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脑卒中后抑郁症2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艳玲  宋长明  王霞 《临床医学》2008,28(11):62-63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症(PSD)的特点。方法随访脑卒中患者565例,用汉密尔顿(Hamilton)抑郁量表进行判定。结果符合脑卒中后抑郁症者242例,诊断符合率为42.83%。脑卒中后4~6个月发生抑郁者最多,占92例。额叶卒中后抑郁症最多,占77例,其次为基底节区卒中后抑郁症69例。242例卒中后抑郁症经心理干预和抗抑郁药物相结合治疗6周后治愈190例,占78.51%,好转48例,占19.83%,无效4例,占1.65%。结论脑卒中的病灶部位与PSD的发生有关,病灶部位越靠近额叶,越易发生PSD。  相似文献   

2.
脑卒中后抑郁症43例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陈益友 《现代康复》1998,2(9):968-969
目的:了解脑卒中后抑郁的症状及相关原因。方法:对43例脑卒中患应用抑郁量表(CES-D).进行抑郁心理调查。结果:46.5%的患出现抑郁,其中严重抑郁23.2%。结论:脑卒中后抑郁与卒中的部位,病程长,肢体偏瘫,以及社会家庭心理因素有关.使用三环抗抑郁剂和心理治疗有救。  相似文献   

3.
4.
采用Hamilton抑郁量表,对494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了调查。结果,173例患者出现卒中后抑郁症。其中轻度抑郁128例(73.9%),中度51例(29.4%)重度6例(3.5%),除积极治疗脑卒中,同时应用笫二代新型抗抑郁药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Ls)及第一代经典抗抑郁药,即三环类抗抑郁药(TCA)并辅以心理治疗,收到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5.
脑卒中后抑郁症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脑卒中后抑郁症是影响脑卒中后康复的重要因素。本文就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因素、发病率、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脑卒中后抑郁症6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脑卒中后可并发各种情感障碍,其中抑郁是最常见的情绪改变。本文通过对169例急性脑卒中者进行调查,发现68例并有抑郁症,其发生率为41-5%,现对抑郁症发生与卒中性别、性质及部位的关系及其康复情况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本组169例患者均为我科1998年6月~1999年6月间住院病人。其中男98例,女71例。脑出血63例,脑梗塞106例;左侧半球病变89例,右侧半球病变80例。全部病例符合1995年全国第4次脑血管病会议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其中6…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卒中后抑郁症发病率及预后。方法:以国际通用DSM-Ⅳ为标准诊断抑郁症,Zung抑郁量表评价抑郁程度,以NFDS评价神经功能缺损,Zung抑郁量表积分≥20分,NFDS积分≥16分列入研究范围。结果:152例于卒中后16W内出现抑郁症74例,占47.4%;应用氟西汀,赛乐特,多虑平或阿普唑抗抑郁治疗,治疗组Zung积分,NFDS积分明显下降,其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5)。结论:卒中后抑郁症发生率高,抗抑郁治疗有助于脑卒中后病人的精神功能及神经功能康复,提高卒中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百忧解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PS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按照1995年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关于脑卒中的诊断标准和第2版《中国精神障碍诊断标准》诊断为PSD的患者60例,每日口服百忧解20mg,连续服用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分别进行临床评分,同时检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结果:SDS评分于治疗后2周、4周分别减少19.94%和36.54%(P〈0.001);HAMD评分分别减少49.16%和68.78%(P〈0.001)。结论:百忧解具有明显的抗抑郁作用,是治疗抑郁症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9.
叶志霖 《现代康复》1997,1(4):300-301
应用SDS抑郁自评量表对20例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严重程度和疗效对比,作为心理评定和治疗效果的客观指标。探索脑卒中后伴发抑郁症患的心理康复治疗程序和实施方法.以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0.
脑卒中后抑郁症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 ,本文对 1 42例脑卒中患者伴发抑郁症进行研究 ,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本组 1 42例为卒中后 1月内无失语和痴呆 ,发病前无抑郁史 ,并经CT和或MRI证实。男 78例 ,平均 63 80± 1 0 0 0岁 ,女 64例 ,平均 59 78± 8 0 7岁。伴有高血压 82例 ,糖尿病 4例 ,风心病 2例 ,房颤 7例。左侧大脑半球病变 68例 ,右侧大脑半球病变 74例。脑卒中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第二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第三次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标准[1 ] 。抑郁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标准第二版修订本 (CCMD -II -R)…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2005年3月至2007年10月住院确诊为脑卒中后抑郁症的4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常规脑卒中加抗抑郁治疗,对照组仅常规脑卒中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脑卒中抑郁与卒中类型和病变部位的关系。结果脑卒中后抑郁症发生率为40.57%,其发生与卒中类型及卒中的病灶部位无关,抗抑郁治疗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结论应重视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生,及早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12.
脑卒中后抑郁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对128例脑卒中住院患者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评定。结果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为39.0%,抑郁的发生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病灶部位有关,与性别无关。结论脑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病灶部位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脑卒中后抑郁症52例临床分析及治疗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道平 《现代康复》2001,5(8):83-83
目的 研究脑卒中后患的抑郁症发病率和影响因素以及治疗效果。方法 根据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2版的修订版诊断,并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估178例脑卒中病人,分析性别,年龄,病变性质,病 变部位,病程长短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发病率的关系。对抑郁症患使用综合治疗。结果 178例脑卒中患抑郁症发病率29.2%,脑卒中撸抑郁症的发生率与患的性别,病变性质无关,而与,病变部位,病程长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关。治疗有效率84.6%。结论 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多,抗抑郁治疗疗效显。  相似文献   

