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结肠癌发病率不断上升[1]。我院外科1987~1996年共收治结肠癌96例,其中资料完整的60岁以上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32例,占33.3%(32/96)。现就外科处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18例,女14例。年龄60~86岁,平均68.9岁。肿瘤部位:回盲部4例,升结肠8例,结肠肝曲2例,横结肠4例,结肠牌曲3例,降结肠1例,乙状结肠10例。1.2手术方法全组均手术并经病理证实。4例合并结肠穿孔和5例误诊急性阑尾炎入院即行手术外,其余均予保守治疗24~48h,如症状未缓解或加剧即转行手术。Ⅰ期肿瘤切除吻合20例,其中左半…  相似文献   

2.
对我院1997—09/2007—09收治的结肠损伤48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38例,女10例,年龄17~70(平均43)岁。闭合性损伤28例,其中车祸伤18例,挤压伤和坠落伤8例,开放性损伤22例。伤后12h内手术37例,12~24h手术11例。损伤部位:回盲部及升结肠6例,横结肠12例,降结肠13例,乙状结肠损伤17例。按Shannon分级:Ⅰ级4例,Ⅱ级7例,Ⅲ级20例,Ⅳ级12例,Ⅴ级5例。其中36例(75%)合并其他脏器损伤,主要以肝、脾、肾、小肠损伤为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结肠损伤的处理方法及其一期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结肠损伤病人21例并结合国内近期符合条件的文献489例共510例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均行急症手术,其中410例行一期手术,占80.4%,出现并发症25例(6.1%),其中吻合处漏8例(2.0%),死亡3例(0.7%)。结肠外置和造口术100例,出现并发症16例(16.0%),其中漏3例(3.0%),死亡3例(3.0%)。结论:结肠损伤后一期手术是目前主要的手术方式。一期手术并不增加病人的术后并发症,是结肠损伤后相对安全的处理方法,但对损伤严重的病例,仍可行外置和结肠造口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损伤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1997-2007年间收治的十二指肠损伤24例诊治经验。结果:损伤部位以十二指肠降部最多见,占75%(9/12),其次为球部,占16.7%(2/12),水平部占8.3名(1/12)另外,本组病均合并其他腹部脏器损伤。治疗方法多数采取立即手术,占66.7%(8/12)部分为延迟手术,占33.3篇(4/12);手术后并发症率33.3%(4/12);病死率为8.3%(1/12)。结论:凡上腹部严重外伤者都要考虑到有十二脂肠损伤的可能性。通过详细了解受伤机制和临床表现,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手术龙为重要;术中根据伤情选择合理、恰当的术式,可有效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卢刚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8):1997-1998
上矢状窦(SSS)是颅内静脉窦损伤的最常见部位。2001/2006年作者共手术治疗开放性SSS损伤15例,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男9例,女6例,年龄10~62(平均28.4)岁。伤后至手术时间为1.2~16h,平均8h。损伤原因:重物打击、车祸伤10例,坠跌伤3例,刀伤及钉伤2例。入院时休克6例,颅内高压4例,脑损害局灶体征7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胆囊切除术肝外胆管损伤的诊断、预防及处理要点。方法 对37例医源性胆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损伤的部位、诊断方法、胆道重建和修复的方法、胆肠吻合术的效果及其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术中发现胆管损伤9例(24.3%),术后24h发现损伤21例(56.8%),术后2个月以后发现7例(18.9%),全组共行手术37次。术后恢复:优25例(67.6%),良9例(24.3%),差3例(8.2%)。结论 肝外胆管损伤应根据损伤的时间、部位、程度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术式包括修复和重建术,而以胆管空肠Roux—Y吻合术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7.
创伤性膈肌破裂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提高创伤性膈肌破裂的早期诊断及救治水平。方法:回顾总结1995年1月~2001年12月26例创伤性膈肌破裂。男23例、女3例。闭合性损伤15例、开放性损伤11例。多发伤25例,合并其它脏器部位损伤56处。伴有休克17例、腹膜炎15例、气胸8例、呼吸衰竭2例。术前确诊17例,术中探查发现9例。确诊时间24h内21例、1周内3例、2周内1例、半年内1例。手术经胸切口12例、经腹切口11例、胸腹联合切口3例。手术行疝回纳、修补膈肌裂口,并处理其他合并损伤。结果:治愈22例(84.6%)、死亡4例(15.4%)。分别死于重型颅脑外伤、严重肝破裂失血性休克、延误诊断后结肠绞窄所致MOF、脑外伤机械通气3个月后严重感染。结论:提高认识、正确运用辅助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及时复苏、及早手术,正确处理其他合并伤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胰腺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胰腺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6例患者中32例合并其他器官损伤,死亡6例(16.7%),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例(8.3%),腹腔内出血5例(13.9%),胰瘘6例(16.7%),腹腔残余感染2例(5.6%)。结论:胰腺损伤早期诊断困难,确诊后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良好的围手术期管理能减少并发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112例结直肠肿瘤腹腔镜手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手术的可行性、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2年7月-2005年3月期间进行的112例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手术的临床资料,年龄22—80(平均56)岁。其中升结肠癌7例,横结肠癌4例,降结肠癌2例,乙状结肠癌11例,直肠癌85例,全结肠息肉病3例。结果全组无死亡病例。中转开腹24例,成功完成腹腔镜结直肠手术88例。其中右半结肠切除术5例,左半结肠切除术2例,乙状结肠切除术10例,Dixon术22例,Miles术46例,全结肠切除术3例。手术时间120,360(平均225)min,术中出血20—500(平均135)ml,淋巴结切除数1—30(平均8.7)个,阳性淋巴结数0~24(平均2.2)个。手术并发症9例:输尿管损伤3例,大出血2例,肠梗阻2例,吻合口瘘2例。术后12—72h均恢复胃肠功能,术后住院7—15天(平均8.6天)。随访102例(91.1%),随访时间1—28月。病人均健在,1例miles术后3月发生会阴部转移,3例术后6—15月腹腔广泛种植转移。未发现trocar穿刺部位及小切口部位肿瘤转移。结论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手术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具有创伤小、出血少、胃肠干扰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可以达到安全根治性切除肿瘤的目的,近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1970年1月~1992年10月我院共收治经手术证实的外伤性肝破裂54例。现就其诊断与治疗等有关问题分析如下。l临床资料1.1性别与年龄男性40例,女性14例,最小年龄9岁,最大年龄57岁,平均年龄32.5岁。1.2损伤原因开放性损伤(刀刺伤)10例,闭合性损伤44例(含交通事故伤30例),木棒及拳击伤10例,坠落伤4例。1.3受伤部位肝右叶38例,肝左叶n例,左右叶同时受损3例,肝门1例,复合伤17例,其中合并肺隔损伤2例,多发性肋骨骨折2例,脾损伤2例,胃损伤3例,肾损伤2例,结肠损伤4例,骨盆骨折2例。l.4受伤程度肝包膜下破裂2例,肝面浅裂伤…  相似文献   

