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脓毒症病人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检测脓毒症病人74例(其中脓毒症28例,严重脓毒症25例,脓毒症休克21例)、非脓毒血症病人24例血清PCT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行APACHEⅡ评分,分析PCT、CRP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相关性。结果脓毒症、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病人的血清PCT、CRP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均高于非脓毒症病人,差异有显著意义(F=7.07~441.87,q=3.18~48.14,P<0.05)。脓毒症病人PCT水平、APACHEⅡ评分随病情严重程度升高而升高,差异有显著性(q=10.06~48.14,P<0.05);PC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68,P<0.05)。结论脓毒症病人PC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有相关性,PCT在脓毒症诊断中的价值优于CRP。  相似文献   

2.
蔡挺  刘鹏  杨群  许兆军  陈童恩 《现代实用医学》2006,18(7):468-468,470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治疗作用。方法100例SIR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根据不同疾病给予相应治疗的同时治疗组加用GSH治疗,在入住ICU时和治疗第8d分别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CRP)。所有病例治疗前后均进行APACHEⅡ评分和观察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的CRP值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但治疗组治疗后的CRP值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的APACHEⅡ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并有统计学意义,但治疗组的APACHEⅡ评分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组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较对照组为低,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GSH对SR IS有确切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联合血必净对脓毒症的疗效及对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9年3月1日-2021年10月1日在陕西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使用血必净治疗的90例脓毒症患者病历,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7),2组均接受了常规的抗感染治疗,对照组在抗感染治疗基础上采用血必净,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CBP联合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清SAA、CRP、PCT、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CD4+、CD8+、CD4+/CD8+的水平变化,并记录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74.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14,P<0.05)。治疗前,2组SAA、CRP、PCT、APACHEⅡ、SOFA评分、CD4+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全血吸附(AP)并联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3例SIR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AP并联CVVH方法)和对照组(32例,单纯CVVH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介质肿瘤坏死因子(TNF)、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1、IL-6、IL-10)的变化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同时观察治疗后不良反应,并进行组内和组间统计学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50 h后TNF、CRP、IL-1、IL-6和IL-10数值呈下降趋势,数值变化和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50 h后APACHEⅡ评分呈下降趋势,数值变化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未发生出血、休克、过敏、血小板减少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AP并联CVVH能有效降低SIRS患者血清炎性介质水平,改善患者预后,疗效优于单纯CVVH,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前白蛋白(PA)及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探讨其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测定我院内科80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入院第1天与第7天的CRP、PA、SIRS评分和APACHE Ⅱ评分,按预后把患者分成死亡组和存活组.结果:死亡组入院第1天CRP、PA与存活组比较无差异,SIRS评分和APACHE Ⅱ评分均大于存活组(P<0.05);死亡组第7天PA较前降低(p<0.05),CRP、SIRS评分和APACHE Ⅱ较前相比无差异(p>0.05):存活组第7天CRP、SIRS评分和APACHEⅡ评分较第1天降低,PA较前升高(p<0.05),与死亡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CRP和PA与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CRP持续高水平与PA持续低水平是预后不良的袭现,动态观察CRP和PA对预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预后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治疗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和败血症并发急性肾衰的患者,以及其对炎症介质的体外清除,并应用APACHE II 评分判断患者预后.方法5例符合SIRS和败血症诊断标准及急性肾衰的诊断标准患者,CRRT方式主要为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每例患者在开始CRRT时及治疗24 h后做APACHEⅡ评分, 测定CRRT治疗前后血清IL-6和TNF-α水平,并应用公式计算炎症介质的体外清除量.结果(1)SIRS和败血症并发急性肾衰患者住院总体死亡率为71%(25/35);(2) CRRT治疗后 APACHE Ⅱ评分有显著下降;( 3)生存组患者CRRT治疗前APACHE Ⅱ评分较死亡组明显低,而其他临床指标如年龄、性别、24 h超滤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CRRT治疗后血清炎症介质IL-6和TNF-α水平较治疗前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5)CRRT治疗1 h时对IL-6 和TNF-a体外清除总量最大,6 h以后有显著减少,炎症介质的清除主要是吸附清除,其中1 h吸附清除量最大,占总清除量的90%~92%,6 h以后吸附清除量和所占清除比例显著下降,而滤过清除量相对恒定;(6)使用F 60透析器和使用AN 69血滤器, 炎症介质的滤过清除量差异无显著性,但<4 h(不包括4 h)AN 69血滤器的的吸附清除能力显著高于F 60(P<0.01). 结论即使行CRRT治疗,SIRS和败血症并发急性肾衰患者预后仍较差,提示早期即在病情较轻时行CRRT治疗可能改善预后,但CRRT治疗并不能有效清除SIRS和败血症患者体内炎症介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脓毒症伴多器官衰竭(MOF)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免疫功能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22例脓毒症伴MO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死亡率、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免疫功能指标水平、PCT及CRP水平。结果:治疗30 d后,研究组患者死亡率为14.7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 d后两组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 d后研究组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 d后两组免疫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 d后两组CD4+及CD4+/CD8+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1 d后,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水平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 d后两组PCT及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 d后两组PCT及CR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1 d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乌司他丁治疗脓毒症伴MOF患者可降低病死率和炎症因子水平,以及改善免疫功能指标水平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王侠  汤哲  王晶 《疑难病杂志》2012,11(6):433-435