14.
脑卒中后抑郁症综合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有关研究显示,脑卒中后抑郁症发生率为2 5 %~6 0 % [1] ,是常见的危害患者健康的精神障碍,影响患者进一步康复和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1999年4月~2 0 0 3年6月,我们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对9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进行了治疗,疗效显著。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6例,女3例;年龄4 8~5 9岁,平均5 2 .5岁;其中脑出血4例,脑梗死5例。发病6个月以内者3例,6~12个月4例,12个月以上2例。选择病例的标准为脑卒中后没有明显的智能和语言障碍,具备一定的文化程度(9例患者文化程度均为初中以上) ,有较高言语理解能力。1.…  相似文献   

15.
脑卒中后抑郁症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通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ISS)对2011年1月~2013年10月期间21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评分,使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不同亚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0~50岁年龄组卒中后抑郁发生率较其它年龄组高,女性患者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高于男性,P0.05,有显著性差异。脑卒中后抑郁组与非抑郁组NIHSS评分相比,有统计学意义。对于40~50岁年龄组的卒中患者、女性卒中患者及NIHSS评分较高的患者更容易出现卒中后抑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理支持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症(PSD)患者照顾者的心理状况的作用。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作为评估标准,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7月住院的PSD患者的照顾者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干预组在常规对照顾者健康教育的基础上给予积极的心理支持干预,而对照组仅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分别于心理支持干预治疗前、后对其进行量表评估,对照组在入院和出院时对其照顾者进行量表评估。结果干预组照顾者的HAMD、SAS、SDS评分干预后均有降低(P均<0.05),对照组降低程度不明显(P均>0.05)。干预组干预后HAMD、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干预后(P均<0.05)。结论心理支持治疗对PSD患者的照顾者心理状况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症(post-stroke depressio,PSD)与多因素的关系及PSD对脑卒中康复的影响。方法 对108例本院近年来在发病急性期住院和出院后复诊的PSD患进行多因素分析,其中脑卒中急性期发生PSD78例,均为1999-09/2002-09的住院患;复诊均为1986/1997曾在本院住院的脑卒中患。结果 根据患CT扫描结果,左前、左中及右后半球PSD发生率分别为71%,65.8%和62%,但差异无显性意义;缺血性卒中明显多于出血性卒中,差异无显性意义;属急性期发病78例,占同期脑卒中住院患的36%;复诊中发现的PSD为30例,占同期复诊脑卒中患的61%。有70例发病有社会心理学因素参与,占总发病人数的65%。结论 PSD的发生率与病灶部位有一定关系,而与不同疾病类型无明显相关,与病残程度及社会心理学因素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脑卒中是危害人类生命与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脑卒中病人发病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如果症状持续2周以上则被称为脑卒中后抑郁症(posstrore depression,PSD)。PSD是伴随脑卒中患者功能障碍而出现的情感障碍性疾病,是介于神经内科和精神科之间的边缘领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症(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对304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及心理健康调查表(psychological health inventory,PHI)测查,根据测查结果及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确诊PSD;比较PSD与非PSD患者PHI结果,PSD组与常模以及不同性别PSD患者的PHI结果。结果 304例脑卒中患者中87例符合PSD诊断,发病率28.62%;PSD组PHI量表中说谎分数、诈病或装坏分数以及临床量表中躯体化、抑郁、焦虑、病态人格、疑心、脱离实际和兴奋状态分数均高于非PSD组(P<0.05或P<0.01)和常模(P<0.05或P<0.01),不同性别PSD患者PHI各量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SD患者主要心理问题是说谎、诈病、躯体化、抑郁、焦虑、病态人格、疑心、脱离现实、兴奋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