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观察雪旺细胞(SCs)在体外对脊髓来源的神经干细胞(NSCs)生长及分化的影响.方法 分别从胎鼠脊髓和出生24 h内的SD大鼠坐骨神经分离培养NSCs及SCs并鉴定.实验分成对照组:NSCs单独培养组;A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黼)与NSCs共培养组;B组:SCs与NSCs共培养组;C组:BDNF+SCs与NSC共培养组.观察NSCs的形态学变化,计数并测量细胞团的数量及直径.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神经元样细胞的表达并计算其百分率及阳性细胞突起的平均长度.结果 来源于新生大鼠脊髓组织的NSCs能够表达NSCs的标志物神经巢蛋白(Nestin),NSCs可分化为神经元及星形胶质细胞;72 h,A、B、C组细胞团的数量及细胞团的平均直径,均大于对照组(P<0.05);传代培养3 d、7 d、14 d的NAP-2染色阳性神经元样细胞所占的百分率及阳性细胞突起平均长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大鼠SCs在体外能够促进脊髓来源的NSCs生长并诱导其定向分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的许旺细胞在小肠黏膜下层(SIS)表面的黏附生长状况,探讨SIS与许旺细胞(SCs)的生物相容性。方法体外分离培养SD乳鼠的许旺细胞,接种于制备好的SIS进行复合培养,不同时间段通过相差显微镜、组织学、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SCs在SIS上的黏附、生长和增殖情况。结果相差显微镜下见3—5d后SIS边缘SCs生长良好;组织学观察见5d时许旺细胞与SIS表面黏附紧密;扫描电镜观察见SIS表面SCs增殖黏附良好,胞体突起显著,呈端对端的相互连接或排列成束,细胞表面可见有蛋白颗粒分泌。透射电镜观察见SIS表面许旺细胞生长状态良好,细胞紧密贴附生长于SIS表面;许旺细胞与SIS交界部见细胞底部形成一些突起与SIS接触。结论SCs能够在SIS表面良好地黏附生长,SIS作为支架材料,与SCs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雪旺细胞(SCs)和人胚神经干细胞(NSCs)共移植治疗帕金森病(PD)猴模型的疗效。方法 采用恒河猴自体SCs和人胚NSCs共同移植治疗PD猴,3只成年恒河猴偏侧部分损伤性PD模型采用3种不同的移植物,对照猴移植磷酸缓冲液(PBS),干细胞猴移植人胚NSCs,共移植猴移植SCs+NSCs。结果 猴行为学评分:在移植术后1个月,共移植猴中的各项指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而干细胞猴及对照猴无明显变化;2个月后,干细胞猴及共移植猴,恢复程度都在2分以上,术后4个月,共移植猴和干细胞猴已接近正常。PET示DAT的显像剂18F—FP—β—CIT在移植后2个月,共移植猴在正常侧(左侧)纹状体区呈明显的放射性浓聚,而在毁损侧(右侧)纹状体区放射性摄取也出现明显浓聚,干细胞猴毁损侧(右侧)纹状体区放射性摄取仍不明显;在移植后6个月,共移植猴和干细胞猴,DAT的显像剂在毁损侧(右侧)纹状体区放射性摄取都出现明显的浓聚,而对照猴仍无明显变化。移植区脑组织TH染色显示,对照猴中未见到TH阳性细胞,干细胞可见到有TH染色阳性细胞从移植区向周围迁移;而共移植猴可见到TH染色阳性细胞从移植区向周围迁移的数量明显增多,且细胞体积也较饱满。结论 SCs和NSCs共移植能有效的治疗PD猴模型,SCs可来源于患者自体的周围神经,能避免排异反应及伦理问题,可望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大鼠神经干细胞与小鼠雪旺细胞混合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外培目的观察小鼠雪旺细胞体养时对大鼠神经干细胞存活及分化的影响。方法获取Wistar鼠坐骨神经并采用组织块法分离和纯化雪旺细胞;体外分离新生乳鼠脑神经干细胞,将雪旺细胞和神经干细胞分别培养扩增后进行共培养。共分5组进行:实验组1(NSC悬浮+SC悬浮+DMEM/F12);实验组2(NSC悬浮+SC贴壁+DMEM/F12);试验对照组1(SC培养基+NSC+DMEM/F12);试验对照组2(EGF/bFGF+NSC+DMEM/F12);试验对照组3(NSC+DMEM/F12)。倒置相差显微镜对各组培养细胞每天观察形态和计数,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混合培养细胞特异性标记物的表达:SC采用P0和S100,NS采用nestin标记,神经干细胞分化神经元分别采用GFAP、GalC、Tubulin-β染色。结果共培养组NF染色阳性神经元样细胞的百分率明显高干其他各组;实验组1克隆球直径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其平均直径为8μm;实验组神经元样细胞突起的长度比对照组的长,3周长度差为26.5-67.3μm。结论大鼠神经干细胞与小鼠雪旺细胞共培养使两者不仅能够共生,而且雪旺细胞能显著促进体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神经干细胞分化神经元突起增长并且有序排列成轴索样结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以壳聚糖-胶原偶联生物膜为载体,联合移植雪旺细胞(SCs)与神经干细胞(NSCs)在治疗脊髓损伤中的作用,并评价该方法的疗效。