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邓艳萍 《中国热带医学》2006,6(9):1597-1598
目的 了解电白县树仔镇山美村委一起流行性腮腺炎爆发流行的原因和传播特征,为控制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并经过科学的统计分析等进行疫情分析及实际采取隔离、预防接种等疫情应急处理方法。结果 该起腮腺炎流行以在校小学生发病为主,经综合处理疫情很快得以控制。结论 加强儿童免疫接种工作,发生疫情及时采取综合措施,是控制传染病疫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有效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海晏县2015年流行性腮腺炎疫情发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结果:海晏县2015年3~5月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163例,平均发病率为405.61/10万.全年发病高峰为4~5月,发病年龄以6~14岁为主(87.94%),.发病地区集中在流动人口较多的西海镇.结论:海晏县腮腺炎发病水平较高,应提高疫苗免疫覆盖率、加强流动人口儿童免疫管理、进一步落实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  相似文献   

3.
4.
目的分析本起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发生原因,指导流行性腮腺炎的防治工作。方法对本起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的流行病学调查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首例病人有明确的流行病学接触史;此起爆发时间为4月20日~7月15日,6月21~30日为高峰;男女性别比例为1.75:1,最小4岁,最大40岁;共计139例病人均无免疫史;实施应急接种后,疫情很快得到有效控制。结论疫情报告迟缓和易感人群积累是造成本次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的主要原因,加强疫情报告管理和提高人群免疫接种率是防止爆发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5.
2002年5月16日至6月30日,广西钦州市钦南区大番坡镇少坡小学发生一起腮腺炎爆发流行,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 调查方法1.1 流行病学调查:调查收集学校的一般情况,传染来源,发病时间,发病班级、年龄、性别分布等。  相似文献   

6.
2005年5月,四川省邻水县幺滩镇发生一起经血清学证实的麻疹爆发疫情,疫情波及3个村,涉及3个学校,发病64例,村民罹患率达7.98‰。病例年龄最小9月龄,最大15岁。学生发病62例,占发病总数的96.88%,学生罹患率47.73‰。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0-15岁年龄组,占70.31%;5-9岁学生占26.56%。爆发病例中有免疫史的占15.63%,无免疫史和免疫不详的分别占25%和59.38%。爆发主要原因为有效免疫接种率低和基层免疫工作疏于管理;学校校舍拥挤,通风条件差,疫情报告不及时,延误了采取应急防治措施,促进了疫情的传播,造成了疫情蔓延。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一起SARS爆发流行的病例分布特点,了解传播途径,为有效控制SARS的发生与蔓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SARS局部爆发进行调查,利用Exce15.0软件和SPSS10.0软件分析该起SARS病例的时间分布、空间分布和人群分布及聚集性特征。根据传播链分析传播关系。结果:由首发病例(指征病例)引起感染或继发感染病人79例,年龄分布在19~69岁,男性占51.89%,女性占48.11%。发病人群包括护士、医生、同期住院患、家属、其他人员人员,分别占36.71%、12.66%、7.59%、10.13%和32.99%。病例分布有四个时段,医护人员发病时间主要集中于第一、二个高峰时段,院内非医护人员和院外人员发病时间集中第三高峰,医务人员家属发病时间主要分布在第四个时段。密切接触是SARS传播的主要途径,尤其是近距离接触病例获得感染的机会比较大,SARS病例空间分布主要集中在几个科室,结论:该起SARS流行分布具有明显的聚集性,为典型的院内SARS爆发感染;医务人员应对飞沫和接触性传播采取严格的控制措施,加强对该病的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了一所幼儿园93年春夏流行性腮腺炎的爆发,主要特点为:(1)本次爆发主要发生在夏季,在长达二个半月的爆发期间形成了三个高峰,罹患率为15.6%(49/315);(2)爆发主要集中在两个幼小班,其病例占全部病例的79.6%;并探讨了成因。(3)发病主要分布在4岁组和5岁组,其构成分别占65.3%和28.6%;(4)流行性腮腺炎的非典型病人发生率为9.2%;(5)13年的病发病率变化表明,该园已发生过三次大爆发,其间隔周期为4-5年。  相似文献   

