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142例中药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70,自引:1,他引:69  
目的探讨近年来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发生原因,为临床使用中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1年解放军药品不良反应数据库中的142例中药不良反应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近几年来,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所上升,所发生的不良反应涉及药品较广,其中以注射剂居多.结论中药的不良反应逐年增加,发生原因各异,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文书奎 《北方药学》2011,8(12):56-56
中药不良反应(ADR)是指中药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该有害反应与医疗事故、药品质量问题和用药不当引起的不良反应有区别,应予以分别对待。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中药不良反应在临床中的发生情况,发挥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在安全用药中的指导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方法,对临床发生的90例中药严重、新的严重不良反应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中药严重不良反应91.55%以上发生在静脉给药,中药注射液ADR多数发生在静脉给药10分钟内;新的严重不良反应63.16%发生在口服制剂.结论:中药不良反应与给药途径有相关性.口服中药制剂安全信息尚需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4.
顾名思义,中药不良反应是指中药在临床应用中引起的不良反应,属于药品不良反应的一部分。《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中明确指出构成药品不良反应必须兼备三个条件:一是“合格药品”;二是“正常用法用量”;三是“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判断是否属于药品不良反应,必须用上述规定去衡量。如果上述药品不良反应是中药引起的,就是中药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我院中药制剂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和规律,为中药制剂上市后再评价及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2~2015年上报的108例中药制剂药品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涉及品种19个,注射剂16个品种,引发药品不良反应105例,占97.22%。口服制剂3个品种,引发药品不良反应3例,占2.78%。居前二位的是热毒宁注射液、参麦注射液。药品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儿童和老人,主要累及器官是皮肤及其附件。结论提高中药制剂质量,辩证使用中药制剂,规范临床合理使用。慎用中药注射剂,加强中药注射剂用药监护,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药物因素、使用因素、患者因素三个方面阐述了中药注射剂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以期引起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发生中药不良反应患者一般资料、药品名称、用法用量、给药途径、主要临床表现、转归等,尤其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方法 收集2004年1月~2012年6月东营地区(东营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提供数据)中药及其制剂引致的药品不良反应报表,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中药及其制剂引致的药品不良反应、药源性疾病共3446例,其中新的1511例,严重的366例.涉及603种中药,包括中药制剂599种,中草药4种.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结论 急需建立中药制剂致药源性疾病的防御体系,对中药药品不良反应进行系统资料的收集、监测和分析,并通过有效途径及管理措施为临床医生提供合理用药信息及咨询服务,为药品管理行政部门提供修改说明书的依据,最大限度地降低药源性疾病发生,维护公众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8.
王玉芝 《首都医药》2002,9(12):32-32
随着中药注射剂的广泛应用,不良反应报道逐年增多,且在中药不良反应中占第一位.其中过敏反应最多,而且多在第一次应用时发生,潜伏期短.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与药材质量、制剂质量、配伍及说明书不规范有关.为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建议应规范说明书,使用时应密切观察其反应,提高制剂质量,统一药品名称.  相似文献   

9.
中药是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认识和使用的药物,在我国医疗卫生保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发布的《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多次涉及了中药品种,特别是中药注射剂的严重不良反应和潜在安全风险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0.
上海一成半药品不良反应来自中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琳 《上海医药》2005,26(1):15-15
中药并非人们想象的那样安全。在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报告中,中药的不良反应比例占12%~15%。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副主任曹立亚最近在上海参加全国药品不良反应与临床安全用药学术会议时,称中药的注射剂是中药不良反应的“主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现状,为中药高危药品管理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北京军区总医院提出高危中药注射剂概念,并初步对高危中药注射剂目录进行筛选研究.结果 采用信息检索方法,确定高危中药注射剂目录,按照现有高危药品管理模式,对中药注射剂从多方面进行安全管理.结论 将高危药品管理引入到中药领域中,按照高危药品的管理模式从多方面进行安全管理,以确保中药注射剂的安全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中药不良反应116例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文科  杨益艳  汪琳 《中国医药》2009,4(2):122-123
目的了解我院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为中药制剂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所呈报的中药不良反应报表按不良反应发生的一般情况、给药途径、药品种类及所涉及的系统/器官损害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116例中药不良反应中,≥51岁人群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49.1%);用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79.3%);所涉及的系统/器官损害以消化系统为主(25.0%)。结论中药引起的不良反应不容忽视,在临床使用时要严格掌握指征,密切监测其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北京地区1015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既往一年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不良反应的特点及规律,指导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检索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对2007年10月1日至2008年9月30日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接收的所有首选怀疑药品为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报表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中老年患者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高发人群,男女比例1∶1.24。严重类型的报表较少(1.38%),不良反应的报告率要低于临床实际发生率。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多样,但累计系统较为固定,需关注中药注射剂常用药品的质量及合理应用。结论应当充分重视中药注射剂发生的不良反应,进一步加强监测,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中药不良反应原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莉佳  曹蓓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2):1838-1838
药品不良反应(ADR)的概念是按《药品不良反映监测管理办法》,主要指合格药物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以外的有害反应。中药不良反应原因常见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中药静脉注射剂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其药品的严重不良反应的病例也逐年增多,休克、死亡的事件时有发生,中药静脉注射剂的安全问题也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发布的10期通报中,涉及6种中药静脉注射剂,其中鱼腥草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和双黄连注射液临床反应问题较多.  相似文献   

16.
中药注射剂安全性问题探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中药注射剂是我国目前临床应用广泛的一类药品,随着我国药品监管机制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评价制度的不断完善,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报告也日益增多.本文通过分析中药注射剂的特点及发展现状,从中药注射剂安全性评价角度提出相关风险因素和控制措施,从而为提高中药注射剂安全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原因剖析与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中药制剂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尤其是中药注射剂的广泛使用,其不良反应也日益增多.2005年12月,因为安全性问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停止了葛根素注射剂的注册报批.2006年6月,SFDA又做出决定,暂停使用鱼胆草注射液等7个注射剂.据了解,2007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共收到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527072份,与2006年同期相比增长55.79%;每百万人口平均病倒报告数量400.97份,与2006年同期相比增长55.79%.本文就近几年来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现状、特点及原因进行剖析以及一些防范的措施,希望加强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认识,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  相似文献   

18.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原因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随着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与监测工作的不断加强,尤其是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在笔者2004年所受理的358例药品不良反应中,中药ADR有74例(占20.7%),其中由中药注射剂引起的达58例,占78.4%。本文就中药注射剂所致ADR的原因,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9.
警惕中药静脉注射剂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中药静脉注射剂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其药品的严重不良反应的病例也逐年增多,休克、死亡的事件时有发生,中药静脉注射剂的安全问题也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发布的10期通报中,涉及6种中药静脉注射剂,其中鱼腥草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和双黄连注射液临床反应问题较多。从广州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05年收到的1619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其中有271例是由中成药引起的,涉及的药物有88个品种,绝大多数是中药静脉注射剂,约占不良反应报告总数的17.41%,仅次于排位第一的抗感染药。一般老百姓会误以为中药制…  相似文献   

20.
谈中药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岩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4):74-74
近年来关于药品不良反应的报道屡见不鲜,而且中药不良反应日益增多,中药的安全性必须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一些临床常用的中药均有不良反应的报道。各种媒体关于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应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