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3种方法(镜检与尿干化学法及UF-5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测定尿红细胞结果的吻合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镜检法和尿干化学法及UF-5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对同一尿液标本进行尿液红细胞测定。结果3种方法检出红细胞阳性率分别是:UF-5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法为29.4%,尿干化学法为23.2%,镜检法为21.6%。UF-5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法明显高于尿干化学法和镜检法。3种方法阳性率不尽相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3种方法测定尿红细胞结果有一定的差异,联合检测和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才能更好地确定尿液中红细胞的有无及其来源(肾性与非肾性)。  相似文献   

2.
UF-100尿沉渣分析仪检查尿中红细胞形态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用UF-100尿沉渣分析仪判别血尿的性质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Sysmex UF-100尿沉渣分析仪检测326例血尿病人的尿中红细胞形态与用相差显微镜镜检的方法比较。结果 UF-100尿沉渣分析仪和相差显微镜的符合率为81.4%。以相差显微镜镜检形态为标准,UF-100检测标本的假阳性率为11.9%,假阴性率为18.6%。敏感度为81.4%,特异性为88.1%(以上数据为3种形态的平均值)。用UF-100尿沉渣分析仪判别血尿的性质与相差显微镜镜检的方法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用UF-100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中红细胞形态正确率高,速度快。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尿沉渣分析仪、尿干化学分析仪及涂片显微镜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UF-100型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JUNNUR—Ⅱ尿干化学分析仪、手工涂片尿沉渣显微镜镜检对560份住院患者的尿液标本沉渣进行检测。[结果]尿干化学法、尿沉渣分析仪法及显微镜镜检法检测白细胞阳性率分别为55.18%、58.57%、56.25%,检测红细胞阳性率分别为63.21%、60.18%、56.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干化学法、尿沉渣分析仪法及显微镜镜检法检测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和敏感度,为泌尿生殖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可靠的数据。  相似文献   

4.
3种方法检测尿红细胞敏感度和准确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UF-100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尿液干化学分析仪与显微镜3种方法检测尿中红细胞(RBC)的敏感度和准确性。方法按要求收集2000份尿液样本,按仪器操作规程和尿沉渣显微镜检查规程,分别使用UF-100尿沉渣分析仪、GEB-600尿干化学分析仪和光学显微镜测定尿中RBC(每高倍视野大于3个为阳性样本),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和配对资料卡方检验。结果3种方法检出RBC阳性率分别是:尿干化学法38.5%,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法33.0%,镜检法25.0%,尿干化学法及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法明显高于镜检法,三者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方法联合检测可以提高尿中RBC检测的敏感度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中红细胞形态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用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判别血尿的性质及临床意义。方法用Sysmex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检测300例血尿患者的尿中红细胞形态与用相差显微镜镜检的方法比较。结果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和相差显微镜的符合率为93.8%。以相差显微镜镜检形态为标准,UF-1000i检测标本的假阳性率为4.7%,假阴性率为5.9%。敏感度为94.7%,特异性为96.6%(以上数据为3种形态的平均值)。用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判别血尿的性质与相差显微镜镜检的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用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中红细胞形态准确率高,速度快。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UF-50尿沉渣分析仪管型测定准确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抽取门诊住院患者尿标本444例,先用UF-50尿沉渣分析仪和H-300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再将标本离心取沉渣干显微镜下镜检。结果 444例标本中,UF-50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管型阳性的有73例,阳性率16.44%,显微镜镜检管型66例,阳性率14.86%,H.300蛋白阳性的有69例。将UF-50尿沉渣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测管型阳性率进行了卡方检验,P〉0.5,两者无显著性差异。但444例中,有30例为UF-50管型假阳性,阳性相符为65,15%,阴性相符为92%,结论 UF-50尿沉渣分析仪管型测定具有较高的假阳性和假阴性,必须联合应用显微镜镜检以提高管型检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UF-5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与显微镜在检查尿中有形成分(红细胞、白细胞、管型)时两种检测方法差异有无显著性。方法随机收集门诊病人尿800例,采取双盲法操作,一份用UF-50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另一份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离心沉淀后取沉渣进行光学显微镜检查。结果两种方法在检测红细胞、管型时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检测白细胞时无显著性差异(P〉0.5)。结论UF-50在检测红细胞、管型时干扰因素很多,会产生一定的假阳性结果,因此不能单纯依靠UF-5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必须和显微镜检测相结合应用。而UF-50在检测白细胞时基本与显微镜检测相一致。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联合显微镜镜检测定尿中白细胞、红细胞、结晶、类酵母菌及黏液丝的结果进行比较。方法收集2000例尿液样本,分别进行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测。结果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与显微镜联合检测尿中白、红细胞,结晶,类酵母,黏液丝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与显微镜镜检联合应用可以提高检测精确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UF-50全自动流式尿沉渣分析仪检测法(即仪测法)和尿沉渣镜检法(即镜检法)检测尿红细胞结果对比分析。方法1份新鲜尿液分别用仪测法和镜检法进行尿红细胞检测。结果仪测法敏感性为97.9%,特异性为80.2%,假阳性率为19.8%,假阴性率为2.1%,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仪测法定量检测尿红细胞灵敏精确、简便快捷,适用于筛检尿红细胞,工作中必须结合实际情况用镜检法复检以避免假阳性、假阴性结果。  相似文献   

10.
