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通过中国1980-2019年不同地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病原学与PFGE分子型别特征分析,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病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对中国不同区域,不同来源标本分离到的6 847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进行血清型别、生化表型、毒力基因分布研究,对致病性菌株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结果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中致病性菌株2 047株、非致病菌4 800株。致病性菌株仅存在两种血清型,O∶3占比88.96%(1 821/2 047)、O∶9占比11.04%(226/2 047)。18个省市自治区的致病株以O∶3血清型为主,宁夏回族自治区以O∶9血清型为主。非致病菌血清型众多,普遍比致病株具有更多的阳性生化反应。1 821株O∶3致病株分为93个PFGE型别,分布于19个省市自治区,其中K6GN11C30021、K6GN11C30012为优势带型(分别占比46.35%、22.5%),75.38%的人源菌株与分离自当地的动物、食品菌株带型一致;226株O∶9致病株共分为14个PFGE型别,分布于8个省市自治区,77.78%人源菌株与分离自当地的动物、食品菌株带型一致。结论 我国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分布广泛、宿主众多,致病株仅有两个血清型,非致病株血清型众多、可能比致病株具有更强的生化代谢能力与环境适应力。致病性菌株PFGE优势带型相对集中,地域分布广泛,多数人源菌株与分离自当地的动物、食品菌株带型一致,应警惕通过家畜家禽、食品及外环境等多种来源感染人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 监测河南省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在腹泻病人和宿主动物中带菌情况,分析其血清学分布及毒力基因情况,探索疾病发生的原因。方法 对2007-2010年河南省监测点的标本进行初步鉴定,鉴定后菌株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所进行最后鉴定,对部分菌株进行血清分型,并进行ail、ystA、ystB、yadA、verF、rfbC毒力基因检测。结果 河南省2007-2010年共监测各类标本8 561份,检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株273株,检出率为3.19%;各年份菌株检出率之间有统计学差异。血清分型中O∶5血清型占比最高(31.63%),其次为O∶8(17.35%),O∶3型占比也较高(11.22%),O∶9则未发现。猪的血清型分布最广,共涉及9个血清型,人的血清型主要为O∶3,O∶8,O∶10。毒力基因测定在病人、猪、牛、犬中检出致病菌株。结论 河南省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在人群和各类动物中均有存在。人群中流行的血清型与全国流行情况一致。河南省最重要的动物宿主是猪、牛、犬,其在人类感染该病中可能会起到比较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2018年度六安市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在腹泻患者、家禽家畜、苍蝇和冷冻冷藏食品检出的情况,了解小肠结肠炎耶尔森在该地区分布特征,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采集的样本进行分离培养、生化、血清鉴定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 2018年共采集各类样本617份,检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38株,检出率为6.16%,10类样本中有8类检出该菌,猪的粪便检出率最高为25%;其次为阳性病例对照样本,检出率为11.76%(38/617);鸡粪的检出率(5/60)和狗粪的检出率(1/12)均为8.33%。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的血清学均为O:3型且基因分布均为ail+、ystA+、yadA+、virF+、ystB-,只有猪粪检出。首次在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患者家冰箱内壁和饲养家猪中检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PFGE分子分型显示腹泻患者之间菌株和宿主动物猪的菌株的相似度均为100%。结论 六安市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分布特点为:猪为该市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主要带菌者,感染率最高且均为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其它家畜、苍蝇以及冷藏食品也普遍存。更值得注意是首次在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患者家冰箱内壁和饲养家猪中检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提示家庭环境和家畜为其感染高危因素值得高度重视,也为小肠耶尔森菌患者防控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登封地区家畜家禽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感染状况。方法 采集家畜家禽新鲜粪便分离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对分离菌株进行生化鉴定、血清分型、生物分型及毒力基因检测。结果 从1 285份粪便标本中共检出105株,检出率8.17%。