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了解2005-2009年洱源县茄叶村血吸虫病防治效果,为云南省大山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探讨防治方法。方法选择云南省洱源县茄叶村为试点,调查当地血吸虫病的流行特点。主要以查灭螺、人群及家畜查治病、血防健康教育以及自然与社会因素调查等为主的调查方法。结果通过5年的血吸虫综合防治,茄叶村钉螺自然感染率从0.16%,下降到0,已连续3年未发现感染性钉螺;人群血吸虫居民感染率从10.00%,下降到0.07%。血防知识知晓率提高达95%。结论洱源县实施以控制传染源为主、血吸虫病健康教育及人畜同步化疗等的防治策略,血吸虫病防治达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洱源县新联村2006年血吸虫病防治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洱源县新联村是高原平坝型血吸虫病重度流行区。位于县城北部,海拔2068m,东径26.1726°、北纬99.9705°。全村有884户,总人口3847人,耕地面积436.87hm2。牛存栏2809头,下辖11个自然村,15个农业社。历史累计钉螺面积286km2,历史累计患者1258人,累计晚血12人。现有钉螺面积26.22km2,患者114人,现存晚血3人。世行贷款血吸虫病控制项目实施4年,一度使疫情得到控制。项目结束后,由于受经费制约,干预力度减少,疫情有所回升。2005年起实施了洱源县综合治理血吸虫病项目,现将2005-2006年监测结果分析如下。1方法1.1查灭螺在新联村历史有螺环境及可疑…  相似文献   

3.
茄叶村地处洱源县西部,海拔1824m(1741~1932m),辖11个自然村,总人口1745人,大牲畜1095头,耕地面积121hm^2,主要农作物为水稻和玉米,全村历史累计钉螺面积1092924m^2,累计血吸虫病患者345人,为血吸虫病重度流行村,属高原峡谷型血吸虫病流行村。为有效控制该村血吸虫病流行,2005年进行了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龙文村54户,288人,系1992年底由非血吸虫病流行区迁至重疫区移民,该村1993年7-8月间暴发急性血吸虫感染48例,居民烘检阳性率和钉螺自然感染分别为51.56%,5.34%,为控制血吸虫病在当地的流行,我们连续3年(1993-1995年)采取人,畜(黄牛)化疗,重点地灭螺,辅以宣传教育等措施,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为了系统准确地掌握丘陵地区血吸虫病流行趋势和疫情变化规律,评价防治效果,为科学制订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提供可靠依据,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根据全省血吸虫病流行状况,确定中江县中兴镇大田坝村为国家级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连续监测5年。现将2006年(第2年)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7.
洱源县新联村属高原平坝型血吸虫病重度流行区.历史累计钉螺面积286万m2,历史累计患者1 258人,累计晚期血吸虫病患者12人.现有钉螺面积11.71万m2.200:5年起进行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现将2008年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2007年云南省洱源县新联村血吸虫病防治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洱源县新联村属高原平坝型血吸虫病重度流行区.现有钉螺面积18.39万m2,患者约60人,现存晚期血吸虫病2人.农作物一年两熟,主种水稻、烤烟.农民人均纯收入1950元,防治工作始于1953年,防治工作时断时续.防治效果不明显,疫情反复性很大.2005年起列为云南省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实施了洱源县综合治理血吸虫病项目,加大了防治力度,现将2007年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西昌川兴试区1987—1995年血吸虫病防治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为及时掌握血吸虫病的流行动态及趋势,科学制定血吸虫病防治措施。方法按《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要求,对丹棱县桂香村进行了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结果现有钉螺面积42130m^2,平均钉螺密度1.09只/框(每框=0.11m^2),未发现阳性钉螺;检查603人,血阳率20.73%,粪检阳性9人,人群校正感染率1.49%;全村仅有3头耕牛,未发现病牛。结论丹棱县血吸虫病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残存钉螺面积仍然较大,疫情仍有反弹的可能,应进一步做好血吸虫病综合治理,防止疫情回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掌握德昌县血吸虫病监测点2006年疫情,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在德昌县六所乡新河村开展2006年监测工作。