尿液综合分析在临床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尿液分析的标准化应用,对尿液分析仪器的干扰因素造成的假阳性结果进行分析。方法采用UF-5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和尿干化学仪联机后结果与显微镜镜检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UF-5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所测红细胞和管型假阳性率较高,分别为38.84%和32.94%;白细胞和上皮细胞假阳性率较低,分别为7.23%和10.34%。结论通过UF-5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尿干化学仪和显微镜三交叉互检,可排除假阳性结果,使尿液分析标准化,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1.
尿沉渣定量分析仪检测尿液红细胞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尿沉渣定量分析仪对尿液红细胞的检测效能。方法留取500例住院患者晨尿,分别用UF-50尿沉渣分析仪和显微镜检测尿液中的红细胞。结果尿液红细胞检测以显微镜检查为标准,UF-50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液红细胞阳性率(34%)高于显微镜检查阳性率(31%),二者阳性符合率为63%,阴性符合率为91%。结论尿液中的某些成分会导致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结果受到干扰,不能完全代替显微镜检查,但作为一种过筛试验和治疗监控手段,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UF-1000i尿液沉渣分仪析检测尿红细胞(Red Blood Cell, RBC)影响因素。方法对住院病人400例晨尿标本同时进行UF-1000i尿液沉渣分仪析检测和尿沉渣显微镜检查,分析两者结果的差异。结果400例受检标本中,UF-1000i检测RBC阳性144例,阳性率36.0%,显微镜检测的RBC阳性131例,阳性率32.8%,尿沉渣分析仪RBC检测结果与镜检结果比较存在假阳性。两种方法检测RBC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5714,P<0.01)。结论当尿液中细菌集簇分布、酵母菌污染、存在草酸钙结晶等可引起UF-1000i尿液沉渣分析仪尿RBC检测结果假阳性,应通过显微镜镜检来纠正其对尿RBC检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天津地区UF-50尿沉渣分析仪的正常参考值。方法用尿常规分析仪和尿液离心镜检两种方法筛选出正常尿液标本704份,用UF-50尿沉渣分析仪测定白细胞、红细胞、上皮细胞、管型、细菌的值,用百分位数法确定参考值。结果在95%可信区间的UF-50尿沉渣分析仪的参考范围为:红细胞0~14.8个/微升,白细胞0~17.3个/微升,上皮细胞0~14.7个/微升,管型0~0.44个/微升,细菌0~2642.3个/微升。结论确定的参考范围基本可信,应用UF-50进行尿沉渣检查结果可靠,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泌尿系统疾病的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14.
