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烟曲霉鼻变态反应性病人细胞因子活性水平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86例烟曲霉变态反应性鼻炎病人血清T细胞亚群、IL-2、IL-6和B细胞生长因子(BCGFs)活性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烟曲霉鼻变态反应病人血清IL-2、IL-6、BCGFs活性水平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血清T细胞亚群CD4/CD8比值大大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提示:T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和B细胞分化对IgE的生成具有调节作用,它们可能参与了Ⅰ型变态反应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应用犬蛔虫(T.carnis)的感染性虫卵口饲感染C3H/HeN鼠,体外培养后观察脾细胞的免疫学变化。感染第1-4周的脾细胞用ConA刺激,T细胞的增殖反应,IL-2的诱生均明显地受到抑制,而且感染鼠脾细胞抑制了正常鼠脾细胞对ConA的反应。感染鼠的脾细胞经SephadexG-10过柱后,T细胞则不显示被抑制作用。表明影响T细胞被抑制作用的是感染鼠的巨噬细胞。相反,感染第1-4周的鼠所产生的IgG和IgM等抗体的B细胞活性增强;用LPS刺激巨噬细胞诱生的白介素(IL)IL-1也增多。  相似文献   

3.
以重组人IL-1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653融合,得到一组分泌抗人重组IL-1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对其中的3株 YA133、YA140和YA163进行了初步鉴定,抗体类别为IgG,亚类均为IgG1,免疫转印显示,3株抗体均能特异性地识别分子量为17.5kD的IL-1蛋白条带,ELISA法证明与其它细胞因子如:IL-2、IL-6、TND-α,IFN-γ和GM-CSF均无  相似文献   

4.
以基因重组的人IL-6免疫了Balb/c小鼠,利用小鼠杂交瘤技术,建立了20余株分泌抗人重组IL-6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并对其中的C_(92)、C_(97)、C_(203)、C_(220)进行了较系统的鉴定,其抗体类别均为IgG,亚类分别为IgG_(2a)、IgG_1、IgG_(2a)和IgG_(2a)。它们均特异性地识别IL-6,而与多种其它因子和无关蛋白无交叉反应。免疫转印结果显示,各单抗均能识别分子量为17kD的IL-6单一条带,并具有中和IL-6生物活性的效应。  相似文献   