方法大鼠孕鼠体内取出胎鼠分离获得原代NSCs进行体外培养,大鼠乳鼠坐骨神经中分离获得原代SCs进行体外培养,分别传代4代获得大量细胞。40只Wistar大鼠建立大鼠脊髓半横断动物模型并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SCs移植组,NSCs移植组,NSCs联合SCs移植组。将胎鼠NSCs和乳鼠SCs共同种植于胶原-壳聚糖偶联的神经生物膜上,移植入大鼠脊髓半横断模型的脊髓损伤部位,对动物进行BBB脊髓功能评分,BDA神经示踪标记,标记2周后处死动物取出动物脊髓组织进行Cy3荧光素染色,p75免疫荧光染色及脊髓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结果4组实验动物BBB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NOVA,P〈0.05),p75免疫荧光染色阳性物面积比较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NOVA,P〈0.05)。结论NSCs和SCs能够在胶原-壳聚糖偶联的神经生物膜上共同生长分化,并且SCs能够诱导NSCs产生轴突定向生长。壳聚糖-胶原生物膜介导的SCs联和NSCs移植治疗脊髓损伤可使神经部分再通。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丝素/胶原蛋白支架联合许旺细胞(SCs)/脂肪源性干细胞(ADSCs)共培养所构建的新型组织工程化神经导管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实验效果。方法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分别体外分离、培养及纯化SD大鼠SCs和ADSCs,并将SCs与ADSCs按照2∶1的比例和丝素/胶原蛋白支架共培养,来构建新型组织工程化神经导管,用于修复大鼠坐骨神经10mm缺损。实验随机分为4组:单纯丝素/胶原支架移植组(Scaffold组)、组织工程化神经导管移植组(TENC组)、自体神经移植组(Autograft组)、未手术对照组(Normal组),每组10只大鼠。采用Instron5865力学试验机测试导管的力学性能,扫描电镜(SEM)观察导管内部空间结构及细胞的生长增殖情况,术后12周分别行电生理学及形态分析学等一系列检查评估神经再生情况,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ANOVA)进行数据分析,如果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则进一步采用Turkey法进行两两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扫描电镜观察可见导管内部相通性良好,在三维的孔隙中及表面上有许多神经元样细胞生长并伸出长突起,细胞生长状况佳。力学试验机测试显示导管最大和平均弹性模量分别为(10.80±0.30)MPa、(8.14±0.20)MPa。根据再生神经大体观察、电生理学检查及形态学结果统计分析可得,各组实验动物都不同程度上实现缺损神经的修复再通。但从实验动物神经修复效果来讲,TENC组和Autograft组都较为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都优于Scaffol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丝素/胶原蛋白支架联合SCs/ADSCs共培养所构建的新型组织工程化神经导管具备初步生物神经样结构,且对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再生修复具有良好的桥接及促进神经生长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应用雪旺细胞(SCs)对两种来源的成骨细胞(OB)的增殖与分化的影响,为构建神经化组织工程骨提供体外实验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采用股骨、胫骨髓腔冲洗法获得SD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新生鼠颅骨获得OB及采用消化后组织块法获得SCs.将BMSCs在成骨诱导液作用3周,鉴定BMSCs向OB分化.采用96孔共培养板将第2代SCs种植于上室,颅骨来源OB种植下室,共培养为实验组,无SCs干预共培养为对照组.将诱导分化的OB种植于下室,第2代SCs种植于上室,共培养为实验组,无SCs干预共培养为对照组,分别于共培养后1、3、5、7、9d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TT)进行增殖比较.采用6孔共培养板,实验组上室种植SCs,下室分别种植颅骨来源及BMSCs来源的OB,不加SCs的两种来源的OB作为对照组,分别共培养后于3、7 d检测两种来源OB的碱性磷酸酶、骨钙素、骨桥蛋白、骨形态发生蛋白-2 mRNA表达.结果 SCs对颅骨来源的OB在共培养3、5、7、9 d 4个时间点均有明显促增殖作用,在碱性磷酸酶、骨桥蛋白、骨形态发生蛋白-2mRNA在各个时间段均起到抑制作用.SCs对大鼠BMSCs来源的OB在共培养1、3 d无明显促增殖作用,在5、7、9 d有明显促增殖作用,在成骨培养基的环境里,SCs可促进BMSCs诱导的OB分化.