目的观察老年脓毒症患者使用谷氨酰胺(Gln)对其营养状况、免疫和急性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40例老年脓毒症患者采用前瞻、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随机分为Gln强化营养组(n=20)和对照组(n=20)。2组使用等热能肠外营养。Gln组另给予Gln 10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7 d。比较2组治疗前第1天和治疗后第8天的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T辅助淋巴细胞(CD4)、T辅助淋巴细胞(CD4)/抑制性淋巴细胞比值(CD4/CD8)、C反应蛋白(CRP)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结果 Gln组治疗后的血清Alb、PAB、IgG、CD4、CD4/CD8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CRP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P<0.01),且Gln组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5)。结论将Gln应用于老年脓毒症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不仅能提供能量和促进蛋白质合成,同时可调节免疫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对老年脓毒症的预后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大黄治疗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黄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治疗作用。方法对照组(n=25例)予常规病因治疗,治疗组(n=25例)加用生大黄粉10 g口服,不能口服者保留灌肠,连用5天。测定SIRS患者血清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的CRP、TNF-αI、L-1β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也有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APACHEⅡ评分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MODS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大黄能明显改善SIRS患者的预后,降低病死率,临床应用有很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脓毒症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与炎症状态动态变化之间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106例脓毒症患者作为观察组、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对照组体检当天与观察组入院第1天的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炎症状态指标[体温、心率、呼吸频率、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价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内毒素]水平;根据观察组入院后28 d的转归情况分为存活组(n=76)与死亡组(n=30),比较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入院第1天、第4天、第7天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炎症状态指标水平及APACHEⅡ评分;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脓毒症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与炎症反应水平指标及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1)对照组患者入院第1天的外周血CD4+、CD4+/CD8+水平均高于观察组,而体温、心率、呼吸频率、APACHEⅡ评分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清CRP、血清降钙素原、血清内毒素、外周血CD8+水平均低于观察组(均P<0.05).(2)入院第7天,存活组患者的外周血CD4+、CD4+/CD8+水平均高于死亡组,外周血CD8+水平低于死亡组(均P<0.05);入院第4天及第7天,存活组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APACHEⅡ评分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清CRP、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均低于死亡组,且入院第1天存活组的心率及APACHEⅡ评分、入院第7天存活组患者的体温及血清内毒素水平亦低于死亡组(均P<0.05).(3)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脓毒症患者的体温、心率、呼吸频率、APACHEⅡ评分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清CRP、血清降钙素原、血清内毒素水平与外周血CD4+、CD4+/CD8+水平均呈负相关,与外周血CD8+水平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 脓毒症患者发病早期即存在免疫功能紊乱及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两者共同影响疾病预后,动态监测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全身炎症状态动态变化可评估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诊疗效果及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Ca2+、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淀粉酶含量与AP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107例AP患者,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AP(MAP)组59例,中度AP(MSAP)组23例及重度AP(SAP)组25例,测定3组患者入院时血Ca2+、CRP、纤维蛋白原、淀粉酶含量,分析其变化及与APACHE I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与MAP组比较,MSAP组及SAP组患者血Ca2+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CRP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血淀粉酶和纤维蛋白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ACHEⅡ评分与CRP、纤维蛋白原呈正相关(r=0.432,P<0.01;r=0.223,P<0.05),与血Ca2+呈负相关(r=-0.312,P<0.01)。结论:监测AP患者血Ca2+、CRP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及变化可评估AP患者的病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病情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该院儿科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者115例,按是否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分为SIRS组和非SIRS组,另取同期3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黏膜局部抗体(IgA)、免疫球蛋白G(IgG)和免疫球蛋白M(IgM)、T淋巴细胞CD3~+、CD4~+、CD8~+及CD4~+/CD8~+等指标。