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观察脾虚泄泻患儿消化吸收与肠道局部免疫功能以及健脾止泻颗粒的作用机制。方法对64例脾虚泄泻患儿用健脾止泻颗粒治疗,检测其治疗前后的唾液淀粉酶活性、尿D-木糖排泄率及大便SIgA,并与30例正常儿进行对照观察。结果脾虚泄泻患儿消化吸收与肠道局部免疫功能低下,经治疗后,上述指标明显好转。结论健脾止泻颗粒具有促进脾虚泄泻患儿消化吸收功能和提高肠道局部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脾虚宁浸膏对脾虚泄泻动物模型红细胞免疫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脾虚宁浸膏对大鼠脾虚泄泻的治疗作用及红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实验大鼠 4 4只 ,随机分为空白、模型、脾虚宁低、高剂量 4组 ,每组 11只。采用饥饿及利血平、大黄造模 ,再用脾虚宁浸膏灌胃治疗 ,观察造模前 ,治疗前、后动物一般情况 ,血清 D-木糖含量及红细胞免疫功能。结果 :脾虚宁浸膏能显著改善脾虚泄泻大鼠的临床症状 ,显著升高实验性脾虚泄泻大鼠的血清 D-木糖含量及 C3b受体花环率 ,降低 Ic受体花环率。结论 :脾虚宁浸膏能提高脾虚泄泻大鼠小肠吸收功能及红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胃动素(MTL)与脾虚证发生的关系。方法 动态观察实验脾虚证发生过程中体液及组织中MTL含量的变化。并用四君子汤反证。结果:脾虚制模早期MTL含量增高,而晚期低下,经园君子汤预防和治疗的脾虚大鼠,MTL水平素乱的状态得到明显的改善,明显优于脾虚自然恢复大鼠。结论:初步表明体液及组织中MTL水平紊乱是导致脾失健运动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探讨益气增液颗粒对脾虚泄泻SD大鼠血清胃泌素(GAS)、血浆胃动素(MOT)的影响;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200%大黄煎液造成的脾虚泄泻SD大鼠血清GAS,血浆MOT的含量。结果:脾虚模型组大鼠血清GAS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阳性对照组和益气增液颗粒中,高剂量组与脾虚模型组相比均P<0.05;益气增液颗粒3个剂量组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均P>0.05;脾虚模型组大鼠血浆MOT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阳性对照组和益气增液颗粒3个剂量组与脾虚模型组相比P<0.05及P<0.01;益气增液颗粒高剂量组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GAS、MOT含量变化很可能是脾虚泄泻的一项重要的病理生理学改变,而益气增液颗粒对脾虚泄泻SD大鼠GAS、MOT含量变化明显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健脾消食冲剂(5g、10g/kg)连续灌胃1周对大黄脾虚模型造成的小鼠的免疫器官重量碳粒廓清速率和血清中的IgA、IgG、IgM等降低又补体C3、C4的增高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另对该模型所致的淋巴细胞的转化率、白细胞介素-2活性和DTH等降低具有明显的恢复作用。提示本冲剂能调节脾虚造成的免疫功能低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益中蠲毒浓缩丸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揭示其抗胃癌的作用机制,方法:对脾虚型小鼠以刀豆素(ConA)或脂多糖(LPS)作诱导剂,通过体内给药,体外实验的方法,观察该药对T,B收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结果:给脾虚小鼠灌服8.4g生药/kg的受试药,能明显提高其T,B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结论:益中蠲毒浓缩丸能明显提高脾虚小鼠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的功能,其抗胃癌作用是通过提高免疫功能等多途径,综合协同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10.
健脾消痞浸膏对脾虚动物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健脾消痞浸膏对脾虚动物胃功能的影响.方法:用大黄水煎剂造脾虚动物模型,以比色法测定液体的胃排空,胃残留物重量测定固体的胃排空,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胃动素(MTL),用滴定法了解胃分泌功能.结果:健脾消痞浸膏组胃内液体残留率显著降低(P<0.01);中、高剂量组胃内固体残留率降低(P<0.05,<0.01);中、高剂量组血浆MTL、总酸度、总酸排出量升高(P<0.05,<0.01);高剂量组胃液量显著升高(P<0.01).结论:健脾消痞浸膏促进脾虚动物胃排空液体及固体,提高血浆MTL,促进胃液分泌.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健脾消糖颗粒对糖尿病前期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6月-2013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46例,按双盲法分成两组,23例实验组患者应用健脾消糖颗粒治疗,23例对照组患者应用阿卡波糖片治疗,观察两种药物对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功能的影响.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FPG、2hPG、HbAIc水平分别为(4.60±0.41) mmol·L-1、(7.04±1.16)mmol·L-1、(5.79±0.63)mmol·L-1,胰岛素功能指标INS、HOMA-IR、ISI、HOMA-B分别为(52.83±22.51) mU·L-1、(0.36±0.34)、(-3.47±0.35)、(4.99±0.65),以上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健脾消糖颗粒可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前期胰岛功能,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健脾消糖颗粒对糖尿病前期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46例,按双盲法分成两组,23例实验组患者应用健脾消糖颗粒治疗,23例对照组患者应用阿卡波糖片治疗,观察两种药物对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功能的影响。结果治疗后,实验组FPG、2hPG、HbAIc水平分别为(4.60±0.41)mmol·L-1、(7.04±1.16)mmol·L-1、(5.79±0.63)mmol·L-1,胰岛素功能指标INS、HOMA-IR、ISI、HOMA-B分别为(52.83±22.51)mU·L-1、(0.36±0.34)、(-3.47±0.35)、(4.99±0.65),以上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消糖颗粒可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前期胰岛功能,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香砂六君颗粒和香砂六君丸对脾虚胃病患者胃肠动力和胃肠激素的影响,探讨香砂六君颗粒治疗脾虚胃病的机制。[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香砂六君颗粒(颗粒)组和香砂六君丸(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后以B超检测胃半排空时间,以放免法测血浆胃动素(MOT)、生长抑素(SS)和血清促胃液素(GAS)水平,同时观察症状积分情况。