结论 选择BMSCs来源的OB 与 SCs共培养更适合用于构建神经化组织工程骨.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应用雪旺细胞(SCs)对两种来源的成骨细胞(OB)的增殖与分化的影响,为构建神经化组织工程骨提供体外实验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采用股骨、胫骨髓腔冲洗法获得SD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新生鼠颅骨获得OB及采用消化后组织块法获得SCs.将BMSCs在成骨诱导液作用3周,鉴定BMSCs向OB分化.采用96孔共培养板将第2代SCs种植于上室,颅骨来源OB种植下室,共培养为实验组,无SCs干预共培养为对照组.将诱导分化的OB种植于下室,第2代SCs种植于上室,共培养为实验组,无SCs干预共培养为对照组,分别于共培养后1、3、5、7、9d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TT)进行增殖比较.采用6孔共培养板,实验组上室种植SCs,下室分别种植颅骨来源及BMSCs来源的OB,不加SCs的两种来源的OB作为对照组,分别共培养后于3、7 d检测两种来源OB的碱性磷酸酶、骨钙素、骨桥蛋白、骨形态发生蛋白-2 mRNA表达.结果 SCs对颅骨来源的OB在共培养3、5、7、9 d 4个时间点均有明显促增殖作用,在碱性磷酸酶、骨桥蛋白、骨形态发生蛋白-2mRNA在各个时间段均起到抑制作用.SCs对大鼠BMSCs来源的OB在共培养1、3 d无明显促增殖作用,在5、7、9 d有明显促增殖作用,在成骨培养基的环境里,SCs可促进BMSCs诱导的OB分化.结论 选择BMSCs来源的OB 与 SCs共培养更适合用于构建神经化组织工程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应用雪旺细胞(SCs)对两种来源的成骨细胞(OB)的增殖与分化的影响,为构建神经化组织工程骨提供体外实验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采用股骨、胫骨髓腔冲洗法获得SD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新生鼠颅骨获得OB及采用消化后组织块法获得SCs.将BMSCs在成骨诱导液作用3周,鉴定BMSCs向OB分化.采用96孔共培养板将第2代SCs种植于上室,颅骨来源OB种植下室,共培养为实验组,无SCs干预共培养为对照组.将诱导分化的OB种植于下室,第2代SCs种植于上室,共培养为实验组,无SCs干预共培养为对照组,分别于共培养后1、3、5、7、9d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TT)进行增殖比较.采用6孔共培养板,实验组上室种植SCs,下室分别种植颅骨来源及BMSCs来源的OB,不加SCs的两种来源的OB作为对照组,分别共培养后于3、7 d检测两种来源OB的碱性磷酸酶、骨钙素、骨桥蛋白、骨形态发生蛋白-2 mRNA表达.结果 SCs对颅骨来源的OB在共培养3、5、7、9 d 4个时间点均有明显促增殖作用,在碱性磷酸酶、骨桥蛋白、骨形态发生蛋白-2mRNA在各个时间段均起到抑制作用.SCs对大鼠BMSCs来源的OB在共培养1、3 d无明显促增殖作用,在5、7、9 d有明显促增殖作用,在成骨培养基的环境里,SCs可促进BMSCs诱导的OB分化.结论 选择BMSCs来源的OB 与 SCs共培养更适合用于构建神经化组织工程骨.  相似文献   

10.
低温保存结合免疫抑制剂应用于异体神经移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低温保存结合免疫抑制剂联合处理鼠异体神经的移植效果。方法 实验分4组。以SD鼠作受体动物模型,右服神经切断8mm,用Wistar鼠的胫神经8mm作为异体神经供体。分为第1组:新鲜异体神经不用免疫抑制剂组;第2组:新鲜异体神经同时用免疫抑制剂组,第3组:低温保存神经同时用免疫抑制剂组。第4组:对照组(自体神经移植组)。用形态学和步态分析测定结果。结果 术后第3周,第1组神经生长差,出现排斥反应;第2组,神经再生指标好,无排斥反应;第3组无排斥反应,神经生长指标最好;第4组神经再生指标好。术后第6周各组间差异消失。结论 在鼠身上,低温保存联合免疫抑制剂应用可以明显改善异体神经再生质量,可以进一步在更加高等动物上实验以确定其促神经生长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生长激素对肝大部切除术后鼠肠黏膜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鼠肝大部切除术后生长激素对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为临床使用重组人生长激素保护肠黏膜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normal saline,NS)组和生长激素(recombinant human growth hormone,rhGH)组,后两组切除肝左叶和右叶;各组连续用药6 d,分别于术后第1,2,3,5和10天取回肠组织行光镜形态学观察及图像分析检测肠黏膜厚度和绒毛高度,并对回肠黏膜上皮细胞行核增殖抗原(proliferate cell nucleus antigen,PCNA)免疫组织化学测定;取心脏血4~6 ml,检测内毒素.