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药物组合对高龄危重患者麻醉诱导及术中血压(BP)、心率(HR)的影响。方法40例80岁以上ASAⅡ-Ⅲ级老年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0例),A组麻醉诱导及维持采用咪唑安定 芬太尼 异氟醚;B组麻醉诱导及维持采用依托咪酯 七氟醚 氧化亚氮-氧气混合气。观察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T1)、插管时(T2)、切皮时(T3)、切皮后30min(T4)、术毕拔管时(T5)的平均动脉压(MAP)、HR以及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的变化。结果A组患者诱导后BIS由95±2降为52±4,MAP、HR由110±11mmHg、73±8/min分别降至75±9mmHg、59±4/min;B组患者吸入诱导后BIS值由94±3降至58±3,其MAP、HR分别由103±8mmHg、76±6/min降至87±7mmHg、67±5/min。气管插管时,两组间BIS无差异,而A组MAP、HR较B组明显升高(P<0.01或P<0.05)。结论高龄危重患者手术中应用依托咪酯 七氟醚 氧化亚氮诱导及术中麻醉能维持其BP、HR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丙泊酚用于复合麻醉诱导时对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手术150例,随机分为A、B、C 3组各50例。麻醉诱导采用不同剂量的丙泊酚复合咪达唑仑、芬太尼、维库溴铵。其中,A组丙泊酚用量1.0mg/kg,B组1.2mg/kg,C组1.5mg/kg。观察3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T1)、插管即刻(T2)及插管后2min(T3)各时间节点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的变化。结果:T2时,A组SBP、HR显著高于C组(P<0.05);T3时,A组、B组SBP、DBP及HR均显著高于C组(P<0.05)。与T0比较,C组SBP、DBP及HR均显著降低(P<0.05);A组、B组T3时间节点SBP、DBP及HR与T0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1.0和1.2mg/kg丙泊酚用于复合全麻诱导相对安全;而1.5mg/kg丙泊酚用于麻醉诱导时,血压和HR显著降低,对循环系统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静脉输注(TCI)在老年肺癌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肺癌肺叶切除60例,随机分为TCI组(观察组)和普通静吸复合全麻组(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0.1mg/kg,TCI舒芬太尼0.4ng/ml,丙泊酚3.5μg/ml,待睫毛反射消失,静脉注射阿曲库铵0.6mg/kg;对照组:依次选用咪达唑仑0.05~0.1mg/kg、丙泊酚1.5~2.5mg/kg、芬太尼3μg/kg、阿曲库铵0.6mg/kg静脉推注。记录两组麻醉前(T0)、插管前(T1)、插管后即刻(T2)、插管后5min(T3)、单肺通气后30min(T4)、拔管时(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O2)、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脑电双频指数(BIS)恢复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T1时的MAP和HR水平显著低于两组T0时水平(P<0.05);T2时两组均显著回升,但对照组比观察组更加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T3时MAP和HR水平两组再次下降,对照组比观察组显著。T4、T5时,观察组MAP和HR水平逐渐平稳,而对照组呈显现升高趋势,与观察组同一时间节点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SO2水平在T4和T5时显著低于观察组同一时间节点,也显著低于同组T0时水平(P<0.05);而PETCO2水平T3、T4、T5时显著高于观察组和同组的T0时水平(P<0.05)。两组不同和T3时间节点BIS恢复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诱导期咳嗽和术后躁动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芬尼复合丙泊酚靶控静脉输注对老年肺癌切除时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麻醉水平平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丙泊酚、瑞芬太尼、阿曲库铵联合用于全凭静脉复合麻醉在高龄危重患者全身麻醉中的作用。方法30例拟行全身麻醉的高龄危重患者全部采用丙泊酚、瑞芬太尼、阿曲库铵全凭静脉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监测麻醉前、诱导后3 min、插管后1~2 min、插管后10 min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麻醉后清醒时间及麻醉中知晓情况。结果30例患者诱导后表现出明显的血压下降和心率减慢,与麻醉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1~2 min后,心率、血压能恢复到诱导前水平,所有患者麻醉维持过程中SBP、HR、SpO2无显著变化(P>0.05);麻醉后5 min内所有患者完全清醒,术中无l例诉术中知晓。结论丙泊酚、瑞芬太尼、阿曲库铵全凭静脉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用于高龄危重患者是一种较安全,确实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无肌松药插管时插管条件和插管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90例拟在气管内插管全麻下行择期腔镜辅助甲状腺手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3组:肌松组(A组)、右美托咪定组(B组)、无肌松组(C组).