朱银霞  张益红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12):2206-2208,2212
【目的】以显微镜检测为金标准,评价EH2060、UF-50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中管型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并提出尿管型检测新流程。【方法】以尿蛋白水平将540例肾内科患者分为5组,以镜检法及仪器法(EH2060及UF-50)分别检测患者的尿液管型,并以镜检法检测结果为金标准,在不同尿蛋白水平下,评价仪器法结果的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在各尿蛋白水平下,UF-50法阳性率皆高于镜检法(尿蛋白为“±”组P〉0.05,其余组P〈0.01);而EH2060法的阳性率在各尿蛋白水平下皆低于镜检法(尿蛋白为“-”、“±”组P〉0.05,其余组P〈0.01);EH2060特异度高(100%)而灵敏度较低(45.22%),而UF-50灵敏度较高(93.63%)而特异度较低(71.88%);按照检测新流程进行检测,灵敏度可提高至95%以上,特异度接近100%。【结论】EH2060存在较高的漏诊率,而UF-50存在较高的误诊率,两种仪器皆无法完全替代镜检法。须以仪器法及镜检法联合使用以提高临床尿管型检测的准确性。笔者建议:先用EH2060检测,如EH2060检测阳性即为真阳性结果,如为阴性再用UF50检测,如UF50检测阴性,则基本可以认定为真阴性,如UF-50检测结果为阳性,则须再结合显微镜尿沉渣镜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Sysmex UC-3500尿干化学分析仪(简称UC-3500)与UF-5000尿沉渣分析仪(简称UF-5000)的相关参数联合尿沉渣显微镜检在诊断尿路感染(UT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该院2021年2—3月1036例患者的清洁中段尿进行尿干化学分析、流式尿沉渣分析及尿离心显微镜检,另送尿培养鉴定,以尿培养...  相似文献   

16.
郑沁  赵儒  黄茜  熊明  粟军 《检验医学》2012,27(8):663-666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不同种类细菌或真菌对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简称UF-1000i)红细胞(RBC)测定结果的影响,以对泌尿系统疾病诊断、评估提供更可靠的实验室依据。方法健康体检者尿液标本制作成混合尿基质,将不同浓度泌尿系统感染常见细菌和真菌菌液加入制备混合尿基质,用UF-1000i检测各种浓度菌尿RBC。收集各种RBC浓度梯度病理血尿标本,加入白念珠菌菌液,调整真菌终浓度后用UF-1000i检测各种浓度菌尿RBC。每份标本同时进行显微镜镜检。结果泌尿系统感染常见革兰阴性杆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革兰阳性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低浓度的白念珠菌(<106/mL)对UF-1000i RBC测定结果无明显影响。粪肠球菌制备菌尿中,细菌浓度为109/mL时UF-1000i检测结果显示尿RBC假阳性。白念珠菌制备菌尿中,真菌浓度从106/mL开始UF-1000i检测结果显示尿RBC假阳性。真菌浓度增至108/mL时,导致血尿标本RBC定量结果显著假性增高(P=0.006)。结论 UF-1000i具有独立的双检测通道,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细菌对尿RBC检测的干扰。但并不能有效避免高浓度真菌对RBC检测结果的影响,易造成尿RBC检测假阳性结果而影响实验室检测质量,需进行显微镜镜检校正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环状RBC对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红细胞检测的影响以及此时仪器相关参数的变化。方法随机留取住院和门诊患者的新鲜尿液分别作AX-4280干化学分析、UF-100尿沉渣检测和离心后显微镜检查。结果环状RBC对血尿检测结果产生假阴性影响;显微镜检查可弥补UF-100的这一检测盲区。结论通过对RBC-MFI(红细胞平均荧光强度)、RBC-FI-DWSD(红细胞荧光强度分布宽度)这两种相关参数的研究发现,UF-100检测血尿的结果受环状RBC的影响,当RBC-MFI、RBC-FI-DWSD降低到某一阈值(〈18ch)时,会产生假阴性结果,有必要根据显示的相关参数选择显微镜进行镜检校正。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类酵母细胞对UF-50尿沉渣分析仪测定误差,提高尿液检测的准确度。方法将血液、精液和富含类酵母细胞的尿液标本作预处理后,用UF-50尿沉渣分析仪作沉渣分析,同时用牛鲍氏计数板计数,将分析结果加以比较。结果UF-50分析仪测定的类酵母细胞与牛鲍氏法所测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以上两种方法检测的红细胞、自细胞和精子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中发现在UF-50尿分析仪检测中,易将类酵母细胞误计数为红细胞、自细胞和精子。结论在UF-50尿分析仪检测尿液有形成份时,类酵母细胞是引起检测误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易导致临床误诊,镜检可以克服这一偏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