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特点.方法 21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依据年龄分为青年组(年龄≤44岁)62例及对照组(年龄>44岁)148例,比较2组一般资料、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住院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青年组男性占98.4%,超体质量者占64.5%,吸烟者占69.3%,单身者占35.5%,有不良生活习惯者占72.6%,发病前有明显诱因者占16.1%,合并高脂血症者占66.1%,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者占88.7%,Killip Ⅰ级者占90.3%;对照组分别为72.3%、31.8%、39.9%、18.2%、55.4%、6.8%、33.8%、68.2%、62.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单支血管病变者占74.2%,高于对照组(45.9%)(P<0.01),充血性心力衰竭(6.5%)、大出血发生率(0)及病死率(0)均低于对照组(27.7%,6.8%,6.1%)(P<0.05).结论 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单支血管病变多见,但住院并发症较少,吸烟、不良生活方式等可控性因素与其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青年急性心肌梗死逐年增加与不良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至2005年收本科收治的发病年龄≤45岁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大多数患者存在高血压、高脂血症、肥胖、暴饮暴食等不良生活方式。结论:不良生活方式是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强化健康教育、干预不良生活方式,能够预防青年即性心肌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冠心病的发病年龄有提前趋势,青年冠心病在冠心病中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加,我院收治青年急性心肌梗死4例,均给予介入治疗,效果良好,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男,农民,33岁,因胸痛半月入院。患者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前区疼痛,为剧烈压榨性疼痛,持续约4h后逐渐缓解,伴大汗,..  相似文献   

4.
余瑞华 《临床医学》2009,29(2):43-44
目的分析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及其可能的致病因素。方法对18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以男性为主,多有诱因,起病急,症状典型,预后好。结论大部分青年人AMI特点显著,应重视对青年人危险因素的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5.
青年急性心肌梗死2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及转归.结果 24例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前驱症状少,发病急,症状重,伴有吸烟、过度劳累及精神紧张等诱发因素,具有临床表现典型、冠状动脉造影血管病变简单、介入治疗成功率高、预后相对良好等特点.结论 针对青年人心肌梗死特点,应尽早明确诊断,及早予以介入治疗,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渐升高,其中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呈低龄化趋势,本文报告2例青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7.
智慧 《全科护理》2015,(1):50-52
总结6例服用西地那非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强调应加强病情观察及监测、心理护理、一般护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8.
21例青年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克秀  李素梅 《急诊医学》1996,5(4):226-227
  相似文献   

9.
青年急性心肌梗死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东红  韩雅莉  朱丽艳 《临床荟萃》2001,16(21):979-979
近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心肌梗死 ( MI)发病率明显增加 ,发病年龄也相应提前 ,青年急性心肌梗死 ( AMI)已不属罕见。现就 18例青年 AMI进行初步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文 18例是我院 1990年以来住院患者 ,男17例 ,女 1例 ,年龄在 2 6~ 3 9岁 ,平均年龄 3 6.5岁 ,所有病例临床表现 ,心电图或血清酶变化均符合 WHO规定的 AMI诊断标准。 18例临床诊断均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其中高脂血症6例 ,高血压 5例 ,吸烟 15例 ,有家族史者 5例 (冠心病 2例 ,高血压 3例 )。诱因 :劳累者 8例 ,情绪激动 4例 ,饮酒 3例。…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其起病急,病情重,死亡率高。为探讨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规律,笔者总结了我院近8年来收治的46例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综合分析,以了解其病变特点,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青年女性发生心肌梗死较少见,且青年心肌梗死患者因为缺乏缺血预适应保护作用,极易发生左心衰或者恶性心律失常。总结了1例青年女性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救治及护理特点:在血栓溶解冠状动脉再通的瞬间,严密观察有无心律失常,加强心电监测并备好除颤器;术中针对性进行心理疏导,减轻压力;该例为未生育的年轻女性,尽可能减少患者对X射线的吸收,并在腹部覆盖铅衣;注意出院宣教,预防疾病复发,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本例患者发生过室颤,需要长期服用B受体阻滞剂,必要时安置埋藏式复律除颤器。  相似文献   

