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CT与MRI对脊柱外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7月~2015年6月收治的40例脊柱外伤患者的CT、MRI资料,统计CT、MRI对椎体、椎弓骨折及骨碎片移位检出率,比较CT、MRI检出脊髓、神经根、前、后纵韧带及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率,探析CT、MRI在诊断脊柱外伤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本组40例脊柱外伤患者骨折椎体共51个,椎体碎骨片206个,椎体、附件压迫脊髓碎骨片分别为50个、38个,压迫神经跟骨碎片28个。CT、MRI对骨折椎体、椎体压迫脊髓碎骨片、附件压迫脊髓碎骨片、压迫神经根碎骨片数目检出率对比无差异(P0.05),CT检出椎体碎骨片数目多于MRI,MRI对脊髓损伤、韧带损伤检出率均高于CT(P0.05)。结论:MRI对脊柱外伤空间定位优势好,诊断更为全面,CT对椎弓根损伤、椎管容积改变显示优势好,两者联合诊断可提高脊柱外伤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脊柱损伤的MRI分析与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和总结脊柱损伤的MRI表现和诊断意义。方法:80例脊柱外伤患者均作MRI检查。结果:80例中颈椎25例,胸椎26例,腰椎29例,其中包括椎骨骨折,椎体脱位,椎间盘突出,韧带损伤,脊髓损伤。结论:通过MRI对脊柱损伤的观察和诊断既能明确的显示脊髓、韧带、椎间盘和椎旁软组织受损伤的细节,还能明确椎骨受伤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脊柱挫伤的影像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搜集60例脊柱外伤患者行X线、CT和MRI检查,对其三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椎体骨折45例:X线显示椎体骨折41例,累及115节椎体(90.6%),伴附件骨折32处(61.5%).CT显示椎体骨折45例,累及127节椎体(100.0%),伴附件骨折52处(96.2%),脊髓损伤3例,硬膜外下血肿2例.MR显示椎体骨折44例,累及123节椎体(96.9%),伴附件骨折48处(92.3%),韧带损伤16处,脊髓损伤10例,硬膜外下血肿6例.椎体挫伤15例:MRI显示23节椎体挫伤,伴附件挫伤7处;X线和CT均未发现异常.结论:显示骨折CT敏感度优于MRI和X线平片,显示骨挫伤和韧带、脊髓损伤MRI明显优于CT和X线平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对脊柱外伤应用CT和磁共振成像(MRI)两种常见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方法 观察本院收治的42例脊柱外伤患者的的CT、MRI资料,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分析 CT、MRI对损伤脊柱的椎体骨折检出率、椎弓骨折检出率,以及对碎骨片移位率、椎间盘损伤、韧带损伤、椎管容积改变、脊柱曲度改变、脊髓损伤、神经根损伤、椎旁软组织损伤的诊断效果.结果 CT能发现特殊部位的骨折及单纯无变形椎体裂纹骨折,能对显示椎体、椎弓骨折线和骨折片的移位优于MRI;MRI 对显示脊髓损伤、神经根损伤、韧带损伤、椎体挫伤、软组织损伤比CT更敏感、更清楚,显示损伤范围比CT更大、更明确.结论 CT、MRI对显示脊柱外伤各有优缺点,MRI对脊柱外伤空间定位准确,是外伤性脊髓病变最佳的检查方法,对硬膜外出血、韧带撕裂、外伤性椎间盘脱出和椎体骨折也能很好显示,两种方法结合能达到相互弥补不足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MSCT和MRI对脊柱创伤的评估。方法:收集65例脊柱创伤的MSCT和MRI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MSCT对显示椎体及其附件骨折线和骨折片的移位较MRI清晰,MRI对显示脊柱骨组织水肿挫伤、韧带损伤、椎管内血肿及脊髓挫伤等明显优于MSCT。结论:MRI对脊柱的创伤评估方面明显优于MSCT,有利于治疗方法的选择和手术时机的掌握,提高脊柱脊髓创伤的诊断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6.
