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科于1983年收治二名肝母细胞瘤患婴,分别行肝左叶及肝右后侧叶切除术,均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例1]:孙某,男,6个月。主因上腹部肿物已40天住院。患婴饮食正常,无发冷发烧及黄疸,无明显消瘦。查体:上腹部明显膨隆,剑突下偏右侧可触及10×10Cm圆形肿物,中等硬度,表面凹凸不平。肿块与肝界限不清,移动性小。  相似文献   

2.
患儿,男,1岁。出生后4个月发现上腹部偏右有一鹅蛋大肿块,逐渐增大而身体日渐消瘦。患儿系足月顺产,母乳喂养。体重7kg,消瘦,皮肤弹性差,腹部明显隆起,上中腹部可扪及约儿头大的肿块,呈不规则圆形,无压痛,左右活动范围不到1cm,无搏动感,边缘钝,表面不平,质地中等硬度,肿块无血管杂音。余未见异常。血红蛋白6.69,红细胞252万,白细胞7800,中性粒细胞34%,淋巴细胞63肠,嗜酸性细胞3肠。胎甲球试验阳性。超声波检查:肝上界第5肋间隙,肝厚度11cm,下界与肿块相连占据整个腹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对小儿肝母细胞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6例小儿肝母细胞瘤其中1例用单纯抗癌药物治疗。2例肿瘤切除+化疗,3例介入+肿瘤切除+化疗。6例均作追踪随访,结果:1例只作化疗仅存活3个月;2例手术+化疗存活6个月;介入+手术+化疗3例,其中1例存活2年半,另2例至今3年存活。结论:临床治疗肝母细胞瘤采取介入+手术+化疗是较理想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肝母细胞瘤是小儿最常见的肝脏肿瘤.笔者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肝母细胞瘤的15例患儿的CT表现,结合文献探讨CT对肝母细胞瘤诊断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小儿巨大肝母细胞瘤切除三例兰州军区总医院普通外科柴福录李发智朱万坤小儿肝母细胞瘤较为少见,治疗效果差。我们近年手术治疗巨大肝母细胞瘤3例,疗效满意,现予报告。本组3例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11/2、8、11/2岁,均因发现腹部包块分别于15天、26天、...  相似文献   

6.
小儿肝母细胞瘤14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14例小儿肝母细胞瘤,其中13例为2岁以下。发生在肝右叶是左叶的3倍,并且生长迅速。并就鉴别诊断和手术情况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8.
小儿原发性肝癌发病率居该年龄期恶性肿瘤第三位,仅次于神经母细胞瘤及肾母细胞瘤。该肿瘤分幼儿型(肝母细胞瘤)和成人型肝癌两种,小儿以肝母细胞瘤常见。本院1979—1987年7月收治该病6例,均经病理检验证实,现临床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6例,其中男5例,女1例。发病年龄10~20月。主要症状及体征:右上腹出现逐渐增大的包块5例,不同程度的发热3例,体重下降、消瘦3例,贫血4例,黄  相似文献   

9.
小儿肝母细胞瘤并不少见,但巨大肝母细胞瘤罕见,而且由于肿瘤巨大,往往邻近重要血管,或者占据大部分肝脏,正常肝组织过少,患儿对麻醉及失血的耐受力差,手术风险大,能手术切除者不多。现将我院成功切除的1例小儿巨大肝母细胞瘤报道如下。1病例介绍患儿,女,5岁。因“右上腹痛、发热1d”入院。患儿2d前自觉右肩背部不适,不影响正常生活而未予注意,1d前出现右上腹疼痛,呈持续性胀痛,向右肩背部放射,无阵发性加剧,伴发热,体温38~39℃,无寒战,无恶心、呕吐,无腹泻,无皮肤、巩膜黄染,自觉乏力、食欲减退,以“肝占位并感染”收入院。既往史及家族史…  相似文献   

