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外治法是中医的特殊技法之一,历史悠久,应用广泛。从广义来讲,针灸、推拿均属外治的方法,但现在则专指用药物进行外治。外治方法在中医外科、皮肤科、五官科应用最多,但古代在内科、儿科、妇科疾病中的应用亦非少见。其共同特点是,在人体外在、外向或浅表部位用药,或敷或熏或洗,药物通过皮肤渗透或黏膜吸收而发挥作用。外治法在多数情况下是用以治疗外表浅在的疾病,  相似文献   

2.
崔应麟教授精专内科杂病,临床中不囿时方、经方之成见,常将二方同炉共冶,知守善变,每以小方轻药愈沉疴顽疾,效如桴鼓。  相似文献   

3.
1外感耳聋 患者甲,自诉月前出差,不慎感冒,曾服多种感冒药品,数日后好转,继则出现耳聋,又多次诊治未见明显好转,西医诊为“神经性耳聋”,曾口服谷维素及多种维生素族药品,耳聋仍未见转机,中医以龙胆泻肝丸治之仍未见效,现耳聋已28天之多,并伴有心悸乏力,自感畏寒,望其面色咣白,听力减退,手足不温,舌淡脉虚弱。据证分析,此属心肾阳虚之患,以心阳虚为甚,急投挂枝甘草汤加味治之。  相似文献   

4.
林才志  邓远玉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11):1635-1636
首批全国名老中医,广西中医学院教授,著名儿科专家--秦家泰教授(1919-2005),行医6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擅长治疗小儿疾病,疗效显著.笔者有幸随恩师晚年侍诊10年余,深有所获,恩师认为: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蓬勃,发育迅速,致病容易,传变迅速,但脏器清灵,易趋康复,在治疗上应准确掌握先天禀赋不足还是后天失养感邪而成,若前者则宜长时间守方治疗,不轻宜改方,而今之人往往在中途被表象所惑而改方,结果药力未到而前功尽弃.而后者则宜随症调整.兹将恩师治疗小儿杂病的验案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5.
乐德行先生系新疆医科大学主任医师、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任全国第一批、第三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导师,从医50余年,擅治内外科疾病,尤于内科杂病辨证论治积累了丰富经验,临床疗效颇高.兹举其证治验案数例,以与读者共飨.  相似文献   

6.
杂病治验4则     
笔者师从保定市第一中医院范新发主任医师.谨遵师训.研习经典,临证常用古方、验方治疗杂病多获效验,兹举验案4则如下。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笔者用经方治疗多种疑难杂病疗效满意,举例如下。 1 四肢麻木 李某,女,47岁,2007年11月21日初诊。半年前,因工作劳累觉四肢轻度麻木,渐加重,右侧偏重。曾往多家医院求治,CT示多发性脑梗死。曾输注血塞通、黄芪针、丹参针、川芎针、脉络宁针等,服用维生素B类、肌苷、维生素E、中药二陈汤、补中益气丸、补阳还五汤等,均疗效欠佳。气短懒言,自汗出,纳差便溏,四肢皮肤不知痛痒,舌质暗淡苔薄白,脉细缓。用桂枝汤加黄芪三仙方。生黄芪40g,桂枝15g,白芍15g,炙甘草10g,煨生姜4g,大枣8个,焦三仙各15g,当归15g,川芎6g,鸡血藤15g。日1剂,水煎服。服30剂后诸症消失。  相似文献   

8.
吴爱虹  王洋 《山西中医》2021,(4):41-41,43
李灿东教授系福建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李师临证应用三仁汤治疗咳嗽、便秘、外感热病、耳鸣等病证,谨守病机,遵循“宣畅气机,清热利湿”的原则,古方新用,推陈出新,每获良效.现将4则典型案例介绍如下. 1 咳嗽 郑某某,女,5岁,2016年2月28日初诊. 患儿咳嗽半月,痰黄质黏,喉中痰鸣,无恶...  相似文献   

