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唐令凤  杨康  张玉霞  廖克龙  王海东 《重庆医学》2004,33(12):1763-1764
目的探讨深低温停循环技术在心脏大血管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体外循环开始后经血液和体表降温至鼻咽温14.4~20℃ ,停止体外循环,2例患者行上腔静脉逆行灌注,时间分别为21、36min.结果 5例患者体外循环时间169~230min,停循环时间14~62 min,全麻清醒时间术后3h 55min~4h 35min,无神经系统并发症.结论深低温停循环技术在心脏大血管手术中的脑保护安全、有效,同时辅以选择性脑灌注可延长深低温停循环,减少神经系统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婴幼儿深低温停循环下的脑损伤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梅  刘晓军  潘玉春 《医学综述》1999,5(6):268-270
<正>近20年来,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的病死率显著下降,而中枢神经系统(CNS)的并发症相比之下就显得极为重要。深低温停循环技术(DHCA)是在治疗儿童复杂心血管畸形手术中广泛采用的一种体外循环(CPB)方法。近年来有关DHCA术后CNS特别是脑并发症的研究报道亦渐增多。兹对脑损伤的机制及脑保护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乳猪模型深低温停循环(DHCA)的肺保护作用。方法12头5周左右的乳猪,随机分为常温体外循环(CPB)组和DHCA组。麻醉后气管插管,从胸骨正中进胸,在上、下腔和主动脉插管建立CPB动物模型,分别进行DHCA和常温CPB。结果实验结束时DHCA组较常温CPB组表现为有较好的肺静止顺应性和湿干比,光镜下肺损伤明显减少。结论本实验通过建立DHCA乳猪肺保护的动物模型,观察到DHCA有明显的肺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27例婴幼儿在深低温停循环(DHCA)下心内直视手术的麻醉与管理。 方法 选用单一大剂量芬太尼静脉麻醉辅以异氟醚吸入的方法及特殊的体外循环(CPB)降温、升温方法。 结果 麻醉方法平稳,CPB运转良好,DHCA均在安全时限内,无中枢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 结论 提示此麻醉的关键在于稳定循环、有效的心肌保护及脑保护、平稳彻底的升降温过程。  相似文献   

5.
深低温停循环与脑保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低温停循环技术(deep hypothermic circulatory arrest,DHCA)是治疗复杂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辅助手段。DHCA于1959年首次应用于心脏直视手术,现已被许多医疗中心应用于复杂先心病矫治、成人大血管手术、复杂颅内动脉瘤夹闭及器官移植手术中。随DHCA应用的日趋广泛,有关DHCA术后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报道亦渐增多,目前已成为医技人员改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所关心的主要问题,本文仅就近年来有关DHCA中脑保护方法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总结深低温停循环技术完成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经验。方法2004年11月至2007年12月,深低温停循环技术完成先天性心脏病手术18例。其中女14例,男4例。年龄2-19岁,体重6.5-42 kg,心功能Ⅱ或Ⅲ级。结果全组体外循环时间76-356 min,阻断主动脉的时间18-226 min,停循环时间9-42 min,其中15例心脏自动复跳,3例经除颤三次后复跳;17例患者均于48小时内顺利脱离呼吸机,术后及出院随访均未发现神经系统及其他并发症。结论掌握深低温停循环技术要点和注重机体重要脏器的保护,是保证手术安全、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深低温停循环在主动脉手术中应用-30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总结应用深低温停循环技术的主动脉手术30例,探讨深低温停循环中脑保护的方式.