结果 MPP患儿的IL-6、IL-8、TNF-α、hs-CRP、IgG、IgM和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SIRS组的IL-6、IL-8、TNF-α、hs-CRP、IgG和IgM水平显著高于非SIRS组(P<0.05)。所有MPP患儿的IgA、CD3~+、CD4~+及CD4~+/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SIRS组的IgA、CD3~+、CD4~+及CD4~+/CD8~+水平显著低于非SIRS组(P<0.05)。结论 MPP患儿的免疫功能受到损害,其程度与MPP患儿病情严重度密切相关;血清hs-CRP水平与细胞因子和免疫蛋白水平密切相关,可以反映机体免疫功能的状况,协助判断MPP患儿病情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丙种球蛋白在脓毒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将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东部医院收治的118例脓毒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每组59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加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指标(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WBC、HR)、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及血清炎性因子(CRP、TNF-α、IL-10)水平的变化。 结果 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SOFA评分[(6.72±1.25)分]、APACHEⅡ评分[(11.19±2.09)分]、WBC[(7.82±1.32)×109/L]及HR[(83.29±15.35)次/min]均明显降低(均P<0.001)。治疗后,观察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CD4+、CD8+及CD4+/CD8+)显著改善(均P<0.05),且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除CD8+无显著变化外,CD4+、CD4+/CD8+均明显改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IgG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体液免疫无明显变化(均P>0.05)。治疗后,2组促炎因子(CRP、TNF-α)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抑炎因子(IL-10)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丙种球蛋白治疗可明显增强脓毒症患者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状态,改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有助于患者病情的改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短程甲泼尼龙冲击疗法在早期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急性胰腺炎(AP)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消化内科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9例住院合并SIRS的AP患者,采用数字表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给予内科综合治疗,观察组45例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1.5 mg/(kg·d)×3 d的甲泼尼龙治疗,疗程1周;治疗前、治疗3 d、5 d采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评价疗效,并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记录两组急性肾衰竭、急性呼吸衰竭等器官衰竭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3 d、治疗5 d时的APACHEⅡ评分、SIRS评分、CRP水平均低于入院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3 d时的APACHEⅡ评分[(5.02±0.97)分vs(6.41±1.17)分]、SIRS评分[(1.74±0.29)分vs(2.24±0.32)分]和CRP水平[(162.9±27.2)mg/dL vs(192.4±36.9)mg/dL]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治疗5 d时的APACHEⅡ评分[(4.33±0.96)分vs(5.24±1.03)分]、SIRS评分[(1.32±0.24)分vs(1.75±0.30)分]、CRP水平[(83.6±17.2)mg/dL vs(142.8±27.4)mg/dL]比较,观察组也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器官衰竭发生率为75.5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病死率为6.67%,对照组为9.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短程甲泼尼龙冲击疗法能快速控制AP患者炎症反应,降低病情严重程度,减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邢朝阳  ;王惠  ;杨玉军 《现代医学》2014,(11):1320-1323
目的:观察早期免疫型肠内营养治疗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血清炎症细胞因子及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我院重症医学科(ICU)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4例)和试验组(36例)。两组一般治疗措施相同,对照组给予常规肠内营养,试验组在常规营养支持基础上每日添加生理需要量的鱼油、谷氨酰胺及精氨酸。两组均治疗7 d。两组于治疗前后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和SIRS评分,检测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IL-6I、L-8)、免疫球蛋白(Ig G、Ig A、Ig M)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前APACHEⅡ、SIRS评分,CRP、TNF-α、IL-1、IL-6I、L-8、Ig G、Ig A、Ig M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治疗后APACHEⅡ、SIRS评分,CRP、TNF-α、IL-1、IL-6、IL-8下降更为显著(均P〈0.05);Ig G、Ig A、Ig M显著增高(均P〈0.05)。结论:早期免疫型肠内营养能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减轻全身炎症反应程度,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观察胸腺肽α1治疗脓毒症患者免疫等指标的变化,为其治疗脓毒症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8月期间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ICU收治的50例脓毒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改善脏器功能等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胸腺肽α1治疗,疗程为7 d。分别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CD3+、CD8+、CD4+/CD8+比值等T细胞指标;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和TLR9信号通路中Toll样受体9(TLR9)、核因子KB(NF-κB)蛋白表达等炎症指标;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估(SOFA)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Ⅱ(APACHEⅡ)评分等病情严重程度指标。   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CD3+上升、CD8+下降、CD4+/CD8+比值上升,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74、3.864、2.162,均P < 0.05)。观察组治疗后,患者PCT、CRP水平和TLR9、NF-κB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4.833、7.081、5.871、8.361,均P < 0.05)。观察组治疗后SOFA和APACHEⅡ评分均下降,下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t=3.672、5.354,均P < 0.05)。   结论  胸腺肽α1可很好地调节脓毒症患者的免疫功能,减轻脓毒症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7.