5.
可溶性IL-2R在选择性IgA缺乏症发病机理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细胞介素2(IL-2)及其受体(IL-2R)系统在机体免疫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首先以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了选择性IgA缺乏症(SIgAD)患儿活化淋巴细胞膜表面白细胞介素2受体(mIL-2Rα)的表达情况及其T细胞亚类水平,继而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了SIgAD患儿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α)的含量。结果表明:SIgAD患儿组的Tac阳性细胞百分率(mIL-2Rα)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其CD4+细胞百分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CD8+细胞百分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其血清SIL-2Rα含量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研究显示:SIgAD患儿mIL-2Rα的表达虽高于正常对照组,但因其T细胞亚类的显著异常既有体内存在着明显的细胞免疫功能的损害,导致IL-2的生成不足,使高水平的SIL-2Rα大量脱落成为SIL-2Rα,而SIL-2Rα又可与SIL-2Rα竞争结合IL-2,从而使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损害进一步加剧。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用大鼠腹腔注射内毒素(endotoxin,ET)复制发热模型。动物注射ET后80min体温上升达高峰(0.97±0.21℃),立即处死动物,检测大鼠脾细胞增殖反应IL-1、IL-2活性。实验结果如下:(1)ET性发热时大鼠脾细胞在无丝裂原的作用下 ̄3H-TdR掺入的cpm值明显高于对照组。(2)ET组大鼠脾细胞对刀豆蛋白A(ConcanavalinA,ConA)的反应性显著高于对照组。(3)ET组大鼠脾细胞产生IL-1,IL-2的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7.
分泌抗rHuIL—6McAb杂交瘤细胞系的建立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常规方法建立了4株稳定分泌抗重组人IL-6(rHuIL-6)单克隆抗体(McAb)小鼠杂交瘤细胞系1H3、2A10、3A3和4B1。其中,1H3为IgG2b(K),2A10为IgG1(K),3A3和4B1为IgG2a(K)。4株McAb特异性强,与细胞因子IL-1β、IL-3、IL-8、TNF-α、GM-SCF、ICAM-1,以及受体菌菌体蛋白成分均无交叉反应。间接ELISA测定小鼠腹水McA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体外实验方法,研究BCG-PSN对TL-CFu形成及IL-2R表达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当BCG-PSN浓度为80μg/ml时,TL-CFU形成及IL-2R表达均达到峰值,对IL-2R表达的调节于72h达最高水平,并且.TL-CFU形成和IL-2R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BCG-PSN能增进T淋巴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9.
我们已报道重组大鼠IL-3和小鼠GM-CsF对LT12白血病细胞的增殖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本研究发现重组人IL-6在1000~5000U/ml呈剂量依赖性抑制LTI2白血病祖细胞集落形成及DNA合成。5000U/ml对CFU-L的抑制率达52.9%,而对DNA合成则为41.3%,此外,IL-6还明显增加IL-3和GM-CSF对LT12细胞的抑制活性,对CFU-L的抑制强弱依次为IL-6+GM-CSF、IL-3+GM-CSF、及IL-6+IL-3,IL-6+IL-3+GM-CSF三因子的结合并不能增加抑制效应;对DNA合成的抑制作用为IL-6+IL-3+GM-CSF>IL-6+GM-CSF>IL-3+GM-CSF>IL-6+IL-3。提示上述造血因子除刺激正常造血外,在白血病的治疗中可能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采用白细胞介素-6(IL-6)依赖细胞(B9细胞)增殖MTT比色分析,研究了5例自体骨髓移植(ABMT)患者血清中IL-6的活性。处于完全缓解期的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AML)患者血清中IL-6活性显著地高于正常成人组(P<0.001)。BMT0d时,IL-6活性显著地高于BMT前水平(P<0.001);BMT后第9~10d时,IL-6活性明显地高于BMT前和BMT0d(P<0.005),高于BMT后21d(P<0.001)和35d(P<0.001)。BMT后21d时,IL-6活性略高BMT前水平(P<0.02),但BMT后第35d时,IL-6活性与BMT前无显著差别(P>0.05)。结果提示:IL-6活性直接反应了ABMT后骨髓损伤程度,可以作为BMT后骨髓造血功能恢复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本室所建立的小鼠胸腺上皮细胞株MTECB以5.0×105细胞/ml的浓度在含10%小牛血清的DME培养液中,5%CO237℃条件下,培养6d,离心收集上清液。以IL-6依赖细胞株采用MTT法对MTECB的上清液进行IL-6活性检测。结果发现MTECB能自发产生低水平的IL-6,其活性单位为19.2U/ml。MTECB的IL-6产生量低于文献报道的其他胸腺上皮细胞株,说明我们建立的胸腺上皮细胞株有新的特点,反映出胸腺上皮细胞存在高度异质性。  相似文献   

12.
宫颈癌细胞产生的免疫抑制因子对IL-2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宫颈癌细胞产生的免疫抑制因子(TDSF)作用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6h,即可抑制白细胞介素2(IL-2)产生,与对照组相比,P<0.01。当TDSF存在时,经PHA-P驯化的PBMC效应细胞对外源性IL-2反应显著减弱,表明TDSF能抑制IL-2的作用。PHA-P刺激PBMC增殖,但TDSF使其增殖抑制。表明TDSF能抑制IL-2产生及其作用;抗癌药对TDSF的分泌有部分阻抑作用。  相似文献   

