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玉良 《中国医师杂志》2006,8(10):1385-1385
目的探讨消化道重建方式,减少胃贲门癌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方法对19例近端胃贲门癌患者采用保留幽门的胃次全切除术,在食管与残胃之间,间置一段空肠,在食管空肠吻合口下方2~3 cm处折叠缝合空肠浆肌层2针重建贲门。结果全部病人恢复顺利,无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无明显胆汁和食物反流,无营养不良及倾倒综合征发生。3年以上生存率与国内报告一致。结论该术式并发症少,病人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且不影响术后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4h食管pH值与胃食管反流之间的关系,为临床诊治胃食管反流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CTD-svnectics公司便携式动态pH监测仪,对52例有胃食管反流症状者进行24h食管pH监测。采用Johson和DeMeester6种参数指标.对患者进行综合评分以反映病人的反流程度。结果监测病例组6种参数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DeMeester评分〉14.72.总阳性率为57.7%;以pH〈4的反流次数诊断阳性率最高(57.7%),卧位pH〈4的总时间诊断阳性率最低(15.4%)。结论24h食管pH监测给反流性疾病的诊断和药物治疗提供了依据,提高了对胃食管反流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切除胃小弯的管状胃在食管癌切除食管重建术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切除胃小弯的管状胃在食管癌切除食管重建术中的临床应用及其对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66例胸段食管癌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切除胃小弯侧形成管状胃,原位移至胸膜顶或左颈部行食管断端胃吻合术,共142例;对照组用全胃行移至胸膜顶或左颈部行食管断端胃吻合术,共124例。结果 术后均顺利康复出院。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其吻合口狭窄、胸胃综合征及反流性食管炎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结论 本术式重建消化道后更符合生理解剖的要求,改善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张顺锡 《中国卫生产业》2012,(7):87+89-87,89
目的 探讨胃食管反流性咳嗽与胃食管反流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期间住院的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46例,进行抗反流治疗,采用便携式24h食管pH监测仪记录食管下段治疗前后PH值变化,观察pH值<4的次数、反流持续时间≥5min的次数、最长反流持续时间及总酸暴露时间指标,了解抗反流治疗的效果.结果 46例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治疗后的pH值<4的检出次数、反液持续时间>15min的检出次数、最长反流持续时间以及总pH<4的时间占总监测时间的百分率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抗反流治疗后46例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均明显减轻或消失.结论 抗反流治疗对此类患者呼吸道症状的改善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右胸膜顶食管胃吻合在食管癌根治术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食管中下段癌根治术中,右侧开胸胸内胃食管胸膜顶吻合术式,与传统的左侧开胸胸内胃食管主动脉弓上吻合术式比较,术后吻合口并发症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行食管癌根治术病例,其中行右胸胸膜顶吻合术共109例,行左胸主动脉弓上吻合术103例。术后均进行24 h pH值监测和胃食管钡餐造影检查,比较2组病人术后吻合口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并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处理。结果2组病人术后吻合口并发症(返流性食管炎、吻合口瘘和狭窄)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右胸胸膜顶吻合的病人术后吻合口并发症的发生较经左胸弓上吻合的病人明显减少。结论食管中下段癌病人采用经右胸胸膜顶吻合术式较左胸主动脉弓上吻合术式更能减少术后吻合口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管状吻合器重建食管对管贲门癌切除术患者术后吻合口瘘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2年12月于本院收治的100例管贲门癌切除术患者,根据患者吻合器重建食管方法的不同将其分入研究组(50例,采用管状吻合器重建食管)和参考组(50例,采用分层吻合)。比较两组管贲门癌切除术患者重建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发生率、患者满意度以及两组手术操作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吻合口瘘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参考组(P<0.05);研究组患者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参考组(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参考组(P<0.05)。结论:管状吻合器重建食管能有效降低贲门癌切除术患者术后吻合口瘘发生,且管状吻合器重建食管操作时间更短,并有利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患者接受度更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咳嗽变异型哮喘急性加重期与胃食管反流的关系.方法 对23例伴有胃食管反流的咳嗽变异型哮喘急性加重期患者进行24 h食管pH监测,分析其反流情况.结果 23例患者中,16例Jamieson pH总计分≥12.7分,诊断为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变异型哮喘,并给予抗反流治疗,疗程结束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或缓解,其各项反流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胃食管反流是咳嗽变异型哮喘的一个主要病因,24 h食管pH监测有助于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变异型哮喘的诊断,短期抗反流治疗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消化道Roux-en-Y与Moynihan袢式吻合重建方式在腹腔镜胃癌全胃切除术(LTG)中的应用及术后的疗效分析.方法 选择LTG患者40例,其中Roux-en-Y式重建组20例,Moynihan袢式吻合组20例,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及远期生存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死亡率、倾倒综合征、腹泻发生率及术后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Roux-en-Y式重建组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2/20)明显少于Moynihan袢式吻合组(1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吻合方式都安全可行,Roux-en-Y空肠食管吻合术进行LTG术后消化道重建,并发症少,抗反流效果佳,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方式.  相似文献   

9.
贲门癌行近端胃切除后传统的消化道重建方法是食管胃吻合术,但术后很多病人发生胃食管反流性食管炎,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对有典型反流症状者,胃镜检查若发现食管糜烂及溃疡病变,并能排除其他原因,则可诊断胃食管反流病。监测患者24小时食管pH值,观察24小时pH<4的总百分时间、次数,持续5分钟以上的反流时间和最长反流时间,等指标,以观察食管是否存在过度酸反流的客观证据,对  相似文献   

