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刘水生 《中华医药卫生杂志》2004,1(4):66-67
呃逆是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主要表现的特发性疾病,多由饮食不节,情志不和,正气亏虚,胃隔气失宣降所致。偶然发作者,不治自愈。如发作不止,持续三日以上,用常规中西药物治疗不能彻底缓解的呃逆,可确定为顽固性呃逆。 相似文献
2.
针刺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2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青 《实用医药杂志(山东)》2007,24(8):942-942
<正>呃逆俗称打嗝,是以气逆上冲喉间,呃逆连声,气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主症的病症,西医称膈肌痉挛,如病情迁延日久难愈,呃声频频妨碍谈话、咀嚼、呼吸、睡眠。发生于中风后的呃逆,轻者数分钟或数小时可自行缓解,重者可形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治疗经验,提高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符合诊断标准的105例单纯性流行性腮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治疗组50例。对照组予利巴韦林冲剂,10~15mg/(kg·d),最大量≤300mg/d,连服5d。治疗组三棱针点刺翳风,角孙放血,毫针针刺颊车、合谷、外关、足三里,耳针及局部腮腺肿胀处,15~25min,以泻为主,每日1次。结果:针刺治疗单纯性流行性腮腺炎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治疗单纯性流行性腮腺炎疗效显著,取材简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顽固性呃逆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西药组。西药组给予胃复安10 mg肌内注射,针刺组实施针刺治疗。结果针刺组患者治疗顽固性呃逆病程时间短于西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刺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48%,西药组总有效率为8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西药组相比,针刺组患者治疗顽固性呃逆病程短、疗效高。 相似文献
5.
6.
7.
呃逆是多种原因引起的症状,是膈神经受刺激而引起的膈肌痉挛,俗称打嗝。传统医学认为该病与气机升降失常、胃气上逆有关,并针对不同病机进行辨治。笔者自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采用针刺配合肌内注射异丙嗪注射液1mL治疗顽固的呃逆患者,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研究所观察病例220例均为四川广元剑阁县人民医院门诊或住 相似文献
8.
温通针法治疗小儿脑瘫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治疗小儿脑瘫的有效方法.方法:将60例患儿随机分为温通针法治疗组与药物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与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温通针法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药物治疗对照组,疗效肯定,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耳针治疗顽固性呃逆3例,收到满意效果。3例均为男性,连续呃逆为2~15天,其中1例为24h从不间断。用毫针进行耳针治疗,针耳穴、横膈、丘脑、肝,呃逆停止;连续3天,双耳交替行针刺疗法至痊愈。治疗后随访5年,无1例复发。本组3例病因各不相同,均采用毫针针刺耳穴,说明耳针疗法适宜各种原因所致的顽固性呃逆。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呃逆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68例呃逆患者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χ2=17.771)。结论针刺针刺颈部穴位为主治疗呃逆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12.
<正>呃逆是指胃气上逆动膈,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难以自制为主要表现的病症。现代医学称其为膈肌痉挛,可以单独发病,也可由胃炎、肿瘤、脑血管病、胸腹手术等多种原因引起[1]。顽固性呃逆多超过48h,严重影响患者的休息、饮食和情绪,不利于疾病的康复,且常规 相似文献
13.
孙颖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8)
脑卒中后难治性呃逆是临床常见症状,临床表现为呃声连连,不能自止,昼夜不断,痛苦不堪.自2007年1月以来,笔者应用针灸治疗脑卒中后难治性呃逆,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1.1一般资料:本组30例均经门诊急诊收入院。男18例,女12例;年龄45.72岁,平均年龄47.8岁。既往均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原发性26例,继发性4例;颅内型25例;脊髓型5例。 相似文献
15.
顽固性呃逆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可影响患者的进食、睡眠和工作等,是临床治疗比较棘手的问题。本病仅用西药治疗疗效不佳,针刺疗法治疗本病具有操作简便、疗效显著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中医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我科选择顽固性呃逆患者22例,根据临床辨证分型为寒邪动膈型8例和胃火上逆型14例。依据临床分型,采取不同的针灸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经针刺1次痊愈者为17例,占77.3%;经针刺2次痊愈者为4例,占18.2%;经针刺3次痊愈者1例,占4.55%。结论:中医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临床疗效确切,操作方法简便,无不良反应,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孙颖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6):32-32
脑卒中后难治性呃逆是临床常见症状,临床表现为呃声连连,不能自止,昼夜不断,痛苦不堪。自2007年1月以来,笔者应用针灸治疗脑卒中后难治性呃逆,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分析和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并顽固性呃逆的临床治疗措施,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来本院就诊的急性脑血管病并顽固性呃逆患者24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前期就诊的急性脑血管病并顽固性呃逆患者24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抗生素、脱水利尿剂、电解质、维生素等,静脉滴注依达拉奉30 mg/d,疗程为14 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治疗。分析和比较两组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按照制定的标准评价临床疗效。对照组治愈3例,显效7例,有效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治愈7例,显效8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7.5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治疗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顽固性呃逆收到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与呃逆之间的关联性及治疗呃逆的有效措施。方法分析56例患者使用地塞米松引起的呃逆患者临床表现及处理转归。结果呃逆患者经过以上综合治疗,多数可以在3~5d左右停止,有的1~2个月后停止,长者也有1年余的,少数病例可使原发性疾病加重。结论地塞米松致呃逆与患者原发疾病有一定的相关性,男性多于女性。临床停止使用地塞米松应用非药物手法及针灸、汤药等结合治疗能有效缓解症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