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肝硬化大鼠脊髓内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肝硬化对神经系统所产生的影响及肝硬化大鼠在脊髓中NOS量效关系,即肝硬化大鼠脊髓内一氧化氮合酶分布的研究。方法采用NADPH鄄d组化法及LeicaQ500IW图像分析系统对肝硬化大鼠脊髓颈、胸、腰段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细胞进行数量及灰度的测定。结果正常组与肝硬化组分为两个等级:低密区和高密区,低密区灰度定为60,高密区为90,两组Wistar大鼠NOS阳性神经元灰度均为60,差异无显著性。在脊髓灰质区,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中央管周围即脊髓板层第Ⅹ层和中间外侧核。NADPH鄄d呈色为强阳性,细胞形态多为三角形和梭形,胞核不着色,胞质色深。细胞中等大小,以25μm为主。在脊髓颈、胸、腰各段灰质中间带NOS阳性细胞分布的数量基本相等,没有特异性变化。结论肝硬化大鼠与正常大鼠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在脊髓内是相同的。NOS在脊髓节段的分布特性可能说明肝硬化大鼠低级交感神经的调控与正常无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肝硬化大鼠黑质一氧化氮合酶 (NOS)阳性神经元及纤维分布的变化。方法  2 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肝硬化组与正常组 ,应用NADPH d组化法显示肝硬化大鼠黑质NOS阳性神经元胞体的数量及胞体灰度。结果 肝硬化大鼠黑质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但阳性胞体的灰度增加 ,正常组大鼠黑质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数量增加但胞体的灰度降低。结论 肝硬化大鼠体内有毒物质使脑细胞广泛受损 ,神经递质传递发生障碍 ,造成肝性脑病的一系列神经系统病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肝硬化大鼠中缝核内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分布的变化。方法用四氯化碳建立肝硬化动物模型,NADPH-d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鼠脑干中缝核内神经元的变化,图像分析仪对神经元的形态及数量进行分析。结果①NOS阳性神经元及纤维广泛分布于脑干中缝核内,特别是中缝背核,且上段多于下段;②肝硬化大鼠NOS阳性神经元脑干中缝核内分布与正常组基本一致,但阳性反应物的密集度明显增高。结论肝硬化后脑干中缝核一氧化氮合酶较正常明显增多,其分布与兴奋性氨基酸分布相互重叠,可以推测它与一些神经递质在脑内共存并激发神经毒作用。  相似文献   

4.
观察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海马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变化及胰岛的治疗作用。给成年SD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每日给予长效胰岛素2-3U使血糖低于10mmol/L,于第3月及第6月末以NADPH-d组化法显示海马NOS阳性神经元。并做Morris水迷宫行为学测试。海马NOS阳性神经元密度变化如下:糖尿病组齿状回3月时显著减少(P<0.01),6月时更明显(P<0.01);CA1区6月时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齿状回3月时恢复正常,而6月时低于正常(P<0.01)但高于糖尿病组3月时(P<0.05),CA1区3月,6月均恢复正常。行为学测试中各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变化与齿状回NOS阳性神经元密度变化一致。以上变化可能与糖尿病学习记忆功能损伤有关。胰岛素治疗可延缓其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阐明锂对脑发育影响的机理,探讨急性给锂不同时程对小鼠大脑皮层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阳性神经元的影响。方法:小鼠腹腔注射氯化锂,采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急性给锂后24h内不同时程小鼠大脑皮层nNOS阳性神经元数目的变化。结果:急性给锂即刻小鼠大脑皮层nNOS阳性神经元数目明显增加,1h后达到高峰,6h和12h恢复到正常水平,24h较12h又有所增高,但仍处于正常水平。结论:急性给锂对小鼠大脑皮层nNOS活性有一定影响,这种变化可能是锂神经毒性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大鼠脑干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分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沈伟哉  郭国庆  邢旭光  余菁 《解剖学研究》2002,24(2):138-140,I008
目的 观察大鼠脑干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 (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分布 ,为探讨nNOS的作用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 用ABC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显示脑干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结果 大鼠脑干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以中脑和脑桥分布丰富 ,延髓较稀少 ;在中脑 ,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于中脑水管周围灰质的背侧部、被盖背外侧核、中缝背核、上下丘灰质等部位 ;在脑桥 ,主要分布于被盖背外侧核、脑桥中缝核、被盖脚桥核、蓝斑、臂旁核、斜方体核 ,以及脑桥网状结构 ;与中脑和脑桥相比 ,延髓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较少 ,主要分布于延髓网状结构、三叉神经脊束核和孤束核等核团。结论 分布于脑干内丰富的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可能通过其生成的NO调节其他神经递质的分泌 ,共同参与内脏活动、感觉和运动的传导 ,以及睡眠和觉醒等脑的高级整合功能的调节。  相似文献   