脊柱爆裂性骨折的影像学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脊柱爆裂性骨折的X线平片、CT与MR的诊断价值。方法51例脊柱爆裂性骨折患者,其中颈椎3例,胸椎18例,腰椎30例,所有病例均行X线平片、CT及MRI检查,对其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X线平片表现为椎体前后部高度缩短,椎体前后径、横径增宽和(或)椎弓根间距增宽,棘突间距增宽,骨折片突入椎管等爆裂性骨折表现28例(54.90%);与单纯压缩性骨折表现相似20例(39.21%);漏诊骨折3例(5.88%)。CT主要表现为椎体纵、横形多处或单处骨折49例(96.07%);骨折片向后突入椎管,椎管狭窄35例(68.62%);脊柱附件骨折22例(43.14%)。MRI同时还显示脊髓损伤35例(68.62%),椎间盘损伤29例(56.86%),硬膜外血肿12例(23.52%),后纵韧带断裂6例(11.76%)。结论X线平片是常规检查,但诊断爆裂性骨折有明显局限性,对单纯压缩性骨折或未见骨折而有神经症状者均须行CT或MRI检查;CT对显示骨折及骨折片移位优于MRI;而MRI显示椎管内神经损伤优于CT;CT与MRI两者结合对脊柱爆裂性骨折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低场MRI在颈椎外伤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50例急性颈椎外伤患者资料,分析颈椎及颈髓形态信号改变.结果 50例患者中,颈椎骨折21例,颈椎骨挫伤4例,颈髓损伤18例,颈椎附件损伤10例,合并颈椎脱位5例,合并椎管内硬膜外血肿1例,合并颈椎间盘突出12例,合并椎管狭窄12例.结论 低场MRI可显示椎体损伤的范围、骨折的形态、骨折片移位的方向、程度,并对脊髓的压迫和损伤程度进行判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脊柱的损伤CT比X线片能够提供更多的信息,探讨对脊柱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20例脊柱损伤的X线与CT影像资料。结果:120例中X线发现椎体骨折116倒,CT扫描发现椎体骨折120例。多椎体骨折16例,椎管狭窄38例,损伤部位:颈椎2例,胸椎21例,腰椎81例,胸腰椎复合损伤16例。结论:X线是脊柱损伤的基本诊断方法,但因体位和影像重叠的影响对骨折缺乏特异性和敏感性,CT扫描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比X线更多的信息和可靠的依据,是脊柱损伤的首选方法,CT在诊断椎管狭窄的程度有重要价值,CT检查明显优于X线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和总结脊柱损伤的磁共振表现和意义。材料与方法:分析60例脊柱损伤患者MR检查表现。结果:60例中颈椎18例,胸椎20例,腰椎22例,其中包括椎骨骨折,椎体脱位,椎间盘突出,韧带损伤,脊髓损伤。结论:MR I除了可以观察脊柱形态及位置的改变外,还可很好的显示脊柱,脊髓及韧带损伤后的病理改变情况。  相似文献   

10.
胸腰椎外伤性骨折MRI诊断与X线平片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MRI在胸腰椎损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比分析21例胸腰椎骨折的MRI及X线平片表现/。结果 X线平片21例共32节胸腰椎发生椎体骨折,其中单椎体骨折者11例,多椎体骨折者10例;单纯屈曲压缩型13例,爆裂型4例,骨折脱位型4例;附件骨折3例,MRI扫描所见椎体骨折的类型与X线平片均相同,但对附件骨折显示较差(仅显示1例),另外MRI发现椎体轻度骨挫伤10例共计19节,脊髓损伤8例,韧带损伤10例,硬膜外血肿6例,结论 X线平片是脊椎损伤的基本检查手段,MRI是脊柱损伤必要的补充手段。能发现X线平片无法显示的隐匿性骨折及脊髓损伤,韧带损伤,硬膜外血肿,另外MRI对于骨折分型,判断脊柱失稳,椎管狭窄程度,鉴别急慢性骨折及制定治疗方案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及磁共振成像(MRI)在胸腰椎爆裂型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胸腰椎爆裂型骨折临床、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SCT及MRI检查,比较两者诊断结果,分析骨折合并脊髓、韧带及椎间盘损伤等情况MSCT、MRI表现.结果 52例中,椎管内骨折片的显示MSCT优于MRI(49个比40个,P<0.05);韧带、脊髓及椎间盘等软组织损伤的显示MRI均优于MSCT,MRI发现韧带损伤15例,MSCT 1例(P<0.01);脊髓损伤CT检出6例,MRI 25例(P<0.01);椎间盘损伤MSCT检出5例,MRI 39例(P<0.01).