9.
10.
2005年10月28日-2007年2月27日,城东区某学校发生一起流行性腮腺炎爆发流行,现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李雪涛  林晶  王修峰 《中国热带医学》2005,5(8):1638-1638,1628
目的分析邹城市某镇一起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暴发原因.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研究的方法,分析该次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有关资料. 结果经临床和实验室诊断,合计共确诊41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全部为在校小学生,其中39例集中在一个班级.结论此起疫情为流行性腮腺炎暴发.教室内卫生条件较差、空气通风不良和适龄儿童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接种率低是引起本次疫情暴发的主要原因.今后应改善教室卫生条件,加强学龄期儿童的疫苗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学校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爆发的特点,评价防制措施的效果。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血清学调查的方法对在学校发生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结果证实为茂名市第一起由C群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流脑爆发,罹患率为3%,病死率为20%;采取相应措施后疫情得到控制,没有引起流脑流行。结论对C群脑膜炎奈瑟菌所致爆发,经采取以预防性服药为主的综合控制措施有效控制了疫情。  相似文献   

13.
2006年3月9日,邹城市太平镇东拐小学发生一起水痘暴发事件,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为更好地控制今后学校流感暴发疫情,保护学生身体健康。现将海口市某学校2007年发生的一起流行性感冒暴发疫情调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一起小学水痘爆发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秀娟 《中国热带医学》2008,8(6):1027-1028
目的通过对某校水痘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为今后学校开展水痘疫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33例水痘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并收集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7年10月29日-12月3日,杭州市某小学学生发生水痘暴发,共发病33例,罹患率为4.92%,病例集中在三年级四个班,疫苗搁接种率为41.28%。结论学校应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严格做好患病学生的隔离工作,在儿童中推广接种水痘疫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核实疫情,确定某小学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暴发的存在并描述疫情三间分布特征和流行强度,探讨发病危险因素。结论按照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描述其三间分布后,结合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情况,形成假设,再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验证假设。结果某小学2009年5月1日至6月18日搜索到符合病例定义的病例共33例。首例病例5月21日发病,6月14-17日出现发病高峰。二(3)班罹患率最高,为28%。男生罹患率为12%,女生罹患率为9%。病例对照研究表明,在校就餐是危险因素;吃午饭前洗手、平时洗手时使用肥皂是保护因素。结论根据病例临床表现、三间分布特征,确定某小学存在流行性腮腺炎暴发;建议校方减少学生在教室就餐的机会,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  相似文献   

17.
李承炎  王斌 《吉林医学》2014,(2):280-282
目的:通过描述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寻找本次暴发的危险因素并提出有效的针对性防控措施。方法:搜索2012年9月1日以来该乡小学师生有腮腺或其他唾液腺肿胀者,以实验室确诊病例为病例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该小学发生流行性腮腺炎暴发,发病最多的是三年级2班和四年级2班,罹患率分别为41.67%和38.71%,有聚集现象。年龄主要集中在8、9岁组(占70%),有年龄聚集现象。男∶女=1.63∶1,χ2=0.577,P=0.447,男女性别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接种麻腮风联合疫苗是重要的保护因素(χ2=4.37 P=0.03 P<0.05),接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369 95%CI 0.14~0.94)。结论:此次疫情暴发是由于首发病例发现不及时,隔离期限不彻底所引起的,密切接触以及学校空间的相对密闭是此次疫情的危险因素,接种疫苗是控制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的重要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郴州市宜章县莽山乡某小学2005年的一起风疹麻疹爆发流行情况,探讨风疹麻疹防治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该小学共发生出疹病人53例,罹患率27.32%,最小发病年龄7岁,最大年龄15岁,确诊为麻疹8例,风疹39例。病例多为11.13岁学生,53例病人无风疹免疫史,48例接种过1针麻疹疫苗。结论本起为风疹麻疹混合爆发疲情,主要由于免疫措施未落实造成。对未发病学生应急接种麻风二联疫苗有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19.
马颖 《医学动物防制》2013,(10):1099-1101
目的分析扬州市邗江区某学校1起流行性腮腺炎疫情局部暴发,为有效防控学校流行性腮腺炎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临床表现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累计报告流行性腮腺炎34例,罹患率为2.25%(34/1512)。首例病人于2009年4月30日发病,5月1—6日出现发病高峰,5月26日疫情结束。34例病例分布于10个班级,年龄在8—12岁,其中3(1)班病例最多,占发病总人数的32%(11/34)。结论提高学校防病意识,加大传染病防控措施力度,有效控制疫情。  相似文献   

20.
2003年12月,玉溪市某小学学生相继出现多例以发热、乏力、厌食为主要症状的病例,经过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证实为一起甲型肝炎爆发流行.现将调查处理结果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