其中狗17株(17.35%);猪35株(13.62%);检出O∶3血清型12株(13.48%), O∶5血清型12株(13.48%),O∶8血清型14株(15.73%);Ail+、ystA+、yadA+、virF+的菌株占12.36%,ystB+ 的菌株占42.70%。结论 登封市家禽家畜普遍携带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主要动物宿主为猪和狗,是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人兽共患感染性腹泻病的重要传染源。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2018-2020年我国牛羊主产区牛羊源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进行病原特征研究,为该菌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来自于6个地区的2 291份样本进行分离培养、PCR鉴定、玻片凝集以及药敏试验,以掌握其感染情况、毒力基因型和血清型的分布以及耐药情况。结果 在2 291份样本中,共分离出该菌109株,总检出率为4.76%,其中辽宁地区检出率最高(20.42%),并且各地区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8.153,P<0.01),而各种类样本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34,P>0.05)。在本次分离菌株中,ystB基因为优势毒力基因,O∶5,27为优势血清型,菌株对氨苄西林、红霉素、磺胺异恶唑和头孢噻吩耐药率为100%,对多粘菌素B和氟苯尼考敏感率为100%。结论 牛、羊源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在全国牛、羊主产区分布不广泛,但其多重耐药率较高,建议加强对该菌耐药性的监测与管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从不同来源分离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毒力基因的分布情况。方法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进行不同血清生物型菌株的毒力基因检测。结果从血清型来看,分离到的9株血清型O:3菌株有7株的基因型分布为ail+,ystA+,ystB-,virF+,yadA+。从生物型来看,共分离到致病生物型(3,4)菌株12株,其中9株毒力基因分布特征为ail+,ystA+,ystB-,virF+,yadA+。结论本市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血清型O:3菌均包含毒力基因,毒力基因主要分布特征为ail+,ystA+,ystB-,virF+,yadA+。所有的致病生物型(3,4)菌株,均包含染色体上的毒力基因ail,毒力基因主要分布特征亦为ail+,ystA+,ystB-,virF+,yadA+。ail与致病生物型之间存在明显关联。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云南省玉溪市家鼠鼠疫疫源地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分布、病原学特征及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 从元江、新平两县采集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树鼩的盲肠和舌根以及猪咽拭标本、猪粪便和腹泻病人粪便,分离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及毒力基因检测。结果 从3 431份标本中分离到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71株,总检出率为2.07%。分离株包含15株致病株和56株非致病株,有3种生物型(1A、2、3型)、3种以上血清型(O∶3、O∶5、O∶8及未分型)及3种毒力基因型别。致病株均为3/O∶3生物血清型,毒力基因以ail、ystA、ystB、yadA、virF为主;非致病株,血清型属于O∶5、O∶8及未分型,毒力基因以ail、ystA、ystB、yadA、virF为主;分离株对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微酸、氨苄西林高度耐药,对其他大部分常用抗生素敏感性较高。结论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病在玉溪家鼠鼠疫疫原地宿主中传播流行;分离菌株的血清型/生物型,毒力基因型别多样性;头孢三、四代,喹诺酮类或氨基糖甙类抗生素适宜治疗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引起的感染。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温州市食源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毒力基因分布及遗传多样性特征。方法 对温州市食品及食源性疾病腹泻病人中分离得到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进行生物型、血清型和耐药性分析,并基于全基因组测序进行菌株的毒力基因、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核心基因组多位点序列分型(cgMLST)分析。结果 71株食源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94.4%(67/71)的分离株为生物1A型,生物血清型以1A/O∶5占比最高(29.6%,21/71)。分离株对14种抗菌药物的敏感率达到95.8%以上。共获得了16种126个毒力基因,其中2株菌株携带pYV质粒和染色体相关毒力基因。分离株以ST3型最常见(31.6%,12/38),cgMLST分析显示除具有相同ST型的菌株外,菌株无明显基因型簇形成。结论 温州市食源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存在致病性菌株,菌株呈高度遗传多态性,需加强此类菌株的监测,以预防其引起食源性疾病的暴发。  相似文献   

9.
