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药药源性疾病及中药不良反应。方法:参考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与结论:药源性疾病所造成的药源性伤害是目前国内外关注的重要问题。药品不良反应仅是药源性疾病的一部分,两者不能混为一谈。中药不良反应与药品质量事故、用药不当、药品调剂不当、使用方法不当、使用假药劣药有着本质的区别。客观、全面地分析引起药源性疾病的原因,更有利于避免及减少药源性伤害的发生,保障群众健康,推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浅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高素珍  张志刚 《中国药房》2008,19(18):1439-1440
目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导致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包括:中草药所含的有效成分;制备成中药注射剂后其稳定性差,制剂工艺不尽合理;在临床使用时不对证,配伍不当,剂量不当,操作不当及患者的个体差异。结论:临床应用中药注射剂时,应加强用药监护,严格按照药品适应证范围使用,使用前详细了解患者过敏史,认真检查注射剂是否合格,特别注意配伍应用,这样可大大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文书奎 《北方药学》2011,8(12):56-56
中药不良反应(ADR)是指中药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该有害反应与医疗事故、药品质量问题和用药不当引起的不良反应有区别,应予以分别对待。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临床使用中药注射剂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查阅2009年至2011年有关中药注射剂药品不良反应的综合报告407例,涉及文章67篇,对检索数据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所致药品不良反应以小儿及老年患者、静脉滴注最常见。其原因主要为医务人员责任缺失,缺乏临床辨证,盲目用药,药物浓度及溶剂选择不当,临床中西药联用、操作不规范等。结论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应加强医师责任意识,药师积极参与临床合理用药,规范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注意合理配伍和药物相互作用,建立医院管理机构和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5.
李田军 《安徽医药》2018,22(11):2250-2253
目的 分析宣城市人民医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资料,评估危险因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宣城市人民医院发生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患者107例(阳性组)与同期应用相关药物未发生不良反应患者119例(阴性组)。对比分析两组性别、年龄、基础疾病、药物过敏史等患者自身因素与合并用药、配伍禁忌、溶媒不当及输注过快等药物相关因素,探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危险因素,同时对不良反应发生时间、涉及药品品种、主要累及器官系统及严重程度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危险因素依次为基础疾病、配伍禁忌、溶媒不当、高龄、药物过敏史与女性性别(OR值分别为4.649、4.232、3.028、2.879、2.799、2.256,P<0.05);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主要是集中于用药过程中(41.12%)及用药结束后30 min内(34.58%),涉及药品品种以心脑血管系统用药为主(91.67%),累及多器官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受累所占比例最高(36.04%),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多为一般不良反应(81.08%)。结论 对于合并基础疾病并有药物过敏史的老年女性患者应用中药注射剂时应权衡利弊,注意药品不良反应的防治,选用正确的溶媒与合理的配伍药品,尤其应在用药早期重点关注、及时发现药品不良反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风险。  相似文献   

6.
中药乌头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婧文 《中国药业》2011,20(22):89-90
目的 分析中药乌头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和特点,促进临床安全用药.方法 对医院临床所用毒性中药及鸟头类中药中毒事件相关报道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与超剂量使用、配伍或制剂不当、炮制煎煮不当、适应证以及患者个体差异有关.结论 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各种因素相关,应加强合理使用毒性中药的意识,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超剂量使用中药注射剂应引起高度重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中药注射剂超剂量使用所导致的不良反应,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查阅国内近年来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对中药注射剂超剂量使用现状、后果及其原因进行整理.结果 违背<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不按照药品说明书超剂量使用中药注射剂,既造成浪费又易引发药品不良反应与医疗纠纷.结论 临床医师使用中药注射剂,应严格掌握用法用量及疗程,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剂量使用,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8.
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使用过程中,由于配伍不当、剂量不当、操作不当、药品本身质量以及患者个体差异等原因而发生不良反应,应高度警惕不良反应的发生。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对中药注射剂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以促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9.
我院内科住院患者应用中药注射剂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我院内科住院患者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及用药合理性。方法:抽查内科住院病房2011年10~12月出院病历420例,分别统计中药注射剂的用药人数、品种、剂量、溶媒及联合用药情况,分析用药合理性。结果:内科住院患者的中药注射剂使用率65.71%,其中三种中药注射剂联合使用病例占4.35%,两种中药注射剂联合使用病例占31.16%,存在联合用药不合理、给药剂量较大、疗程较长、溶媒选择不当及溶媒剂量较小等问题。结论: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使用中存在安全隐患,医院应加强管理,防范药品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0.