麻醉诱导前10 min,B组静脉泵注0.60 μg/kg右美托咪定,A组和C组泵注相同时间的生理盐水.泵注完成后,开始麻醉诱导.麻醉诱导药物如下:舒芬太尼0.30 μg/kg,咪达唑仑0.04 mg/kg,依托咪酯0.20 mg/kg.A组静注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15 mg/kg,B组和C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记录所有患者入室后5 min基础值(T0)、泵注右美托咪定或生理盐水后(T1)、气管插管前(T2)、气管插管后即刻(T3)、气管插管后3 min(T4)、气管插管后5 min(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T3、T4和T5时的气道峰压,面罩给氧和气管插管时的插管条件评分.结果 A、B两组的插管条件评分显著低于C组(P<0.05).3组患者T2时的MAP较To时均显著降低(P<0.05);与T2比较,A组和C组患者T3时的MAP显著升高(P<0.05).B组患者T1、T2时的HR较To时均明显降低(P<0.05);A组和C组患者,T2较To时的HR明显减慢(P<0.05);A组患者,T3较T2时的HR显著增快(P<0.05);在C组中,T3和T4时较T2时的HR均明显加快(P<0.05).3组患者T2~T5时间点与To时间点比较,SpO2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T3、T4、T5时的气道峰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能够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无肌松药插管时的插管条件,并有利于维持无肌松插管时的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用FloTrac/Vigileo系统评估七氟烷和丙泊酚诱导对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胃肠道肿瘤手术老年患者40例,年龄60~75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Ⅱ级。随机分为两组(n=20):七氟烷诱导组(S组)与丙泊酚诱导组(P组)。S组采用8%七氟烷预充呼吸回路快速诱导法,P组设定丙泊酚血浆靶控(TCI)浓度3μg/ml行麻醉诱导。记录基础值(T0)、脑电双频指数(BIS)降为60时(T1)、插管前即刻(T2)、插管后即刻(T3)、插管后1,3,5,10,15和20 min(T4~9)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排量(CO)、每搏量(SV)以及机械通气后各时点的每搏量变异度(SVV)。结果 CO:两组在插管前即刻降至最低水平,S组降低幅度大于P组(P〈0.05)。SV:P组降低幅度大于S组,S组插管后5 min、P组插管后10 min趋于稳定(P〈0.05)。MAP:S组插管后5 min、P组插管后10 min趋于平稳,P组降低幅度大于S组(P〈0.05)。HR:S组插管前即刻较基础值降低12.1%,P组插管后1 min高于基础值7.5%(P〈0.05)。P组SVV试验中各时点均高于S组(P〈0.05)。结论在诱导开始至插管前阶段,七氟烷诱导对心排量的影响程度较大。插管后20 min的维持阶段,七氟烷组各指标趋于稳定所需时间明显短于丙泊酚组。  相似文献   

7.
邢书生 《临床军医杂志》2012,40(5):1224-1225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乳剂与丙泊酚对老年患者全身麻醉诱导的效果。方法选择(ASA)Ⅱ~Ⅲ级,年龄65~75岁的老年患者70例,择期在全麻下行上腹部手术,随机分为依托咪酯组(E组)和丙泊酚组(P组)各35例,观察两组在全麻诱导各阶段的SBP、DBP、HR值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全组的全麻诱导效果好,但在诱导后插管前的SBP、DBP、HR值都较基础值显著降低,P组明显低于E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托咪酯乳剂与丙泊酚均可用于老年患者的全身麻醉诱导,但依托咪酯乳剂在诱导和插管期间对老年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显著低于丙泊酚,不良反应更少。老年患者全麻诱导依托咪酯乳剂优于丙泊酚。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喉麻管表面麻醉联合右美托咪定对双腔气管插管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2月60例择期行胸科手术并需要行双腔气管插管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S)和对照组(D)两组,每组30例.实验组在麻醉诱导前行右美托咪定0.75μg/kg静脉泵注10 min,并在插管时用喉麻管将2%利多卡因1 mg/kg行声门上,声门下表面麻醉.对照组在麻醉诱导前应用等量生理盐水静脉泵注10 min,并在插管时用喉麻管将2%利多卡因1 mg/kg行声门上,声门下表面麻醉.观察两组入室后(T0)、输注右美托咪定或生理盐水后(T1)、插管前即刻(T2)、插管后1 min(T3)、插管后3 min(T4)、插管后5 min(T 5)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以及诱导期心血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S组在T 1、T 2、T 3和T 4的HR、SBP、DBP和MAP低于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T0、T5时段血流动力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组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麻醉诱导前2%利多卡因1 mg/kg喷喉表面麻醉联合右美托咪定0.75μg/kg静脉泵注10 min能够降低双腔气管插管引发的心血管应激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并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胫腓骨骨折患者内固定手术使用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的麻醉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表法将2017年5月-2019年5月行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手术的1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均进行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使用咪达唑仑,观察组使用右美托咪定。