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其发病机制复杂,明确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及潜在治疗靶点对防治慢性心力衰竭至关重要.近年来,中医经典名方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保元汤是一种具有心脏保护活性的经典名方,通过多成分、多途径协同发挥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作用,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通过对近些年保元汤相关文献进行分析,阐述保元汤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以期为保元汤的研究与开发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方面的临床指导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其发病机制复杂,明确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及潜在治疗靶点对防治慢性心力衰竭至关重要.近年来,中医经典名方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保元汤是一种具有心脏保护活性的经典名方,通过多成分、多途径协同发挥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作用,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通过对近些年保元汤相关文献进行分析,阐述保元汤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以期为保元汤的研究与开发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方面的临床指导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焦虑抑郁症状是慢性心力衰竭发生时的伴随症状之一,在临床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较为常见。文章探讨神经-内分泌系统是如何影响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发病机制以及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研究近10年有关文献,国内外专家对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机体免疫系统的过度激活和机体分泌的5-羟色胺(5-HT)、皮质醇水平、PTA轴调节以及炎性反应与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有密切的关联。结论 给予患者中医药治疗的个性化方案,通过调整机体免疫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的活跃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临床上缓解焦虑抑郁状态有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明显提高。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焦虑抑郁患者提供了相应的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4.
肾虚血瘀是慢性心力衰竭的基本病机,是慢性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主要致病因素;慢性心力衰竭以肾虚为本,血瘀为标;补肾活血是慢性心力衰竭的重要治法,贯穿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的始终.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配合中药辨证施治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6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56例对照.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西药治疗基础上配合中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明显改善症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6.
寇宗莉 《中医研究》2013,(12):44-46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阶段.其发病率、病死率高.病性本虚标实,本虚以气虚、阳虚为主;标实以瘀血、水饮、痰浊居多.血脉瘀滞贯穿始终,痰饮水停是最终产物.本文阐述了李教授对慢性心力衰竭时心与肾关系的认识,分析总结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因病机,总结出调节阴阳是关键、化气行水是主要手段、活血化瘀贯穿始终,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3个主要治则,据此灵活选择经典方药,方可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取得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张玉岭  吴海深 《河北中医》2006,28(6):410-410
慢性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2002~2005年,我们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抗脑衰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8例,并与单纯西药常规治疗3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原因所致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1~2].已有众多文献报道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比单纯应用中医或西医常规治疗效果佳.现就中医对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合并胸腔积液的特点和性质.方法:分析3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胸腔积液患者的心脏超声结果和胸腔积液性质.结果: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胸腔积液者心功能分级更差,胸腔积液性质并非都是漏出液,胸腔积液的性质可能与胸腔积液存在的时间有关.结论:充分认识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胸腔积液的临床特点,可减少患者的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0.
慢性心力衰竭是因不同原因导致其射血或充盈心室能力发生损伤而引发的慢性心脏病,以呼吸障碍、疲乏及液体潴留等为主要临床表现。慢性心力衰竭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属于多发病,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人类健康。中医中并无慢性心力衰竭病名,但结合该病临床特点,可将其归属于“胸痹”“喘证”以及“心悸”等疾病的范畴内。该文通过对慢性心力衰竭在中医方面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面的研究现状,重点总结了第六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王锋主任医师辨治慢性心衰的用药特点及个人经验方。  相似文献   

11.
<正>慢性心力衰竭引起的进行性的肾功能损害,通常认为是慢性心力衰竭发展到终末期的一种表现。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进行性肾功能损害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发生率较高,且与患者的预后关系密切。因此,加强对慢性心力衰竭早期出现肾功能损害的研究,将有助于准确把握慢性心力衰竭的疾病演变规律,从而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及预防本病的进一  相似文献   

