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A类Ⅰ型和Ⅱ型清道夫受体(scavenger receptor class A typesⅠandⅡ,SR-AⅠ/Ⅱ)基因缺失对高脂膳食小鼠脂质代谢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SR-AⅠ/Ⅱ基因敲除与野生型雄性小鼠为对象,分别喂饲普通膳食和高脂膳食12w,应用酶法或油红O染色法检测脂质代谢(包括血脂水平和肝脏脂质水平)的变化,采用RT-PCR法检测肝脏B类Ⅰ型清道夫受体(scavenger receptor class B typeⅠ,SR-BⅠ)和CD36的表达。结果SR-AⅠ/Ⅱ基因敲除鼠与野生型鼠相比,高脂膳食喂饲的第3、6、12w,其血清TG、TC、LDL、HDL均比野生型小鼠下降,肝细胞中脂滴的数量较多,体积较大,SR-BⅠmRNA表达上调,CD36mRNA的表达无差异。结论高脂膳食诱导SR-AⅠ/Ⅱ基因缺失小鼠脂质代谢的变化可能与肝脏SR-BⅠ表达升高及外周脂质向肝脏的逆向转运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SR-AⅠ/Ⅱ基因敲除小鼠白色脂肪组织中β3-AR mRNA的表达,探讨其与SR-AⅠ/Ⅱ基因敲除小鼠肥胖易感的关系。方法应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小鼠附睾周白色脂肪组织中β3-AR mRNA的表达;图像分析法评估附睾周脂肪细胞形态学变化;酶法检测TG、TC、LDL-C等血脂水平。结果:SR-AⅠ/Ⅱ基因敲除小鼠白色脂肪组织β3-AR mRNA表达量低于野生对照小鼠;血清TG、TC、LDL-C水平高于野生系对照小鼠;附睾周脂肪细胞面积和直径均大于对照小鼠。结论:SR-AⅠ/Ⅱ基因敲除小鼠对膳食诱导的肥胖易感可能与其白色脂肪组织β3-AR mRNA表达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绝经后妇女冠心病(CHD)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与脂质代谢关系。方法:58例绝经后妇女CHD患者作为观察组,58例绝经后健康妇女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性激素相关指标(血清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催乳素(PRL)、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E/T)及脂质代谢相关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B(ApoB)、HDL-C/LDL-C、HDL-C/TC)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E2、HDL-C、E/T、HDL-C/LDL-C、HDL-C/T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C、TG、LDL-C、ApoB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经多元回归分析观察组患者E2、E/T与TC、TG、LDL-C、ApoB水平呈负相关。结论:绝经后妇女CHD患者血脂异常与性激素下降密切相关,且共同参与CHD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花青素(Oligomeric proanthocyanidin,OPC)干预对高脂饮食小鼠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雄性C57BL/6小鼠48只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A:对照组(Control);B:Con+OPC组;C:高脂组(High fat,HF);D:HF+OPC组,其中B和D组给予OPC(100 mg/kg/d)干预10周。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以及肝脏TC和TG的水平,通过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肝脏脂质代谢关键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HF组小鼠血清TG、TC、ALT以及肝脏TG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OPC干预显著降低HF组小鼠血清TC水平、ALT活性以及肝脏TC和TG含量(P0.05),提高HF组小鼠肝脏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1,ABCA1)mRNA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 OPC干预能够有效改善高脂饮食小鼠血清和肝脏脂质代谢紊乱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Ren Y  Li Y  Zhao Y  Yu F  Zhan Z  Yuan Y  Yang J 《卫生研究》2011,40(4):495-497
目的观察22.5mg/kg BW白藜芦醇对C57BL/6J小鼠血清和肝脏脂质的影响。方法 30只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组和高脂+白藜芦醇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喂饲基础饲料,高脂组和高脂+白藜芦醇组喂饲高脂高胆固醇饲料。高脂+白藜芦醇组每日经灌胃给予22.5mg/kg BW白藜芦醇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进行干预,正常对照组和高脂组均给予0.5%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灌胃。干预8周后测定小鼠血清TC、TG、HDL-C和LDL-C水平,肝脏TC和TG水平,并观察小鼠肝组织病理改变。结果高脂组和高脂+白藜芦醇组小鼠血清TC、LDL-C和HDL-C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高脂组血清TC和LDL-C水平还高于高脂+白藜芦醇组(P<0.05),但高脂组和高脂+白藜芦醇组小鼠血清TG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高脂组小鼠肝脏TC水平高于高脂+白藜芦醇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22.5mg/kg BW白藜芦醇可以降低喂饲高脂饲料的C57BL/6J小鼠体内胆固醇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碱性鞘磷脂酶(alk-SMase)对机体胆固醇代谢的调节作用及机制。方法将小鼠按照基因型分为WT(alk-SMase+/+)组和KO(alk-SMase-/-)组,经过常规喂养12 w龄时,分别检测两组小鼠血清中血脂四项水平、肝脏中胆固醇水平;取小鼠小肠粘膜组织提取蛋白,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小肠中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SR-BI)、顶端钠依赖性胆汁酸转运蛋白(ASBT),同时提取肝脏蛋白检测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HMGCR)、尼曼-匹克C2(NPC2)的表达情况。