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左室结构及功能的变化。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6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率(FS),二尖瓣血流舒张早期充盈峰(E)、晚期充盈峰(A)、E/A比值及左室等容舒张时间(IVR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房内径(LA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并与30例健康老年人作对照。结果:糖尿病患者早期出现左室结构改变,左室心肌重量指数增加,舒张功能减退,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病程延长,左室、左房腔明显扩大。左室舒张功能进一步受损,同时伴有收缩功能障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在心肌病变亚临床期已存在左室结构改变及舒张功能障碍,这种改变超过了年龄对心室功能的影响;糖尿病晚期伴发收缩功能减退,高血压、微血管并发症进一步加重心肌损害。早期心功能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高血压引起左室肥厚与左室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对正常对照组56例及高血压组98例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分别测定左室内径(LAD)、舒张末左室内径(LVDd)、舒张期室间隔厚度及左室壁厚度(PWT),计算左室肌重、左室肌重指数(LVMI)。分别测定LVH组、NLVH组二尖瓣下血流E峰及A峰,并计算A/E比值,判定为左室舒张功能。结果:高血压组较正常对照组的LVST、PWT及LVMI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98例高血压组病人中有48例LVH,占49.0%,其中34例二尖瓣下血流A/E〉1判定为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占70.8%;而NVLH50例,二尖瓣下血流A/E〉1仅10例,占20.0%,差异有显著性(P〈0.05)。说明左室肥厚可使左室舒张功能减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二尖瓣口血流频谱(E峰,A峰),肺动脉血流频谱(S峰,D峰,Ar峰),等容舒张时间(IVRT),E峰减速时间(DT)及左房内径(LAD)等指标对舒张功能进行评价。方法:168例临床确诊为冠心病,心肌梗塞,扩张型心肌,高血压性心脏病及Ⅱ期以上高血压病患进行超声多普勒检查。结果:舒张早期左室充盈减低时,E峰降低,A峰增高,E/A<1,S增高,D降低,S/D>1,Ar正常,DT,IVRT延长(DT≥240ms),LAD正常,左室充盈异常时,E/A<1,S/D>1,Ar正常或轻度增高,DT,IVRT延长,LAD正常或轻度增大;左室假性充盈正常化,E、A正常,E/A≥1,S/D<1,Ar增高,ALD增大,左室限制性充盈异常时,E增高,A低小,E/A≥2,S/D<1,Ar增高,DT,IVRT缩短(IVRT≤60ms),LAD增大,后两伴不同程度的左室射血分数(EF)及左室短轴 缩短率(SF)的降低,结论:二尖瓣口血液频谱结合肺静脉血流频谱可准确分析大多数舒张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苯那普利抗高血压病(EH)的疗效及其对左室肥厚(LVH)的影响。方法:动态观察34例Ⅱ或Ⅲ期EH伴LVH的患者服用苯那普利6个月后血压和LVH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下降(P<0.01),总有效率达94.1%;左室内径(LVDd)、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PWT)缩小,左室重量(LVM)和左室重量指数(LVMI)降低(P<0.05或P<0.01)。结论:苯那普利不仅有较好的降压效果,并可同时逆转LVH。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EH)左室重构不同几何构型的左室收缩功能的改变及意义。方法:正常对照组31例,EH患者91例,利用二维心脏超声测量左室几何形态参数,依据相对室壁厚度(RWT)和左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将EH左室几何形态分为4种类型:正常左室几何构型(NG)、向心性重构(CCR)、向心性肥厚(CCH)、离心性肥厚(ECH)。结果:EH患者NG、CCR、CCH亚组收缩功能指标二维射血分数(EF2d)、二尖瓣膜E点-室间隔距离(EPSS)、左室中层缩短率(mFS)、左室收缩期室壁应力(ESS)较正常对照组无差异;而在ECH亚组EF2d、EPSS、ESS均较正常组及EH其他亚组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EH患者心肌收缩功能长期处于代偿阶段。左室构型与收缩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病对左室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声学定量(AQ)技术评价不同左室几何构型高血压(EH)患者的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方法:对51例EH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进行了AQ检测,根据左室重量指数和相对室壁厚度,EH组又分为左室几何构型正常组,左室向心性重构组和左室向心性肥厚组。结果:左室几何构型正常组左室舒张功能无明显变化。而左室容量负荷出现增大,进一步引起早期左室泵功能的增强,向心性重构组患者被动充盈减弱。主动充盈增强,左室舒张功能明显减退;左室向心性肥厚型者随着左室肥厚的发展,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均显著减退。结论:EH患者左室几何构型对心功能产生不同的影响,应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7.
