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较复杂。最近几年,随着对T辅助细胞(TH)功能的认识取得重大进展,哮喘的TH1/TH2失衡学说已占主导地位。TH1和TH2亚群以相互拮抗和自身促进的方式形成复杂有序的细胞因子网络,分别行使各自不同的生理功能,调节正常的免疫应答。TH2克隆在免疫应答中主导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及Ⅰ型变态反应。TH1则介导细胞免疫应答,主要表现在胞内病原体感染的保护和介导迟发型超敏反应(DTH)。支气管哮喘时,上述免疫平衡被打破,导致TH2优势分化,使该亚群功能亢进而TH1亚群功能低下,引起异常免疫应答。对TH1/TH2失衡的进一步研究,以参与气道炎症反应的细胞因子为研究靶点很可能为哮喘的诊治带来新的生机。  相似文献   

2.
感染启动的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应答依赖于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以及T细胞等对病原体的识别与控制。Notch信号是一种高度保守的信号通路,通过相邻细胞间配受体结合被激活,进而协调细胞的重要生命过程。目前已证实Notch信号通路参与多种免疫细胞发育、分化、成熟和激活,并在感染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Notch信号通路在不同病原体感染过程中的免疫调控作用及其与其他通路的相互作用,并讨论在感染性疾病中以Notch信号为靶点的治疗方法及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已构建的peIL-18-MAGE共表达质粒疫苗接种小鼠所引起的免疫应答情况。方法:质粒大量制备肌注小鼠,每隔10天加强免疫1次,共免疫3次。末次免疫后7天,收集血清及脾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T细胞亚群情况及血清中抗MAGE-1多抗的产生,MTT法检测小鼠CTL杀伤活性。结果:peIL-18、pcMAGE-1、peIL-18+pcMAGE-1及peIL-18-MAGE免疫组CD3^+、CD4^+、CD8^+、CD4^+/CD8^+及MAGE-1抗体的产生均高于peDNA3免疫组(P〈0.05),且peIL-18-MAGE共表达免疫组高于peIL-18+peMAGE-1共同注射组(P〈0.05)。pdL-18-MAGE免疫组对SMMC-7721的杀伤活性最高。结论:pelL-18-MAGE共表达基因疫苗接种小鼠与其它实验小鼠相比,可以有效产生更好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迁移性树突状细胞与淋巴结内树突状细胞在抗猪布鲁氏菌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方法:48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Ⅰ组为正常对照组,阴道滴注PBS;Ⅱ组为巨噬细胞(Mφ)清除组,每只小鼠阴道滴入清除剂;Ⅲ组为未清除Mφ组,每只小鼠阴道滴注同体积的liposome-PBS;48小时后Ⅱ组、Ⅲ组均阴道接种猪布鲁氏菌,对照组阴道滴注PBS。各组小鼠分别在接种12、24、48和72小时采集血液和髂内淋巴结,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淋巴结内树突状细胞(DC)的分布,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IFN-γ和IL-4的含量。结果:未清除Mφ组小鼠接种布鲁氏菌后髂内淋巴结内有大量DC迁移,至12小时血清IFN-γ水平显著增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48小时达到高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清除Mφ组小鼠接种布鲁氏菌后,髂内淋巴结内没有明显的DC迁移,各时间点血清IFN-γ水平明显高于PBS对照组(P0.05),但明显低于未清除Mφ组(P0.05)。各组IL-4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迁移性DC和淋巴结内DC在启动抗布鲁氏菌细胞免疫应答中均发挥重要作用,并具有协同作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BV-2细胞感染HCV后IFN-β、IL-6分泌和TLR4表达相关性,初步探讨TLR4是否介导参与中枢神经系统抗HCV固有免疫应答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BV-2细胞接种于24孔培养板,贴壁后换用含20%HCV阳性血清的培养液感染细胞,为HCV实验组,同时设正常血清组和空白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BV-2细胞TLR4蛋白水平的表达;用RT-PCR观察阻断TLR4后各组BV-2细胞TLR4mRNA表达变化;用ELISA检测阻断TLR4后各组BV-2细胞IFN-β、IL-6分泌变化。结果:HCV实验组TLR4表达和IFN-β、IL-6分泌均高于正常血清组及空白对照组(P<0.01);阻断TLR4的HCV实验组TLR4mRNA表达及IFN-β、IL-6分泌明显低于非阻断组(P<0.01)。结论:HCV感染中枢神经系统后,TLR4可通过启动下游细胞因子IL-6、IFN-β等的转录和翻译,介导参与宿主抗HCV固有免疫应答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研究CD40分子在人树突状细胞(DC)抗多发性骨髓瘤(MM)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CD40配体(CD40L)转基因细胞及抗CD40的激发型单克隆抗体在体外激发DC,并通过DC计数,形成学和细胞表型分析,IL-12定量检测、DC对MM抗原的摄取及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等手段对其进行研究。结果:CD40分子配基化可促进DC的体外增殖和分化,使DC增加分泌IL-12,并下调DC摄取抗原的能力,促  相似文献   

7.
黏膜相关恒定T细胞(mucosal-associated invariant T cells, MAIT)是一种高度保守的免疫细胞, 可通过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1类相关蛋白途径或细胞因子途径被激活, 进而参与固有和适应性免疫应答。目前已证实MAIT细胞大量存在于人体外周血及特定组织, 并在感染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将综述MAIT细胞在不同病原体感染过程中的免疫应答作用, 并探讨在感染性疾病中以MAIT细胞为靶点的治疗方法及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是一类由成熟神经元进行性变性、坏死所引起认知及行为异常的疾病,严重时会导致患者死亡,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有研究表明,免疫应答异常普遍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过程中,并会导致蛋白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减少,引起运动、认知及记忆等障碍。BDNF在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中免疫应答异常的作用可能涉及多种机制,虽然目前尚无定论,但BDNF相关的治疗手段,有可能从调节机体免疫能力的角度,为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有着重大的意义。因此,有关BDNF介导的免疫反应在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中作用的研究已成为近年来的热点。本文就此进行探讨,并对与BDNF相关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治疗手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IL-17是一类重要的促炎症因子,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除了Th17细胞外,γδT细胞也是IL-17的重要来源。IL-17+γδT细胞可以参与多种疾病的诱发和发展,在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等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结核分枝杆菌;Rv1626;原核表达;免疫原性;结核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