结果: 肝大部分切除术后第1,2天,内毒素明显升高,而rhGH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术后第3,5天,回肠黏膜明显萎缩,绒毛变薄;黏膜上皮细胞PCNA明显下降(P<0.01).应用rhGH 3 d后,回肠绒毛高度、黏膜厚度和PCNA度均增加(P<0.01);术后第5天,达到对照组水平.结论: 肝大部分切除术后肠黏膜屏障受损,应用rhGH可保护肠黏膜屏障,减少血浆内毒素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局部应用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对SD大鼠坐骨神经痛觉、组织形态学、超微结构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分3次实验,实验1:分别在术后1、2、3、5d 测量热缩足反射潜伏期来评估大鼠坐骨神经的痛觉变化;实验2:分别在手术即刻及术后1、2、3 d,用光镜及电镜结果来评估坐骨神经形态学及超微结构的改变;实验3:术后三天通过斜板实验结果来评估坐骨神经运动功能的变化。结果术后1、2、3、5 d各时间点对照组及MMC组热缩足潜伏期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MMC组之间髓鞘厚度、轴突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三天,MMC组与对照组相比,斜板实验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应用浓度不超过0.7 mg/ml的MMC不会对大鼠坐骨神经的痛觉、组织形态、超微结构和运动功能产生明显影响,0.7 mg/ml为实验大鼠坐骨神经局部应用MMC的相对安全浓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将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移植至脊髓损伤(spinalcord injury,SCI)大鼠蛛网膜下腔,探讨其治疗效果以及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取6周龄SD大鼠10只,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进行细胞分离及培养,传至第6代后收集细胞。雌性8周龄SD大鼠60只,采用重物打击法制备SCI模型,从BBB后肢功能评分为0的存活大鼠随机取40只分为两组,每组20只。实验组(A组):经蛛网膜下腔注入经BrdU标记的细胞浓度为2×106/ml的MSCs细胞悬液1ml;对照组(B组):注入等量L-DMEM。另取20只正常雌性8周龄SD大鼠作为空白组(C组)。于第1、2和3周行BBB后肢功能评分,并采外周血经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亚群;第3周时,A、B组大鼠取损伤处脊髓,行组织切片观察。结果A组BBB后肢功能评分第3周优于B组,但仍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T细胞在第1、2和3周均较B、C组少,CD8+T细胞在第2、3周较B、C组少,CD4+/CD8+T细胞比值在第1周较B、C组少,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D4+/CD8+T细胞比值在第2、3周与B、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观察,A组第3周脊髓损伤处空泡缩小,有组织长入,较B组有轻微改善,但未明确见到BrdU阳性标记的MSCs。结论MSCs经蛛网膜下腔移植对SCI有一定治疗作用,且在一定时间内不引起机体排斥反应,在第1周对T细胞亚群的抑制更为明显,为临床利用MSCs治疗SCI及其他疾病提供了免疫学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腹主动脉移植后小鼠移植物动脉硬化的病变过程及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数量的动态变化,探讨EPC与动脉内膜损伤和修复的相互关系.方法 以C57BL/6小鼠和Balb/c小鼠为供、受者,建立腹主动脉原位移植后移植性模型.术后3 d、2周、4周、6周,观察移植动脉病理改变,并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分析移植血管内膜增生情况.使用流式细胞仪监测术后外周血中EPC数量的变化.结果 术后3 d,移植动脉内皮细胞损伤,并伴有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术后2周,即可观察到移植动脉新生内膜形成,存在急性排斥反应;术后4周、6周内膜厚度逐渐增生,移植动脉管腔明显狭窄.术后早期外周血中EPC的数量增多,3 d时达到高峰,此后迅速减少,术后14和28 d时,显著低于术前水平(P<0.05).结论 通过同种小鼠腹主动脉原位移植可成功复制出移植物动脉硬化的病变特点;外周血中EPC的数量与移植动脉内膜损伤的修复密切相关,可能成为移植物动脉硬化的发病指标和干预靶点.