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例1.女,33岁,主因面部红斑1个月,发作性心前区疼痛1d于2008年3月28日入院。患者1个月前出现面部红斑,伴眼睑及前胸部皮疹,无痒感,于当地医院查血常规白细胞减少3.5×10^9/L。1d前出现发作性胸闷、心前区疼痛,向左肩、左上肢放射,伴大汗、恶心。查心电图:窦性心律,Ⅱ、Ⅲ、aVF导联呈现病理性Q波,ST段上抬0.2—0.4mV,V1~V3导联呈Qs波,收入院治疗。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性,60岁,因突发胸闷胸痛30min伴恶心呕吐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无胸闷胸痛发作史,此次发病前有长时间乘车史,在进食时发病。入院后立即出现意识丧失,心电监护先后出现室性逸搏,室速,室颤。经积极抢救约40min后出现窦性心律,查心电图示胸前V1~V4导联Q波形成,T波倒置(图1)。  相似文献   

3.
<正>患者:女,25岁。入院前4d午后睡眠时出现胸痛,呈压榨样,伴牙痛及面色苍白,无胸闷,当时做心电图示:V1-V5ST段上抬0.05~0.8mv,含服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5mg后2min症状缓解,复查心电图ST段回落。既往史:1年前因家庭装  相似文献   

4.
沈雅庭 《中国医药》2006,1(3):192-192
1病历摘要 男,26岁。既往体健,以发作性胸闷、胸痛1d入院。患者发病前数周有劳累、消化道感染(腹泻)史。入院当天查心电图提示Ⅱ、Ⅲ、aVF导联呈rs型,ST段弓背抬高0.1~0.2mV,T波浅倒。实验室检查:天冬氨酸转氨酶(AST)57U/L,肌酸激酶(CK)279U/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14U/L,乳酸脱氢酸182U/L。查体:神志清楚,心界叩诊不大,心率70次/min,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超声心动图检查无明显异常。临床诊断: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入院后给予休息,营养心肌等治疗,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性,61岁,既往体检,以“间断下颌痛2d”于2003—12一03收入院.病人入院前2d出现间断下颌痛,为闷痛,向背部、左肩放散,持续时间约5分钟/次,每2小时发作1次,无胸闷气短,无心悸,休息后胸痛能缓解。曾经在我院急诊观察室留观,数次查心电图(发病后6h、12h、24h和36h),无动态变化:窦性心律,80~90次/分,正常心电图;发病后6h查心肌钙蛋白0.1ng/ml,。参考值0~0.4;发病后  相似文献   

6.
叶锋  于金珍 《河北医药》2004,26(6):522-522
患者 ,男 ,5 2岁。于 2h前劳累后突发胸骨后持续性压榨性疼痛 ,伴大汗 ,胸闷入院 ,既往吸烟史 3 0年。入院查体 :BP 12 0 80mmHg ,急性痛苦病容 ,双肺呼吸音粗 ,心率 80次 min ,律齐 ,心音低钝 ,腹 (-)。急查心电图 ,V1 ~V4 S T段抬高 ,>3mm。立即给予吸氧 ,杜冷丁 10 0mg、  相似文献   

7.
肖连英  冯玉平 《河北医药》2011,33(19):2994-2994
患者,男,34岁,于近半月偶感胸闷、胸痛就诊,血压、心肌酶正常,遂行踏车试验。运动前心电图与以前相比无明显变化:Ⅰ、aVL呈qRs型,q〈0.04s,Ⅰ、aVL、V4-V6 ST段斜升型轻度抬高,aVR、Ⅱ、Ⅲ、aVFST段无移位,T波无异常。运动中4min时,患者自觉胸闷、胸痛、恶心、呕吐,立即终止试验。  相似文献   