12.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表现和最主要死因,是重要的世界公共卫生问题,其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当,因此,对慢性心力衰竭预防、治疗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代医学通过有效的治疗手段降低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死率。近年来,中医药防治慢性心力衰竭的实验与临床研究也逐步增多。结果显示,中药在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医药在防治慢性心力衰竭的机制方面的研究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已有的结果显示,中医药防治慢性心力衰竭具有显著的多机制、多靶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广西区域慢性心力衰竭四诊要素常见程度,初步总结广西区域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证型。方法:运用德尔菲法编制广西区域慢性心力衰竭中医四诊信息要素调查表,将所编制的内容进行两轮专家调查咨询,并根据专家的反馈信息,进行筛选和修正,分别统计分析调查表回收率、变异系数、均数、协调系数及常见程度。结果:本研究第一轮调查表回收率为95%,第二轮调查表回收率为91%。专家权威系数为0.857 5。两轮协调系数分别为:症状0.526和0.561,舌脉象0.357和0.436。广西区域慢性心力衰竭四诊要素的常见程度为:1症状:气短喘息心悸下肢浮肿神疲乏力纳少=尿少=胸闷面色灰暗脘腹胀满=口唇紫绀颈部青筋咳嗽眠差颜面浮肿面色苍白咯痰=头晕自汗肢冷胸水烦躁不宁头痛身重恶心欲吐呕吐;2舌象:舌质紫暗舌体胖大舌有瘀点=舌苔白舌苔厚舌苔腻=舌苔滑舌苔薄;3脉象:脉细脉数脉沉脉结代脉涩脉弦脉滑脉迟脉濡。结论:专家对本次调查内容慢性心力衰竭四诊要素常见程度的认可度高,并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初步总结出广西区域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证型。  相似文献   

14.
利尿剂是减轻心力衰竭症状、改善血流动力学的核心治疗药物.但随着病情发展,利尿剂抵抗已经成为心力衰竭治疗过程中的障碍.对近年来慢性心力衰竭利尿剂抵抗的文献进行梳理,从中西医结合角度探讨慢性心力衰竭利尿剂抵抗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诱发因素、临床特点及诊治经过,为提高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7月在我社区医院住院治疗的3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以感染为主要发病诱因,且往往合并其他内科疾病,以冠心病为主,且临床表现往往不典型.结论:病因多,合并症多,症状不典型往往是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主要特点,应引起足够重视,避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6.
加味真武汤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54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心功能不全亦称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病因所致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心力衰竭的主要特点是呼吸困难、水肿和乏力[1].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笔者采用加味真武汤治疗慢性心衰54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浅谈益气温通法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继红  冉亚军  王晓峰 《陕西中医》2009,30(8):1100-1101
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指在有适量静脉血回流的情况下,由于心脏泵血功能障碍,出现心排血量不足,组织的血液灌注减少以及肺循环静脉系统瘀血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常发生的危急重症,是各种病因所致心脏病的终末阶段。我院心血管病专家王晓峰教授经过多年临床实践运用益气温通法的理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笔者试从中医对益气温通法相关的认识出发,结合现代有关研究对益气温通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作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不同病因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将552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资料录入Excel数据库,通过回归分析统计方法分析慢性心力衰竭不同病因与中医证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当以"气虚血瘀证"作为因变量,CHD、HTN、CPD、RVHD4个变量均B 0,P 0. 05,比值比 1;当以"气阴两亏证"作为因变量,HTN B 0,P 0. 05,比值比 1;当以"痰饮阻肺证"作为因变量,CPD、RVHD B 0,P 0. 05,比值比 1;当以"阳虚水泛证"作为因变量,CPD B 0,P 0. 05,比值比 1;当以"心肾阳虚证"作为因变量,DCM B 0,P 0. 05,比值比 1。结论冠心病导致的慢性心力衰竭最为核心的中医证型是气虚血瘀证;高血压病导致的慢性心力衰竭最为核心的中医证型为气阴两亏证;肺心病导致的慢性心力衰竭最为核心的中医证型为痰饮阻肺证和阳虚水泛证;风湿性心瓣膜病导致的慢性心力衰竭最为核心的中医证型为痰饮阻肺证;扩张型心肌病导致的慢性心力衰竭最为核心的中医证型为心肾阳虚证。  相似文献   

19.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进展到终末期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其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增加,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诱发慢性心力衰竭的基础疾病复杂多样,包括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肌病等,其发病机制不尽相同,根据不同病因建立与之相匹配的慢性心力衰竭动物模型,对探究慢性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机制以及中医药应用于防治慢性心力衰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该文以心力衰竭的病因为分类依据,总结了近十年来使用较多的慢性心力衰竭动物模型,以及这些动物模型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以期为研究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手段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0.
慢性心力衰竭属中医学惊悸、怔忡、喘证、痰饮、水肿等范畴,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整体把握慢性心力衰竭的发展转归,从中医学的角度探讨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临床治疗及药理学研究,对于优化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诊疗起着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