结论 脊柱损伤应常规行MSCT检查,MRI应作为韧带、脊髓损伤的首选检查.胸腰椎爆裂型骨折尤其存在不稳定骨折者,应同时选用MSCT和MRI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螺旋CT及核磁共振检查对脊柱损伤康复恢复的评价作用。方法:纳入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1月确诊为脊柱外伤的患者106例,术后半年对患者均进行了CT及MRI两种影像学检查,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分别在术后康复期进行影像学资料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恢复中脊柱的附件骨折、碎骨片移位、椎体骨折、脊髓损伤、椎管容积改变、脊柱曲度改变、韧带损伤、软组织损伤、椎间盘损伤、神经根损伤的情况。结果:两组脊柱损伤患者在韧带损伤、脊髓损伤、神经根损伤、软组织损伤康复恢复的检查方面MRI较CT结果敏感性和清晰性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在特殊部位的骨折、单纯无变形椎体裂纹骨折方面表现优秀,对显示椎弓骨折线、椎体及骨折片的移位要优于MRI。结论:CT及MRI两种影像学对脊柱外伤康复的恢复评价各有其优势,CT对骨折线的现象较为敏感,能全面贯彻患者韧带损伤情况,MRI对脊柱空间定位较为准确,对脊髓病变损伤情况显示更为精确,联合两种方法能够更有效的脊柱损伤康复恢复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螺旋CT及核磁共振检查对脊柱损伤康复恢复的评价作用。材料与方法:纳入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确诊为脊柱外伤的患者106例,术后半年对患者均进行了CT及MRI两种影像学检查,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分别在术后康复期进行影像学资料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恢复中脊柱的附件骨折、碎骨片移位、椎体骨折、脊髓损伤、椎管容积改变、脊柱曲度改变、韧带损伤、软组织损伤、椎间盘损伤、神经根损伤的情况。结果:两组脊柱损伤患者在韧带损伤、脊髓损伤、神经根损伤、软组织损伤康复恢复的检查方面MRI较CT结果敏感性和清晰性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在特殊部位的骨折、单纯无变形椎体裂纹骨折方面表现优秀,对显示椎弓骨折线、椎体及骨折片的移位要优于MRI。结论:CT及MRI两种影像学对脊柱外伤康复的恢复评价各有其优势,CT对骨折线的现象较为敏感,能全面观察患者韧带损伤情况,MRI对脊柱空间定位较为准确,对脊髓病变损伤情况显示更为精确,联合两种方法能够更有效的脊柱损伤康复恢复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4.
随机选择42例急性脊柱创伤患者,所有患者都经过X线拍片、CT与MRI检查进行诊断,并给予后路椎弓根固定手术治疗。经过检查,12例确诊为胸椎损伤,28例确诊为腰椎损伤,2例确诊为胸椎与腰椎同时受损,所有患者都为外伤引起的骨折导致脊柱损伤。所有患者手术完成顺利,进行1年的随访调查,未发现后路椎弓根固定失败、并发症与致死亡的患者。经有效治疗,所有患者椎体压缩高度恢复的平均水平为40.1°,畸形角恢复的平均水平为19.1°,38例患者的神经功能已恢复到D级与E级水平。X线拍片、CT与MRI检查各有优缺点,有效地将三者结合起来对诊断创伤性脊柱损伤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患者行后路椎弓根固定术,其治疗效果较好,并发症少,致死率得到有效降低,后路椎弓根固定术是治疗外伤性骨折引起的急性胸、腰椎脊柱创伤的有效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颈椎外伤性损伤MRI诊断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MRI在诊断颈椎外伤中的作用与价值。方法 75例中男66例,女9例,年龄9-63岁,平均33.2岁。在伤后1d-6个月就诊,采用安科ASM-015P磁共振成像系统。常规行SE序列T1WI及T2WI,部分病例加扫矢状位GR序列。结果 75例中,上颈椎骨折6例,下颈椎61例,上下颈椎同时受累7例,有5例合并颅内出血及胸腰椎损伤,6例合并椎管内硬膜外血肿,主要表现为椎体及附件骨折,椎体脱位,18例显示前纵韧带撕裂,41例显示后纵韧带撕裂,32例椎间盘突出或破裂,69例脊髓受压,其中6例横断,3例不全横断。结论 MR能全方位反映不同类型颈椎及脊髓损伤的程度和病理变化。