结果与WT小鼠比较,KO小鼠alk-SMase活性缺失引起血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下降,肝脏TC水平也升高,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KO小鼠小肠粘膜中SR-BI、ASBT和肝脏HMGCR表达显著上调,而肝脏NPC2表达显著下调,且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初步探明alk-SMase通过调节肠道中胆固醇吸收及肝脏胆固醇合成及外排的过程调节机体胆固醇的代谢,维持机体胆固醇稳态平衡。[营养学报,2021,43(3):242-246]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人群脂代谢紊乱与血清尿酸(SUA)水平变化的相关性.方法:88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110例经临床确诊T2DM患者为观察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血清载脂蛋白Al (ApoAl)、载脂蛋白B(ApoB)、ApoAl/ApoB、HDL—C/LDL—C、HDL— C/TC及血清SUA浓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人群TG、TC、LDL—C、ApoB、SUA水平明显升高,HDL—C、ApoAl、ApoAl/ApoB、HDL—C/LDL—C、HDL—C/TC浓度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经多元回归分析:T2DM人群血清TG、TC、LDL—C、ApoB与SUA水平呈正相关;HDL—C、ApoAl与SUA水平呈负相关.结论:T2DM人群脂质代谢发生紊乱,血清TG、TC、LDL—C、ApoB、SUA水平明显升高,HDL—C、ApoAl、ApoAl/ApoB、HDL—C/LDL—C、HDL—C/TC浓度明显降低;其脂代谢紊乱及SUA增高是造成动脉粥样硬化(AS)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单纯性肥胖儿童(SOC)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Ⅰ)和血脂水平及两者相关性。方法:单纯性肥胖儿童和正常对照组儿童各50例,应用常规生化检验方法检测其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用ELISA法测定IGF-Ⅰ水平。结果:与健康儿童相比,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清IGF-Ⅰ、TG、TG、LDL-C及ApoB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HDL-C、ApoA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IGF-Ⅰ的浓度与血脂TC、TG、LDL-C及ApoB呈负相关关系(P<0.01),与HDL-C、ApoAI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血清IGF-Ⅰ浓度的改变与单纯性肥胖儿童血脂代谢紊乱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高脂模型小鼠脂代谢影响。方法 50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基础对照组,高脂组,白藜芦醇低、中、高剂量组;除基础对照组外,其他组均喂饲高脂饲料,4周后白藜芦醇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白藜芦醇5,22,45 mg/kg灌胃,共干预6周,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不同剂量白藜芦醇干预6周即显现出降低高脂模型小鼠血脂水平的趋势或作用,以中剂量组作用最明显,TC、TG和LDL-C分别为(3.174±0.687)、(0.884±0.408)和(1.762±0.877)mmol/L,与高脂组比较,血清TG和LDL-C明显下降(P0.05);白藜芦醇还具有减轻高脂模型小鼠肝脏脂肪变性的作用。结论白藜芦醇干预对高脂模型小鼠可产生降脂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人群脂代谢紊乱与CRP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97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85例重症COPD人群为观察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ApoA1/ApoB、HDL-C/LDL-C、HDL-C/TC、脂蛋白a(Lipa)浓度;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CRP水平。结果:观察组人群TG、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HDL-C、ApoA1、Lipa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经多元回归分析重症COPD人群血清脂质代谢水平与CRP水平密切相关。结论:重症COPD人群脂代谢发生紊乱,血清TG、CRP水平明显升高,HDL-C、ApoA1、Lipa浓度明显降低,其脂代谢水平与CRP密切相关;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与预后密切相关,诊治过程中应控制脂代谢紊乱与CRP变化并加强护理,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防止或延缓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番茄纤维对高脂血症鹌鹁脂质代谢的影响. [方法]建立高脂血症鹌鹑模型,同时给予番茄纤维,连续8周.实验0周、4周、8周时取血测定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围醇(HDL-C)的含量.实验结束后,测定肝匀浆中TG、TC含量,并进行肝脏病理学检查.[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给药4周后,番茄纤维高、低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血清TC、LDL-C,升高HDL-C水平.给药8周后,番茄纤维高、低剂量组均能明显降低血清TG、TC、LDL-C,升高HDL-C水平,并能降低肝匀浆中TG、TC水平.番茄纤维能减轻高脂饮食引起的肝脏脂肪变性.[结论]番茄纤维对鹌鹑高脂血症具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蜂胶超微粉对高血脂小鼠脂质代谢的作用。