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草苷提取工艺正交试验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甘草苷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优选的乙醇体积分数、用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对甘草苷提取率的影响;采用HPLC以甘草苷含量为考察指标。结果:甘草苷最佳提取条件为10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3 h。结论:本方法提取效率高,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甘草的快速提取工艺方法进行考察,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提取方法,HPLC法测定甘草苷含量。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电场强度20kv·cm-1,脉冲数为10,料液比1:10,影响因素的大小依次为:电场强度、脉冲数、料液比。此法提取甘草中的甘草苷达4.5%,得膏率达17.982%。结论提取工艺可行,经济、省时、回收率高。  相似文献   

3.
正交法试验比较甘草浸膏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采用正交法设计L9(34)表,考察了甘草粒度、提取溶媒、提取次数等3个因素,以甘草酸收率为考察指标,比较甘草浸膏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甘草以机械切片,用含氨0.3%的60%乙醇作溶媒进行回流提取3次,甘草酸的收率可达10%以上,比水提法的收率提高7%左右。  相似文献   

4.
陈双华 《光明中医》2010,25(6):954-956
目的考察在甘草中提取甘草酸的过程中,各因素对甘草酸提取率的影响,并进行甘草酸提取工艺的优化设计。方法以甘草酸提取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对粉末粒度、提取时间、固液比、酸沉pH值四因素进行考察,以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通过比较确定了微波提取为最佳提取方法 ,甘草酸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采用甘草细粉(过60目筛),提取时间为140s,固液比为1∶12,酸沉pH值为2.0,甘草酸的提取率高达3.13%。结论此优化工艺条件操作简便,甘草酸的提取率较高,且该方法安全、节能、快速、高效,稳定可行,为工业化提取甘草酸提供了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甘草提取工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研究甘草酸粗品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甘草酸粗品收率及251nm处紫外吸光度值为指标。考察加水量(A)、煎煮时间(B)和酸沉PH值(C)3个因素,并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加水量及药材粉碎度对甘草酸粗品收率的影响。结果:优化的甘草提取工艺条件为A1B2C1。加水量≥24倍甘草能得到较完全提取。不同粉碎度提取所得的甘草酸粗品收率依次为:最粗粉≌粗粉>细粉>饮片。结论:加水回流2次(15倍,1.25h,12倍,1h),酸沉为PH1。加水量≥24倍基本能提取完全。提取时以最粗粉或粗粉作为原料,软饮片及细粉好。  相似文献   

6.
正交试验法优选芍药苷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白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conia lectifloraPall)的干燥根[1]。其主要成分芍药苷是蒎烷单萜苷类化合物[2],功用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用于头痛眩晕,胁痛,腹痛,四肢挛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现代药理实验表明,它具有双向免疫调节作用,可使异常的免疫功能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7.
应用均匀设计法优选甘草有效成分的提取条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优选最佳的甘草有效成分提取条件。方法:应用均匀设计软件,以甘草苷和甘草酸的提取率为指标,对影响甘草有效成分提取的因素进行优化。结果:优选出最佳的提取条件为50%的甲醇,冷浸10h,超声提取30min。结论:均匀设计软件是优化中药有效成分提取的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  相似文献   

8.
目的:优选黄白甘草汤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多糖、甘草苷、甘草酸含量及干膏率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及溶媒用量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6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h。结论:该优选工艺稳定可行,可用于黄白甘草新制剂的制备。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选断血流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断血流皂苷A含量和浸膏得率为指标,对影响断血流提取工艺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断血流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将断血流药材加水浸泡1 h,第1次加12倍量水,第2次加10倍量水,每次提取时间为1.5 h。结论正交试验所优选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土甘草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干膏率为指标,对土甘草提取工艺进行筛选。结果:综合考虑,最佳提取工艺为溶剂倍量1∶8,提取时间1小时、提取3次。结论:优选所得工艺经济、简单、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1.
正交试验法研究三七提取工艺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目的:优选三七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提取注保三七总皂苷含量为考察指标,对影响三七提取工艺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实验设计三因素中提取方式有显著影响.结论:三七的最佳提取工艺为:用75%乙醇浸渍三七24h后,以每公斤每分钟1-3mL速度渗漉,收集相当于三七10倍量的渗漉液.  相似文献   

