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体外循环(CPB)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脑血糖的利用和乳酸的影响。方法30例择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黄芪注射液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15例。两组的麻醉方法均相同,A组麻醉诱导后将黄芪注射液20ml加入1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B组静脉滴注等容积生理盐水。分别于给药前(T1),CPB降温至鼻温33℃(T2),主动脉阻断15分钟(T3),CPB复温至鼻温33℃(T4),CPB结束后0.5小时(T5)以及CPB结束后2小时(T6),测定桡动脉和颈静脉球部血糖浓度差[G(a—v)],颈静脉球部的乳酸含量(Lac)。结果两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与T1相比,两组T2、T3、T5、T6各时间点EG(a—v)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在T3,T6点上A组显著高于B组(JP〈0.05),两组Lac在CPBY开始后其浓度逐渐升高,T5点达到高峰,在T4、T5、T6点上A组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静脉注射黄芪注射液可提高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瓣膜手术患者对葡萄糖的利用,增加脑的能量供应,减少乳酸的生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期间血浆神经肽Y(NPY)含量的变化。并探讨抑肽酶对其影响。方法30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病人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0例和小剂量抑肽酶组20例。分别于术前空腹.体外循环(CPB)开始后15min、30min、术后3h及术后ld取静脉血,检测血浆NPY值和血小板计数(PC)。结果两组病人NPY值于CPB开始后升高。PC于CPB开始后降低,NPY、PC于术后开始逐步恢复但未至正常基础值。对照组CPB期间血浆NPY释放增加与血小板计数下降呈显著负相关(γ=-0.648,P〈0.05),实验组NPY在体外循环期间升高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PC的降低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外循环期间使用抑肽酶能有效地保护血小板,减少血小板数量的下降,抑制血浆NPY的释放,从而有利于循环功能的稳定,减少术后出血。  相似文献   

3.
舒芬太尼用于小儿先心病手术麻醉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宏 《中国实用医药》2009,4(1):158-159
目的比较舒芬太尼和芬太尼用于AxJL先天性心脏病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48例VSD拟行室间隔修补术的患儿,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和芬太尼组(F组),每组24例,在麻醉诱导、切皮前、体外循环(CPB)前各时间点,s组分别静脉注射舒芬太尼1μg/kg;F组分别静脉注射芬太尼10μg/kg。根据循环波动情况增加舒芬太尼和芬太尼的用量,其余麻醉用药相同。分别于患儿入室后(基础值,T0)、诱导时(T1)、插管时(T2)、插管后5min(T3)、切皮时(T4)、锯胸骨时(T5)、关胸时(T6)测定并记录平均动脉压(MAP)、脉搏(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停用麻醉药到拔除气管导管的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术前一般情况、CPB时间及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和F组诱导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均明显降低,较诱导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维持期即T5时SBP、DBP均均低于诱导前水平(P〈0.05)。两组HR诱导后至CPB转流前显著低于诱导前水平、停机后显著高于诱导前水平,两项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舒芬太尼用于小儿先心病手术的麻醉安全有效,不失为心脏手术麻醉用药的一种可行选择。  相似文献   

4.
詹英  王丽娜  李健  杨建平 《江苏医药》2005,31(10):746-747
目的观察胃粘膜二氧化碳分压(PgCO2)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之差PCO2间隙(PCO2gap)以及胃粘膜pH(i-pH)值在心内直视手术心肺转流(CPB)期间的监测作用。方法15例心内直视手术病人,于手术开始时、CPB30~45min、心脏复跳后30min和手术结束时测定PgCO2、PaCO2和i-pH值,计算PCO2gap。结果与转流前比较,CPB期间i-pH值显著降低(P〈0.05),PCO2gap显著增高(P〈0.01);心脏复跳后,这些改变甚至更明显(P〈0.05)。结论临床CPB期间确实存在胃粘膜低灌流和酸中毒,胃粘膜产生CO2增加,且此低灌流状态于循环恢复后仍持续存在。PCO2gap和ipH监测在CPB病人中的组织集合。  相似文献   

5.