10.
①心理护理:患者对此类手术了解比较少,对预后,麻醉的安全性都有疑虑,有些年轻的妇女担心切口缝合会影响美观,有碍自尊和社会活动,护士应以热情的态度,温和的语言给予讲解疾病的有关知识,介绍甲状腺的生理解剖及手术的必要性,解除其心理压力,使其消除顾虑,树立信心,主动配合手术治疗。②为病人提供舒适、安静的环境: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将既要手术的病人安置在病床少,病情轻的病室,避免与重危病人接触以减轻其心理压力,保持适宜的室温改善通气,保持空气新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儿肝母细胞瘤的CT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18例小儿肝母细胞瘤的CT特征,并结合临床、病理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肿瘤位于肝右叶13例,肝左叶3例,弥漫性2例,其中肿瘤向肝缘生长4例;圆形及椭圆形大肿块13例,大分叶状融合结节4例,1例呈多个分散结节;边缘光整12例,边缘模糊6例;瘤内钙化15例,瘤内出血5例,瘤内钙化伴出血3例,增强扫描均为不均匀增强.结论:小儿肝母细胞瘤的表现有特征性,掌握CT影像之特征性表现对本病的定性诊断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12.
小儿肝母细胞瘤4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肝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对诊治的4例小儿肝母细胞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随访。结果1例行肿瘤根治性切除加化疗,至今已无瘤生存5年5个月。3例放弃治疗,其中2例确诊半年后死亡,另1例带瘤生存已逾6个月。结论肿瘤迅速生长是肝母细胞瘤的临床特征。AFP是肝母细胞瘤的重要标志物。介入治疗、根治性肿瘤切除配合化疗是小儿肝母细胞瘤可靠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小儿肝肿瘤分良性和恶性两种。良种肿瘤少见。恶性肿瘤常见的是肝癌和肝母细胞瘤。小儿由于年龄小 ,耐受性差 ,术后合并症多。术后护理对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至关重要。现将我科自 1992年 6月以来 ,采用长时间阻断肝血供和选择性阻断肝静脉行小儿肝脏切除术 15例的术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 15例 ,男 11例 ,女 4例 ,4个月至 5岁 10例 ,5岁 -14岁 5例。其中肝右叶切除 11例 ,右三叶切除 1例 ,左叶切除 2例 ,左三叶切除 1例 ,术后无一例发生感染 ,腹水及肝功能衰竭 ,住院时间 14± 3天 ,临床治愈出院。本组病人手术方法皆采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1例小儿颅内占位性肿瘤手术实施围手术期护理,落实术前术后安全护理,使其渡过手术关,顺利康复.表明医护人员掌握小儿生长发育阶段生理和解剖特点,了解小儿心理、生理状态,及时沟通,齐心协力,可确保手术顺利,使患儿渡过手术关.  相似文献   

15.
分析小儿交感神经系统肿瘤45例,其中神经母细胞瘤39例,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4例,80%病例年龄小于6岁。肿瘤细胞圆形,核大深染,胞浆少,呈弥漫状、腺泡状或菊形团排列,细胞间见有伊红色纤维样物;组织化学检查显示胆硷脂酶阳性,电镜观察细胞间见有桥粒样连接,树状突内除微管微丝外,主要有两种颗粒(致密蕊疱及壳疱)。对本瘤的鉴别诊断,自发性消退及先天性神经母细胞瘤的特点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陈晓明 《新疆医学》1999,29(1):38-39
排空障碍是胃大部分切除术后的并发症之一,现将我院1983年1月~1997年12月15年来资料齐全的23例总结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组共23例,其中男19例,女4例;年龄42~73岁,中位年龄54岁。术前疾病: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1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大出血5例;慢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幽门梗阻13例;慢性胃炎并胃窦部慢性溃疡3例;胃窦部慢性溃疡并十二指肠憩室1例。全部病例均作胃大部分切除、Polay法结肠后近  相似文献   

17.
蔡全保 《广东医学》2000,21(3):225-225
我院从 1989年 6月至 1999年 6月 ,胃镜检查因良性病变而行胃大部分切除的术后患者共 12 6例。现就观察结果和术后某些并发症的防治措施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2 6例患者中 ,男 10 4例 ,女 2 2例 ,男女之比 4 73:1。年龄 2 3~ 74岁 ,平均 47 6岁 ,以 37~ 5 0岁最多 ,占6 1 3%。术后距胃镜检查时间 4个月至 2 8a,平均 4 5a ,1a内占 36例 (2 8 6 % ) ,5a内 6 7例 (5 3 2 % )。1 2 手术原因及术式 溃疡病及其并发表 1  1 2 6例胃大部分切除术后胃镜检查结果例 (% )内镜诊断毕Ⅰ式毕Ⅱ式总例数吻合口炎、残胃炎 1 …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翼状胬肉大部分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例翼状胬肉患者,采用胬肉大部分切除去除胬肉并联合羊膜移植,随访1年,观察术后胬肉复发情况及其他并发症。结果手术后早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刺激症状,拆线后症状消失。术后2~3d角膜上皮完全修复,其中8例在术后6个月复发,创面瘢痕形成,造成不同程度眼球不能转动,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复视。结论胬肉大部分切除术可造成患者不同程度眼球不能转动,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复视,有较严重的并发症,且此并发症很难解决,不应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认真贯彻全国针麻会议精神,一九七五年,我们根据湖北省针麻协作组规定的针麻胃大部分切除术统一处方进行了临床研究。共开展针麻胃大部分切除手术130例,成功率92.2%,其中Ⅰ、Ⅱ级率为51.1%。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是甲状腺疾病常见的外科手术,手术治愈事可高达90%以上,手术死亡率,复发事低,有效地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工作中做好手术中的配合护理,避免甲状腺危象等严重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