氯沙坦对高血压左室肥厚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氯沙坦对高血压左室肥厚(LVH)的逆转向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68例高血压LVH患者给予口服氯沙坦(50-100)mg/d、部分病例加用氢氯噻嗪12.5-25mg/d)共20周。观测治疗前后心率(HR)、坐位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超声心动图左室内径(LAD)、舒张末期室内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PW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及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血流峰速度比(E/A)及左室重量指数(LVMI)的变化。结果 氯沙坦治疗20周后,患者SBp,DBp明显下降(P<0.0001);IVST、PWT、LAD、LVMI明显减小(P<0.001);LVDd有增大趋势,但差异不明显(P>0.05);心率及LVEF、LVFS无明显变化(P>0.05),而E/A明显上升(P<0.01)。结论(1)氯沙坦可以显著降低高血压LVH患者的血压、逆转LVH;(2)氯沙坦可以明显改善左室舒张功能,但对心率及左室收缩功能无明显影响;(3)氯沙坦副作用小、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高原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LVH)与QT离散度(QTd)的关系。方法 采用12导联心电图同步描记及心脏超声检查等方法对31例高颞高血压并发LVH,22例高原高血压无LVH者及20例正常健康人的QTd、左室重量指数(LVMI)检测,并对高原高血压患者QTd与LVMI进行直线相关回归分析,各组间QTd进行t检验。结果 LVH组和非LVH组、正常对照组相比QTd显著增加,而非LVH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高原高血压患者QTd与LVMI呈正相关(r=0.7756,P〈0.01)。结论 高原高血压病患者QTd随着LVMI的增加而增加,而影响因素是LVH而不是血压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左室重量(LVM),左室重量指数(LVMI)与左室收缩功能(EF,FS)及左房径(LAD)等参数的关系。方法:将167例高血压病患者分成左室结构正常,左室向心性重构,左室向心性肥厚,左离心性肥厚等4个类型,与LVMI,FS,EF进行相关分析。结果:LVMI在高血压构型组剂中与EF,FS呈负相关(P<0.01),结论:LVMI增大时,左室收缩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病的长期降压效应及对左室结构功能的影响。方法20例口服氨氯地平5-10mg,平均12月。于服药前、服药后6周及治疗12个月时进行偶测血压、动态血压及彩色多普勒动态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治疗后偶测血压、白昼及夜间动态血压均明显平稳下降,心率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室间隔、左室后壁厚度及左室重量指数均显著下降(p〈0.05);A峰速度及A/E比值显著下降,E峰速度明显增高(p〈0.05),心输出量及射血分数则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氨氯地平长期治疗可满意控制血压,并同时逆转左室肥厚,改善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1.
应用脉冲多普勒及M型超声技术测定了30例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及32例同龄正常人的左室舒张功能。结果显示:与同龄正常人比较,高血压病,冠心病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减低,表现为二尖瓣频谱上E峰最大流速减小,A峰最大流速增大,E/A比值减小,A峰积分及M峰充盈分数增大,E峰加速度及减速度均减少,E峰时间延长,M型超声心动图上测量的二尖瓣EF斜率及左室后壁最大舒张速度减慢,左室收缩功能指标EF及FS均在正常范围。提示高血压病,冠心病之左室舒张功能减低常发生于收缩功能减低之前,即多出现于疾病的早期阶段,表现为舒张早期快速充盈受损,舒张晚期左房收缩充盈代偿性增加。作者体会在众多的反映舒张功能的超声指标中,E峰最大流速,A峰最大流速,E/A比值,A峰积分及A峰充盈分数,E峰之加速度及减速度,M型超声指标EFS及左室后壁最大舒张速度度是反映左室舒张功能较为敏感的指标,尤以E/A比值应用起来更简便,可据此大致判断左室舒张功能正常与否。由于上述指标影响因素较多,如年龄,心率等,正常范围大,正常与异常之间有较大重叠,实际应用时须结合多项指标及临床综合判断,方能得出心室舒张功能正常与否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高血压引起左室肥厚与左室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对正常对照组56例及高血压组98例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高血压组较正常对照组的LVST、PWT及LVMI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高血压组有48例LVH(49.0%),其中34例二尖瓣下血流A/E〉1判定为左室舒张功能减退(70.8%);而NVLH50例,二尖瓣下血流A/E〉1仅10例(20.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压升高可使左室后负荷增加,使左室收缩遇到的阻力增大,久而久之出现左室肥厚。左室肥厚可使左室舒张功能减低,而且常出现在收缩功能障碍之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进一步探讨高血压病左室构型与心功能及临床关系。方法:应用二维、M型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35例进行检测,分别测量舒张期室间隔(IVSd)和左室后壁(LVPWd)厚度、左室内径(LVd)。根据由此计算出的左室重量指数(LVMI)和室壁相对厚度(RWT),将高血压患者左室分为四种构型,并测量EF、FS、左房内径(LAd)和升主动脉内径(AAO)、二尖瓣口舒张期E峰、A峰速度、舒张早期减速时间(DT)、等容舒张期时间(IVRT)等,并进行分析。结果:高血压患者早期有左房扩大,E/A值下降,向心性肥厚的室间隔和左室后壁增厚量明显,E/A值和IVRT、DT明显减小和延长,舒张功能下降明显。离心性肥厚虽然室壁增厚有所减轻,但左心重量指数(LVMI)最大,左室扩大明显,EF、FS最低,收缩和舒张心功能均下降明显。结论:高血压病左室构型与临床关系紧密。超声心动图对左室构型的区分,对高血压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高血压病血压昼夜节律与左室肥厚(LVH)的关系。方法 52例高血压病患均经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来观察血压昼夜节律,并经心电图检查诊断为左室肥厚。根据血压昼夜节律变化而分组。结果 血压昼夜节律消失15例,LVH 7例,占46.6%;血压昼夜节律正常37例,LVH8例,占21.6%。结论 血压昼夜节律消失组左室肥厚检出率显高于血压节律正常组。而夜间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经与(LVH)呈显负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LVH)的发生、发展对左室收缩与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81例高血压患者依据左室质量指数(LVMI)分为轻、中、重3型,分析高血压患者无左室肥厚(NH)、向心性肥厚(CH)、离心性肥厚(EH)及扩张性肥厚(DH)的患者性别、年龄、LVMI的分部情况及左室短轴缩短率(FS)、左室射血分数(EF)、E峰及A峰比值(E/A)。结果:左室肥厚类型不同患者FS、EF的均值与性别、LVMI分布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LVH患者左室舒张功能障碍出现较早且发生在LVH之前,随着病情的发展,EH、DH型患者LVH的收缩功能损害明显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16.