哈斌 《中国药业》2008,17(13):58-59
目的对比观察依托咪酯与咪唑安定在高龄心脏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麻醉诱导中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36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以乳剂依托咪酯复合芬太尼诱导,对照组以咪唑安定复合芬太尼诱导,分别记录诱导前、用药后3min、插管前和插管后3min的心率(HR)、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变化。结果麻醉诱导给药3min后,对照组HR,SBP,DBP与麻醉诱导前相比均有明显下降(P〈0.01),且SBP及DBP下降幅度明显大于治疗组(P〈0.051;插管后3min,SBP及DBP均未恢复正常,与诱导前相比仍有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仅在插管时HR,SBP和DBP有短暂下降(P〈0.05):插管后3min,HR,SBP,DBP均恢复接近正常(P〉0.05)。结论乳剂依托咪酯复合芬太尼进行麻醉诱导,对高龄心脏病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轻微,行非心脏手术时较咪唑安定更安全、平稳。  相似文献   

6.
张英 《中国药业》2012,(3):69-70
目的观察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在气道高反应性疾病患者全身麻醉诱导期间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4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I或11级的气道高反应性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例。两组均于面罩通气前(R)和面罩通气30min(T1)后行动脉血气分析。然后行麻醉诱导、插管,记录插管即刻(T2)、插管后5min(T3)和30min(T4)的气道压力。结果动脉血气分析,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二氧化碳分压(PaCO2)降低,动脉血氧分压(PaOz)升高(P〈0.01),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也相应升高(P〈0.05);气道压监测,观察组的气道压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可以改善气道高反应性疾病患者麻醉诱导过程中的通气功能。  相似文献   

7.
瑞芬太尼诱导插管期间主动脉夹层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季方兵  夏江燕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11):1566-1567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诱导插管期间主动脉夹层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择期行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15例,给予瑞芬太尼、咪唑安定、丙泊酚和哌库溴胺复合麻醉诱导插管。观察诱导前(T0)、诱导后插管前(T1)、插管后即刻(T2)、插管后1min(T3)、插管后5min(T4)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脉搏氧饱和度(SpO2)及心率收缩压乘积(RPP)的变化。结果 15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诱导插管期间SpO2、CVP无明显变化(P〉0.05),诱导后插管前(T1)SBP、DBP、HR、RPP较其(T0)明显降低(P〈0.05或P〈0.01),但在正常值范围内;插管后即刻(T2)、插管后1min(T3)、插管后5min(T4)时SBP、DBP、HR、RPP与(T0)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瑞芬太尼诱导插管期间主动脉夹层患者血液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的麻醉方法对老年病人上腹部手术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氧耗变化。方法:选择30例心功能正常的老年上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单纯全麻,实验组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分别在麻醉前、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时、切皮时、探查时、拔气管导管时,记录各项血流动力学数据,并根据公式计算出氧耗量。结果:气管插管时、拔气管导管时,MAP和HR均比麻醉前升高(P〈0.05),两组间比较均差异有显著性。切皮时,拔气管导管时,CO和SV均比实验组麻醉前升高,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氧耗量(VO2)的改变两组随着麻醉和手术时间的延长,VO2逐步升高,其中,气管插管时、切皮时、探查时与麻醉前比较P〈0.05,拔气管导管时与麻醉前比较P〈0.01。两组间气管插管时拔气管导管时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老年病人循环功能影响小.是比较理想的麻醉方法。在围术期,机体氧耗量的上升速度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较单纯全麻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在体外循环手术中使用氧合血进行持续肺动脉灌注对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室间隔缺损患儿的肺保护作用。方法30例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患儿,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均在体外循环下进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试验组在体外循环中采用氧合血持续肺动脉灌注,对照组未行肺动脉灌注。