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changes in the number of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EPC) from peripheral blood and pathological featur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plant arteriosclerosis in mouse abdominal aortic allografts, and discuss their correlations. Methods A segment of abdominal aorta was transplanted orthotopically from C57BL/6 to Balb/c mice. The grafts were harvested at 3rd day, 2nd week, 4th week and 6th week after the operation and studied by light and electronic microscopy. Regional changes in the lumen and intima were measured with computer imaging analysis system. EPC from peripheral blood were quantified by flow cytometry. Results Endothelium injury and inflammatory cells infiltration were seen in the aortic allografts at 3rd day after transplantation.Neointimal lesions and acute rejection were observed as early as 2nd week after surgery. The lumen of allografts was significantly narrowed due to neointima hyperplasia and had progressed at 4th and 6th week postoperatively. The number of circulation EPC was increased from 1 st day after operation and reached the peak at 3rd day. Thereafter the number of EPC was decreased rapidly and significantly less at 14th and 28th day postoperation than that pre-operation. Conclusion Abdominal aortic transplantation from C57BL/6 to Balb/c mice presents typical pathological feature of transplant arteriosclerosis. The number of EPC from peripheral blood is related to the process of injured endothelial repair and neointima formation of aortic grafts. EPC count may be considered a novel biological marker and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 for transplant arteriosclerosis.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腹主动脉移植后小鼠移植物动脉硬化的病变过程及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数量的动态变化,探讨EPC与动脉内膜损伤和修复的相互关系.方法 以C57BL/6小鼠和Balb/c小鼠为供、受者,建立腹主动脉原位移植后移植性模型.术后3 d、2周、4周、6周,观察移植动脉病理改变,并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分析移植血管内膜增生情况.使用流式细胞仪监测术后外周血中EPC数量的变化.结果 术后3 d,移植动脉内皮细胞损伤,并伴有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术后2周,即可观察到移植动脉新生内膜形成,存在急性排斥反应;术后4周、6周内膜厚度逐渐增生,移植动脉管腔明显狭窄.术后早期外周血中EPC的数量增多,3 d时达到高峰,此后迅速减少,术后14和28 d时,显著低于术前水平(P<0.05).结论 通过同种小鼠腹主动脉原位移植可成功复制出移植物动脉硬化的病变特点;外周血中EPC的数量与移植动脉内膜损伤的修复密切相关,可能成为移植物动脉硬化的发病指标和干预靶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腹主动脉移植后小鼠移植物动脉硬化的病变过程及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数量的动态变化,探讨EPC与动脉内膜损伤和修复的相互关系.方法 以C57BL/6小鼠和Balb/c小鼠为供、受者,建立腹主动脉原位移植后移植性模型.