方法选取应用深低温停循环的主动脉手术患者30例,标准全身麻醉,降至鼻咽温12~13℃,直肠温17~18℃后,停止循环,恢复循环后,循序升温至鼻咽温37℃、直肠温35℃左右脱离体外循环.其中应用腋动脉顺灌10例,上腔静脉逆灌1例.结果停循环时间8~86(47.6±25.8)min.自动复跳19例,复跳率63%.上腔静脉逆灌1例,时间为26min.腋动脉顺灌10例,时间为35~53(44.2±7.9)min.全部患者无手术死亡,7例患者出现较明显术后并发症,其中神经系统症状3例,肾功能不全1例,声音嘶哑3例,其余患者均于术后24h内清醒.结论深低温停循环是大血管手术的重要辅助手段,其间脑保护方式多种多样各有利弊,其具体的选择和管理等问题尚有待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深低温停循环(DHCA)微梯度温度管理,寻求最佳策略。方法共选取DHCA患者82例。其中复杂先心病有主动脉缩窄或主动脉弓中断合并心内畸形4例,成人大血管DebakeyI型主动脉夹层行全主动脉弓置换术78例;均采用进口膜式氧合器,DHCA选择性脑灌注,微梯度温度管理,常规超滤加改良超滤或常规超滤加平衡超滤,婴儿用晶体停跳液,成人用4:1高钾冷血心肌停搏液心肌保护。体外循环时间142~189min,平均(151±22)min,主动脉阻断时间88—112min,平均(103±10)min。结果全组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4例,8例短暂性神经功能异常,1例偏盲,其余无神经系统及其他重要脏器并发症,病死率为4.8%。结论深低温停循环手术中细化的微梯度温度管理、良好的血气管理等是较好预后的保证,还存在很多须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观察深低温循环前降温期不同的血气管理方法,对术中脑血流及脑氧糖代的影响,以寻求较好的脑保护方法。方法:12头幼猪独立体外循环,常温转流10min后,按下述血气管理方法转流20min降温至鼻咽温18℃:α-稳态方法,pH-稳态方法。经过60min停循环,各组用α-记方法再灌注复温至鼻咽温36℃,于转流10min,降温末,再灌注5min和复温末等4个时点测定脑血流量,动态,静脉及颈内静脉血气和糖及乳酸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深低温停循环选择性脑灌注技术在主动脉瘤手术中的应用,为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经验。方法分析20例主动脉瘤患者行主动脉弓部手术资料,术中采用深低温停循环选择性脑灌注技术。结果手术中体外循环时间(220.87±83.70)min;心肌阻断时间(125.26±72.30)min;最长停循环时间66min,平均(32.89±12.80)min;最低鼻咽温16.2℃。术后清醒时间(6.12±1.85)h,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24.30±15.38)h。术后死亡3例。结论深低温停循环选择性脑灌注技术在主动脉瘤手术中的应用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提供有效的脑保护,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灌注方法在深低温停循环下(DHCA)的脑保护的作用。方法实验动物选用健康白乳猪幼猪(农科院提供)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A组:单纯DHCA组;B组:DHCA+逆行性脑灌注(RCP);C组:DHCA+单侧顺行性脑灌注(U—SACP);D组:DHCA+双侧顺行性脑灌注(B—SACP)。对照分析四组组间分别于CPB前(T1)、DHCA后30min(T2)、60min(T3)、90min(T4)和复温再灌注30min(T5)氧摄取率的变化。