方法以高脂饲料喂养雄性小鼠,建立高血脂模型,观察蜂胶超微粉对小鼠血脂和肝脂质水平、血清和肝脏抗氧化功能的影响及肝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蜂胶超微粉能显著降低高血脂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动脉粥样硬化(AS)指数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浓度。蜂胶超微粉能降低小鼠肝指数,改善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并降低肝脏丙二醛(MDA)含量。结论蜂胶超微粉具有调节脂质代谢和增强抗氧化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与高脂血症之间的关系,为儿童MP感染的防治提供更好的指导方案。方法 收集蒲田学院附属儿科门诊2020年10月—2021年1月期间472名常规体检儿童的血清标本,对MP-IgG和脂质代谢指标[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分别进行检测。结果 MP-IgG阳性组TC、LDL-C水平均高于MP-IgG阴性组(Z=-2.746、-2.510,P<0.05)。MP-IgG阳性组的高TC血症比例大于MP-IgG阴性组(χ2=5.984,P=0.014)。MP-IgG等级与TC等级、LDL-C等级之间均存在统计学上的线性趋势(χ2=12.704、9.731,P<0.05),即剂量反应关系。Spearman相关性检验和Kendall′tau b相关性检验均显示MP-IgG与TC、LDL-C呈正相关(P<0.05)。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TC血症可能是影响儿童MP感染...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脂康对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及血糖代谢的影响。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维持原糖尿病治疗方案的同时治疗组30例加服血脂康0.6g/次,2次/d;对照组30例加服复合维生素B,2片/次,2次/d。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空腹血糖(FBG)及肝肾功能指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血脂六项、FBG的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血脂康治疗伴有高脂血症的糖尿病患者不仅能使TC、TG、LDL-C、ApoB下降,ApoA1、HDL-C升高,改善脂质代谢,还能改善糖代谢,使FBG下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脂质代谢特点。方法:收集52例未经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和68例健康查体者空腹血清,检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乳腺癌组血清TG水平增高极为显著(P<0.01),TC、LDL-C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而HDL-C下降(P<0.05),各指标异常检出率均与对照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TG的异常检出率最高,达57.7%,其他依次为TC(36.5%)、LDL-C(34.6%)、HDL-C(13.5%)。结论:乳腺癌患者存在脂质代谢紊乱,高脂血症与乳腺癌具有相关性,脂质代谢紊乱可能是乳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HDL-C、甘油三酯(TG)/HDL-C比值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0例CHD患者和60例健康对照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Hcy浓度与LDL-C、HDL-C、TC、TG水平,并分析Hcy与LDL-C/HDL-C、TC/HDL-C、TG/HDL-C比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HD组血清Hcy、LDL-C、TC、TG水平升高,而HDL-C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CHD组血清LDL-C/HDL-C、TC/HDL-C、TG/HDL-C比值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Hcy与LDL-C/HDL-C(r=0.267 3,P0.01)、TC/HDL-C(r=0.277 1,P0.01)、TG/HDL-C(r=0.236 3,P0.01)比值均呈正相关。结论血清Hcy浓度和LDL-C、HDL-C、TC、TG水平与CH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分析Hcy与LDL-C/HDL-C、TC/HDL-C、TG/HDL-C比值的相关性对于探讨CHD的发病机制及其检测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桑蚕蛹油对大鼠脂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 观察桑蚕蛹油以及添加维生素 E(VE)对大鼠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 : 雄性成年 Wistar大鼠 5 0只 ,按血脂水平分为 5组 :正常对照组、高脂对照组、桑蚕蛹油组、桑蚕蛹油 +VE组及红花油组 ,分别喂饲各组饲料。 6w后 ,测血脂水平和相关指标。结果 :  (1 )实验 3 w末 ,桑蚕蛹油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水平均显著低于高脂对照组 ,与红花油组间无显著性差异意义 ,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水平显著高于红花油组 ,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 (AI)显著低于红花油组 ,这些变化一直持续至 6w末实验结束。 (2 )桑蚕蛹油组大鼠血清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 (LCAT)活性显著高于高脂对照组和红花油组。(3 )桑蚕蛹油组大鼠肝脏 TG水平、肝脏指数显著低于高脂对照组 ,与红花油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意义 ,而肝脏 TC水平显著低于红花油组。 (4 )桑蚕蛹油 +VE组大鼠血清 VE水平显著升高 ,过氧化脂质 (MDA)水平显著降低 ,并且血清 TC、LDL-C水平显著低于桑蚕蛹油组。结论 : 富含 α-亚麻酸的桑蚕蛹油在降脂方面比红花油更有效 ,加入 VE后可有效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 ,并较未加VE者具有更强的降低胆固醇作用。  相似文献   

18.
