功能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9.
胸腰椎骨折椎弓根螺丝钉固定并发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胸腰段脊柱骨折中运用短节段三维固定椎弓根螺钉系统已被临床医生接受并广泛运用,其治疗效果不断提高,但由于经验不多,操作不当,选择器械不配套,直接影响治疗效果,我院自1993年8月-1999年12月应用椎弓根钉治疗胸腰段骨折85例,出现断钉4例,松动滑脱2例,感染4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85例,男66例,女19例;年龄22~45岁。骨折部位:T_(12)30例,L_1 37例,L_2 15例,L_3 3例;合并脱位3例:L_1 2例,T_(12)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8~143 h,平均26.1 h。所用椎弓根钉共340根,分别为Dick钉12例,AF钉45例,RF钉28例。胸腰段用10°(AF12°),腰以下用5°(AF钉6°)。本组病例全部获随  相似文献   

10.
短节段C-D内固定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长期随访未见文献报道,作者进行的初步随访研究显示该内固定器在治疗中螺钉固定失效和进行性脊柱后凸畸形增加值得重视。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器主要适用于不稳定脊柱骨折,需要内固定以增加脊柱稳定性或保护神经组织。本组15例男性,4例女性,平均年龄29岁(15~58岁)。13例单一平面爆裂型骨折;5例骨折脱位;1例多发性腰椎爆裂骨折(骨折水平不相邻)。骨折范围:T_(12)1例;L_19例;L_24例;L_33例;L_4和L_5各1例。其中7例合并其它平面脊柱骨折。内固定治疗情况:11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胸腰段骨折重建椎体完整性和稳定性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 35例胸腰椎骨折全部行后路椎体撑开复位病椎内植骨联合RF短节段内固定手术,平均15个月取出内固定。结果 35例患者平均随访19个月,X线片示全部骨性愈合,即刻矫正满意,远期矫正无丢失,采用F ranke l脊髓损伤分级进行神经功能评定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胸腰段骨折经伤椎椎弓根椎体撑开复位椎体内植骨联合RF内固定以重建椎体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可有效防止矫正度丢失、内固定松动断裂、晚期脊柱不稳及继发椎管狭窄等并发症,而且创伤小,效果可靠,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经椎弓根后路短节段复位内固定椎体、后外侧植骨联合、经椎弓根向伤椎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段骨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39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资料,男21例,女18例;年龄18 ~48岁,平均31.5岁.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经椎弓根后路短节段复位内固定、椎体后外侧植骨联合经椎弓根向伤椎椎体内植骨)和对照组(经椎弓根后路短节段复位内固定椎体、后外侧植骨),通过回顾病历资料及随访资料,对其影像学进行评价.结果 39例患者获12 ~ 36个月(平均20.1个月)随访,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即刻伤椎前缘高度恢复程度及成角的矫正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对照组伤椎前缘高度变化及成角的矫正程度丢失不明显;而未经椎弓根植骨组变化明显,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经椎弓根后路短节段复位内固定椎体、后外侧植骨联合经椎弓根向伤椎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地维持伤椎前缘高度,减少内固定失败率.  相似文献   

13.
对新鲜的椎体骨折用椎弓根短节段脊柱内固定器治疗,已被公认。它具有手术切口短、创伤小、出血少、短节段固定,椎体复位正常,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自1994年2月~1998年2月,我院对40例胸腰段椎体骨折用RF钉治疗,除开始开展的5例在放射科X照片机监视下完成外,35例均在手术室无X照片机监视完成,术后经X照片机和CT复查,进针位置良好,无一例并发症发生。对陈旧性的椎体骨折或伴有椎管狭窄、脊神经受压者,采用作者[2]设计手术方式,既不作椎体切除,损伤小,又能使骨折椎体及椎管容量恢复近正常,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本组40…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骨折椎弓根钉预出钉点与椎前大血管距离变化的影像学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5-04—2018-08采用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的108例胸腰椎爆裂骨折(骨折组)与正常体检的48例健康成年人(健康组),比较健康组与骨折组T_(11)~L_4左侧椎弓根出钉部位到主动脉后壁的距离(BE)、右侧椎弓根出钉部位到主动脉或下腔静脉的距离(BF),探讨伤椎Cobb角与骨折椎体BE值的相关性、骨折椎体BE值与骨折上下椎体BE值的相关性。结果 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骨折组伤椎Cobb角与骨折椎体BE值无相关性(P0.05)。骨折组T_(12)~L_4BE值较健康组大,L_2、L_3BF值较健康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骨折组骨折椎体BE值和骨折上椎体BE值呈正相关(P0.05),骨折椎体BE值和骨折下椎体BE值呈正相关(P0.05)。结论胸腰椎爆裂骨折后上下节段椎体与椎前大血管之间的距离有所增加,左侧出钉点至主动脉距离L_3、L_4节段较T_(11)、T_(12)节段增加明显,椎体右侧预出针点损伤大血管的风险较左侧低。椎体骨折后预出钉点至大血管的距离增加,椎弓根钉损伤椎前大血管的风险并不会增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后路短节段结合骨折椎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05年9月至2007年9月,行后路短节段结合骨折椎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82例,其中男50例,女32例;年龄18~63岁,平均36岁;病程2h~7d,平均2d。骨折根据AO分型:A1型25例,A2型48例,B2型9例。根据ASIA脊髓神经功能损伤分级:C级9例,D级17例,E级56例。术中将椎弓根螺钉置入骨折椎与相邻的上下椎体中,复位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结果:8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8.3个月,无一例内固定断裂或松动,全部获得骨性融合。术后骨折椎的椎体前缘压缩率及Cobb角均明显小于术前(P0.05),而术后随访骨折椎的椎体前缘压缩率及Cobb角与术后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骨折椎的尾侧椎间盘高度(h/H)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不完全性神经损伤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有1~2级的恢复。结论:后路短节段结合骨折椎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是安全可靠的方法,在骨折椎前柱撑开的同时可有效控制正常椎间盘高度的撑开,并有利于矫正后凸畸形和维持矫正效果。  相似文献   

