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7 毫秒
1.
目的:研究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干预治疗对运动功能康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的影响。方法:60例PSD患者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康复治疗组给予药物治疗和早期康复、ADL训练,干预康复治疗组给予药物治疗、早期康复、ADL训练和抗抑郁剂及心理调试干预治疗。结果:干预康复组在治疗后1个月NIHSS(6.90&;#177;4.22)分,FMA(74.65&;#177;24.12)分,MBI(81.80&;#177;21.58)分及HAMD得分(4.75&;#177;0.60)分,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PSD的治疗,可促进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运动功能康复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的早期干预对发病后3个月时的运动功能及3年内再发性脑卒中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2000-01/2004-08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180例诊断为脑卒中后抑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基础治疗相同,疗程1个月。而治疗组在确诊为脑卒中后抑郁的同时给予抗抑郁治疗:氟西汀20mg/d,连续服用3个月。结束后两组用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评定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抑郁程度。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为6.4±6.2,治疗前为18.5±6.0;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治疗组为10.4±8.5;对照组为22.6±8.9,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年内再发性脑卒中的发生率治疗组为7%,对照组为3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抑郁的早期干预可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的积分,减少3年内再发性脑卒中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的早期干预对发病后3个月时的运动功能及3年内再发性脑卒中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2000-01/2004-08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180例诊断为脑卒中后抑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gt;0.05)两组的基础治疗相同,疗程1个月。而治疗组在确诊为脑卒中后抑郁的同时给予抗抑郁治疗:氟西汀20mg/d,连续服用3个月。结束后两组用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评定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抑郁程度。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为6.4&;#177;6.2.治疗前为18.5&;#177;6.0;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lt;0.01);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治疗组为10.4&;#177;8.5;对照组为22.6&;#177;8.9,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3年内再发性脑卒中的发生率治疗组为7%,对照组为3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结论:脑卒中后抑郁的早期干预可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的积分.减少3年内再发性脑卒中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对脑卒中后抑郁的治疗作用。方法通过入选国内、外大样本的临床观察结果,提出如何对脑卒中后抑郁进行康复治疗。结果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患者除了药物治疗以外,应积极进行早期的康复治疗,包括早期神经功能的康复和根据患者不同心理特点进行早期心理干预治疗。结论对于脑卒中患者,早期的神经和心理康复对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治疗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抑郁症的好转和痊愈对于加快神经康复速度也起到了促进作用,达到使患者最大限度恢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28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81例,对照组47例。两组均接受在综合性康复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治疗。两组的心理状况、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分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Fugl-Meyer(FMA),Barthel(BI)指数进行评定。结果经90d康复治疗脑卒中患者的SCL-90,FMA,BI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但心理干预组改善的程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心理干预治疗可促进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卒中恢复早期患者的抑郁障碍发生率及抑郁对预后的影响,同时观察心理康复在患者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根据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将136例脑卒中恢复早期患者分为抑郁组和无抑郁组,抑郁组又随机分为两组:抑郁治疗组和抑郁对照组。抑郁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的同时进行系统的心理康复;无抑郁组和抑郁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连续观察6周,观察其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FMM,改良Barthel指数(MBI)及HAMD的变化情况。结果:抑郁治疗组2,4周后FMA,MBI及HAMD评分与抑郁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抑郁治疗组6周后FMA,MBI和HAMD评分为(70.5±10.8),(43.5±10.8),(6.5±2.6)分,与无抑郁组(71.2±11.6),(43.4±11.4),(5.8±0.7)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恢复早期患者抑郁障碍的发生率与急性期类似,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运动功能的恢复均有明显的负面影响,心理康复可以促进脑卒中恢复早期伴抑郁障碍患者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电针对脑卒中后抑郁及对神经功能影响,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2003-06/2004-06南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脑卒中患者50例,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对照组25例。两组均接受常规脑卒中治疗。治疗组患者出现抑郁症状后给予电针灸百会穴、风府穴、风池穴、印堂穴治疗。疗程为10d。