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同种异体肢体移植的免疫学监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异体肢体移植经实验模型研究现已应用于临床[1,2 ] ,但移植肢体具有高度抗原性的多种组织类型需长期应用系统免疫抑制剂也就限制了异体肢体移植的临床推广应用。与实质性器官移植相比同种异体肢体有以下几个特点 :(1)免疫反应和排斥反应的机制更加复杂 ;(2 )缺乏排斥反应明确的诊断标准和预测指标 ,使排斥反应的发生难于预测和判断 ;(3)保护实质性器官异体移植的免疫抑制剂的剂量不足以保护肢体的异体移植 ,而增加免疫抑制剂的剂量以控制排斥反应的发生又增加了感染、药物毒性和恶性变的可能性[3 ] ;(4 )免疫抑制剂的长期应用在内脏器官移植…  相似文献   

2.
李京 《中国美容医学》2013,22(1):217-220
同种异体移植技术给重建修复外科带来了很大的期望,目前,手、喉、角膜、肾、肝等器官及复合组织同种异体移植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很大进步。在组织先天或后天缺损临床应用中显示出很大的潜能。阴茎同体异种移植属复合组织移植的范畴,不同于内脏器官移植,它由各种抗原性不同的组织组成,包括皮肤、肌肉、腱膜、海绵体、神经白膜、血管,有的组织抗原性强,有的组织抗原性弱,其中肌肉、皮肤抗原性最强,容易发生排斥反应,远比心、肝、肾、肺免疫排斥反应强烈,加之异体阴茎免疫排斥反应机制复杂,缺乏排斥反应明确诊断标准及预测指标,使排斥反应难以预测和判断,保护器官移植的免疫机制的剂量不足以保护异体同种阴茎移植,而增加免疫抑制剂的剂量可诱发感染药物毒性及移植物功能衰竭也难以避免,因此在临床应用上受到限制。目前,我们对同种异体阴茎移植、治疗及研究的进展回顾,以期望同种异体研究获得同行的关注与推动。  相似文献   

3.
对异体手移植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再植与移植 再植是将人的断手整个或部分回植自身,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因为伤病不同可能是原位或移位再植。然而有不少情况已破碎、病废或先天性缺如而不可能再植。所以20多年前,已有人进行异体的手移植或肢体移植的实验研究,可是结果都是因为急性或慢性的排斥反应失去异体移植的肢体或是残存一个没有功能的纤维变性的移植肢体。另一种可能情况是在大剂量的免疫抑制药物应用下,虽能使异体移植肢体良好存活,但因为机体的一般免疫功能减退,而易发生感染,导致整个机体死亡而告终。近年来由于器官移植工作大量开展,对移植免疫反应的控制与治疗积累了很多经验。移植器官已有数年乃至数十年的长期存活,并能发挥有效的功能。这对维持生命所必须的器官若功能丧失,异体器官移植就能延长人的生命,  相似文献   