11.
胡立胜 《中国医师杂志》2011,13(8):1099-1101
目的探讨在胃上部癌根治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手术治疗67例胃上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近端胃切除间置空肠重建消化道与全胃切除食管空肠袢式吻合术比较术后并发症及营养状况。结果两组病例在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营养状况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近端胃根治性切除,保留远端胃,残胃、间置空肠、食管重建消化道是胃上部癌根治术较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24h食管pH值监测、胃镜检查、胃食管反流病问卷调查(GerdQ)在胃食管反流病中诊断价值。方法:40例初诊为烧心、反流的患者,分别予以24h食管pH值监测、胃镜检查、胃食管反流病问卷调查。结果:食管pH值监测灵敏度0.9722,特异度1,Youden指数0.9722;GerdQ灵敏度0.7778,特异度0.25,Youden指数0.0278;胃镜检查灵敏度0.833,特异度0.75,Youden指数0.583。24h食管pH值监测较胃食管反流病问卷(GerdQ)有显著差异(P0.05);24h食管pH值监测较有胃镜检查显著差异(P0.05)。结论:24h食管pH值监测在胃食管反流病中诊断价值明显高于胃镜检查、胃食管反流病问卷调查(GerdQ)。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用管状胃重建上消化道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2008-01-2009-08食管癌84例患者手术实施直线切割缝合器胃小弯侧切除,用管状胃重建上消化道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重点探讨该术式在防止并发症方面的优势.结果 本组无胸胃综合征、反流性食管炎及胃漏发生,无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 以直线切割缝合器制作管状胃,重建上消化道治疗食管癌可有效预防或减少胸胃综合征、反流性食管炎、胸胃漏、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术后对患者肺功能影响小,远期生活质量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探讨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09年3月—2012年3月入院的145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内镜检查和24h食管pH监测对145例患者进行诊断,采用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给予治疗。结果依据食管内镜检查结果,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治疗有效率为93.79%;依据24h食管内pH监测结果,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治疗有效率为95.86%。结论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大范围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作者设计并在临床上了一种新的手术方法以预防食管贲门癌手术后的胃食管返流。1994年4月-1995年12月随机抽取34例作实验研究组,同期使用吻合器吻合的27例为对照组,术后进行了观察,监测和随访。研究组病例无胃食管返流症状,食管镜检查,钡餐造影无明显返流。  相似文献   

16.
对有典型反流症状者,胃镜检查若发现食管糜烂及溃疡病变,并能排除其他原因,则可诊断胃食管反流病。监测患者24小时食管pH值,观察24小时pH〈4的总百分时间、次数,持续5分钟以上的反流时间和最长反流时间,等指标,以观察食管是否存在过度酸反流的客观证据,对确诊胃食管反流病有重要意义。还可测定食管下端括约肌的压力,若压力降低,易导致反流。对于非典型症状或消化道外症状者,可用药物“奥美拉唑”进行试验治疗,常用奥美拉唑每次20毫克,每日2次,连续7天,对有明显疗效者,即可确诊为该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吻合器和吻合环在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中应用经验。方法 全胃切除后用Roux -en -Y方式重建消化道 ,其中食管空肠吻合由吻合器完成 ,而空肠之端侧吻合则由手工缝合或用可降解吻合环完成。结果 本组 5 6例食管空肠对端吻合及空肠端侧吻合均获一次性成功 ,无手术死亡 ,无吻合口瘘等。手术时间 1h30min~ 5h 10min ,平均 2h 4 0min ;其中 ,加用吻合环完成空肠端侧吻合者平均手术时间仅为 2h 10min。术后 6~12个月随诊检查胃镜或钡餐 ,5 4例吻合口愈合良好 ,仅 2例出现吻合口狭窄 ,并通过气囊扩张后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在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中 ,与传统手工吻合相比 ,吻合器和吻合环有方便、快捷、可靠等优点 ,有利于防止吻合口瘘等并发症。我们认为只要病人经济条件允许 ,尽量采用一次性吻合器和吻合环重建消化道。  相似文献   

18.
赵辉 《医疗保健器具》2011,18(5):715-716
目的总结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手术经验,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法回顾分析我院56例经腹行全胃切除空肠三腔代胃术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出现食管吻合口裂漏1例、食管吻合口狭窄2例、无胃综合症6例、营养不良9例,全组无死亡病例。结论本术式具有抗反流、模拟胃腔储存、促进吸收等优点,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赵辉 《临床医学工程》2011,18(5):715-716
目的总结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手术经验,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法回顾分析我院56例经腹行全胃切除空肠三腔代胃术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出现食管吻合口裂漏1例、食管吻合口狭窄2例、无胃综合症6例、营养不良9例,全组无死亡病例。结论本术式具有抗反流、模拟胃腔储存、促进吸收等优点,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并发反流性食管炎9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并发反流性食管炎的诊断和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681例手术后复查确诊的93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有典型的反酸症状占86%,胃镜检查确诊;手术方式对术后反流性食管炎有重要影响;采用H2RA或PPI和西沙比利综合治疗效果较好,胃镜检查黏膜病变明显改善。结论不同手术方式对反流性食管炎有重要影响,颈部胃食管黏膜延长分层吻合加胃底折叠术和保留贲门延长胃小弯食管食管颈部吻合术对于预防反流性食管炎具有肯定疗效,结合药物治疗,可以减少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