治疗前后1个月分别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NIH-NINDS卒中评分判定疗效结果。结果)两组治疗后HAMD评分降低,分别为治疗组降低(14.01±1.23)分,对照组降低(8.02±0.58)分,两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NIH-NINDS卒中评分平均降低为治疗组(6.11±3.21)分,(2.01±1.43)分,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确实可以影响预后,电针灸治疗可以加快抑郁状态的恢复,并进一步促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症状的转归及伴随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变。方法:选择2001-06/2002-04汕头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74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均为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8~35分的轻中度抑郁。入院后即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24项,三级或五级评分,<8分为无抑郁,>35分为严重抑郁)和Barthel指数评定,评定结束后观察,不进行抗抑郁治疗,1个月后再次评定,对仍有抑郁者进行抗抑郁治疗(氟西汀20或40mg/d,顿服,治疗1个月,同时进行心理治疗),治疗1个月后进行第3次评定。结果:74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74例患者初次评定后1个月复查,28例自行缓解(汉密顿抑郁量表<8分),其汉密顿抑郁量表各因子分(除体质量和日夜变化外)均较初次评定降低(P<0.05,0.01)。②1个月后再次评定时,抑郁症状自行缓解者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未缓解者(84.04±8.22,64.68±12.34,P<0.05)。③46例抑郁症状未缓解者经抗抑郁治疗1个月后,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明显降低(21.64±7.58,8.33±1.26,P<0.05),Barthel指数略有增加,无统计学意义(64.68±12.34,70.14±9.32,P>0.05)。结论:部分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症状在急性期可自行缓解,同时伴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提高。部分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症状不能自行缓解,抗抑郁治疗有效但日常生活活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01-08/2003-08驻马店市精神病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包括扩血管、神经营养剂等),治疗组还同时应用氟西汀20~40mg/d口服,对照组相应剂量的安慰剂(维生素B6)口服。在发病7d内,发病后1,3个月时进行3次汉密顿抑郁量表及中国卒中量表评定,两量表评分越低说明抑郁症状和神经功能改善越好。结果60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治疗组中国卒中量表评分在发病后1,3个月时低于对照组(16.17±7.13,9.65±6.46,21.95±7.26,15.55±7.05,P<0.01)。②治疗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在发病后1,3个月时低于对照组(15.65±5.56,9.74±5.64,19.87±5.65,15.85±6.42,P<0.01)。③汉密顿抑郁量表及中国卒中量表的减分率呈正相关(1个月时r=0.74,P<0.05;3个月时r=0.83,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的抑郁症状的改善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圣·约翰草提取物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为2003-08/2004-07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随机分为圣·约翰草提取物治疗组和对照组,30d后根据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量表、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量表及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SSS)量表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治疗后HAMD评分、SSS指数评分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亦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治疗后BI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圣·约翰草提取物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好,并且可以使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对于合并患肢感觉障碍的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61例脑卒中所致肢体瘫痪同时合并患肢感觉障碍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采取各种促通技术治疗8周;治疗组除采取各种促通技术外,利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8周。治疗前、后及出院后4周末,采用Fugl-Meyer量表、改良巴氏指数(MBI)对该61例患者进行评定。利用SPSS11.5软件进行分析,比较治疗前后功能评定的差异。结果经治疗8周后及出院后4周末,61例患者Fugl-Meyer量表评分及改良巴氏指数较前均提高(P0.05);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对于合并患肢感觉障碍的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背景脑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后最常见的情绪变化,其发病率较高,并且严重影响患者近、远期的功能预后,影响其恢复期的生活质量.目的通过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干预治疗,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抑郁心理的影响.设计以患者为研究对象,以诊断为依据,随机对照研究.单位一所大学医院的干部病房.对象2001-10/2002-03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干部病房住院患者60例,男34例,女26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30例.干预康复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综合康复治疗(运动疗法+心理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药物(降压,改善脑循环及对症)治疗.在患者入选时、病程3,6个月时分别进行Barthel指数和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主要观察指标康复组和对照组在第3,6个月时Barthel指数和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结果康复组患者Barthel指数得分在疗程3个月(68.0±2.9)和6个月(70.0±3.5)时显著高于对照组(62.0±3.3,65.0±3.8),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0.01),汉密顿抑郁量表得分在疗程3个月(8.9±4.9)和6个月(8.7±5.1)时则明显低于对照组(15.2±5.6,14.9±8.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轻抑郁心理.  相似文献   

13.