结果监测点的钉螺面积为5042 m^2,平均钉螺密度0.04只/框(每框=0.11 m^2),没有发现感染性钉螺。人群血吸虫感染率0.79%,患者EPG几何均数26.48。耕牛感染率为1.35%。结论德昌县已达到国家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但应继续加强监测和巩固工作,防止血吸虫病疫情回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血吸虫病的流行动态和趋势,为血吸虫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要求,对仁寿县志气村的血吸虫病疫情进行了调查。结果调查面积118770 m^2,有螺面积49420 m^2,未发现阳性钉螺;血阳率13.84%,人群感染率1.27%;未发现阳性耕牛。结论仁寿县志气村血吸虫病已控制在较低水平,但钉螺孳生的环境并未改变,应进一步做好吸虫病综合治理等巩固工作,防止血吸虫病疫情回升。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有效控制江滩地区血吸虫病流行的防治对策 ,按照江苏省“九五”血吸虫病防治试点规划要求 ,选择南京市八卦洲七里村为江滩地区血吸虫病防治对策试点 ,于1 996-1 999年采用易感地带灭螺、高危人畜化疗等综合性防治措施 ,取得了一定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内容与方法1 .1 试区概况七里村位于长江下游的江心洲上 ,沿江圩外江滩面积2 2 0万 m2 ,滩地平均高程 7.2 m~ 8.2 m,呈冬陆夏水。主要植被有芦、草等 ,长期有钉螺孳生。全村 1 4个村民组 ,总人口 2 3 80人。居民主要从事玉米、棉花、小麦等旱作物耕种 ,并兼有捕鱼、打草、放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及时掌握血吸虫病流行现状、疫情动态,为科学制定血吸虫病防治规划和决策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和《四川省血吸虫病监测实施方案》规定的项目及内容,2009年对仁寿县志气村开展了监测工作。结果查出有螺面积11 610 m2;未发现阳性钉螺;人群血阳率3.96%,人群粪检未发现阳性;未发现阳性血吸虫病耕牛。结论提示该监测点通过多年的综合防治,志气村血吸虫病疫情已控制在较低水平,但钉螺孳生环境并未改变。应进一步做好血吸虫病科学防治、综合治理等巩固工作,防止血吸虫病疫情回升。  相似文献   

16.
双流县长期采用专业技术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经常性和突击性运动相结合,农业生产与血防工作相结合,把控制阻断血吸虫病的流行传播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相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查螺灭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使历史螺面下降达98.53%,同时,对人群及耕牛开展血吸虫病普查,并对所有病人、病畜进行治疗及扩大化疗,使人、畜感染率逐年下降,至1986年无儿童新感染,1996年后已无居民新感染,1992年后无当地新感染病牛.并加强粪便、水源管理和健康教育,增强广大群众的自我预防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等综合治理及科学防治措施,使双流县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在2000年取得了阶段性防治成果,实现了国家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7.
2005-2008年仁寿县志气村血吸虫病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掌握血吸虫病疫情动态,为制订防治策略和考核防治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按<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的方法,对仁寿县志气村监测点开展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结果 2005年、2006年粪检分别发现阳性者3人及6人,人群感染率为0.53%及1.17%,2007年、2008年未检出阳性者;仅在2005年检出2头阳性耕牛;有螺面积、有螺框数出现率及活螺平均密度逐年下降.结论 监测点疫情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仍存在残存钉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掌握四川省蒲江县古佛村2005-2014年血吸虫病疫情动态情况,为制定血吸虫病防治规划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2014年蒲江县长秋乡古佛村监测点进行血吸虫病疫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与2005年钉螺面积147 950 m~2比较,2014年有螺面积下降为0,无感染性钉螺;血吸虫病人群感染率由2.16%减少到0%;未发现病牛。结论蒲江县螺情和疫情得到极大的控制,但该地区血吸虫病疫情仍有反弹的可能,仍需继续加强监测和巩固工作,防止疫情回升。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