4.
胰岛移植的最终目标是在不需要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情况下完全恢复糖代谢并阻止长期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当前,胰岛移植后需要持续给予免疫抑制剂预防移植排斥反应,而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所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限制了胰岛移植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广泛应用[1].如何诱导胰岛移植免疫耐受成为临床胰岛移植研究的方向.通过对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ate cell,HSC)的基础研究发现,活化的HSC可抑制免疫反应,诱导移植免疫耐受,从而对同种异体胰岛移植起保护作用.现就HSC对同种异体胰岛移植的保护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联合其他器官移植术后近期的免疫抑制策略。方法我中心于2004年至2009年共实施肝联合其他器官移植22例,其中肝肾联合移植17例,肝胰十二指肠联合移植5例。存活时间大于3个月的患者共18例,比较此类患者与单一器官移植患者术后近期排斥反应发生率和免疫抑制策略的差别。结果肝联合其他器官移植的患者术后3个月内,移植肝排斥反应发生率为5.5%;移植肾的排斥反应发生率为5.9%;其他器官没有发生排斥反应,较我中心单一器官移植排斥反应发生率低。同时,肝联合其他器官移植患者免疫抑制剂初始剂量及术后近期所需浓度均较单一器官移植低。结论肝联合其他器官移植的患者,由于移植肝对其他移植器官的免疫保护作用,排斥反应发生率低,所需免疫抑制剂初始剂量及浓度均低于单一器官移植。但肝脏对其他移植器官的免疫保护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带血管的同种异体骨关节移植可以引起类似于器官移植的免疫排斥反应,组织配型、冷冻保存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对移植骨关节的免疫排斥反应及愈合可产生一定的影响。初步的解剖学研究和临床应用尝试为带血管同种异体骨关节移植的进一步研究和实践提供基础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器官移植在修复重建领域获得较大的发展,应用异体移植进行组织器官缺损的再造成为整形外科新的治疗手段.目前器官移植最大的障碍是异体排斥反应,要根本解决免疫排斥问题、保持移植组织的长期存活需从免疫反应发生的内部机制入手,其中抗原递呈是免疫激活的必要环节.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是迄今发现功能最强的抗原递呈细胞(an tigen presenting cells,APC),其功能独特之处在于全身所有APC中唯有DC才能激活初始型T细胞[1],它是识别内外抗原、调节免疫功能、维持机体稳定的关键因素,在机体免疫系统中处于中心地位,与移植免疫具有密切的关系.DC递呈供体抗原是免疫排异反应发生的首要步骤,深入认识其抗原递呈的过程与机制对揭示移植免疫的内在本质、解决异体排斥难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自从Murry于1954年成功地进行了第一例肾移植手术至今,器官移植已走过了近半个世纪的历程。与其它生命重要器官的同种异体移植相比,肢体的同种异体移植在重建外科领域则很少受到重视。首先是因为在此种情况下无生命危险,其次则由于对移植物的急性排斥反应和延迟排斥反应尚无特效药物,再者是目前所用药物的毒性副作用限制了它的临床应用。 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免疫抑制剂的不断出现和显微外科技术在断肢(指)再植领域所获得的巨大成功,很多学者对同种异体肢体移植进行了较  相似文献   

9.
由毕龙转基因动物研究所举办的2000年毕龙移植免疫研讨会将于2000年8月18~20日在上海召开,现将主要报告题目及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研讨内容:(1)同种异体器官移植免疫排斥及防治;(2)异种器官移植免疫排斥及防治;(3)转基因动物器官异种移植应用前景;(4)免疫耐受诱导的新技术;(5)新型免疫耐受剂的开发及器官移植免疫抑制剂的应用;(6)组织相容性抗原和基因(MHC)配型技术进展;(7)器官来源及降低免疫原性新方法。二、参加人员:从事器官移植的临床工作者及免疫基础研究人员(无论文者也可参加)。三、论文要求:全文4000字以内,A4纸打印,附300…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器官移植在修复重建领域获得较大的发展 ,应用异体移植进行组织器官缺损的再造成为整形外科新的治疗手段。目前器官移植最大的障碍是异体排斥反应 ,要根本解决免疫排斥问题、保持移植组织的长期存活需从免疫反应发生的内部机制入手 ,其中抗原递呈是免疫激活的必要环节。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cells,DC)是迄今发现功能最强的抗原递呈细胞 (antigenpresentingcells ,APC) ,其功能独特之处在于全身所有APC中唯有DC才能激活初始型T细胞[1] ,它是识别内外抗原、调节免疫功能、维持机体稳定…  相似文献   