背景脑卒中后抑郁状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及其抗抑郁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尚无肯定的结论.PSD的发生率较高,因此,此项研究应向定量化深入.目的通过对PSD和抗抑郁干预,探讨PSD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设计以诊断为依据,随机对照研究.单位河南安阳钢铁集团公司职工总医院神经内科,湖北中医学院神经科,湖北省红安县人民医院内科.对象2001-08/2002-03河南安阳钢铁集团公司职工总医院神经科门诊和住院的PSD患者41例,男25例,女16例;年龄(61.7±12.1)岁,随机分为抑郁组20例和非抑郁组21例.干预抗抑郁组在第1个月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后开始服用阿米替林和心理辅导.在发病1个月和3个月时采用卒中生活质量量表(SS-QOL)和欧洲临床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标准(ESS)进行评定,观察神经功能缺失、生活质量和抑郁症状的改善.主要观察指标①两组患者在第1,3个月时HAMD,ESS和SS-QOL评分.②SS-QOL各项指标评分结果.③抗抑郁组治疗效果.结果抗抑郁组治愈者16例,治愈率76%(16/21),4例比治疗前减少5分以上,总有效率为95%(20/21).抗抑郁组SS-QOL评分显示在情绪、体能、家庭活动、社会活动、思维能力和工作能力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PSD影响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康复和生活质量,抗抑郁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骨盆辅助步行康复机器人对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嘉兴市第二医院康复医学中心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住院确诊的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还给予骨盆辅助步行康复机器人训练,每次10—20min,每周6次,共8周。对两组患者进行康复评定,治疗前后采用下肢Fugl-Meyer评分(FMA)、Berg平衡测试(BBS)、功能性步行能力分级(FAC)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下肢FMA评分、BBS评分、FAC分级及MBI评分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8周后治疗组患者FMA评分、BBS评分、FAC分级及MBI评分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FMA评分、BBS评分、FAC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但MB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骨盆辅助步行康复机器人训练可以更有效地改善卒中偏瘫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提高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15.
脑卒中后抑郁及其治疗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交活动障碍对神经功能恢复是否有影响?目的观察PSD的发生率和相关因素,探讨盐酸氟西汀(百优解)抗抑郁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设计以诊断为依据的病例对照研究.地点和对象选自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0-01/2002-03连续住院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32例(脑梗死78例,脑出血54例),男79例,女53例,年龄48~87岁,平均(62.5±12.1)岁,受教育时间(5.2±4.5)年.方法在病程2周、1,3,6,12个月时对每一位人组患者行PSD诊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同时完成Zung'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主要观察指标神经功能缺损,ADL,HAMD,SDS,SAS评分.结果①脑卒中患者中约44.7%出现抑郁症状.②脑卒中类型和性别与PSD发生率无相关性(P>0.05).③PSD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与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程度有关.④盐酸氟西汀能明显改善病程3,6个月时神经功能缺损,病程12个月时抑郁症状(4.63±2.37),日常生活能力(23.25±10.12),神经功能缺损(12.95±11.54)方面改善尤为显著,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016~12.174,P<0.05).结论抗抑郁治疗能在抑郁症状明显改善的同时,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以早期康复护理.分别对两组患者在入院3 d和治疗后10周应用哈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评定. 结果:10周后两组患者抑郁程度均有改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都有所提高,但干预组较对照组两者改善较明显(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及日常生活能力有明显影响,能减轻抑郁程度,降低抑郁发生率,促进自理能力的恢复,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偏瘫老年患者上下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卒中偏瘫老年患者96例,抽签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康复组在临床药物 针灸治疗的同时进行正规的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临床药物 针灸治疗及未经指导的自我锻炼。分别于入选治疗前24h及治疗后三四周进行Fugl-Meyer积分、Barthel指数(BI)、神经功能缺损(CNS)评定。结果:经三四周治疗后,康复组Barthel指数(73.63±20.33)分,CNS为(15.32±12.79)分,较治疗前(33.32±12.06),(32.24±12.45)分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治疗后犤(48.23±16.22),(23.56±15.36)分犦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9.57,-2.87,P<0.001)。