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麻醉,手术和应激反应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围术期应激反应是麻醉和手术共同的临床问题,本文主要讨论围术期应激反应的释放机理,对血浆中应激反应的主要指标儿茶酚胺,环磷酸腺苷、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和β-内啡肽反映应激反应程度的灵敏性作了比较,以及麻醉和应激反应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 小儿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典型表现是神经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和代谢系统的变化.术前焦虑、紧张等心理因素以及麻醉、手术创伤均可影响小儿围术期应激反应,而且应激反应的剧烈程度与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密切相关.目的 通过综述比较,确定更能有效降低小儿围术期应激反应的麻醉药物、麻醉方法和术后镇痛方式.内容 综述小儿围术期应激反应的生物学特点以及小儿围术期心理状况、常用麻醉药物、麻醉方法对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趋向 深入研究比较不同术后镇痛方式对小儿术后应激反应的影响,以降低小儿术后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 小儿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典型表现是神经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和代谢系统的变化.术前焦虑、紧张等心理因素以及麻醉、手术创伤均可影响小儿围术期应激反应,而且应激反应的剧烈程度与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密切相关.目的 通过综述比较,确定更能有效降低小儿围术期应激反应的麻醉药物、麻醉方法和术后镇痛方式.内容 综述小儿围术期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4.
围术期伤害性刺激可诱发机体过度应激反应,引起免疫功能(以细胞免疫为主)抑制,影响预后[1].有效的麻醉方法可控制应激反应.临床常采用BIS监测麻醉深度[2],BIS指导下异丙酚复合麻醉和七氟醚复合麻醉是临床常用的麻醉方法.这两种方法对于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尚有待研究.本研究拟比较BIS指导下七氟烷复合麻醉与异丙酚复合麻醉对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术期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为临床麻醉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背景 人口老年化使接受手术和麻醉的老年患者逐年增多.快速康复外科(fast-track surgery,FTS)将维持患者围术期病理生理相对稳定作为出发点,体现一种新的围术期医疗模式的实现. 目的 分析并总结围术期麻醉处理措施与老年患者快速康复相关性的文献资料. 内容 简要介绍FTS理念,综述围术期麻醉处理过程中一系列成熟的临床技术和方法在老年患者快速康复过程中的应用. 趋向 FTS通过多模式调控围术期病理生理变化,减轻应激反应和脏器功能障碍,为临床老年患者围术期优化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心脏手术病人围术期应激反应控制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病人的恢复和预后。中、大剂量芬太尼等阿片类镇痛药复合麻醉是抑制心脏手术病人应激反应的传统方法,但其存在术后辅助通气时间长,拔管延迟的缺点。瑞芬太尼是一种超短效阿片类镇痛药,镇痛作用强、代谢快、长时间输注无蓄积。本研究拟通过观察瑞芬太尼或小剂量芬太尼复合麻醉下室间隔修补术患儿围术期应激反应的程度,评价这两种麻醉方法用于心脏外科手术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肿瘤病人免疫功能低下,麻醉和手术可进一步加重此趋势。术后免疫抑制与手术创伤引起的内分泌改变和应激反应增强有关,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能减轻上腹部手术的应激反应。本研究拟通过观察胃癌根治术病人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与单纯全麻下围术期血清皮质醇和免疫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不同麻醉方法下胃癌根治术病人围术期应激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深入开展围术期内分泌代谢改变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深入开展围术期内分泌代谢改变的研究林桂芳机体对麻醉和手术的应激反应,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人体内代谢过程和脏器活动等生理功能,维持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对人体在围术期恢复过程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所以,手术应激致围术期内分泌、代谢改变的研究一直受到麻醉...  相似文献   

9.
胸科手术创伤较大,应激反应显著,围术期常出现HR增快、BP增高等血流动力学反应,这些不良反应常与围术期并发症相关,应积极防治[1].麻醉前用药日的之一为改善围术期血流动力学,阻滞应激反应所致儿茶酚胺增多的心血管反应对血流动力学改善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超前镇痛对开胸手术病人围术期疼痛控制及血清前列腺素E2(PGE2)、β-内啡肽(β-EP)的影响。方法行开胸手术治疗的病人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使用胸椎旁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使用药物为罗哌卡因,观察组联合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芬太尼镇痛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管时、拔管后5分钟时躁动评分(RS)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VAS评分、血清PGE2、β-E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超前镇痛对开胸手术病人围术期疼痛控制效果满意,降低应激反应程度。  相似文献   

11.
手术中应激反应(stress response)直接影响术中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同时也是患者转归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1].肝移植手术创伤大,围术期对肝脏的治疗措施和手术处理,增加了麻醉管理的复杂性[2].本研究目的是观察在现用的肝移植麻醉方法下,患者机体应激反应情况,为进一步完善肝移植的麻醉方法及规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老年病人围术期心血管致险事件的预测要素与防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老年病人围术期发生的心血管致险事件(risk events)系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的主因之一。本文主要论述:体能为心血管致险事件的主要预测要素;术前存在的心血管疾病在急诊或大手术时发生率增加;老年人自主神经系统发生退行性改变,其交感神经系统遇应激反应时活性增强,致使β-肾上腺素受体逐渐脱敏感;围术期心脏致险事件发生率不能单纯以年龄作论。预测、防治措施的新观念与要点为:MET体能评估法;区域阻滞麻醉或辅以全麻在老年病人中的应用与优点;麻醉与手术过程中血压、心率、血球压积的维持及可乐定的应用。并阐述了孤立性高收缩压性高血压的防治要点及新观念。  相似文献   