7.
大鼠下丘脑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的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察大鼠下丘脑各核团NOS阳性神经元的分布。采用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NADPH-d)法,结果显示,大量NOS阳性神经元见于下丘脑外侧区、视上核(SO)和室旁核(Pa);出现较多NOS阳性神经元的部位是视前大细胞核,见到少量NOS阳性神经元的部位是室周核、视前内侧区、视前外侧区和下丘脑前区。结论:NOS阳性神经元分布于下丘脑的许多核团。  相似文献   

8.
夹闭大鼠双侧颈总动脉2h后,用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反应观察了大鼠海马及纹状体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的变化及神经损伤。结果显示:在缺血损伤严重的CA1区及齿状回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较正常动物明显增多并深染,而在同样严重受损的纹状体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较正常者明显减少。结合文献及本结果提示:一氧化氮在脑缺血所致的神经损伤中起着重要作用,而海马、纹状体的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本身可能具有不同的抗伤害机制.  相似文献   

9.
大鼠室旁核内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的构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黄递酶组织化学染色 ,观察鼠脑室旁核各亚核内 NOS阳性神经元的构筑。结果显示室旁核内 NOS阳性神经元主要分为两种类型 :大型 NOS阳性神经元 ,占大部分 ,相对密集、成群分布于室旁核四个大细胞亚核即 :前连合核、内侧室旁核、外侧室旁核、室旁核后亚核 ;小型 NOS阳性神经元 ,占小部分 ,散在分布于大细胞亚核内或小细胞部 ,如室旁核前小细胞部、背外侧帽。结果提示 ,室旁核各亚核内 NOS阳性神经元的形态与分布存在着差别 ,意味着具有多种相应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0.
衰老时大鼠大脑皮质枕叶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采用免疫组化 SABC法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 ,研究了衰老时大鼠大脑皮质枕叶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及形态特征变化。结果发现 :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细胞在枕叶皮质 ~ 层均有分布 ,属于非锥体形神经元 ;比较三个年龄组阳性细胞的数量和平均截面积的变化 ,发现老年组与幼年组及中年组相比 ,两项指标都显著减小 (P<0 .0 1)。而幼年组和中年组相比两项指标没有明显差别 (P>0 .0 5 )。提示 ,一氧化氮作为神经递质 ,可能与大脑皮质枕叶功能的调节有关 ;随着衰老 ,其阳性神经元的变化可能影响其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1.
一氧化氮合酶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脊髓中间带灰质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成三  于恩华 《解剖学报》2001,32(1):34-37,T008
目的 探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脊髓中间带灰质内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细胞和纤维的分布及其与自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采用NADPH-d组织化学方法,并以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脊髓胸腰部中间外侧核本部区NADPH-d染色强度(A值)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1.在脊髓中间带灰质区,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细胞和纤维主要见于胸腰部中间外侧核本部区和中央管周围,在中介核区也有少量分布。胸腰部中间外侧核本部区染色阳性细胞成群分布,细胞群的大小、间距随节段而稍有不同。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细胞分布模式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和正常鼠两组之间未发现明显差异。2.在脊髓T2、T5、T8、T11、L1各节段中间外侧核本部区,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物质的A值,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比正常大鼠低。统计结果显示,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脊髓中间带灰质的交感神经节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查间质核 (INV)内内脏传入终末与向臂旁核 (PBN)投射的NOS阳性神经元之间的联系。 方法 逆行、跨神经节追踪以及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 ,结合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 结果 PBN内注射四甲基罗丹明 (TMR)后 ,逆行标记细胞主要位于注射侧的INV ,大多属 2 0 μm以下的中、小型细胞。NOS阳性细胞与TMR逆行标记细胞分布区域重叠。NOS TMR双标记细胞分别占NOS阳性细胞总数的 5 4 8% (17 31)和TMR逆行标记细胞总数的 34% (17 4 9)。舌咽和迷走神经内注射生物素化葡聚糖胺 (BDA)跨神经节标记的内脏神经初级传入终末点状膨体贴近双标记细胞胞体 ,呈紧密接触状。 结论 可能存在经INV向PBN投射的内脏伤害性信息传导通路 ,作为神经递质和神经信息分子的NO可能参与其内脏伤害性信息的传递和调控  相似文献   

13.
张伟  曾园山  陈穗君 《解剖学报》2005,36(5):471-476
目的探讨灵芝孢子(萌动激活赤灵芝孢子)对大鼠脊髓受损伤运动神经元存活和表达神经营养素-3(NT-3)及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影响.方法对单侧腹根切断后的大鼠胃饲不同剂量的灵芝孢子,计算受损伤运动神经元存活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原位杂交方法检测NT-3的表达;用酶组织化学方法检测NOS的活性.结果腹根切断后35 d,对照组运动神经元存活率为47.32%,灵芝孢子低、中、高剂量组的运动神经元存活率分别为67.11%、72.67%和81.67%;腹根切断后高剂量组存活的运动神经元NT-3和NOS的表达都高于对照组. 结论灵芝孢子促进大鼠脊髓前角受损伤的运动神经元存活,其存活率与用药剂量有关;灵芝孢子促进大鼠脊髓存活的运动神经元表达NT-3和NOS.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单纯疱疹病毒载体介导的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dv HSV-GDNF)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作用 ,本实验对成年大鼠造成双侧坐骨神经损伤后 ,于右侧损伤处分别施加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 dv HSV-GDNF;左侧损伤处施加生理盐水作为对照。分别取损伤后 4、7、14和 2 8d大鼠的脊髓 L4 ~ L6 节段 ,经石蜡包埋切片后行 Nissl染色 ,计数前角运动神经元数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发现 :坐骨神经损伤后 4、7、14和 2 8d,右侧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数量明显高于左侧。提示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 dv HSV-GDNF可减少坐骨神经损伤大鼠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死亡  相似文献   