对脊髓,间盘,韧带等软组织损伤作出评价并判断椎体稳定与否,有CT,X线不可比拟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5.12汶川大地震致脊椎外伤伤员的影像学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5月12日至6月12日因地震性脊柱外伤在我院行放射检查者,共320例。其中行X线检查310例,CT检查38例,MRI检查15例。结果:148例伤员影像学检查为阳性,阳性率为46.25%。30-39岁年龄组伤员人数最多,为68例,其中女性40例。阳性伤员中,多发伤有80例(54.05%)。单一椎体骨折98例,多发椎体骨折42例,椎体脱位12例。椎体压缩骨折114个,爆裂骨折26个,附件骨折31个。310例伤员中,共累及182个椎体,即颈椎15个,胸椎59个,腰椎100个,骶椎8个。结论:地震致脊椎外伤受累人群主要为30-39岁青年女性,多发伤多见。单一椎体骨折相对多见,骨折损伤类型以压缩性骨折为主,腰椎为最常见受伤部位。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脊柱外伤的及时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脊柱损伤的MRI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43例脊柱外伤患者,受伤部位为颈、胸、腰。全部行MRI常规扫描。结果:43例脊柱外伤中,椎体骨折25例,其中单纯性椎体压缩骨折6例,复合性椎骨骨折19例,椎体骨折伴脱位9例。椎体骨折在MRI上的表现分急、慢性期,急性期表现呈长T1、长T2信号,椎体中央可见一水平的带状异常信号,为骨折线;慢性期表现为骨折椎体变形明显,但其内信号恢复正常。脊髓损伤(水肿与出血)18例,其中脊髓断裂4例。脊髓水肿表现为脊髓肿胀、增粗,呈等或长T1、长T2信号。脊髓损伤出血,在不同时期MRI的表现不同。椎间盘损伤6例,可见损伤间盘信号变低或消失。韧带断裂5例,断裂后韧带黑色条纹影失去正常的连续性或呈皱缩的黑色条点。结论:MRI最大的优势是从不同的断面、不同的加权像清楚地显示脊椎的损伤,并可根据信号的不同判断脊髓损伤的程度和时期。  相似文献   

18.
MRI在诊断颈椎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目的:探讨MRI在颈椎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36例颈椎外伤患者行MRI检查,所有患者均行X线检查,其中18例行CT检查。结果:36例中伤及C5-7椎体的有26例,占72.2%。根据MRI表现,将颈椎外伤分为4类:单纯压缩性骨折,爆裂骨折,骨折脱位,无骨折脱位。全部病例中32例伴有脊髓信号异常:脊髓肿胀12例,水肿12例,脊髓出血3例,脊髓横断2例,脊髓萎缩1例,脊髓空洞2例。结论:MRI可以对颈椎损伤形态及脊髓、韧带、间盘等软组织损伤做出准确的评价,并可明确颈椎外伤后稳定性的预后。所以,MRI应作为颈椎损伤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小脊椎损伤中影像学检查的价值。材料与方法:46例脊椎损伤病例均进行X线平片,CT扫描。椎管受累者4例进行MRI检查。结果:X线平片,CT证实椎体骨折17例。颈椎4例(寰椎侧块2例,寰椎前结节1例。白椎体左侧横突骨折1例)。胸腰椎骨折13例。其中爆裂型T12L1骨折3例,L5椎体爆裂型骨折1例。前者椎管内有多个骨碎片,硬膜囊疝形成。椎管指数2-3。后者损伤累及脊椎前、中柱,椎管形态异常。②单纯椎体压缩性骨折9例。③40例检出腰椎间盘病。其中36例腰椎间盘膨出症,4例为腰椎间盘突出症。④4例疑似脊髓、神经损伤又进行了MRI检查。均显示脊髓信号异常。2例脊髓圆锥受压,硬膜囊疝形成。1例T12L1脊髓血肿,1例脊髓水肿、挫伤。结论:在小儿脊椎损伤中,影像学检查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脊柱骨折的多种影像学特征和影像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AS合并脊柱骨折患者的影像学和临床资料.结果 损伤节段位于颈椎5例(25.00%),胸腰椎15例(75.00%),其中屈曲型损伤11例(55.00%),屈曲过伸型损伤9例(45.00%),前中后三柱同时损伤14例(70.00%),伴脊髓损伤8例(40.00%).X线平片共发现脊柱损伤征象43个,多层螺旋CT(MSCT)发现93个,MRI发现102个.结论 AS脊柱骨折常表现为累及三柱的贯通性骨折,MRI和MSCT是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MRI显示脊髓损伤和后柱损伤有明显优势,是评估AS合并脊柱骨折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