32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病原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徐州地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分布及病原学特征。方法常规方法在腹泻患者粪便、家禽家畜粪便、苍蝇、肉食品中分离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用血清学、生物学方法分型及抗菌耐药性分型。并通过PCR技术进行毒力基因检测,同时对检出的国内主要流行血清型O:3和O:9菌株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结果2014份标本中共检出32株(分为17个血清型)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总检出率为1.59%,其中O:3和O:9血清型的检出率分别为9.4%,且耐药模式相同。32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分别携带ail、ystA、yadA、virF和all、ystA毒力基因的各占9.4%,只携带ystB基因的占21.8%,不携带以上任何基因的占59.4%。32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分为3个生物型别,其中1A型为78.1%,3型为18.8%,2型为3.1%。本地区分离的2株O:3血清型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脉冲场凝胶电泳带型相同,是我国O:3血清型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主要克隆系。结论徐州地区存在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O:3和O:9血清型及由此引起的腹泻疾病,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登封市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以下简称为小肠结肠炎菌)生物学特性及宿主分布特征。方法从宿主粪便及猪咽拭子中分离培养小肠结肠炎菌,进行生化鉴定、血清分型、毒力基因检测。结果 2011年采集标本共计1 988份,分离出358株小肠结肠炎菌,总检出率为18。其中,猪标本检出率最高,达23.91%(333/1 393);其次是犬标本检出率为17.86%(5/28)。毒力基因ail+、yst A+、yst B-、yad A+、vir F+与ail+、yst A+、yst B-、yad A-、vir F-各占77.37%(277/358)、2.51%(9/358),均为致病性菌株。结论小肠结肠炎菌的主要宿主为猪与犬,以致病性菌株居多,应警惕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菌通过宿主动物传播给人及其他动物的危险。  相似文献   

11.
徐州地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病原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徐州地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分布及病原学特征。方法对本地区分离到的菌株进行血清学分型、生化、药敏试验,并使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毒力基因,同时对致病性血清型(O∶3和O∶9型)菌株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结果2014份标本中共检出32株(分布17个血清型)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总检出率为1.59%。致病菌株占18.75%,携带ystB基因的占21.87%。32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分为3个生物型别,其中1A型占78.12%,3型18.75%,2型为3.12%。本地区分离的3株O∶3血清型菌株的PFGE带型相同。结论该地区存在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以及由此引起的腹泻疾病,尤其O∶3型菌株属于我国O∶3血清型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主要克隆系,本地区应当进一步加强该菌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河南省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宿主分布、血清学及毒力基因情况。方法于2011—2013年采集腹泻病人粪便、各类家禽家畜粪便、苍蝇以及生熟肉制品涂抹标本,共6 057份,采用冷增菌方法进行目的菌分离。对不同宿主样本中分离到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进行系统生化鉴定、血清学分型和毒力基因PCR检测。结果 6 057份样本中共分离出288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检出率为4.75%。所分离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主要血清型是O∶8和O∶5,生物分型以1A为主。O∶3血清型多具有致病性,其中以猪分离株最多。结论河南省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在人群和各类动物中均有存在,猪是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致病性菌株的主要宿主。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敖汉旗境内鼠类,家畜家禽携带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以下简称为小肠结肠炎菌)情况,为疾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敖汉旗长胜乡随机采集鼠类、家畜家禽粪便等样品,对小肠结肠炎菌进行分离、培养、鉴定并分型,用PCR方法进行毒力因子测定。结果 2011~2012年共检验各类样品381份,检出小肠结肠炎菌7株,2011年检出的7株为生物1A和3型,生物3型的2株菌均为O∶3血清型,均携带ail,ystA,yadA,virF,rfbc毒力基因。结论猪是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菌重要的携带者,敖汉旗境内的猪体内具有携带O∶3血清型小肠结肠炎菌。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江西省不同宿主动物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分布以及病原特征,为该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江西省不同年份的屠宰猪与鼠类标本,对foxA筛检阳性的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对分离到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进行血清型、生物型、毒力基因与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结果 从1 018份标本中分离到79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阳性率为7.76%(79/1018)。猪的阳性率为20.86%(63/302),均为O∶3血清型;鼠的阳性率为2.24%(16/716),血清型为O∶5、O∶8和未分型,生物型均为1A型。79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中,致病性菌株均来自猪,占总分离菌株数的79.75%(63/79),其中59株(ystA+、ystB-、yadA+、virF+、ail+、rfbc+),4株(ystA+、ystB-、yadA-、virF-、ail+、rfbc+);非致病性菌株均来自鼠,占总分离菌株数的20.25%(16/79),其中12株(ystA-、ystB+、yadA-、virF-、ail-、rfbc-)、4株(ystA-、ystB-、yadA-、virF-、ail-、rfbc-)。致病性菌株可分为6种带型,以K6GN11C30021为主要型别,占比80.95%(51/63)。结论 在江西省的不同宿主动物中,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主要携带者为生猪。应加强江西地区以生猪为宿主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监测。  相似文献   

15.