[结果]2组分别与治疗前比较,症状积分改善、胃半排空时间缩短(均P〈0.01),MOT、GAS升高,SS降低(P〈0.01,〈0.05);颗粒组与对照组比较,症状积分降低(P〈0.01),胃半排空时间缩短,MOT升高(P〈0.05),2组间GAS、S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香砂六君颗粒通过调节胃肠激素水平可明显促进胃排空,减慢小肠蠕动,改善脾虚症状,且优于香砂六君丸。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益气健脾方药对D-半乳糖(D-gal)所致衰老小鼠自由基代谢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D-gal复制衰老及脑老化小鼠模型.测定衰老小鼠血清、心、肝组织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心、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脂褐素(LPF)水平;血清白介素-2(IL-2)及胸腺指数,并观察益气健脾方药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益气健脾方药能明显提高血清、心、肝组织中T-SOD的活性,降低心、肝组织MDA和肝组织LPF含量,并提高血清IL-2含量和胸腺指数.结论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改善免疫功能可能是益气健脾方药延缓衰老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给予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醒脾养儿颗粒联合益君康治疗后对患儿临床症状及免疫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2月我院诊治的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n=40)与对照组(n=40)。观察组患儿给予醒脾养儿颗粒联合益君康治疗。对照组仅给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2组患儿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2组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腹泻、呕吐、腹胀、腹痛及大便性状改变的缓解时间,观察2组患儿治疗前后1 d内排便次数变化。观察2组患儿治疗前后免疫细胞CD3^+、CD4^+、CD8^+及CD4^+/CD8^+表达。观察2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儿治疗前后胃肠功能指标胃动素、胃泌素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1 d内排便次数明显少于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后1 d内排便次数少于同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CD3^+、CD4^+及CD4^+/CD8^+表达量均高于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CD8^+表达量与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CD3^+、CD4^+及CD4^+/CD8^+表达量高于同组治疗前,CD8^+表达量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7.50%(35/40)明显高于对照组65.00%(26/40)。治疗后2组患儿胃动素与胃泌素均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胃动素及胃泌素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药物疗法与单一药物疗法均可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采用醒脾养儿颗粒与益君康联合治疗消化不良性腹泻能显著提高患儿临床疗效,加快临床症状缓解速度,达到及时止泻、改善胃肠功能目的。联合疗法对患儿机体免疫功能提升作用较明显,可于临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6.
王杜鹃  张艳娇 《内科》2021,(1):25-27,79
目的 观察补锌联合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对轮状病毒性肠炎(RVE)患儿血锌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8月至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RVE患儿106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葡萄糖酸锌糖浆、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治疗7 d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补肾解毒方和健脾解毒方对慢性乙肝病毒(HBV)感染不同免疫状态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Ts)功能的影响。方法:36例门诊慢性HBV感染患者,根据患者免疫状态分为免疫耐受组(18例)、免疫清除组(18例),另选择10名健康人作健康组。分别采集抗凝外周静脉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进一步分离提取培养T细胞,采用大鼠补肾解毒和健脾解毒药物血浆进行干预。检测T细胞亚群CD3+、CD4+、CD8+以及CD28+分子的表达,观察T细胞培养上清液干扰素-γ(IFN-γ)的水平。结果:健脾解毒药物血浆与补肾解毒药物血浆干预后CD3+、CD4+、CD8+以及CD28+分子表达率升高,且补肾解毒药物血浆提高CD28+表达率优于健脾解毒药物血浆(P<0.05)。两种含药血浆干预后T细胞分泌的IFN-γ水平较干预前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补肾解毒方和健脾解毒方都能促进慢性HBV感染患者T细胞功能的恢复,且两种含药血浆对慢性HBV感染免疫耐受期患者T细胞功能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颗粒联合匹维溴铵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ith predominant diarrhea, IBS-D)患者免疫功能、肠道菌群及脑肠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1年9月收治的168例IBS-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4例。对照组服用匹维溴铵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参苓白术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免疫功能、肠道菌群、脑肠肽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0.48%)高于对照组(7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07,P=0.042)。治疗后,观察组的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CD3+、CD4+和CD4+/CD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7.955、8.371、9.712、7.684、4.817,P<0.001)。治疗后,观察组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拟杆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