高血压患者左室功能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比较高血压患者与正常对照左室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各指标之间的差异。方法:用超声心动图的方法测量左室收缩功能及舒张功能指标。结果:高血压患者较早期即已有左室重量数增大,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d)、左室后壁厚度(PWT)、相对室壁厚度(RWT)的增加,且与下沉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左室的几何形状及重量发生改变,即产生了左室重构。LVMI与左室舒张功能各指标相关性好(P〈0.05或〉  相似文献   

17.
成艳  郝力丹  郭瑞强  陈金玲  孙有刚 《医学争鸣》2005,26(24):2291-2294
目的:研究超声背向散射积分周期平均变化幅度(ACVIB)与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关系及评估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可行性.方法:高血压病117例和对照30例,运用IBS测量室间隔和左室后壁的心肌背向散射积分周期变化幅度(CVIB)并计算左室平均CVIB(averagedCVIB,ACVIB),采用2-DE,PW,PW—DTI及彩色M型测量左室功能.结果:根据E/A,IVRT,DT将高血压病患者分为4组:舒张功能正常组(组1,n=34)、松弛异常组(组2,n=28)、充盈假性正常化组(组3,n=36)、限制性左室充盈障碍组(组4,n=19).组1与对照组ACVIB差异无显著性,而舒张功能异常组(组2,3,4)与对照组相比,ACVIB逐渐减低.线性相关回归分析表明研究对象ACVIB的变化与Ea,Ea/Aa.Vp呈正相关(r分别0.66.0.72,0.70,P〈0.01).结论:ACVIB的减低与舒张功能的减退密切相关,观察左室心肌ACVIB的变化,可评估高血压病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血压昼夜节律与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36例高血压病患者均经24h动态血压监测来观察血压昼夜节律,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重量指数,根据血压昼夜节律变化而分组。结果血压昼夜节律消失24例,LVH14例,占58.3%。血压昼夜节律正常12例,LVH3例,占25%。结论血压昼夜节律消失组左室肥厚检测率显著高于血压昼夜节律正常组。LVMI在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中亦相关。夜间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下降率与LVMI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氯沙坦联合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逆转左室肥厚的疗效。方法 84例高血压左室肥厚(LVH)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39例)。治疗组给予氯沙坦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对照组单用依那普利治疗,观察6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测血压、室间隔厚度(LVST)、左室后壁厚度(PWT)、左室舒张束期内径(LVDd)、E、A、E/A计算左室重量指数(LVMI)。结果 两组血压均明显下降,组问比较治疗组LVST、PWT、LVMI、LVDd及E/A优于对照组。结论 氯沙坦联合依那普利在有效降压的同时,能更有效地逆转LVH,改善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20.
采用体表信号平均心电图(SA-ECG)记录50例高血压病的心室晚电位(VLP)。结果显示:(1)高血压病并超声左室肥厚(LVH)病人VLP的检出阳性率(22/37),与无LVH病(2/13)比较,其差异有非常显性意义(P<0.01);(2)高血压病VLP阳性患左心室重量指 (LVMI)显高于VLP阴性患(P<0.01);(3)高血压病VLP阳性患LVEF,LVFS,E峰,E/A等均显低于VLP阴性患(P<0.01);(4)高血压病患心电图显示LVH,其VLP阳性率(9/11)与心电图无LVH改变(15/39)比较,差异有非常显性差异(P<0.01)。提示:高血压病患VLP阳性率与LVH的程度和左心室功能的低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