11.
在异体肢体移植的组织成分中有特定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基因(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抗原性层次,这种在抗原性上的不同可能影响每种复合异体组织移植,例如肢体移植在不远的将来将在临床得到应用。通过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虽然已经取得成功,但在供体与受体间的组织相容性屏障方面仍然存在问题,它通过激活免疫反应而导致移植排斥。虽然FK-506和环孢霉素等免疫抑制剂可以延长异体移植肢体的存活时间,但对于MHC引起的免疫问题的更好理解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临床器官移植工作中,预测排斥与耐受对供体和受体的选择、免疫抑制剂种类及剂量的应用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随着移植免疫基础研究的不断进步,预测排斥与耐受的方法取得了新的进展。本文就器官移植预测排斥与耐受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复合组织异体移植(Composite tissue allografts,CTAs)在严重烧伤、创伤性损伤、肿瘤以及先天性疾病等原因导致的周围组织缺损的结构和功能重建方面具有巨大的临床应用前景。一系列的动物实验证明,在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条件下,异体移植的皮肤、肌肉、骨、神经、关节、肢体等复合组织或其成分可以长期存活,并达到与自体移植相同的功能,但一旦停止使用免疫抑制剂,很快就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免疫抑制剂的长期使用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可能发生严重的感染、恶性肿瘤等并发症。在重要的内脏器官的异体移植中使用免疫抑制治疗是合乎情理的,但将它应用于非生命必须的复合组织的异体移植就难以让人接受了。因此现在妨碍复合组织异体移植应用于临床的主要障碍是缺乏特异、安全、有效的免疫抑制药物,设法减少免疫抑制剂的用量也许有助于克服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14.
<正>从内科学角度对肾移植免疫学机制热点、免疫抑制剂的药物和作用机制、临床处理和并发症治疗进展及其器官移植展望做一综述。一、移植免疫学由于移植免疫学的进展,肾移植的生存率提高。移植肾引起机体免疫过程有:①外来抗原的识别;②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激活;③移植物排斥免疫反应或机体对移植肾免疫耐受。其中T细胞的活化尤为重要,T淋巴细胞对主要组织相容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的识别启动排斥反应~([1])。第一种信号由异体抗原或自身MHC处理  相似文献   

15.
随着外科操作技术的不断改进、组织配型的完善及高效免疫抑制剂的开发,内脏器官移植的研究经验促使同种异体复合组织移植(composite tissue allotransplantation,CTA)的蓬勃发展,但免疫排斥依然影响着移植物的存活质量.移植后长期使用大量免疫抑制剂所带来的全身毒副作用,是妨碍CTA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现就防治CTA排斥反应的主要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临床器官移植供受者免疫学选配要点同济医科大学器官移植研究所(430030)程敦秀众所周知,同种异体器官移植术后的主要危险是排斥反应.而这种排斥反应主要由供受体同种间的免疫遗传差异所致.为使移植物获得长期存活,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尤其在移植免疫方...  相似文献   

17.
大鼠同种异体肢体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大鼠同种异体肢体移植模型,旨在分析大鼠同种异体肢体移植中各种不同组织的急性排斥反应特点,确定反映肢体移植排斥反应最具有代表性的组织类型.方法将29只Sprague-Dawley成年大鼠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15只为自体肢体再植组,实验组14只为Wistar→SD同种异体肢体移植组,术后不用免疫抑制剂,观察急性排斥反应出现的时间及表现,并对移植肢体中各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异体肢体移植术后第(3.36±1.15)d开始出现皮下水肿和皮肤红斑,这是最早的急性排斥反应表表现;移植肢体的平均存活时间为(7±0.78)d;移植肢体中皮肤组织的排斥反应程度最强.结论Wistar→SD同种异体肢体移植中皮肤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最易于观察排斥反应的组织类型.  相似文献   

18.
人异体肢体移植术后的免疫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们已在许多动物模型上进行过象肢体这样的复合组织移植的尝试。由于肢体由多种具有高度抗原性的组织构成,即皮肤、肌肉、骨、骨髓、血管、神经和关节软骨,所以移植肢体会引起强烈的免疫排斥,而移植术后长期系统性的免疫抑制又限制了复合组织移植的临床应用。内脏器官移植后使用的免疫抑制剂的剂量根本不能满足肢体移植术后的需要。加大剂量也许可能抑制排斥反应,却增加了感染、药物毒性反应和恶性肿瘤等并发症风险。因此,对受体免疫状态体外的有效监测,将有助于我们预防各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过去10年,我们对移植免疫排斥机制的理解有了很大提高.在一些同种异体器官移植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病例,不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受体对移植物仍然保持长期免疫耐受,有作者把这一耐受现象归功于联合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本文就从对这些案例的分析出发,回顾同种异体器官移植后供体特异性移植耐受形成的理论基础和历史沿革,最后阐明供体特异性移植耐受与造血干细胞移植之间并没有直接联系.  相似文献   

20.
器官移植后排斥反应和后续免疫抑制剂的长期服用及其副作用是受者无法避免的重要问题。因此,针对排斥或耐受状态的免疫学精准监测是指导免疫抑制剂及时减量甚至撤销,最终诱导操作性免疫耐受的重要依据,也是当前精准医疗与个体化医疗时代所面临的重要挑战。本文系统综述了当前器官移植术后针对异体抗原的免疫应答监测指标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