两组患儿在体外循环前,主动脉开放后6、12、24h时抽取动脉血3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丙二醛(MDA)的水平。并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计算体外循环前.主动脉开放后6、12、24h时的氧合指数(QI),并记录气道峰压和呼吸机辅助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组术后12、24h的OI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6、12h的气道峰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6、12、24h时MD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氧合血持续肺动脉灌注能减轻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在体外循环中的肺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异氟烷和丙泊酚麻醉对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围术期脑氧供需平衡及脑损伤标记物S100β和神经元性烯醇化酶(NSE)蛋白浓度的影响。方法:将30例择期行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异氟烷组和丙泊酚组,分别于CPB开始前(T1)、鼻咽温降至稳定期(T2)、复温至36℃(T3)、CBP结束后30min(T4)、CPB结束后6h(T5)和CPB结束后24h(T6)抽取桡动脉血和颈静脉球部血检测血气并测定颈内静脉血S100β和NSE蛋白的浓度。结果:CPB前两组患者颈内静脉球氧饱和度(SjvO2)、动脉-颈内静脉血氧含量差(Da-jvO2)、氧摄取率(CERO2)、脑损害标记物S100β及NSE蛋白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降温逐渐加深,两组SjvO2升高,Da—jvO2和CERO2降低(P〈0.05);复温开始后两组SjvO2较CPB前降低,而Da-jvO2、CERO2则升高(P〈0.05);CPB开始后两组血浆S1008和NSE蛋白浓度逐渐升高,复温期达到峰值;S100β蛋白浓度在停机24h后恢复至基础水平,NSE蛋白浓度仍略高于CPB前水平;两组各指标比较,丙泊酚组的变化幅度要明显低于异氟烷组。结论:两种麻醉方式均可满足CPB下瓣膜置换手术的需要,与异氟烷比较,丙泊酚麻醉更有利于CPB下患者脑氧代谢的改善和脑损伤的保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七氟醚预处理对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核因子-κB(NF-κB)活性的影响及其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系。方法20例拟在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和(或)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C组)和七氟醚预处理组(S组),每组各10例。两组均采用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8~0.12mg·kg-1、芬太尼5~10μg·kg-1、维库溴铵0.1mg·kg-1施行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吸纯氧机械控制通气。麻醉维持C组采用间断静脉注射芬太尼和咪唑安定,S组采用七氟醚2MAC持续吸入,并间断静脉注射芬太尼和咪唑安定;两组均按需追加维库溴胺维持肌肉松弛。CPB前两组患者收缩压均维持在90~120mmHg。CPB开始时停用七氟醚吸入,之后两组均采用同样方法维持麻醉。芬太尼总量C组为40~60μg·kg-1,S组为20~30μg·kg-1。于麻醉诱导插管后即刻(T0)和主动脉开放后30min(T1)、1h(T2)、2h(T3)、6h(T4),分别采桡动脉血3ml,共15ml,并分离提取白细胞,用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法(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EM-SA)测定白细胞NF-κB活性,并记录两组患者心脏复跳情况、多巴胺以及硝普纳用量。结果与S组各观测点相比较,除T0外,C组各点白细胞NF-κB活性均增加(P<0.05或0.01),且开放主动脉30min时达到高峰;而S组各点NF-κB活性无明显变化。自动复跳/电击复跳比例C组为4/6,S组为8/2,S组明显高于C组(P<0.01);硝普纳用量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巴胺用量C组明显多于S组(P<0.01),且两组患者多巴胺用量与各自EMSA结果的最高值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994(P<0.01)。结论七氟醚预处理可抑制体外循环下瓣膜置换术患者外周血白细胞NF-κB的活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体外循环(CPB)中不同氧分压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红细胞内Ca(2+)含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在CPB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20例,随机分为高氧分压组(Ⅰ组)和常氧分压组(Ⅱ组),每组各10例.CPB中通过调节吸入氧浓度(FiO2)调节PaO2,Ⅰ组:全程PaO2在350~500mmHg.Ⅱ组:控制PaO2...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右旋美托咪啶与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用于硬膜外麻醉下阑尾切除术后苏醒时间以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硬膜外麻醉下阑尾切除手术患者,根据电脑产生序列号随机分为两组,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组(M组,n=30)和右旋美托咪啶组(D组,n=30),观察并记录患者给药前、给药后15min、分离阑尾时以及阑尾切除后5min时的MAP、HR、SPO2和术后苏醒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MAP和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HR减慢较M组明显(P<0.05)。 