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估野外γ照相过程的潜在照射危险,探讨辐射安全管理措施,保护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降低公众受照几率。方法:通过现场考察和文献调研,总结以往辐射防护经验,分析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方法。结果:提出野外γ照相的辐射安全管理对策。结论:从提高现场管理水平、实施具体防护措施和建立应急体系等方面加强对野外γ照相的监管,保障相关人员的辐射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131Ba-GTP微球应用场所外照射辐射水平和放射防护状况的测量分析,为辐射防护最优化和有效控制其职业危害提供建议。方法 了解典型的131Ba-GTP微球操作过程和基本概况,采用主动式和被动式方法测量辐射剂量水平,通过分析工作人员在辐射场中的分布和居留,综合分析放射性职业危害水平。结果 个人剂量监测数据和现场调查数据说明,正常工作情况下,从事131Ba-GTP微球操作的工作人员一般接受的年剂量平均值为1.4mSv/a。结论 131Ba-GTP微球操作过程中的三个环节由于人员近距离接触放射源,外照射水平较高,应引起重视,并做好辐射防护最优化和相应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测井现场辐射防护最优化和控制职业危害提供建议。方法分析测井流程,考察工作中人员在辐射场中的分布和居留情况,引入适当模型,进行剂量估算。结果估算的结果与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具有可比性。结论现场操作过程中的三个环节应引起重视。根据估算结果,从四个方面指导辐射防护最优化思路。  相似文献   

4.
一般而言,放射工作均有一固定场所,但也有一些放射工作必须是野外现场进行,比如一些大型设备或压力容器的现场安装或检修所用的X或γ射线探伤,比如在高等级公路建设或大型水利建设中,对其质量进行检测所用的密湿度计等等,这些工作都不大可能在事先设定好的放射工作场所进行,而必须随工程建设而现场进行,其采取的防护措施就有所不同。具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在放射防护领域中,放射防护监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PET—CT系统外照射屏蔽防护对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外照射剂量水平。[方法]依据国家标准,对某院PET—CT系统工作场所进行现场辐射水平和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并进行分析。[结果]该院经屏蔽防护后,PET—CT系统屏蔽防护后,工作场所和周围环境辐射水平低于国家规定剂量限值。[结论]PET—CT系统在正常情况下工作场所及周围环境辐射可达到安全和可接受水平。  相似文献   

8.
某医院核医学科放射性污染和外照射水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某医院核医学科的辐射防护情况。我们用BH3103A-X、γ剂量率仪和FJ2207型α、β表面污染仪分别测量了该核医学科在诊断与治疗患者过程中的γ射线外照射水平及工作场所的β放射性表面污染情况。结果表明,工作人员受到的γ射线外照射的年有效剂量最高为5.24 mSv;工作场所的β放射性表面污染程度最大不超过4Βq/cm2。提示,该医院核医学科的β放射性表面污染水平符合我国辐射防护标准中规定的控制水平。建议把5 mSv作为核医学科的年剂量的管理限值的上限。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γ料位计使用中的辐射水平与防护现状。方法 使用FD-3013型γ辐射仪和70-1型乙丙种辐射仪对南京市47台料位计进行了监测。结果 γ料位计的辐射水平测量值差别较大,但在距源1m外可视为安全区,贮源库及埋源地周围环境剂量基本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但在放射防护与管理上还存在一些问题。结论 应加强对γ料位计销售、安装直至退役后的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0.
某无损探伤车间由于焊缝检测工作的需要,使用了多枚百Ci级60Co和137Cs放射源,并建设了临时性的射线防护工程,即野外作业用的γ探伤室。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介绍一种新型的辐射防护水平γ辐照装置。方法通过控制防护铅门沿着升降机架的上下运动,完成对γ放射源准直器的打开及关闭,实现照射实验条件的目的。结果该装置为各省市从事放射工作的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及环境辐射监测等单位,提供了一种可控制的γ辐照装置。结论整套装置性能优良,使用简单方便,防护安全可靠,已经申请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相似文献   

12.
广西X,γ辐射防护仪表刻度及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X、γ辐射防护仪表刻度及结果分析岑明阳,赵士庵定期检定和校准辐射防护仪表是放射防护质量保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2]。X、γ辐射防护仪表是辐射防护监测的主要工具,辐射防护监测数据是放射工作场所及其环境进行卫生防护评价和对放射工作人员进行健康评价...  相似文献   