15.
大鼠小肠肌间神经丛中NOS神经元的发育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肖岚  蔡文琴 《解剖学报》1998,29(3):312-316,I019
为研究大鼠小肠肌间神经丛NOS神经元的发育,用NADPH-黄递酶组织化学法及图像分析对胚胎老年各时期小肠肌间丛的NOS神经元发生进行观察。结果显示:NOS神经元于E13d出现,但极稀少,之后逐渐增多,其密度至出衙后1周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至成年到最低值,直至老年无明显改变;NOS神经元胞体大小逐渐增加,至成年时最大,约为出生时的2倍,直至老年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6.
王常利  苏剑斌  鄂玲玲  周长满 《解剖学报》2001,32(2):132-135,T005
目的:观察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及单纯疱疹病毒(HSV)载体介导的GDNF(HSV-GDNF)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脊髓运动神经元了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取坐骨神经损伤后4d、7d和14d大鼠()分成对照组、GDNF组和HSV-GDNF组)的腰段脊髓)L4-6),行石蜡包埋,切片、;用抗Bcl-2抗血清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Bcl-2免疫反应(Bcl-2-IR)神经元数目,并在图像分析仪Bcl-2-IR阳性神经元作光密度的色谱分析。结果:1.坐骨神经损伤后4d、7d,GDNF组和HSV-GDNF组损伤侧脊髓运动神经Bcl-2-IR阳性神经元的数量和平均光密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损伤测,2.坐骨神经损伤后14d时,对照组、GDNF组和HSV-GDNF组损伤侧脊髓运动神经元对Bcl-2的表达已无明显差别。结论GDNF与HSV-GDNF能够增强坐骨神经扣内务 大鼠脊髓运动神经元Bcl-2的表达,减少神经元的退化死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移植的施万细胞对大鼠脊髓半横切后背核神经元存活及其表达NOS的影响。方法:50只成年SD大鼠被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胸11脊髓段半横切后立即在损伤处移植入施万细胞。结果:脊髓半横切后,15d和25d对照组L1脊髓段损伤侧背核神经元的存活数均比未损伤侧的明显减少。存活的神经元胞体出现明显皱缩,有些神经元呈现NADPH-d阳性。15d和25d施万细胞组L1脊髓段损伤侧背核神经元的存活数则比同期对照组的明显增加,表达NOS的存活神经元数也随之增多。但存活的神经元胞体仍然是皱缩的。结论:移植的SCs可促进受损伤的背核神经元存活及其表达NOS,但不能阻止其胞体出现皱缩。  相似文献   

18.
王春芳  石玉秀 《解剖学报》2003,34(6):610-614
目的 探讨微管相关蛋白5(MAP5)与溶酶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神经细胞培养、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方法、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结果 在培养脊髓神经元中,MAP5及组织蛋白酶D均分布在胞质及突起中,融合图像中两者分布大致相似。分别使用Nocodazole及PMA处理后MAP5及组织蛋白酶D在培养脊髓神经元的变化具有一致性。结论 提示MAP5和溶酶体的形态及分布依赖于微管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9.
王莉  常彦忠  段相林 《解剖学报》2005,36(2):177-181
目的研究细胞外铁离子(Fe^3 )浓度变化对钙离子(Caco-22)细胞内Ca^2 转运的影响及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与Caco-2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技术进行观察与检测。结果(1)利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cLSM)观察发现,随着Caco-2细胞外Fe^3 浓度的减少(DFO终浓度为1130~300μmol/L),Ca^2 向细胞内的转运量增加;而随着细胞外Fe^3 浓度的增加(FAC终浓度为10~100μmol/L),Ca^2 向细胞内的转运呈降低趋势;(2)经A23187,和Fluo-3,AM处理后Caco-2细胞的存活率较高,达90%以上(用荧光素二醋酸酯检测);(3)A23187升高Caco-2细胞的胞内Ca^2 浓度,呈剂量依赖性;经流式细胞技术(FCM)检测发现胞内Ca^2 浓度增加具有诱导Caco-2细胞凋亡的作用。结论Caco-2细胞外Fe^3 浓度的减少有促进Ca^2 向细胞内转运的作用。但胞外Fe^3 浓度增加时有抑制Ca^2 向胞内转运的作用;胞内Ca^2 浓度增加对Caco-2细胞凋亡具有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