9.
王国三教授系河北省唐山市中医医院原院长,首批全国500名老中医之一,从医50余载,对内科杂病治疗经验颇丰。笔者有幸侍诊,兹将王老杂病验案简介一二。  相似文献   

10.
介绍全国名老中医蓝青强教授运用真武汤的经验。认为凡是因阳虚引起的水液失调诸证,均可用真武汤治疗,舌质淡胖有齿痕、舌苔白滑是阳虚水饮证的辨证要点。并举验案6则。  相似文献   

11.
秦家泰教授治疗小儿杂病验案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小儿体温不扬患儿龙某,男,1岁3个月。于1996年6月15日初诊。患儿于1周前因外感发热,在当地卫生院予退热、输液治疗,回家后测体温达39℃,并予退热药口服,尔后患儿大汗淋漓,过后患儿时寒战,测体温35℃,至当地卫生院治疗,经治体温不能恢复,慕名来诊。诊见:恶寒状,神疲肢倦,面色无  相似文献   

12.
库谦 《新疆中医药》2002,20(2):40-41
老中医郭忠主任医师业医近40年,临床施治,收效快捷.笔者随郭师待诊多年,兹择其治小儿杂病经验,以飨同道. 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魏×,男,11个月,住院号100858.发热恶寒4日,腹泻奶瓣样大便,日行4次,不咳嗽.经补液、抗感染、解热等治疗,不见获效.  相似文献   

13.
理中汤合枳术汤愈十二指肠憩室病案:患者某,女,41岁,2002年8月29日初诊。患者右上腹胀满反复发作8年,经纤维胃镜、X线钡餐透视诊断为十二指肠憩室。右上腹胀满发作时口服吗丁啉片等可缓解,曾用中药香砂六君丸、柴胡疏肝散等治疗,病症仍反复发作。现右上腹胀满再发持续二月余,尤  相似文献   

14.
何顺华老师系樟树市中医院主任医师,江西中医学院兼职教授,江西省名中医,杏林耕耘40余载,笔者在实习期间有幸侍诊左右,耳听面命,受益匪浅,今撷录何师经方治杂病验案6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本文择取刘沈林教授论治咳嗽、胸痹及皮肤瘙痒验案三则,分析其从脾胃论治杂病经验.刘教授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故脾虚可致五脏杂病内生,临证强调辨证论治、治病求本,注重顾护脾胃,且重视风药的运用,从脾胃论治杂病常获良效.  相似文献   

16.
《山东中医杂志》2017,(8):699-701
目的:总结杨秀清教授治疗痹病的经验。方法:通过对典型病案进行浅析,总结杨教授治疗痹病的经验。结果:杨教授认为痹病发病的根本在于人体营卫功能失衡,正气不足,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痹病的治疗关键在于补益正气,治疗大法应扶正祛邪,补肝肾,益气血,祛风散寒除湿。结论:杨秀清教授治疗痹病通常辨证为湿热邪阻,脾肾亏虚、痰湿中阻,肝肾亏虚、阴虚内热,风寒湿闭阻四个证型,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笔者应用理中丸辨证加减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便秘、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验案3例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肝主疏泄,主藏血,藏魂,在志为怒,喜条达恶抑郁。肝为将军之官,其气易升,其阳易亢,甚则气逆上冲,导致烦躁易怒、头昏、晕厥等症。外感、内伤诸因,导致肝的病变后,可出现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其中不乏为疑难病。基于辨证,从肝论治杂病是一条捷取疗效的途径[1-3]。笔者在学习整理著名中医家冉雪峰先生学术思想时发现,冉老尤擅从肝论治疑难病[4]。现将学习心得应用之临床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杨景锋教授运用经方治疗风水、历节、瘰疠病的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分析临床病案,并查阅相关文献,总结杨师经验。结果:杨师用仲景之法而不因循守旧,灵活应用,见证知机,故临床疗效甚佳。结论:杨师运用经方治疗杂病的经验对从事临床工作者启迪良多,足资效法。  相似文献   

20.
笔者从医二十多年,对男科杂病的治疗,疗效尚属满意,现将部分验案报告如下,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