8.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并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心电图诊断准确性。方法对首次发现218例CLBBB患者,急查心肌酶检出14例(6.42%)AMI者,分析其心电图特征。结果前间壁心肌梗死9例,8例V1、V2,V3,导联呈QS型,7例V1、V2、V3导联ST段呈单向弓背向上抬高0.4~0.8mV,T波直立,其J点不易识别,2例ST段垂直抬高与T波相融呈似一大“R”型。广泛性前壁心肌梗死1例,其V1~V3导联呈rS型,V6导联QRS波群呈现宽阔而顶端粗钝的R波,V1~V4ST段弓背向上抬高0.3~0.5mV,STV5、V6、1、aVL导联斜向上抬高0.1~0.2mV。4例下壁心肌梗死,3例Ⅱ、Ⅲ、aVF导联均呈QS型,ST段弓背向上抬高0.3~0.5mV,T波直立。结论心电图中异常Q波及QRS主波向下时ST段呈单向弓背向上抬高0.3~0.8mV或QRS主波向上时ST段斜向上抬高0.1~0.2mV对CLBBB并AMI均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正>患者,男,56岁,因突发胸闷、胸痛4h入院。患者4h前于超市买东西时突感胸闷,胸骨后压迫性疼痛,向颈部、后背部及左上肩放射,伴心悸、恶心、出汗,无呕吐,无头晕、头痛,含服"速效救心丸"无效,急送至我院查心电图示Ⅰ、aVL、V5、V6导联ST段压低,静脉滴注"硝酸甘油"后胸痛症状稍缓解,门诊以"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收入我科。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最高血压180/110mmHg(1mmHg  相似文献   

10.
患者 ,男性 ,76岁。平素脾气暴躁 ,19年来每遇情绪激动时胸闷 ,1997年体检时发现心电图异常 ,STV3、V4 弓背型抬高0 .1~ 0 .2 mv,无病理性 Q波 ,T1 、av L、V4 、V5、 V6 对称性倒置 ,1、av L、V4 、V5、V6 呈 R型 ,V3呈 RS型。既往无心肌梗塞病史 ,收入院观察。心肌血清酶学未见异常 ,心电图无进行性改变 ,临床无心肌梗塞症状 ,临床诊断冠心病 ,转门诊治疗。 2 0 0 1年 8月 2 9日突感胸闷、气促、汗出 ,急诊入院。心电图示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查肌酸磷激酶 12 87U / L ,谷草转氨酶 178U / L ,肌钙蛋白 (+) ,复律后心电图示 STV…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72岁,主因发作性心前区疼痛2d,加重2h入院。入院后患者呈“卧位心绞痛”发作。既往糖尿病病史10年,高血压病史15年,冠心病病史1年。入院查体:BP170/90mmHg(1mmHg:0.133kPa),无阳性体征。心电图:Ⅲ、aVF、V1病理性Q波,Ⅰ、Ⅱ、aVL、V2~V5 ST段压低,aVR、V1ST段抬高。心肌酶:cTnI 12.7ng/ml CK-MB 36.1ng/ml。  相似文献   

12.
患者 ,男 ,6 4岁 ,主因持续性心前区憋痛 3h于 2 0 0 1年 4月 2 3日 14 :0 0入院 ,患者于入院前 3h在劳动过程中突然出现心前区憋痛放射到颈咽部 ,呈持续性。入院体格检查 :T:36℃ ,BP:18/ 8k Pa,神志清楚 ,双肺呼吸音清 ,无干湿性罗音 ,心率 90次 /分 ,律齐 ,心音低钝 ,无杂音。心电图 :I,av L ,V2 ~ V4呈 QS型 ,ST段弓背型向上抬高 0 .1m V~ 0 .8m V,诊断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急给予吸氧、哌替啶止痛 ,硝酸甘油扩冠 ,尿酸溶栓等治疗 ,溶栓后 1h患者胸痛消失 ,ST段回降 >5 0 % ,未出现再灌注性心律失常 ,(因本院不能化验心肌酶 …  相似文献   

13.
患者1:患者男,80岁,主因阵发性胸闷,不适20余年,加重伴突发性晕厥3h,于2007年7月25日20时入院,查T36℃,P70次/min,BP170/90 mmHg,心电图I、aVL,ST段抬高0.1 MV,V2-V6导联ST段量弓向上抬高,入院前3h无明显诱因,在与家人说话时突发胸闷,后晕厥倒地,约半小时逐渐清醒后呕吐一次,为胃内容物,呈咖啡色,给予扩冠、抗凝及保护胃黏膜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4.
李建春  李明  梁兵  许柳芹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12):1796-1796
患者,男,25岁,个体户。因胸闷、胸痛40min入院。平素大饮酒、活动少、吸烟40支/d。查体:BP135/86mmHg,肥胖(身高170cm,体重96kg)。重病窖,心肺腹体检无特殊,急诊血Rt正常。急诊ECG:avRST段抬高0.3mV、V2ST段下移0.35mV、V3ST段下移0.4mV、V4ST段下移0.4mV、V2~V4T波倒置。急诊心肌酶正常,总胆固醇7.45mmol/L,甘油三脂5.60mmol/L。  相似文献   