术后3 d、2周、4周、6周,观察移植动脉病理改变,并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分析移植血管内膜增生情况.使用流式细胞仪监测术后外周血中EPC数量的变化.结果 术后3 d,移植动脉内皮细胞损伤,并伴有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术后2周,即可观察到移植动脉新生内膜形成,存在急性排斥反应;术后4周、6周内膜厚度逐渐增生,移植动脉管腔明显狭窄.术后早期外周血中EPC的数量增多,3 d时达到高峰,此后迅速减少,术后14和28 d时,显著低于术前水平(P<0.05).结论 通过同种小鼠腹主动脉原位移植可成功复制出移植物动脉硬化的病变特点;外周血中EPC的数量与移植动脉内膜损伤的修复密切相关,可能成为移植物动脉硬化的发病指标和干预靶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腹主动脉移植后小鼠移植物动脉硬化的病变过程及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数量的动态变化,探讨EPC与动脉内膜损伤和修复的相互关系.方法 以C57BL/6小鼠和Balb/c小鼠为供、受者,建立腹主动脉原位移植后移植性模型.术后3 d、2周、4周、6周,观察移植动脉病理改变,并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分析移植血管内膜增生情况.使用流式细胞仪监测术后外周血中EPC数量的变化.结果 术后3 d,移植动脉内皮细胞损伤,并伴有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术后2周,即可观察到移植动脉新生内膜形成,存在急性排斥反应;术后4周、6周内膜厚度逐渐增生,移植动脉管腔明显狭窄.术后早期外周血中EPC的数量增多,3 d时达到高峰,此后迅速减少,术后14和28 d时,显著低于术前水平(P<0.05).结论 通过同种小鼠腹主动脉原位移植可成功复制出移植物动脉硬化的病变特点;外周血中EPC的数量与移植动脉内膜损伤的修复密切相关,可能成为移植物动脉硬化的发病指标和干预靶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大鼠肝脏移植术后肝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肝移植模型,分为三组:对照组,供受体均为LEW大鼠;移植组;供体为LEW大鼠,受体为BN大鼠;大黄素组,在移植组基础上,移植术后每日以大黄素50mg·kg-1腹腔注射。分别于术后第1,3,5,7天各取6只移植大鼠的肝脏,TUNEL法染色,检测肝脏细胞凋亡。以肝脏细胞凋亡阳性细胞数占总肝脏细胞数的百分比作为肝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移植组肝细胞于术后第1天即已出现凋亡,第3天明显增加,第7天达到高峰。大黄素组各时间点肝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小于对应的移植组(P<0.01)。结论大黄素对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肝细胞凋亡有显著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扩髓治疗骨折不愈合过程中血管生成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时间和空间特点以及相互联系.探讨扩髓并更换粗直径髓内钉治疗骨折不愈合的生物学机理,为临床运用扩髓治疗长骨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3个月龄雄性SD大鼠200只.对大鼠一侧股骨干骨折用不稳定固定方法制备肥大性骨折不愈合模型,随机选取40只作为模型鉴定,剩下160只随机分为试验组扩髓治疗和对照组不扩髓治疗,每组80只进行随机配对研究.术后第1、3、5、7、14、21、28、42天取材.用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标记血管,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骨折处VWF和VEGF的表达,来研究骨折处血管生成的时空特点以及与VEGF表达的关系. 结果 实验组的骨折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时空分布上,在早期(1~7 d),实验组血管生成主要在骨外膜和软骨痂中.对照组主要在骨内膜;中期(7~14 d)实验组血管随着肉芽组织长入骨折间隙,对照组近骨内膜处血管增加,但是骨折间隙没有血管;后期(14~42 d)实验组骨内膜处出现血管,骨折间隙血管大量增加,对照组血管仍然局限在肉芽组织和骨内膜处,骨折间隙没有血管.实验组血管总数始终高于对照组.VEGF出现的时间和空间顺序与血管生成顺序一致,实验组VEGF表达普遍高于对照组. 结论 在骨折不愈合的治疗中,扩髓可使骨外膜和骨痂血供代偿性增加以及刺激VEGF表达增加,血管总数要高于不扩髓组.VEGF表达时间和分布与血管的生成关系密切,提示治疗骨折不愈合中,VEGF可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决定着血管形成的时间、部位与数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