对比两组不同时间段的HR与MAP,并统计呼吸抑制发生率、芬太尼使用率。结果观察组T1、T2、T3、T4时HR与MA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呼吸抑制发生率、芬太尼使用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相比咪达唑仑对胫腓骨骨折患者的内固定术中效果较好,右美托咪定利于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水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芬太尼的使用,麻醉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瑞马唑仑对颅脑介入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聊城市人民医院自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75例接受颅脑介入手术的全身麻醉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B组、C组,每组各25例。全身麻醉诱导时,A组患者静脉泵注瑞马唑仑0.2 mg/kg, B组静脉泵注瑞马唑仑0.3 mg/kg, C组静脉泵注丙泊酚2.0 mg/kg。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气管插管前(T2)、插管后即刻(T3)、拔管前(T4)、拔管后5 min(T5),记录并比较3组患者动脉血压(MAP)、脑电双频指数(BIS)、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比较3组患者诱导后的观察指标,包括从诱导开始至BIS<60的时间、术后24 h手术恢复质量评分(QoR-15)、呛咳评分、镇静药物补救比例、低血压比例。结果 A组、B组T2~T5时的MAP、BIS均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乌拉地尔复合利多卡因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气管插管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手术患者120例,年龄58~75岁。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40例,分别于诱导前3 min静注3 ml生理盐水、0.4 mg/kg乌拉地尔、0.4 mg/kg乌拉地尔+1 mg/kg利多卡因。分别记录三组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T1)、气管插管时(T2)、1 min(T3)、3 min(T4)、5 min(T5)的HR、SBP、DBP。结果与T0时比较,T1时三组SBP、DBP明显下降,HR明显减慢(P<0.01),T2、T3、T4时,A组SBP、DBP明显升高,HR明显增快(P<0.01);B组SBP、DBP稍有升高(P>0.05),HR明显增快(P<0.01);C组SBP、DBP稍有升高,HR稍加快(P>0.05)。结论乌拉地尔复合利多卡因应用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气管插管诱导,能更好地抑制插管应激产生的心血管反应,用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芬太尼复合艾司洛尔或利多卡因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上腹部手术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年龄40~65岁,体重48~78kg,ASAI或Ⅱ级,随机分为3组(n=20):芬太尼3μg/kg组(I组)、芬太尼3μg/kg+艾司洛尔1mg/kg组(Ⅱ组)和芬太尼3μg/kg+利多卡因1mg/kg组(Ⅲ组)。3组均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mg/kg、丙泊酚1.5mg/kg和罗库溴铵0.8mg/kg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1min(T1)、气管插管后即刻(T2)、气管插管后1min(T3)、3min(T4)及10min(T5)记录心率(HR)、收缩压(SP)、舒张压(DP),并于T0、T1、T3时采集桡动脉血7ml,测定肾上腺素(Ad)和去甲肾上腺素(NA)的浓度。结果与T0比较,Ⅰ组在T2、T3时的HR、SP、DP明显升高(P<0.05);而Ⅱ组、Ⅲ组在T2、T3时的HR、SP、DP变化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与Ⅲ组的HR、SP、DP在T1~T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T3时血浆Ad和NA的浓度变化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Ⅱ、Ⅲ组血浆中Ad、NA浓度低于Ⅰ组(P<0.05)。结论芬太尼3μg/kg复合艾司洛尔1mg/kg或利多卡因1mg/kg均可减轻高血压患者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胸外科手术中单肺通气对患者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of society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Ⅰ~Ⅱ级,择期全身麻醉下侧卧位行双腔气管插管手术患者101例。应用FloTrac/Vigileo系统监测患者各项血流动力学参数。记录时间点分别为患者入室后(T0)、插管后仰卧位双肺5 min(T1)、侧卧位双肺5 min(T2)、侧卧位单肺5 min(T3)、侧卧位单肺10 min(T4)、侧卧位单肺30 min(T5)、侧卧位单肺60 min(T6)、鼓肺后(T7)、平卧位双肺5 min(T8)。