12.
陈红霞  刘艳香  李素芳 《现代护理》2006,12(23):2251-2252
目的探讨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诱因与健康教育。方法以2003年5月1日~2004年5月1日23例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前组,对其疾病诱因进行分析后,制定了有效的健康教育计划,应用于2004年5月1日~2005年5月1日19例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后组),观察2组的认知及自我保健能力。结果前、后2组青年心肌梗死患者的知晓率分别为56.50%、89.05%。结论健康教育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认知及自我保健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危险因素,为早期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总结2007年8月~2011年8月388例住院的AMI患者,根据年龄分为两组,年龄≤40岁为青年组57例,年龄>60岁为老年组331例。对两组性别,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超重,冠心病家族史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青年男性占绝对优势(P<0.01);吸烟、冠心病家族史显著高于老年组(P<0.01);超重高于老年组(P<0.05);高血压、糖尿病显著低于老年组(P<0.01);高血脂两组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青年AMI危险因素与老年人不同,防治重心不一样。青年人应广泛开展健康教育,积极改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诱因与健康教育.方法 以2003年5月1日~2004年5月1日23例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前组,对其疾病诱因进行分析后,制定了有效的健康教育计划,应用于2004年5月1日~2005年5月1日19例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后组),观察2组的认知及自我保健能力.结果 前、后2组青年心肌梗死患者的知晓率分别为56.50%、89.05%.结论 健康教育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认知及自我保健能力.  相似文献   

15.
青年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其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严重威胁生命的常见病种之一,不但造成患的身体不适甚至死亡,而且也是一个重大精神刺激。青年和老年AMI有不同的心理状态特点,为了探讨40岁以下的青年人与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生AMI时心理状态的异同及相应的治疗干预对策,我们对两组人群的心理状态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急性心肌梗死(AMI)青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754例AMI患者根据年龄分为青年组(≤40岁,62例)与中老年组(>40岁,692例),两组患者均在发病后24 h内进行急诊PCI,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辅助检查结果、冠脉病变情况及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脑血管病事件(MACCE)情况。结果 青年组的高脂血症例数、BMI、心室率、左室射血分数(LVEF)、GRACE评分与中老年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青年组的BNP、肌钙蛋白I、D二聚体明显低于中老年组,AST、TG水平明显高于中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冠脉多支血管病变明显少于中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期间的MACE事件、大出血、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年组AMI患者行急诊PCI相对安全,其中肥胖、高脂血症、单支血管病变多见,心衰、猝死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并分析51例青年AMI患者与166例老年AMI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资料,如血压、血脂、血糖、吸烟、饮酒、家族史、体重指数及有无过度疲劳、精神压力等明确诱因。结果男性、大量吸烟、酗酒、压力大等是青年AMI的主要危险因素(P〈0.01);青年组有心血管病家族史者多于老年组(P〈0.05);老年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比例高于青年组(P〈0.01);两组血脂检测结果比较,老年组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数值高于青年组(P〈0.01)。结论男性、大量吸烟、酗酒、压力大等是青年AMI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应及早对其实施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疾病知晓率及自我保健能力,预防AMI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尹姣  孙楠  吴学勤  卫攀  薛淑敏 《全科护理》2020,18(20):2538-2540
[目的]探讨Teach-back法应用于青年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术后的效果。[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应用常规健康教育法,干预组应用Teach-back法,对比两组研究对象冠心病自我管理量表各维度得分、总分,对比两组研究对象住院满意度及3个月内的再入院率。[结果]干预前两组研究对象人口学资料及冠心病自我管理量表各维度得分、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对照组总分由(59.75±12.39)分提升至(83.13±10.51)分,病人满意度为82.5%,3个月内再入院4例,干预组总分由(58.43±12.58)分提升至(96.55±11.23)分,病人满意度为95.0%,3个月内再入院1例。[结论]Teach-back法有利于改善青年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术后自我管理行为,提高病人满意度,降低再入院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青年男女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方法:从危险因素、发病诱因、临床表现、并发症及急性期预后因素等几个方面对比分析年龄≤45岁男、女性的AMI临床特点。结果:青年女性AMI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病阳性家族史以及合并其他疾病。青年男性AMI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吸烟、高血脂、高血压、心血管病阳性家族史、糖尿病。46%的青年女性AMI有明确诱因,低于青年男性的82%。结论:青年女性AMI与男性相比主要危险因素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青年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方法分析24例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男性多见,多数有明显诱因,临床症状明显,严重并发症少,死亡率低。结论青年急性心肌梗死基本病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主要危险因素为高脂血症、高血压、吸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