中国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生物分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了解我国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O∶3、O∶9血清型菌株的生物型分布,掌握我国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生物学特征。方法用文献报道方法对1986-2008年从我国不同地区的腹泻病人、家禽家畜、鼠类、食品、环境等各类宿主中分离到的427株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进行生物分型。结果 427株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中213株属于生物2型(49.9%),全部为O∶9血清型;208株属于生物3型(48.7%),其中191株为O∶3血清型,17株为O∶9血清型;6株属于生物4型(1.4%),全部为O∶3血清型。没有发现生物1A型、1B型与5型的致病性菌株。结论我国O∶3血清型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以生物3型为主、O∶9血清型致病性菌株以生物2型为主,没有生物1B型菌株,与国外致病性菌株的生物血清型分布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6.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在我国分布广泛,存在一定的地域、人群、时间等流行病学差异。随着我国分子流行病学的发展,许多基于分子、核酸水平的新技术及新方法不断被运用在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病原生物学研究中。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人群间、动物间及不同时间、地区间的流行病学差异、病原生物学研究、主要分子分型及毒力基因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是一个重要的肠道致病菌,对其毒力质粒的研究已引起广泛关注,本文研究了含质粒和不含质粒菌株对上皮细胞粘附、侵袭、细胞毒性作用的差别,结果表明,质粒在该菌对上皮细胞的侵袭性方面没有明显影响,对粘附和细胞毒性作用却有较为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获得北京市顺义区零售市场生猪肉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分布及病原特征。方法 采集样本,应用细菌增菌培养并同时对增菌液进行荧光PCR预筛查的方法检测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对于鉴定阳性菌株应用传统PCR及多重荧光PCR方法分析5种毒力基因的分布特征。应用肉汤稀释法获得分离菌株的耐药特征并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菌株分子分型。结果 70份样本中19份增菌液foxA基因实时荧光PCR筛查阳性,阳性率为27.14%(19/70)。19份foxA筛查阳性标本培养获得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19株菌对头孢唑啉、氨苄西林、头孢西丁、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分别为97.74%、84.21%、47.39%和42.11%,其携带毒力基因特征均为ail-/ystA-/ystB+/yadA-/virF-。17株菌完成PFGE检测并被分为15种带型。结论 针对增菌液进行荧光PCR预筛查,可提高食品样本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分离培养的检出率。菌株毒力基因的荧光PCR组合检测可快速获得分离菌株的毒力特征。本次研究中分离自本地区零售生猪肉中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未发现显著遗传聚集性特征。  相似文献   

19.
携带ystB基因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我国携带ystB基因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通过PCR扩增ystB基因;通过血清凝集实验和生化反应分析其血清型及生物型;使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其进行分子分型,并将带型进行聚类分析;ATBG-5试剂条测定菌株的耐药情况。结果所分析250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均为生物1A型;包括至少23种血清型;通过PFGE分型,250株细菌共产生167个型别;多数菌株对阿莫西林、头孢噻吩、替卡西林等抗生素耐药,所有菌株对环丙沙星以及阿米卡星敏感。结论ystB基因仅出现在生物1A型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中;多数菌株对阿莫西林和部分头孢菌素类抗生素高度耐药,可能与这些菌株表达β-内酰胺酶有关;PFGE不能对携带ystB基因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进行有效的分子分型。  相似文献   

20.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研究近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类和动物肠道致病菌,病人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有腹泻,胃肠炎,肠系膜淋巴结炎,更为严重者可引起败血症,伴随肝脓肿。其它器官组织也会产生病变,如活动性关节炎和结节性红斑[1,2]。根据O抗原因子将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分成50个以上血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