结果 T0时MAP、HR高于T2(P<0.05);T1时SVR高于T6(P<0.05);T1、T2时MAP、HR、CO、CI低于T3(P<0.05);T3时MAP高于T4,HR低于T4(P<0.05);T5时SpO2最低(P<0.05);T6时HR高于T7,MAP、SV低于T7(P<0.05),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单肺通气后,患者出现短暂的血流动力学不稳,与双肺通气时比较MAP、HR、CO、CI增高,SpO2、SVR减低,但随着单肺通气时间延长,各指标逐渐达到平稳状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Narcotrend(NT)麻醉深度监测仪与闭环肌松注射系统(Close-Loop Muscle Relaxant Injection System,CLMRIS)联合应用于全身麻醉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352例择期全身麻醉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4组:经验组(E组即对照组),NT组(N组),CLMRIS组(C组),NT与CLMRIS联合组(NC组),每组88例。E组依据麻醉医师临床经验判断实施麻醉;N组依据NT监测指导实施麻醉;C组依据CLMRIS指导肌松药使用;NC组联合使用NT及CLMRIS指导实施麻醉及肌松药使用。以入室(T0)、诱导即刻(T1)、插管(T2)、切皮(T3)、进腹(T4)、探查(T5)、关腹(T6)、缝皮(T7)、意识恢复(T8)、气管拨管(T9)、出室(T10)等11个时间点,观察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氧饱和度(SpO2)、NT分级(NTS)、NT指数(NTI)、肌松计数、TOF值、麻醉用药总量、插管时间(T2~T1)、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插管评级、出室时镇静评分,记录不良反应。结果4组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均较平稳;NC组MAP、HR变化更为平稳(P〈0.05);E组T8~T10各时点RR、SpO2较低(P〉0.05)。NC组NTS、NTI处于麻醉目标者较多(P〈0.05);C、NC组肌松计数、TOF值于T3~T8时较低(P〈0.05),T9~T11,时较高(P〉0.05)。诱导期药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差异主要产生于维持阶段。维持期NC组麻醉用药最小,E组最大(P〈0.05);C组肌松及N组镇静镇痛药与NC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NC组插管时间最长.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最短、Copper评级、Ramsay评分最适宜(P〈0.05)。4组术中知晓无差异(P〉0.05),NC组无不良反应。结论NT麻醉深度监测仪与闭环肌松注射系统联合应用于全身麻醉,提高了全身麻醉的安全性。麻醉可控性强,诱导维持平稳,苏醒彻底及时,使用较少的麻醉药物达到最佳的麻醉效果,并可降低全身麻醉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丙泊酚复合依托咪酯应用于全麻诱导的血流动力学、脑电双频指数(BIS)变化特点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择期全麻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诱导方案:A组静注丙泊酚1.5 mg/kg、依托咪酯0.075 mg/kg;B组静注丙泊酚1 mg/kg、依托咪酯0.15 mg/kg;C组静注丙泊酚0.5 mg/kg、依托咪酯0.225 mg/kg。诱导完成后行气管插管。观察记录诱导前(T0)、插管前(T1)、插管后1、3、5 min(T2~T4)三组患者MAP、HR、BIS的变化,记录三组患者注射痛、肌阵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A组诱导后的MAP、HR低于B、C组,BIS高于B、C组(P<0.05);A组注射痛发生率低于B组(P<0.05);A、B组肌阵挛发生率低于C组(P<0.05)。结论 丙泊酚1.5 mg/kg复合依托咪酯0.075 mg/kg用于全麻插管对血流力学和BIS影响小、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保留自主呼吸喉罩全麻在糖尿病足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需行糖尿病足手术治疗的患者98例,使用保留自主呼吸喉罩全麻,记录患者麻醉诱导前(T_0)、诱导后(T_1)、喉罩插入即刻(T_2)、喉罩插入后5 min(T_3)、喉罩拔除即刻(T_4)、喉罩拔除后5 min(T_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RR)、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_(ET)CO_2)及血氧饱和度(SpO_2),观察患者的苏醒时间,术中不良反应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T_0~T_5各时间点MAP、HR、RR、P_(ET)CO_2及Sp O2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苏醒时间(10.8±1.9)min,术中未见不良反应。结论保留自主呼吸喉罩全麻对患者生命体征影响小,苏醒快速,术中未见不良反应,适用于各类糖尿病足手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无肌松药全麻下行鼻内镜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将12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鼻内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常规肌松药组(Ⅰ组)及无肌松药插管维持组(Ⅱ组)各60例。Ⅰ组予维库溴铵0.08~0.1 mg/kg诱导,在患者有体动时,或每40 min静脉注射0.05 mg/kg维持肌松;Ⅱ组在复合气道充分表面麻醉后行气管插管,术中无肌松药维持。