16.
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56例,其中Steffee 8例,RF 11例,AF 21例,Tenor 12例,USS 4例,分别对其进行后路减压、植骨融合,比较其神经功能恢复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42例获得随访,时间5~24个月,神经功能按Frankel法除5例A级无恢复外,其他级别有1~3级的恢复。5例骨折复位不满意或固定失败,其余骨折均顺利愈合。结论:椎弓根螺钉能提供短节段脊柱内固定,重建脊柱稳定性,脊柱融合率高,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多节段胸腰椎骨折的内固定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多节段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对多节段胸腰椎骨折经CT检查证实有爆裂骨折,并伴有不同程度神经损伤的病人,采用国产GSS-Ⅱ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以下简称GSS)治疗12例,联合AF钉治疗2例。结果本组14例病人术后复查X线片显示,伤椎复位良好,椎体间植骨充足,脊柱生理弯曲度恢复良好,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应用钉棒系统治疗多节段胸腰椎骨折,固定可靠,损伤小。  相似文献   

18.
经椎弓根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不稳定骨折具有三维空间复位和短节段内固定等优点。我院自1998年12月至2 0 0 3年2月,采用AF系统治疗2 3例,疗效十分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8例,女5例。年龄17~4 8岁,平均36岁。损伤节段:T118例,T12 6例,L19例。骨折按赵定麟[1] 介绍的方法分类:屈曲压缩型11例,爆裂型10例,屈曲旋转型骨折脱位2例。2 3例均属不稳定骨折。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12例,交通事故伤8例,压砸伤3例。脊髓神经损伤按胥少汀等综合修正标准[2 \〗分级:A级2例,B级10例,C级6例,D级5例。受伤至接受手术时间:6h~5d ,…  相似文献   

19.
不稳定性脊柱骨折最常采用前侧入路手术,这种方法适用于颈、胸和腰椎骨折的病人,而胸腰段椎体正好位于胸腹腔的交界处,该区域的暴露相当困难。前外侧入路途径虽然能够很好地显露胸腰椎,但是操作复杂且对组织的损伤较大。该研究探讨后外侧入路手术(PLA)在治疗儿童胸腰段不稳定性椎体骨折中的价值、适应证和临床效果。自1990年至2000年采用PLA对14例儿童胸腰段不稳定性椎体骨折进行手术,术中采用单侧或双侧椎管减压和C-D器械内固定。将病人分为四组:第1组4例(Frankel E级),均无神经损害的表现,其中2例T_(12)骨折,1例L_1骨折,1例L_1和L_2骨  相似文献   

20.
对于单节段的脊柱创伤、肿瘤或结核病例 ,由于复位、减压及固定技术的进步 ,已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但对多节段的胸腰椎体结核、严重骨折治疗上则有一些难度。自 2 0 0 0年 2月~ 2 0 0 3年 5月收治了上述疾病患者 12例 ,采用中华长城内固定系统 (CGWS)作前路固定 ,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2例 ,男 8例 ,女 4例。年龄 2 2~ 5 1岁 ,平均 39岁。其中结核 9例 ,创伤 3例。术前常规摄胸腰椎X线片及CT、MRI检查 ,确认导致脊髓压迫或损伤的致压物来自硬膜前方的结核病变组织、椎体碎骨块及椎间盘等。手术前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