13.
平时医院和生活中在洗手设施完备的条件下,手部卫生应不成为管理的难题,笔者赴海地参加地震灾害医学救援中,在特殊时期和野外条件下,手部卫生及防护措施至关重要,是直接关系和危及自身安全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14.
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人剂量监测,是实现放射防护目的,保护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的重要手段。在此,就其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铅矿石中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并估算矿工接受年有效剂量。方法 现场调查采集铅矿井下工作场所矿石样品,利用γ能谱仪测量矿石样品中放射性核素比活度,从而估算矿工接受的辐射剂量。结果 在分析的13份矿石样品中,天然放射性核素226Ra、232Th、40K活度浓度均值分别为41.8、20.2和44.0 Bq/kg,估算所致矿工年有效剂量约为0.09 mSv。结论 铅矿井下工作人员接受天然γ辐射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低强度微波对受γ射线照射小鼠的辐射防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96只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微波照射组(微波组,120μW/cm2,900 MHz,比吸收率为0.4 W/kg)、电离组(5 Gy γ射线照射)及微波与γ射线复合照射组(复合组,120μW/cm2微波+5 Gy γ射线照射),每组24只.微波组与复合组小鼠先接受功率密度为120 μW/cm2的微波照射,1 h/d,持续14 d,第15天给予电离组和复合组5 Gy 60Co γ射线一次性全身照射.于照射后3、6、9及12 d处死动物,固定胸骨及脾脏,作病理观察,流式细胞仪检测受照射小鼠的脾细胞凋亡率,同时测定血清中抗氧化酶和脂质过氧化物水平.结果 骨髓病理切片显示,单独γ射线与复合照射均可导致骨髓组织经历典型的凋亡坏死、空虚、再生修复和恢复4个阶段的病理改变,但复合组的病变轻于电离组,恢复也更快;脾损伤病变过程与骨髓造血组织基本相似,复合组病变轻于电离组.流式细胞仪结果 显示,照后6、9 d复合组脾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3.02%±15.18%、25.37%±11.62%)明显低于电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氧化损伤检测表明,复合组照后3、9、12 d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较电离组明显升高,6、9、12d丙二醛(MDA)含量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特定强度的微波辐射具有一定的辐射防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辐射诱导的造血细胞凋亡和抗氧化损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C60衍生物富勒醇对小鼠~(60)Coγ射线辐射损伤的防护效果。方法ICR小鼠于照射前5d至照后7d连续腹腔注射富勒醇,~(60)Coγ射线全身均匀照射,照射剂量分别为5Gy和8Gy,照射剂量率1.0Gy/min,测定5Gyγ射线照射下小鼠体重变化,照后7d胸腺、脾脏指数外周血白细胞;8Gyγ射线照射下30d存活率和平均生存时间。结果富勒醇能减轻~(60)Coγ射线辐射所引起的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降低,胸腺和脾脏萎缩;提高小鼠生存率,延长存活时间。结论富勒醇对~(60)Coγ射线照射的小鼠具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对模拟探伤现场的辐射剂量监测来介绍微小防护区安全射线检测技术(M-RT)的应用及在安全防护方面的优越性。方法 通过运用M-RT后监测作业现场的相关控制辐射剂量来设置辐射安全防护距离,并和传统γ探伤辐射防护距离比较。结果 运用M-RT后控制区和监督区的防护距离分别减少了97.4%和96.2%,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结论 M-RT采用了新型的专利技术,大大减小了作业现场的辐射剂量,杜绝了放射源卡源或源脱落等事故,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在微小区域内的安全射线检测技术,具有很大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掌握γ刀安装时的辐射剂量水平和投入医疗应用前的防护性能,以更好地完善γ刀安装应用中的辐射监测体系和质量控制方案。以OUR头部γ刀(60Co治疗源总有效活度220TBq)为检测对象,使用SG-102环境X-γ剂量率仪、451P高压电离室巡测仪、PTW UNIDOS放疗剂量仪、电离室(0.125 cm3和0.015 cm3)、直径160 cm PMMA球模和胶片(MD-55和Kodak EDR2)等检测设备,按照设备投入临床应用前的验收要求检测相应的防护性能与剂量学指标,并依据γ刀相关的国家标准和企业指标进行分析和评价。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20.
对低放废物库退役防护措施的探讨匡云谷,吴寿明,赵尧贤(浙江省卫生防疫站,杭州310009)随着核电事业的发展和核技术的广泛应用,放射性废物的妥善处理与处置受到国内外放射防护工作者的普遍关注,并提出了多种处置方法 ̄[1,2]。作好放射性废物库的退役处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