11.
黄从云 《实用医学杂志》1998,14(12):900-901
胰十二指肠损伤早期诊断困难,术中漏诊率、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高。我院近年来收治21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1例,男17例,女4例,平均年龄24.6(8~50)岁。损伤原因:车祸伤10例(47.6%),刀刺伤5例(23.8%),坠伤和枪伤各2例,木板击伤和牛角刺伤各1例。除4例入院仅表现为上腹隐痛、轻压痛外,均有腹痛、腹肌紧张、压痛和反跳痛,休克5例,白细胞计数(4.0~27.0)×109/L,平均16.3×109/L。外伤到入院时间为1~48小时,平均10.9小时,4例入院后耽误手术时间24小时~30天。损伤部位:十二指肠球部2…  相似文献   

12.
我科于1985年5至1995年6月共收治严重多发伤144例,其中以腹部伤为主的严重多发伤57例,通过我们严密观察、积极的护理配合,收到良好的救治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l·临床资料]·1一般情况本组57例,其中男48例,女9例,年龄8~61岁,平均32.5岁。致伤原因多为交通事故和高处坠落。受伤到就诊时间:最短3Omin,最长72h.其中Zh以内周例(36.8%),2~4h20例(35.l%),4h以上16例(20.l%)。1.2伤情损伤严重度评分:经AIS-gO评定,ISS分值在16~45分之间,平均26.30。合并创伤失血性休克41例(72%)。腹部伤情况:开…  相似文献   

13.
结肠损伤2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肠损伤是常见的较复杂的腹腔脏器损伤 ,因此引起临床上广泛的重视。现就我院救治的 2 3例结肠损伤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2 1例 ,女 2例 ,年龄7~ 70岁 ,平均 33岁。1 2 损伤原因 腹部钝性伤 2 0例 (车祸 15例 ,跌伤 5例 ) ,刀刺伤 2例 ,结肠镜检查致穿孔 1例。1 3 损伤部位及程度 单处伤 :右半结肠 8例 ,横结肠 5例 ,左半结肠 6例 ;多处伤 :右半结肠 横结肠 1例 ,降结肠 乙状结肠 3例。1 4 合并伤 本组结肠损伤合并其它脏器、部位损伤 16例 ,占 6 9 6 %。其中肝脏挫裂伤 3例 ,脾破裂 4例 ,小肠及系膜损伤 9例 ,…  相似文献   