D组较M组苏醒时间明显缩短,同时明显降低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窦性心动过缓两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旋美托咪啶用于硬膜外麻醉下阑尾切除术,较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苏醒更快,副作用更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七氟醚预处理联合后处理对体外循环下瓣膜置换术患者血清肌钙蛋白Ⅰ、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及丙二醛的影响。方法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50例,年龄37~60岁,体重44~70 kg,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Ⅱ~Ⅲ级,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Ⅱ~Ⅲ级,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n =25):对照组(C 组)和七氟醚预处理联合后处理组(S 组)。S 组在体外循环开始前吸入1.5倍最低肺泡有效浓度七氟醚10 min,并在升主开放后即刻通过体外循环机输注1.5 MAC 七氟醚10 min;C 组不适用任何吸入麻醉药。两组分别在麻醉诱导前、升主动脉开放后15 min、8 h、24 h(T1-4)经中心静脉采集血样,检测血肌钙蛋白Ⅰ、肌红蛋白、肌酸激酸同工酯及丙二醛表达。记录两组患者心脏自动复跳例数、再灌注心律失常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 T2-4血清血肌钙蛋白、肌红蛋白、肌酸激酸同工酯及丙二醛均高于 T1;与 C 组比较,S 组血肌钙蛋白、肌红蛋白、肌酸激酸同工酯及丙二醛在 T2-4表达下调,再灌注心律失常评分降低,自动复跳率升高(P <0.05)。结论七氟醚预处理联合后处理可以降低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血肌钙蛋白、肌红蛋白、肌酸激酸同工酯水平,产生明显心肌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轻患者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婴儿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麻醉管理。方法223例患者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麻醉诱导前15~20min在父母陪伴下口服咪达唑仑糖浆0.5mg/kg,麻醉诱导用咪达唑仑0.05~0.1mg/kg、芬太尼3~5μg/kg和维库溴胺0.08~0.1mg/kg,麻醉维持以芬太尼20~30μg/kg为主,复合吸人少量挥发性麻醉药(异氟醚)维持麻醉深度。麻醉诱导后经鼻腔行气管内插管,均为套囊气管导管。监测吸入氧浓度(FIO2),呼吸道压力,潮气量,呼吸频率,呼气末CO2。定期监测血气、生化,根据结果及时纠正各种电解质及酸碱失衡。行左桡动脉或肱、股动脉穿刺监测有创动脉压力。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监测中心静脉压。连续监测鼻咽温及肛温,监测体外循环前、中、后尿量。结果全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为30~267min,主动脉阻断时间为20~180min,均用小剂量多巴胺;45例加用硝酸甘油,107例加用肾上腺素,55例要合用异丙肾上腺素。开放升主动脉后205例自动复跳,占92.3%。全组无麻醉方面并发症。结论平稳的麻醉诱导、维持,积极、适时的心功能支持,熟练快速的麻醉操作,注重有效的心肌保护是婴儿复杂性先心病患者安全度过围术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七氟醚吸入与丙泊酚静脉两种不同麻醉方式对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心肺转流(CPB)期间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抽取2011年9月-2013年9月本院行心内直视手术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丙泊酚静脉麻醉,观察组行七氟醚吸入麻醉。记录患者术前、CPB后30 min、CPB后6 h以及术后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皮质醇(Cor)以及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ACTH)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CPB后30 min、CPB后6 h的MAP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PB后30 min、CPB后6 h、术后的Cor、ACTH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内直视手术中CPB期间行七氟醚吸入麻醉,可降低患者手术应激反应,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与分析咪唑安定与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颈丛阻滞麻醉后对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90例接受颈丛阻滞麻醉的颈部手术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咪唑安定组、芬太尼组及对照组,各30例.