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法)观察和测定脑组织神经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与A组相比,B组、C组和D组可显著减少幼猪DHCA后神经细胞凋亡数目(P〈0.05),T2、T3和T4 3个时间窗脑氧摄取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A组可见明显神经细胞凋亡改变,B组仅见中等程度神经细胞凋亡改变,C组和D两组见少量神经细胞凋亡改变,A组与B组,C组和D组、B组与C组和D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C组和D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ACP与RCP脑保护作用均优于DHCA,U—SACP与B—SACP脑保护作用好于RCP,但是两者差距没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在深低温停循环 (DHCA )时采用不同逆行灌注 (RP)方法对大脑、心脏等重要脏器的保护作用。方法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10月间采用 DHCA的方法对胸主动脉瘤手术的患者进行血管置换术共 3 5例 ,男2 7例 ,女 8例 ,年龄 2 7~ 71岁 (平均 42 .3± 13 .6岁 )。根据动脉瘤的复杂程度采用全身 RP技术 9例 ,上腔静脉RP技术 2 1例 ,上下腔静脉 RP技术 5例 ,观察不同 RP方法对全身重要脏器的保护作用。结果 体外循环时间97~ 2 86min,降温至 DHCA时间 5 5~ 82 min,DHCA时间 18~ 5 6m in,RP时间 18~ 5 3 m in。 3 5例患者心脏均在复温至 2 8~ 3 0℃时自动复跳 ,无手术死亡 ,晚期死亡 1例 ,死亡原因为呼吸功能衰竭。 6例患者行两次开胸止血。全组患者未发生精神症状及其他大脑并发症 ,无瘫痪及肾功能衰竭。结论 采用不同的 RP技术能够安全有效地保护全身重要脏器 ,延长了 DHCA的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和总结体外循环并深低温停循环(Deep hypotherm ic c ircu latory arrest,DHCA)技术用于巨大颅内基底动脉瘤行夹闭术的应用价值和经验。方法回顾1 9 9 9~2 0 0 5年间6例(男性5例,女性1例)患者,年龄13~48(28.33±13.22)岁。在ECC深低温和/或停循环、股动、静脉插管、不开胸、未阻断心脏下行巨大颅内基底动脉瘤夹闭术。ECC均采用膜式氧合器、通过股动脉插管(16Fr-18Fr)、长的股静脉插管(尖端至右房26Fr~28Fr)建立体外循环,血流和体表(水毯)降温。DHCA 4例,低温低流量灌注(Deep hypotherm ic low flow,DHLF)2例。结果6例ECC时间97~161(130±27.24)m in,4例DHCA时间20~48(30.25±12.76)m in。2例DHLF分别为2 3m in和5 3m in。降温时间3 5~5 5(3 9.6±9.6 3)m im,降温速度鼻咽温0.3 0℃/m in和肛温0.32℃/m in。复温时间51~83(73.8±13.14)m in,复温速度鼻咽温0.18℃/m in和肛温0.2℃/m in。DH-CA时鼻咽温17.5~23.8(20.05±2.16)℃和肛温16.5~22.8(19.32±2.49)℃。尿量400~1200(833.33±338.62)m l,3例应用超滤450~900(666.67±225.46)m l,稀释度19~33.8(24.13±5.91)%。3例非ECC因素死亡。结论DHCA技术有助于完成难以用常规方法完成的颅内巨大基底动脉瘤夹闭术。  相似文献   

14.
深低温停循环脊髓损伤的微透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运用微透析技术观察猪深低温停循环过程中脊髓神经细胞间液中的各种物质变化,探讨脊髓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6只小型香猪,于腰2段脊髓中植入微透析针。建立体外循环,并行循环降温30min至直肠温度为20℃,停循环60min,复温和并行循环120min。在固定时间点采集微透析样本,检测氨基酸和能量代谢物质含量,观察变化趋势。结果停循环期间丙酮酸明显降低,乳酸/丙酮酸比值达到高峰。复温后葡萄糖、乳酸、丙酮酸和甘油显著升高。降温时谷氨酸和γ-氨基丁酸明显升高。天门冬氨酸、牛磺酸和甘氨酸在复温时升高明显。结论停循环过程中,神经元细胞的能量代谢被明显抑制。复温中能量代谢率有所恢复,细胞处于高糖、高乳酸的环境中。降温时谷氨酸和γ-氨基丁酸升高,复温中天门冬氨酸、甘氨酸和牛磺酸均显著升高,可能与脊髓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5.