15.
1999-02~2000-12,我们对20例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不显效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应用速避凝抗凝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 本组20例,男15例,女5例,平均年龄57.2岁(38-72)岁.均为住院病人,符合以下条件:①入院前静息胸痛>20mm;③入院后常规口服硝酸酯, 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阿斯匹林的有静息心绞痛发作;③心电图ST段抬高或压低>0.1mv或T波低平、倒置;④胸闷时伴有血压低,或严重心律失常:⑤无用药禁忌证.1.2治疗方法 病人查心电、查血常规、出…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61岁.因"反复胸痛半年,再发2h"入院.患者半年来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胸痛,多于活动时发作,位于胸骨后,为压榨样闷痛,持续时间约3~5min,休息后可好转,反复发作,性质特点均相同.入院前2h活动时再发,持续时间较前延长,至我院急诊,心电图检查显示为S-T(Ⅱ、Ⅲ、aVF)段略压低伴T波倒置,查心肌肌钙蛋白(cTnT)正常,口服阿司匹林300mg、氯吡格雷300mg,未再有胸闷、胸痛发作,为进一步诊治入院,6h后复查cTnT仍正常,心肌酶均正常.  相似文献   

17.
刘琴  代芬  张艺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1):3326-3327
1病例介绍患者,男,50岁,美洲印第安人,身高185 cm,体质量150kg,于2010年11月14日因“反复胸痛2天,高血压1+月”入院,门诊以“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压”收入我科CCU.患者入院前1日凌晨1:00左右无明显诱因突发胸痛症状,伴胸闷、大汗,在家未行任何治疗,由家属急送入当地县医院住院治疗.心电图提示窦性心率,Ⅱ、Ⅲ、aVF、V3R、V4R、V5R导联ST段呈弓背向上抬高.  相似文献   

18.
陈素群  王小林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7):2684-2685
患者,女,45岁,因反复心悸、胸闷2年,加重2周入院。2年前患者开始出现反复心悸、胸闷。情绪激动或劳累都可出现。休息后可缓解,程度不重。到当地医院就诊,做心电图提示V。~V6T波倒置0.2~0.5mv,初步诊断为冠心病,间断服用丹参片治疗,自觉服药及休息后症状能缓解,未再做进一步的诊疗。1周前患者情绪激动后又出现心悸、胸闷,程度较以前重,服用丹参片及休息后无明显缓解来住院。体温37.1℃,脉搏76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30/80mmHg,心律齐,无杂音,双肺、腹部未查见异常,血常规正常,心电图V1-V6T波仍倒置(与2年前心电图相比无变化)。入院后按冠心病给予丹参针、果糖、硝酸甘油等营养心肌、改善冠状动脉血供治疗半月,患者症状仍不见好转。住院期间做腹部B超提示胆囊底结石0.8em。行冠状动脉造影。未见冠脉病变,考虑胆心综合征,后行胆囊切除术,术后1周复查心电图Vl1~V4T波倒置0.1~0.3mv,V5W6T波直立0.2~0.3mv,心悸、胸闷症状减轻。术后随访半年,未再诉心悸、胸闷,半年后复查心电图V1~V6T波均直立。  相似文献   

19.
1病案摘要 患者男,73岁,于2005年4月14日来我院健康疗养。既往无高血压病史,但有可疑冠心病(仅心电图可疑,无胸闷、胸痛)。入院5天后每天早晨起床前感头痛,呈沉重闷胀样,持续约20多分钟,既往无类似发作,连续4天,后2天头痛时自服去痛片0.5g,1/d,未缓解。经详细询问,患者诉入院后活动量增大,在登山时感到胸闷、气短、气急,口唇轻度发绀。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47岁。因间断上腹痛1d入院,发作时伴有出汗,自认为"胃痛"发作,自服奥美拉唑胶囊20mg后症状减轻但未完全缓解,第2天被家人送入我院就诊,入院时无胸闷、胸痛及呼吸困难,拟行胃镜检查前心电图提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急查肌钙蛋白(+)。既往有甲状腺功能亢进、高血压、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