记录两组麻醉前(T0)、麻醉诱导后2 min(T1)、气管插管后2 min(T2)、手术开始后2 min(T3)、手术开始后20 min(T4)、拔管后5 min(T5)各时点的血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 CO2),比较两组术中体动次数、麻醉苏醒及拔管时间、不良反应、并发症,以及术中追加输注瑞芬太尼、丙泊酚的用药量。结果两组T1时点MAP、HR较T0均有下降(P〈0.05),T2与T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T3时点MAP较T0上升,与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组术后命令反应时间[(9.0±2.4)min vs(2.1±1.2)min]、拔管时间[(15.1±3.6)min vs(3.5±1.6)min]、离室时间[(25.5±8.2)min vs(5.6±2.7)min]比较,Ⅰ组长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无肌松药气管插管全麻下实施鼻内镜手术麻醉效果可靠,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异丙酚和咪唑安定两种药物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镇静效果差异。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09年5月ICU收治的320例机械通气患者,分为两组,异丙酚组120例,咪唑安定组200例。异丙酚组:插管前予静脉注射异丙酚1.00~3.00mg/kg,插管后行机械通气.用输液泵持续予静脉注射异丙酚0.50~4.00mg/(kg·h),镇静持续时间为(25±5.6)h。咪唑安定组插管前则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6~0.30mg/kg行镇静诱导,插管后行机械通气。用输液泵持续予静脉注射咪唑安定O.04.0.20mg/(kg·h)。镇静持续时间为(28.5±6.4)h。结果药物起效时间异丙酚组为(15±5)s,咪唑安定组为(63.1±10.3)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均达到Ramsay氏分级标准3—4级之间,异丙酚组所需时间为(20±15)min,咪唑安定组所需时间为(30±16)min。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呼吸均有明显改善(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停药后神志恢复时间:异丙酚组(9.6±6.5)min,咪唑安定组(55±10.7)min,两组比较P〈O.01。异丙酚组有5例出现血压下降。结论异丙酚和咪唑安定用于ICU危重患者的镇静均能取得满意的镇静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复合右美托咪定持续泵注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南阳市骨科医院收治的分别采用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复合右美托咪定持续泵注麻醉行髋关节置换术的51例老年患者(设为研究组)与右美托咪定持续泵注复合全身麻醉行髋关节置换术的51例老年患者(设为对照组)的病历资料,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输血量,右美托咪定使用量及入室后(T0)、麻醉诱导后即刻(T1)、麻醉诱导后5 min(T2)、麻醉诱导后30 min(T3)、术毕(T4)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血氧饱和度(SpO2),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者术后2、4、8、12、24、48 h的疼痛程度。结果(1)两组患者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及输血量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而研究组患者右美托咪定使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t=9.612,P=0.000)。(2)T1、T2、T3、T4时,研究组患者HR及MAP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而对照组患者HR及MAP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F=12.560、4.643,P=0.000、0.001),且T1、T2、T3时研究组患者HR及MA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HR:t=2.130、2.089、2.091,P=0.036、0.039、0.039;MAP:t=2.043、2.676、2.323,P=0.044、0.009、0.022),而T4时研究组患者HR及MA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2.609、1.993,P=0.011、0.049);T1、T2、T3、T4时,两组患者SpO_2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且各时间点两组患者SpO_2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3)术后2、4、8、12、24、48 h,两组患者VAS评分均呈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趋势(F=85.860、32.650,P均=0.000),且术后2、4、8、12 h研究组患者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14.380、12.540、11.490、15.960,P均=0.000),而术后24、48 h两组患者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复合右美托咪定持续泵注可有效维持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麻醉药物用量,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疼痛程度,临床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