康复组Fugl-Meyer上、下肢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结论:急性脑卒中偏瘫老年患者进行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提高老年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电针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症状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电针对脑卒中后抑郁的治疗效果及与认知功能的关系,为脑卒中后抑郁干预提供依据。方法:于2004—01/2005—02选择上海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康复科住院的急性脑卒中患者为观察对象。抑郁症状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评分标准: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7分判定为抑郁,7-17分为轻度抑郁,〉24分为重度抑郁。本文以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7分设定为抑郁标准。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7分者为抑郁组(n=56),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7分为非抑郁组(n=27)。认知功能测评量表选用神经行为认知状况检查表。神经行为认知状况检查表包括8个认知领域:意识水平、定向能力、专注能力、语言能力(包括理解、复述、命名能力)、空间结构能力、记忆能力、计算能力、推理能力(包括类似性、判断能力)。神经行为认知状况检查表评分越低,说明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越严重。83例脑卒中患者人院后1周内分别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神经行为认知状况量表表测评。抑郁组患者进行电针百会治疗,每次治疗20min,隔日1次,12次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3d内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神经行为认知状况量表测评,测试地点于病房内安静状态下,时间为40-50min。结果:83例患者全部完成治疗,进入结果分析,中途无脱落者。①83例脑卒中患者中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7分的共56例,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为67%(57/83)。②脑卒中抑郁组患者治疗前总评分为22.79+5.81,治疗后总评分为10.82+5.96,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t=2.12,P〈0.05)。③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行为认知状况检查表的定向能力、专注能力、命名、空间结构、记忆、计算、类似性、判断评分明显低于非抑郁组(t=2.01-3.51,P〈0.05)。④电针抗抑郁治疗1疗程后神经行为认知状况各项评分中定向能力、专注能力、理解、复述、命名、空间结构、记忆、计算、类似性、判断等10个项目显著高于治疗前(t=2.00-3.28,P〈0.05)。结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更易出现认知功能损害,电针抗抑郁治疗后抑郁症状缓解,认知功能亦可好转。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电针对脑卒中后抑郁的治疗效果及与认知功能的关系,为脑卒中后抑郁干预提供依据。方法:于2004-01/2005-02选择上海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康复科住院的急性脑卒中患者为观察对象。抑郁症状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评分标准: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7分判定为抑郁,7~17分为轻度抑郁,>24分为重度抑郁。本文以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7分设定为抑郁标准。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7分者为抑郁组(n=56),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7分为非抑郁组(n=27)。认知功能测评量表选用神经行为认知状况检查表。神经行为认知状况检查表包括8个认知领域:意识水平、定向能力、专注能力、语言能力(包括理解、复述、命名能力)、空间结构能力、记忆能力、计算能力、推理能力(包括类似性、判断能力)。神经行为认知状况检查表评分越低,说明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越严重。83例脑卒中患者入院后1周内分别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神经行为认知状况量表表测评。抑郁组患者进行电针百会治疗,每次治疗20min,隔日1次,12次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3d内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神经行为认知状况量表测评,测试地点于病房内安静状态下,时间为40~50min。结果:83例患者全部完成治疗,进入结果分析,中途无脱落者。①83例脑卒中患者中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7分的共56例,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为67%(57/83)。②脑卒中抑郁组患者治疗前总评分为22.79±5.81,治疗后总评分为10.82±5.96,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t=2.12,P<0.05)。③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行为认知状况检查表的定向能力、专注能力、命名、空间结构、记忆、计算、类似性、判断评分明显低于非抑郁组(t=2.01-3.51,P<0.05)。④电针抗抑郁治疗1疗程后神经行为认知状况各项评分中定向能力、专注能力、理解、复述、命名、空间结构、记忆、计算、类似性、判断等10个项目显著高于治疗前(t=2.00-3.28,P<0.05)。结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更易出现认知功能损害,电针抗抑郁治疗后抑郁症状缓解,认知功能亦可好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