13.
人宫颈癌细胞产生的免疫抑制因子(TDSF)作用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6h,即可抑制白细胞介素2(IL-2)产生,与对照组相比,P<0.01。当TDSF存在时,经PHA-P驯化的PBMC效应细胞对外源性IL-2反应显著减弱,表明TDSF能抑制IL-2的作用。PHA-P刺激PBMC增殖,但TDSF使其增殖抑制。表明TDSF能抑制IL-2产生及其作用;抗癌药对TDSF的分泌有部分阻抑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血管紧张素原是血管活性多肽-血管紧张素Ⅱ的唯一前体,又是急期蛋白之一。因此,研究IL-6调节血管紧张素原基因表达对阐明人体感染时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增加致高血压有重要意义。方法应用Northern印迹杂交技术检测了IL-6刺激的肝癌细胞Hep3B中血管紧张素原mRNA,并且进一步通过DNA-蛋白质电泳泳动漂移、DNA重组和瞬时转染技术分析了人血管紧张素原基因5′端侧翼序列-568位置的一个IL-6反应元件同源序列(HAGIL-6RE)。结果IL-6使血管紧张素原mRNA明显提高,位于血管紧张素原基因启动子中的HAGIL-6RE结合于转录因子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C/EBP);将多拷贝的HAGIL-6同TK核心启动子连接,再与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AT)基因融合,构成异源表达载体,转染HepG2细胞,发现IL-6增强C/EBPα的作用活性。结论C/EBP在IL-6诱导血管紧张素原基因表达中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应用MTT比色法及ConA活化小鼠胸腺细胞增殖法检测了30例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及20例正常人(NC)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IL-1)的活性,结果发现DCM患者IL-6及IL-1活性均明显高于NC组(P<0.001,P<0.01)。提示:IL-6及IL-1功能紊乱参与了DCM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6.
汪维伟  赵玲 《免疫学杂志》1995,11(2):102-103,106
胸腺素具有广泛的免疫调节作用。本文观察了人胎胸腺素(HFT)在体外对人周围血T细胞的增殖及对周围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泌IL-2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HFT能刺激T细胞增殖,1%HFT的作用最强,但未见HFT与PHA对T细胞增殖的协同促进作用;而HFT对PBMC分泌IL-2的影响不明显,HFT与PHA共同作用的效应约有提高,亦仅相当于IL-2在1.9 ̄7.9u/ml时的效应。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Th1与Th2两类细胞因子间相互调节,研究了rhIL-10对PHA体外诱导人PBMC产生IL-2及IFN-γ的影响。结果表明,10ng/mlIL-10明显抑制PBMC产生IL-2及IFN-γ(P<0.02及P<0.01)。在加入兔抗人IL-10抗体的PBMC体外培养体系中,在5μg/ml浓度时,IL-2产生可明显增加(P<0.05),随着抗体浓度增加,IL-2呈剂量依赖性增加(r=0.962,P<0.01),IFN-γ产生亦增加,但差异不明显。本研究表明IL-10抑制活化人PBMC体外产生IL-2及IFN-γ,而抗人IL-10抗体则表现出增强作用。IL-10介导Th1与Th2两类辅助性T细胞间的相互调节,选择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类型,从而对临床疾患的防治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以重组人IL-1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653融合,得到一组分泌抗人重组IL-1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对其中的3株YA133、YA140和YA163进行了初步鉴定;抗体类别为IgG,亚类均为lgGl;免疫转印显示,3株抗体均能特异性地识别分子量为17.5kD的IL-1蛋白条带;ELISA法证明与其它细胞因子如:IL-2、IL-6、TND-α、IFN-γ和GM-CSF均无交又反应;放射免疫测定结果证实,3株抗体分别识别IL-1分子上两个不同的抗原决定簇。  相似文献   

19.
小鼠胸腺上皮细胞株MTECB自发产生低水平IL—6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继明  吴江声 《解剖学报》1995,26(4):418-421
本室所建立的小鼠胸腺上皮细胞株MTECB以5.0×10^5细胞/ml的浓度在含10%小牛血清的DME培养液中,5%CO237℃条件下,培养6d,离心收集上清液。以IL-6依赖细胞株采用MTT法对MTECB的上清液进行IL-6活性检测。结果发现MTECB能自发产生低水平的IL-6,其活性单位为19.2U/ml。MTECB的IL-6产生量低于献报道的其他胸腺上皮细胞株,说明我们建立的胸腺上皮细胞株有  相似文献   

20.
慢性肾炎患者白细胞介素-6及T细胞亚群变化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告慢性肾炎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7例)及T细胞亚群的变化(19例).T细胞亚群分析用CD3、CD4、CD8、Tγδ等单克隆抗体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IL-6用IL-6依赖细胞B9细胞增殖的生物学测定法。7例患者IL-6的活性均显著增高(P<0.01)。19例患者的T细胞亚群有异常改变:CD_4~+细胞明显下降,CD_8~+细胞在多数病例内增加,但可因慢性肾炎的类型而不同,CD_4~+/CD_8~+比值降低。17例患者Tγδ细胞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根据上述变化,本文对慢性肾炎发病的有关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