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对褐藻硫酸多糖(SP)和SP作为配体合成的一种新型的功能性补铁剂褐藻硫酸多糖铁复合物(SPIC)的理化性质、结构组成,以及自由基清除能力做了对比研究。方法通过SP与Fe(Ⅲ)在适当浓度和条件下络合生成SPIC,用苯酚法测定SP和SPIC的总多糖含量、Hodgson法测定二者的硫酸根含量和Folin酚试剂法测定蛋白含量,红外光谱分析结构,以及电子自旋共振(ESR)结合自旋捕捉检测二者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SP与SPIC都具有很好的稳定性且二者的多糖含量相当,而SPIC中蛋白质含量较SP中低,硫酸根含量约为SP的1/2,Fe(Ⅲ)的含量为21.22%。红外光谱分析,可以鉴别SPIC含有稳定的FeOOH核的类型。二者都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但SPIC对超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更强,而对羟自由基清除作用减弱。结论SPIC中铁的络合,有可能达到既补铁,又发挥SP可清除自由基抗氧化功能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研究纯化前后海藻硫酸多糖(sulfated polysaccharide from Laminaria japonica,SP)体外自由基清除作用。方法按照不同反应体系分别产生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与脂质自由基RO·,分别在各体系中加入纯化前后SP,采用电子自旋共振技术(electron spin resonance,ESR)对比研究其自由基清除作用。结果纯化前SP 1.25mg/ml对·OH的清除率为60.78%,但随浓度增加清除作用明显减小;0.8mg/ml基本能够全部清除O2·-;对RO·清除作用不明显。纯化后,SP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OH的清除作用呈量效关系,12mg/ml基本能全部清除O2·-,4 mg/ml对RO·的清除率为23.65%。结论纯化前低浓度SP虽表现活性氧(ROS)自由基清除作用,但由于成分复杂,其机制难以解释;纯化后SP成分均一性提高,具有一定的ROS和RO·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3.
荞麦蛋白和类黄酮提取物清除自由基的ESR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荞麦蛋白质提取物(BWPr)和类黄酮提取物(BWF)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作用。方法:采用电子自旋共振(ESR)及自旋捕获技术。结果:BWPr可清除O2,且呈明显的量效关系,在1.4~_?6.0mg/ml浓度范围内,随着蛋白液浓度的增加,清除率近乎直线升高,而再增加蛋白液的浓度,清除率增加幅度下降,甜荞蛋白和苦荞蛋白的IC50分别为4.1mg/ml、3.2mg/ml。而BWF清除O2的作用高于_?甜荞蛋白和苦荞蛋白,当其浓度为58mg/L时清除率就达77.89%,而浓度为293mg/L时清除率达到98.56%。BWPr对·OH也有一定的清除效果,但不及BWF。结论:BWPr和BWF都有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作用,提示除荞麦类黄酮外,荞麦蛋白质也是一种自由基清除剂。 相似文献
4.
氧化苦参碱清除·OH自由基作用及对胸腺嘧啶核苷酸辐射防护作用的ESR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实验利用ESR技术研究了氧化苦参碱清除·OH作用及辐射对胸腺嘧啶核苷酸(5′-TMP)间接损伤的防护作用。结果表明:氧化苦参碱有较好的清除·OH作用,且呈明显量效关系。通过清除·OH,氧化苦参碱对辐射导致的胸腺嘧啶核苷酸(5′-TMP)的间接损伤有显著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6.
锗—132对氧自由基清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FeSO4-NADPH引发大鼠肝微粒体产生羟自由基(OH),用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X/XO)系统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分别用电子自旋共振技术(ESR)和比色法研究了羧乙基锗倍半氧化物(锗—132)对OH和O2产生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别向产生OH和O2的反应体系中加入锗—132后,可使OH和O2的产生量显著减少,且随加入锗—132剂量的增加,OH和O2的产生量减少也越显著。本研究结果说明锗—132对OH和O2具有直接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7.
葡多酚对活性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研究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目的 : 探讨葡多酚 ( GPC)对活性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方法 : 采用电子自旋共振 ( ESR)和自旋捕集技术直接测定不同浓度 GPC对 Fenton反应体系产生的羟自由基 (· OH)、光照核黄素 /EDTA体系产生的超氧阴离子 ( O·2 )及 Fe2 + 启动线粒体膜脂质过氧化产生的脂类自由基 ( LOO· )清除作用。结果 : GPC浓度为 1 mg/L、1 0 mg/L、1 0 0 mg/L、1 0 0 0 mg/L对·OH的清除率 ( % )依次为 9.0、2 0 .6、47.7、57.7,对 O·2 的清除率 ( % )分别为 1 0 .9、1 7.0、50 .9、72 .1 ,对LOO·的清除率 ( % )依次为 39.8、49.6、65.9、71 .4。葡多酚对· OH、O·2 及 LOO· 50 %的清除浓度 ( IC50 值 )分别为 1 2 8.9mg/L、89.4mg/L、1 0 .4mg/L。结论 : 葡多酚对三种活性氧自由基均有不同程度的清除作用 ,其中 LOO· >O·2 >· OH。 相似文献
8.
茶多酚清除氧自由基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Fenton反应产生羟自由基(OH),用黄瞟吟/黄瞟吟氧化酶反应系统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研究了茶多酚对OH和O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分别向产生OH和O的反应系统加入茶多酚后,可使OH和O的产生量显著减少,且随茶多酚加入剂量的增加,OH和O产生量减少也越显著(P<0.05)。本研究结果提示,茶多酚对OH和O具有直接清除作用。茶多酚对氧自由基的直接清除作用可能是其抑制突变和抗氧化作用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活性氧(ROS)自由基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电子自旋共振(ESR)技术直接测量ROS,并结合超微弱发光法、化学发光法等技术分析鉴定了RPS的种类。结果 ESR结果显示,大鼠注射OA后10min ROS含量即升高,30min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利用超微弱发光法,投用不同ROS的清除剂得出OA型ARDS发病中起主要作用的ROS是超氧阴离子(02^-),而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结果与ESR波谱显示的结果完全一致。结论 ROS的改变早于肺毛细血管内皮(PCEC)损伤和病理形态的发生,ROS可能是ARDS启动的主要病因;OA型ARDS发病中起主要作用的ROS是02^-,今后在临床上可针对性应用SOD或SOD类似物来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1.
海藻硫酸多糖抗氧化与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0,自引:2,他引:40
目的:观察海藻硫酸多糖(SP)对正常及荷瘤小鼠肝匀浆及红细胞中SOD,GSH-Px活性及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的影响,探讨其抗氧化与抗肿瘤之间的关系。结果:移植肿瘤S180使肝组织中SOD,GSH-Px活性分别由113.73±8.17降至71.41±10.98mg/L(P<0.05),32.34±0.05降至29.96±0.16U(P<0.01),MDA含量由0.234±0.001增至0.280±0.012(P<0.05),腹腔注射或口服SP则使SOD,GSH-Px活性增至118.77±18.92mg/L(P<0.05),36.58±1.06U(P<0.01),MDA含量降至0.104±0.039(P<0.01)。且腹腔注射SP100mgkg-1d-1×10d可使肿瘤抑制率达39.13%,口服SP200mgkg-1d-1×10d也能使肿瘤抑制率达28.04%。结论:SP抑瘤作用的机理可能与抗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