12.
正交试验法考察黄芪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优选黄芪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水平试验考察溶媒对黄芪甲苷提取量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以出膏率和黄芪甲苷含量考察水提工艺条件。结果:以水为溶媒提取最佳。水提取的最佳工艺为药材用8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h。3批验证结果,出膏率30.82%,黄芪甲苷含量0.0672mg/g。结论:上述实验结果可为黄芪提取工艺的确定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正交试验法优选仙茅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以仙茅苷、仙茅多糖为定量指标,研究仙茅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优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仙茅苷含量,分光光度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提取次数对仙茅苷和仙茅多糖有显著性和非常显著性差异,溶煤用量对仙茅多糖的提取有较大影响。结论:最佳提取工艺为药材8倍量水煎煮,每次90min,提取3次。  相似文献   

14.
韦英杰  陈宁  刘媛  陈玉俊  徐秋江 《中成药》2005,27(6):734-735
化橘红是较常用止咳化痰中药.系芸香科植物化州柚Citrusgrandis 'Tomentosa'或柚Citrus grandis(L.)Osbeck的未成熟或近成熟的干燥外层果皮.前者习称"毛橘红",后者习称"光七爪""光五爪".本品具散寒,燥湿,利气,消痰之功效.用于风寒咳嗽,喉痒痰多,食积伤酒,呕恶痞闷[1].化橘红是广东省名贵的地道药材,主含挥发油、黄酮及多糖等有效成分,药典以柚皮苷含量为化橘红质量评价指标.因此我们以柚皮苷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化橘红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  相似文献   

15.
正交试验法优选大黄提取工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大黄中总蒽醌提取工艺。方法:以大黄素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进行筛选。结果: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浸润时间三因素对大黄总蒽醌的提取有显著影响。结论:最佳提取工艺为:大黄用8倍量55%乙醇按渗漉法提取,浸泡12h,渗漉9h,大黄素含量>2.6%。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优选茺蔚子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提取液中水苏碱含量为考察指标,对影响茺蔚子提取工艺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实验设计三因素中提取次数有显著影响。结论:茺蔚子的最佳提取工艺为:用6倍量5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为2h。  相似文献   

17.
龙胆为龙胆科植物条叶龙胆、龙胆、三花龙胆或坚龙胆的干燥根及根茎,为一种常用中药,其功能为清热燥湿,泻肝胆火,在治疗热证、肝胆证及妇科炎证方面有广泛应用,其主要活性成分为环烯醚萜及裂环环烯醚萜的苷类-龙胆苦苷等。其中龙胆苦苷具有保肝、利胆、抗炎和抗原虫作用。根据环烯醚萜类成分的理化性质,笔者用单因素考察法确定龙胆苦苷的提取溶媒,并用正交试验法优选龙胆苦苷的提取工艺,为龙胆药材及含龙胆药材的制剂的提取提供依据。1仪器与材料1·1仪器Agilent 11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VWD紫外检测器;KQ-250B型超声波清洗器(功率250 w,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正交试验法优选舒经软胶囊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以挥发油的提取量为指标,优选挥发油提取工艺参数;采用L16(45)正交试验,以芍药苷的总量及出膏率为指标,优选最佳醇提取工艺参数.结果: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采用药材粗粉,加16倍量水提取5h;醇提取的最佳工艺为每次加入10倍量70%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5h.结论:工艺参数合理,质量稳定,为舒经软胶囊的提取工艺的参数确定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正交试验法优选益母草口服液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总生物碱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益母草口服液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药材12倍量的水,煎煮提取3次,每次90min,水提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醇沉浓度为70%,室温(20℃)静置24h。该优选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20.
用正交试验法优选瞿麦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瞿麦的提取工艺条件,验证试验结果满意。优选出的瞿麦提取工艺条件为:70%乙醇回流提取2次,第1次16倍量,2.5h;第2次12倍量,2.0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