14.
1.1一般资料 患儿,男23例,女25例,比例为1.14:1.年龄最大24天,最小1h。 1.2临床表现 患儿常出现呼吸急促,鼻扇,吐沫,吸气性三凹征,发绀等。58例患儿中有哮鸣音者10例(26.07%),有呛奶者12例(30%),肺闻及水泡音15例(23.33%),发绀5例(16.67%),有吐沫4例(13.33%),有8例患儿合并其他疾病:呼衰1例(6.67%),败血症3例(10%)。  相似文献   

15.
十二指肠损伤临床虽少见(约占腹部闭合性损伤2.5%-5.0%),但由于其解剖结构和生理特点,一旦损伤,往往造成诊断和治疗困难,病死率高达10%一27.8%。作者自1986年4月至lop年3月共收治十二指肠损伤16例,使用单纯分层缝合修补加双管负压引流方法,临床效果满意。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2例病人中,男10例,女2例,平均年龄32(10-62)岁。其中车祸7例,坠落伤4例,手拉车把顶撞伤1例。入院时间:40min至10h.损伤部位:球部1例,升部2例,降部4例,横部5例,其中发生于降部和横部者共9例。合并伤18处,分别为脾破裂5例,肝破裂3例,胰…  相似文献   

16.
我院1994年1月至1997年12月共收治高血压脑出血142例,其中对32例重症高血压患者(Ⅳ级)进行新的手术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22例,女10例(比例2.2:1)。年龄:49岁以下9例,50~59岁16例,60岁以上7例,最大年龄70岁,平均52.5岁。临床均有高血压病史。出血至入院时间1~72h不等,平均8.1h。发病前患糖尿病者2例(6.2%),患慢支、长期吸烟者5例(15.6%)。1.2出血量、出血部位及CT中线移位情况1)按多田氏公式计算[2],出血量20ml1例(3.1%),50~80ml8例(25%),80~100ml2…  相似文献   

17.
我院2000—03~2006—06应用AF系统治疗胸腰段骨折42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男32例,女10例,年龄19~55(平均36.8)岁。损伤节段分布为T,,2例,T1:12例,L1 20例,L2 8例。骨折类型按Amstrong分类:28例为压缩型,8例为爆裂型,4例为旋转脱位型,2例为Cnance型。所有病例于伤后7d内手术。术前脊髓功能(Frankel分级):A级6例,B级3例,C级12例,D级6例,E级15例。随诊时问为6~32个月(平均16个月)。  相似文献   

18.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男32例,女21例,年龄43~71岁。有高血压病史36例,病史1~19a。出血部位:脑叶出血10例,基底节33例,丘脑出血9例。出血量20~30ml13例,30~40ml18例,40~50ml14例,50~60ml12例,60ml以上5例。患清醒2例,嗜睡10例,昏睡14例,浅昏迷20例,中度昏迷6例。肌力O~1级42例,2~3级80例,4级2级。手术时间6~12h内11例,12~24h27例,24~48h13例,48h以上2例。其中气管切开8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严重胸部外伤的临床诊断特点和手术的救治。方法对62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钝性损伤32例(32/313,10.3%),锐器性损伤30例(30/83,36.1%)。单纯胸部损伤37例,合并腹部伤12例,颅脑外伤2例,脊柱四肢及骨盆伤7例,3个部位以上多发伤4例。急诊手术59例,择期手术3例。结果术后治愈52例,1例右主支气管闭锁未愈,1例膈疝合并结肠破裂行膈肌修补 结肠造瘘4个月后二期手术,死亡8例。结论致伤因素不同引起的胸部伤情区别较大,临床应根据致伤的特点进行检查诊断,做出及时的手术救助措施。  相似文献   

20.
从1996年开始应用椎管环状减压手术治疗胸腰椎骨骨折伴截瘫患者5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 如下。1 资料与方法男38例,女16例;年龄20~63岁,平均35.7岁。骨折部位:T6 1例,T11 4例,T12 10例,L1 17例,L2 13例,L3 3例,L4 5例,L5 1例。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15例,车祸伤24例,重 物击伤6例,其他9例。合并伤:合并颅脑外伤3例,胸部损伤4例,腹部外伤1例,其他部位 骨折4例。Frankel分级:A级6例,B级25例,C级20例,D级3例。伤后至手术的时间:伤后1 周内手术33例,伤后2周内手术16例,2周以后手术5例。方法(1)手术方式为后入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