咪唑安定组给予罗哌卡因复合咪唑安定,芬太尼组给予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对照组仅给予罗哌卡因,对比三组麻醉阻滞前、麻醉阻滞后5、20、40 rain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及血氧饱和度(sP02).结果 对照组阻滞后5 rain SBP及DBP与阻滞前相比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42,5.56,P<0.05).咪唑安定组及芬太尼组阻滞后20 rain、阻滞后40 min SBP及DBP与阻滞前相比均明显升高,但不如对照组升高显著,且芬太尼组与咪唑安定组相比SBP及DBP升高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23~6.19,P<0.05).咪唑安定组及芬太尼组阻滞后20 min、阻滞后40 min HR与阻滞前相比升高,但不如对照组升高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10~6.23,P<0.05).结论 采用咪唑安定或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应用于颈丛阻滞麻醉后均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颈丛阻滞后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等应激反应,但咪唑安定复合罗哌卡因的效果更好,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对子宫肌瘤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5年11月我院行子宫肌瘤术治疗的患者100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于椎管内麻醉前给予咪达唑仑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瑞芬太尼治疗,统计分析所有患者手术开始时(T0)、穿刺时(T1)、切皮时(T2)、牵拉子宫时(T3)、缝合时(T4)的心率(HR)变化及平均动脉压(MAP)。结果:联合组和对照组在T0的HR及MAP水平基本相同,无显著差异(P>0.05);联合组在T1、T2、T3、T4的HR及MA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可有效减轻子宫肌瘤术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应激反应,具有良好的镇静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参芪扶正注射液对心瓣膜替换术的心肌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风湿性心脏病心瓣膜替换术患者围术期应用参氏扶正注射液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32例风湿性心脏病体外循环下心瓣膜替换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6例,治疗组患者手术前,后3天每天静脉滴注参芪扶正注射液500ml,手术时预充液中一次性加入500ml,对照组除不用参芪扶正注射液外,其它条件与治疗组相同,结果:治疗组患者术毕和术后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等血管活性药物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或P<0.01),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门冬氨基酸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从转流毕到术后1天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患者术毕心脏自动复跳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于手术前1天心脏彩超显示二者的心脏指数(CI),左心射血分数(EF)并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7天,治疗组CI,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心肌超微结构显示,治疗组患者心内操作完毕后心肌细胞水肿轻,肌纤维完整,而对照组则相反,治疗,参芪扶正注射液对风湿性心脏病心瓣膜替换术患者较好的心肌保护作用,临床应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抑肽酶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肺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邹宗望  冯競  向道康  蔡鸿 《贵州医药》2003,27(3):210-212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肺的损伤情况和抑肽酶的保护作用。方法 2 4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12例 ,试验组术中于预充液内一次性加入抑肽酶 4 0 0万KIU;对照组除不用抑肽酶外 ,其它条件同试验组。动态监测所有患者血清补体 (C3、C4 )、白细胞计数和多形核白细胞跨肺差值 ;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呼吸机应用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转流 2 0分钟、停机和术毕上述各实验室参数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但手术开始后均明显低于术前 (P <0 0 5或P <0 0 1) ;升主动脉开放后 5分钟、10分钟和 15分钟 ,两组多形核白细胞跨肺差值明显大于转流前 (P <0 0 1) ,试验组多形核白细胞跨肺差值明显小于对照组 (P <0 0 5或P <0 0 1) ;试验组应用呼吸机的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由于补体激活 ,白细胞的趋化性增强并隔离于肺组织中 ,从而引起肺损伤。抑肽酶有减轻肺组织炎性反应 ,保护机体肺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