13.
背景 麻醉以及围术期其他因素对肿瘤患者转归的影响已引起广泛关注,由手术引起的应激反应能够破坏患者的免疫系统,增加肿瘤转移的危险,而麻醉是控制应激反应的有效途径. 目的 就不同麻醉方式、药物以及围术期相关因素对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及肿瘤转移的影响进行综述.内容 研究表明麻醉方法与药物对肿瘤生长和免疫功能有显著影响. 趋向 对麻醉方法与药物对肿瘤生长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全身麻醉下患者围手术期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和白细胞源性及血浆β-内啡肽(β-endorphin,β-EP)含量变化. 方法 选取48例年龄24~65岁,ASA分级I、Ⅱ级患者,静脉全身麻醉下行择期手术.记录围手术期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分类计数.于麻醉开始前(T1)、麻醉结束患者清醒后(T2)采集肘静脉血4 ml,流式细胞术检测白细胞中β-EP荧光阳性细胞百分数和平均荧光强度(mean fluorescence intensity,MFI),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β-EP水平. 结果 T2白细胞总数[(10.80±3.39)×l09/L]高于T1[(5.55±1.64)×109./L] (P<0.01),T2粒细胞[(8.82±3.10)×109/L]显著高于T1[(3.27±1.32)×109/L],增高最为明显;T2单核细胞计数[(0.64±0.38)×109/L]高于T1[(0.43±0.18)×109/L](P<0.01),而T2淋巴细胞数量[(1.29±0.47)×109/L]低于T1[(1.73±0.56)×109/L](P<0.01).T2各类白细胞中β-EP的MFI均较T1降低(P<0.05),血浆β-EP水平亦显著下降(P<0.01). 结论 围手术期全身麻醉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增加,以粒细胞增高为主,而白细胞内和血浆β-EP水平均降低;细胞数量和β-EP水平的改变与围手术期镇痛及机体应激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5.
围麻醉期应激反应及其调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围麻醉期应激反应可改变机体的内分泌、代谢及免疫功能,影响外科疾病的转归和患者的预后。如何调控围麻醉期应激反应的程度,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但其处理措施尚不完善。本文就麻醉药、麻醉方法及非麻醉性药物对应激反应的调控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6.
椎管内麻醉和镇痛用于心脏手术的利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脏手术围术期用蛛网膜下腔(IT)或硬膜外(EPI)麻醉和镇痛,通过有效术后镇痛、抑制应激反应和胸心交感神经阻滞而有益于病人,但也可增加并发症。本文总结了心脏手术病人应用IT或EPI麻醉镇痛的利弊,并提出今后研究方向。 1 有利因素 心脏手术病人围术期通过心电图或食管超声心动图诊断的心肌缺血,最常见于术后早期,发生率达25%~38%,且与预后有关。心肺转流(CPB)后,应激激素(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等)即显著升高并持续至术后早期。应激激素升高可能是引起心肌缺血的原因,术后心肌缺血可因心交感神经兴奋而加重,破坏冠脉血流和心肌氧需平衡。在心脏关键的术后早期,用IT或EPT麻醉、镇痛,产生有效术后镇痛、抑  相似文献   

17.
围术期应激反应一直被临床关注,术前评估属困难气道的患者由于其气道的不可控性限制了麻醉诱导药物的应用,因此插管期间的高应激反应不能完全避免.本研究观察右美托咪定对困难气道患者应用纤维支气管镜(FOB)经鼻插管时应激反应的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老年病人围术期心血管致险事件的预测要素与防治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老年病人围术期发生的心血管致险事件(risk events)系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的主因之一。本文主要论述:体能为心血管致险事件的主要预测要素;术前存在的心血管疾病在急诊或大手术时发生率增加;老年人自主神经系统发生退行性改变,其交感神经系统遇应激反应时活性增强,致使β-肾上腺素受体逐渐脱敏感;围术期心脏致险事件发生率不能单纯以年龄作论。预测、防治措施的新观念与要点为:MET体能评估法;区域阻滞麻醉或辅以全麻在老年病人中的应用与优点;麻醉与手术过程中血压、心率、血球压积的维持及可乐定的应用。并阐述了孤立性高收缩压性高血压的防治要点及新观念。  相似文献   

19.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与单纯全麻的比较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比较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和单纯全麻在围术期对机体应激、炎性、免疫等方面的影响。使用全麻加硬膜外麻醉能有效地抑制手术引起的应激反应,稳定循环状态,减少并发症,使病人在术中更为安全平稳,麻醉效果更为可靠,术毕清醒快,术后镇痛有利于术后病人咳嗽咯痰,并且能减轻围手术期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对硬膜外麻醉结直肠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行硬膜外麻醉结直肠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硬膜外麻醉后切开皮肤之前,观察组患者给予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对照组患者给予静脉注射咪达唑仑,比较2组患者不同时段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脑电双频指数(BIS)、血浆皮质醇含量以及术后应激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用药前HR、MAP、BIS及血浆皮质醇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10 min、30 min、60min、手术结束时观察组患者HR、MAP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结束时观察组患者血浆皮质醇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用药后10 min、30 min观察组患者BIS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在硬膜外麻醉结直肠手术患者中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控制患者心率及平均动脉压等指标,且可降低围手术期应激反应发生率,预后较好,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