不同脑保护方法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比较单纯深低温停循环(DHCA)、逆行性脑灌注(RCP)和选择性脑灌注 (SCP)不同脑保护技术的效果。方法 15头小型猪随机分成 3组,DHCA组、RCP组和SCP组,三组动物在实验中均降温至食管温度 18℃,90min停循环期间采用不同的脑保护技术,然后复温至 37℃,再灌注时间为 90min。结果 DHCA组血液中PvO2、PvCO2 和脑组织氧摄取率(OER)在低温停循环(DHCA)开始后直线下降,在DHCA60min、90min时,DHCA组与其它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 05), DHCA90min时,RCP组与ACP组相比也有显著性差异 (P<0.05),复温再灌注 30min、60min时,三组之间PvO2 值、PaCO2 值以及OER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P<0. 05),实验结束时,DHCA组PvCO2 仍然较高,未恢复到术前水平,与其它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0. 05 ),脑组织水含量和电镜检测DHCA组的脑组织水肿严重,RCP组次之,ACP组没有发生脑水肿。结论 DHCA方法简单,但安全时间较短,RCP能在DHCA期间的一定时间内较好地向脑组织提供氧及营养物质,有一定的使用价值。SCP在停循环过程中确保脑的血液供应,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完成手术,避免了长时间的DHCA所造成脑部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深低温停循环(DHCA)在新生儿及小婴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CHD)矫治术中的脑保护效果和对其他系统的影响。方法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44例复杂CHD患儿在DHCA下实施了心脏畸形矫治术,年龄8-150(67.54±46.65)天,体重1.13-5(3.87±1.17)kg。停循环过程中维持鼻咽温18℃-20℃,肛温18℃-21℃,DHCA时间5-60(30.5±12.2)m in。结果术中死亡4例,术后早期死亡4例,总死亡率18.2%;2例(4.5%)因神经系统并发症死亡,其余病例未发现神经系统并发症;术后苏醒时间1-12(7.7±6.5)h,呼吸机辅助时间9-123(61.1±9.3)h,ICU时间41-260(83.5±36.4)h,住院天数13-66(27.3±12.6)天;术后腹膜透析10例(22.7%),出院时复查肾功均正常;术后前三天引流25.9-85.7(58.9±24.4)m l/kg,围术期红细胞用量0-1.2(0.64±0.40)U/kg。结论在新生儿及小婴儿复杂心脏手术中,深低温停循环仍然是有效和实用的脑保护措施。随着外科和体外循环技术的进步,手术后死亡率和并发症将会进一步降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深低温停循环(DHCA)下尼莫地平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96只DHCA模型SD雄性大鼠随机均分为模型组(DHCA)和尼莫地平组(DHCA+尼莫地平),每组48只,采用二血管阻断加低血压法制作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每组根据时相再分为缺血后再灌注0h(T1)、2h(T2)、6h(T3)、12h(T4)、24h(T5)和48h(T6)共6个亚组,每组8只;检测不同时间点大鼠血清S100β含量及脑含水量,并观察脑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模型组和尼莫地平组的血清S100β蛋白含量及脑组织含水量在2h开始升高,24h达高峰,48h开始降低;与模型组相比,尼莫地平组的血清S100β蛋白含量各时间点均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脑含水量从T2~T5均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两组大鼠脑组织缺血再灌注24h均出现明显的病理变化,但尼莫地平组较模型组明显减轻.结论 尼莫地平能明显减轻脑损伤和脑水肿,对深低温停循环后的缺血大鼠脑组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观察猪脑不同部位组织的含水率,揭示深低温停循环(DHCA)对不同部位脑组织含水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北京农业大学实验用小型猪6头,体质量22~25kg,通过体外循环使鼻咽温降至18℃时给予DHCA处理90min。取左侧海马、额叶大脑皮质、小脑和延髓组织测湿质量,于110℃烘箱内干燥24h,测干质量,计算组织含水率。结果脑组织不同部位含水率不同,大脑皮质(81.81%±1.03%)和海马区(83.91%±1.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8),二者明显高于延髓(74.67%±1.73%,P<0.01)和小脑(77.98%±0.66%,P<0.01);延髓含水率最低,与其他位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小脑相比P=0.004)。结论由于组织结构的不同,DHCA时脑组织不同部位含水率不同,可能和术后神经精神并发症的发生及其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