李特  张松  宋秋艳 《云南医药》2015,(3):353-356
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1]。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能及时发现临床用药安全隐患;为新药使用评价、药物遴选提供依据,确保用药安全;加强医务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与用药不当的鉴别能力,避免医疗纠纷[2]。现对我院2012年收集到的251例药品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探讨其发生的规律和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为合理使用中药,避免药害(drug misadventure,DM)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发生,本文提出了中药DM与中药ADR的区别,并对此进行了分析阐述,探讨了相应对策。认为医师用药不当、患者对中药治疗的不依从性及药物本身原因都可造成中药ADR及不良事件(adverse drug event,ADE)的发生。临床使用方法得当,就可以避免中药DM和减少中药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我院中药制剂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和规律,为中药制剂上市后再评价及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2~2015年上报的108例中药制剂药品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涉及品种19个,注射剂16个品种,引发药品不良反应105例,占97.22%。口服制剂3个品种,引发药品不良反应3例,占2.78%。居前二位的是热毒宁注射液、参麦注射液。药品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儿童和老人,主要累及器官是皮肤及其附件。结论提高中药制剂质量,辩证使用中药制剂,规范临床合理使用。慎用中药注射剂,加强中药注射剂用药监护,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当前引发药品不良反应的主要品种类别,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查阅近2年506例有关药品不良反应的综合报告,涉及文章50余篇。对检索出药品不良反应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列举不良反应的药品主要类别、例数、多发药品及临床表现。结果:在引发药品不良反应/事件中,抗感染药和中药制剂在药品品种数上稳居前2位。结论:应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同时应规范中药制剂的临床使用,并加强有关中药安全用药知识的普及,从而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315例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病例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培良  陈芃  陈贤伟 《今日药学》2009,19(8):49-50,53
目的 了解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情况和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监测报告水平.方法 对本院2008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315例,分别从药物种类、涉及的器官系统、患者基本情况、报告情况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15例药品不良反应/事件主要与抗菌药物、中药制剂的使用和静脉给药有关,新的一般不良反应/事件55例,严重不良反应/事件3例.结论 在用药过程特别加强抗菌药物和中药制剂的用药监护,加强新的、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监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近年来我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方法对我院近3年来中药注射剂的用药品种、消耗量以及药品不良反应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的种类与消耗金额呈逐年增长趋势,其中用于心脑系统的中药注射剂占主导地位;中药注射剂在的应用有扩大化趋势,其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增加。结论中药注射剂在我院临床应用广泛,但需进一步合理使用,尤其应关注中药注射剂的药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从中药不良反应的客观性探讨建立药物警戒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应用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为人类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中药在全球的广泛应用和中药剂型的多样化,有关中药引起的不良反应报道日渐增多,一系列与中药相关的安全隐患不断出现,如日本的小柴胡汤事件,欧洲的马兜铃事件[1],以及国内近期关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种种报道。药物不良反应(ADR)是用来表述药物对人体伤害作用的一种医药专用术语,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不包括由于药品质量问题或用药不当引起的有害反应。中药不良反应也应符合药物不良反应确认的3个前提。但是,纵观中药的临床应用,其安全性问题已不再拘泥于药品不良反应所涵盖的范围,涉及到其他与安全性相关的科学研究与活动,单纯的不良反应概念已不能全面反映中药的安全性问题,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种涵盖从中药种植、采集、炮制、研发、生产到上市使用的全过程、全方位的中药安全保障体系-药物警戒(pharma-covigilance)系统。本文从中药不良反应的客观性出发,结合临床用药和不良反应发生规律以及现代医院中药安全性监护模式,探讨建立药物警戒系统,旨在实现帮助患者合理、安全用药的最终目标。1中药不良反应的客观性药物作用具有两面性,中药...  相似文献   

17.
中药的使用史有几千年,在我国的文化中中药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大多数人对于中药的理解是毒副作用小、天然、安全性高,但近年来由于在使用中药的过程中操作不当导致不良反应甚至中毒的报道越来越多,使得中药的安全性问题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本文就中药的毒副作用进行研究与总结,以提高人们的中药安全用药意识,使中医药的发展能够更科学,并使人们正确认识中药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8.
梁华  成志  陈岚  李根 《中国药业》2011,20(17):52-53
目的分析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9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患者年龄、性别、涉及药品种类、给药途径、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感染药物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占73.21%,其次为中药制剂,占10%。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占78.95%;药品不良反应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损害,占54.01%。结论临床用药应合理控制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慎用中药制剂,并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宋琪 《中国药业》2010,19(12):62-63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液安全性问题,以促进合理用药。方法统计医院2008年静脉用中药注射液的用量和金额,对排序前10位的药品不良反应进行文献检索并分析其临床使用情况。结果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报道较多,有些较严重;临床使用存在扩大适应证、超量用药、与西药混合配置、溶剂选择不恰当、静脉滴注速度过快等不合理用药现象。结论临床医护人员如果能够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书使用中药注射液可预防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中药不良反应的客观真实性,为"有毒"中药的合理制用策略提供建议。方法在回顾性研究基础上,分析中药不良反应的客观真实性,对"有毒"中药毒性研究方法和合理制用策略进行论述。结果中药不良反应既是中药本身的原因,更是对中药认识的偏颇和中药制用不当的必然后果;建立和健全中药不良反应监测机制和不良反应研究方法体系与技术平台,制定合理的"有毒"中药制用规范,以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结论正确认识中药的不良反应,加强对"有毒"中药合理制用策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