52例乳腺癌患者血脂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脂质代谢特点.方法:收集52例未经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和68例健康查体者空腹血清,检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乳腺癌组血清TG水平增高极为显著(P<0.01),TC、LDL-C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而HDL-C下降(P<0.05),各指标异常检出率均与对照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TG的异常检出率最高,达57.7%,其他依次为TC(36.5%)、LDL-C(34.6%)、HDL-C(13.5%).结论:乳腺癌患者存在脂质代谢紊乱,高脂血症与乳腺癌具有相关性,脂质代谢紊乱可能是乳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藏灵菇源酸奶复合菌发酵剂对大鼠降胆固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藏灵菇源酸奶复合菌发酵剂对实验性高胆固醇血症大鼠降胆固醇作用。方法从藏灵菇中筛选高效降胆固醇及产胆盐水解酶的三种乳酸菌株制备全脂和脱脂酸奶复合菌发酵剂。采用高脂大鼠模型,根据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体重水平,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高脂模型组、实验Ⅰ组(脱脂酸奶复合菌发酵剂组)和实验Ⅱ组(全脂酸奶复合菌发酵剂组)。对照组喂基础饲料,高脂模型组和实验Ⅰ、Ⅱ组饲喂高脂饲料,实验Ⅰ、Ⅱ组灌胃受试物,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蒸馏水,连续8w。在试验第2、4、6、8w分别采血,分离血清,检测TC、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实验Ⅰ组和实验Ⅱ组与高脂模型组相比,血清TC、TG、LDL-C含量降低非常显著(P<0.01)和显著(P<0.05)降低功效,而血清HDL-C含量有一定程度升高作用。降胆固醇效果实验Ⅰ组优于实验Ⅱ组。结论藏灵菇源酸奶复合菌发酵剂对实验性高胆固醇血症大鼠血清有显著的降胆固醇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氟虫腈(Fipronil, FPN)亚慢性暴露对不同营养条件下成年雄鼠肝脏脂质代谢稳态的影响与分子机制。方法 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8组,每组7只,4组喂常规饲料饮食(normal-chow diet,ND),4组喂养高脂饲料饮食(high-fat diet,HFD),每种喂养条件下按FPN处理剂量分为对照组,0.25、1和4 mg/kg组,每日经口灌胃,于染毒5周后处死,称取体重、肝脏重量,并计算肝脏脏器系数;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学形态变化,生化分析法检测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 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s, FFA)水平;Western Blot和qPCR法检测肝脏脂质代谢相关蛋白和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ND、HFD小鼠肝脏重量和体重均无明显变化。ND小鼠:HE染色未见显著病理性变化,血清TG升高(P<0.05),肝脏TG、TC在0.25 mg/kg组升高(P<0.05),在4 mg/kg组降低(P<0.05),肝脏FFA降低(P<0.05),过氧化物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alpha, PPARα)表达增加(P<0.05),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coa carboxylase, Acc)在0.25 mg/kg组表达增加(P<0.05),4 mg/kg组表达下调 (P<0.05)。HFD小鼠:HE染色表明FPN暴露后有显著病理变化和脂质沉积。血清TG、TC水平下降(P<0.05),肝脏TG、TC、FFA水平升高(P<0.05)。蛋白PPARα表达随FPN染毒剂量增大而降低(P<0.05),蛋白Acc、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 (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binding protein-1c, Srebp-1c)表达下降(P<0.05)。结论 FPN慢性暴露可导致普通饮食小鼠肝脏脂质代谢紊乱,增加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发生风险,低剂量的FPN诱导NAFLD效应更明显;高脂饮食条件下,FPN暴露致小鼠肝脏出现明显病理性损害,且FPN对肝脏脂质代谢的干扰效应呈剂量依赖式变化,FPN暴露剂量越高,发生肝脏脂质异常积累和NAFLD的风险也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