富丽  由丽丽  温立春 《西部医学》2020,32(12):1825-1829,1834
目的 探讨早期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联合集束化干预治疗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并发脓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90例SCAP并发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5)与对照组(n=45)。对照组采取集束化干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早期CRRT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炎症指标[肿瘤坏死因子(TNF) α、降钙素原(PCT)、C 反应蛋白(CRP)]水平、血清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及免疫功能指标[外周血CD4+/CD8+比值和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浓度]变化与相关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变化。并统计两组临床结局指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1.11%)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治疗后,两组TNF α、PCT及CRP浓度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降低更显著(均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SOD水平显著升高,血清MDA含量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改善更显著(均P<0.05)。两组治疗后外周血CD4+/CD8+比值和血清IgA、IgG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增高更显著(均P<0.05)。治疗后,两组APACHE Ⅱ评分与SOFA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入住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在28天病死率上,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CRRT联合集束化干预治疗SCAP并发脓毒症,能够明显减轻患者体内过度的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改善患者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氩氦冷冻治疗对软组织肉瘤病人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36例软组织肉瘤病人行氩氦冷冻治疗,采用流式细胞仪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病人治疗前及治疗后1、2、4周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T细胞比值及IL-2、IL-4、IL-10、IL-12水平变化;选择同期健康查体者30例为正常对照组。结果软组织肉瘤病人治疗前CD3+、CD4+、CD4+/CD8+T细胞比值及IL-2、IL-12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t=7.24~16.01,P0.01),CD8+T细胞和IL-4、IL-10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t=5.78~13.44,P0.01);治疗后CD3+、CD4+、CD4+/CD8+T细胞比值和IL-2、IL-12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增加(F=10.61~40.92,q=3.29~14.80,P0.05),CD8+T细胞明显下降(F=7.83,q=3.71~6.25,P0.05),IL-4、IL-10水平无明显变化(F=0.95、1.06,P0.05)。结论软组织肉瘤病人免疫功能低下,Th1/Th2亚群向Th2方向漂移;氩氦冷冻治疗后短期内病人的免疫功能上调,Th1/Th2亚群转向Th1。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评分与急腹症患者病情严重度、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病死率的关系,进一步观察SIRS评分对预测急腹症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 193例患者分别予以SIRS评分、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价系统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Ⅱ)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统计,并行相关的统计学分析.结果 SIRS评分≥2分组,APACHEⅡ评分增高显著,与SIRS评分=0/1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组患者SIRS评分显著增高(P<0.05).入院第1、3天APACHEⅡ评分与SIRS评分明显正相关(P<0.01).SIRS评分=0/1/2分组患者无1例死亡;SIRS>2分时,死亡例数逐渐增高(1例),以SIRS评分为4时最高(2例).结论 SIRS评分与病情严重度密切相关,尤其SIRS评分≥2分与病情及并发症发生关系更为密切.支持SIRS评分是一个简单、独立、有价值的预后评分标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对急诊脓毒症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2010年10月—2011年4月将收住急诊抢救室的74例患者按诊断标准分为严重脓毒症(SS)组25例、脓毒症(sepsis)组25例、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组11例、非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Non-S1RS)组13例,分别检测PCT、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WBC)计数,并记录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结果 SS组血清PCT、WBC、CRP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明显升高,其次为sepsis组,SIRS组和Non-SIRS组较低,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PCT≥0.5ng/ml为临界点,诊断脓毒症的敏感性为82.0%,特异性91.7%,均高于CRP、WBC计数。PCT的ROC曲线下面积大于CRP与WBC,血清PCT与CRP、APACHEⅡ评分呈明显正相关(r=0.724,r=0.475,P<0.01),CRP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389,P=0.001)。结论 PCT对急诊脓毒症具有较高的早期诊断价值。PCT与脓毒症患者的严重程度相关,是评估感染严重程度的较好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