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角色扮演对精神分裂症病人自我概念的心理康复作用。[方法]将4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实验组实施角色扮演4周,对照组给予常规精神科护理。于入组时和4周后分别对两组病人采用自我概念量表(TSCS)和自尊量表(SES)进行评分比较。[结果]入组时两组TSCS和SE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周后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角色扮演有助于消除病人的自卑心理,增强自信心,提高自我概念水平,有利于精神康复。  相似文献   

2.
角色扮演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角色扮演在精神分裂康复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24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例,实验组实施角色扮演4周,对照组给予常规的精神科护理。4周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采用自尊量表(SES)和自卑感量表(FIS)进行评分测定和比较。结果角色扮演4周后实验组患者SE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FI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护理中,应用角色扮演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社交自信水平,消除自卑感,有利于精神康复。  相似文献   

3.
开放式管理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社会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泉惠  李香临 《家庭护士》2009,7(16):1421-1422
[目的]观察开放式管理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社会康复的影响.[方法]90例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50例,观察组采取开放式管理,对照组采用传统封闭式管理.病人入院和出院后4周进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定.[结果]观察组出院后4周SD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放式管理有利于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社会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动态交际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精神状态和自尊心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两组病人均给予抗精神病治疗,对照组病人进行基础护理,研究组病人在基础护理基础上进行动态交际技能训练干预,比较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干预后3个月和干预后6个月两组精神分裂症病人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和自尊量表(SES)评分。[结果]干预后6个月两组精神分裂症病人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研究组和对照组病人的SE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后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个月研究组SE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病人,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6个月研究组病人总积极因素和总消极因素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动态交际技能训练能明显改善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精神症状及低自尊心理。  相似文献   

5.
田素英  姚宁 《家庭护士》2009,7(19):1725-1726
[目的]观察家庭护理模式对住院抑郁症病人病情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100例住院抑郁症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实施家庭护理.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总体幸福感量表(GWB)、自尊量表(SE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作为评价工具,分别于入组时和治疗3个月后进行评定.[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病人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GWB、SES、SDSS评分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式护理模式可提高住院抑郁症病人的幸福感、自尊、及康复效果,降低其社会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改良森田疗法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康复疗效.[方法]将康复期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11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改良森田疗法和一般治疗,对照组给予一般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及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治疗后NOSIE总分、BPRS总分及SANS量表总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比较,SANS各因子分,BPRS中焦虑抑郁及缺乏活力因子分,NOSIE中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迟缓因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各量表多个因子分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改良森田疗法能有效地改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者的阴性症状和促进其社会康复.  相似文献   

7.
张阳 《护理研究》2012,26(28):2649-2650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疗效的影响.[方法]将40例脑卒中后伴吞咽障碍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系统康复护理,两组病人均接受针刺治疗,干预前后分别用洼田饮水实验分级评分表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试验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治疗后的实验评分较治疗前均有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治疗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结合康复护理及针刺结合常规护理均能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病人的吞咽功能,而针刺结合康复护理组疗效优于针刺结合常规护理组,康复护理在提高脑卒中病人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68例脑卒中后患者,分为对照组(34例)和康复护理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康复护理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施行康复护理干预,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与Fugl-Meyer评分评价)和生存质量(采用SF-36量表评价).[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与Fugl-Meyer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F-36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护理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生存质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及康复的效果作用显著,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院内综合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影响.方法:将200例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两组在康复训练前和康复训练后2周、4周和8周用简明精神量表(BPRS)、病人观察量表(NOSIE)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BPRS评分在干预后第4周、第8周低于对照组(P<0.05),在第4周、第8周NOSIE总积极因素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而NOSIE总消极因素评分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内综合康复护理对提高病人生活功能和社会功能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自我效能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将12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精神科治疗、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自我效能干预,为期4 W,内容包括激励、社会支持、行为方法等,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自尊量表(SES)、自理行为问卷(SCBQ)和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WROS)对两组患者进行干预前后康复状态的评估.结果 干预4 W后实验组GSES、SES、SCBQ、IPRO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自我效能干预有助于消除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卑心理,增强自信心,提高自我效能、自理水平,改善临床疗效,有利于恢复患者的社会功能,帮助其顺利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状况,分析影响因素,建立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制问卷对328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测试,并与国内常模进行对照。结果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躯体化、强迫、恐怖、抑郁、焦虑、和人际关系6个因子的得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5),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许多社会心理问题,如求学、求职、婚姻及社会偏见等。结论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心理问题较多,应积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加强心理治疗,改善其心理状况,以利尽早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2.
陶艺编织行为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陶艺编织行为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织患者同时均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干预组进行陶艺编织行为治疗,对照组仪给予常规护理.在陶艺和编织行为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分别用精神科护上观察住院患者量表(NOSIE-30)进行评定并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在陶艺和编织行为治疗前,NOSIE-30评分7个因了分(即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激惹、精神病表现、抑郁、迟缓因子分)和3个总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陶艺和编织行为治疗12周后干预组NOSIE-30评分:干预组病情总估计分(173.13±13.18),总积极分(78.87±8.45),社会能力(30.93±4.71)、社会兴趣(25.00±2.67)、个人整洁因子(22.93±3.27)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激惹(14.20±2.85)、抑郁(6.27±3.23)、迟缓因子(14.33±2.47),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陶艺和编织行为治疗促进了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改善了其部分症状,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有一定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3.
唐红  方春霞  朱慧 《上海护理》2007,7(6):14-16
目的探讨社会技能训练程式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纳入我院社区开放管理体系,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随访,观察组按照社会技能训练程式进行为期15周的训练。并于训练前后以及半年后随访时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Morningside康复状态量表(MRSS)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定所有患者精神症状和社会功能。结果实际完成94例,训练组48例,对照组46例,两组患者入组前BPRS、MRSS和SD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15周后,两组间BPRS(P<0.05)、MRSS和SD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训练结束半年后随访时,两组间BPRS、MRSS和SDSS评分差异进一步扩大。结论社会技能训练程式可以显著改善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并使其尽可能地掌握健康生活知识,提高社交能力,改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探讨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自尊、社会功能及应激能力的影响。方法将9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配至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其中脱落5例。对照组行常规抗精神病药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疗程均为8周,随后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采用自尊量表(SES)及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分别于健康教育前及随访结束时进行评定,并于随访结束时进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S)评定。结果随访结束时,①研究组患者的SES评分为(28±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9±4)分(t=9.49,P<0.01),而SDSS评分为(6±3)分,则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4)分(t=2.69,P<0.01);②研究组患者的SCSS中积极应对因子评分为(1.8±0.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5±0.7)分(t=2.35,P<0.05),而消极应对因子评分为(1.6±0.6)分,则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0.6)分(t=2.38,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尊水平、社会功能及心理应激能力。  相似文献   

15.
家庭式护理模式对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康复效果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家庭式护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康复效果。方法将20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实验组采用家庭式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模式。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the 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the 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SDSS)、总体幸福感量表(the General Well-Being Schedule,GWB)、自尊量表(the Self-Esteem Scale,SES)作为评价工具,分别于入组时和治疗3个月后进行评定。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BPRS、SDSS、GWB、SES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家庭式护理模式可提高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幸福感、自尊、治疗依从性及康复效果,降低其社会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系统性院内日间康复模式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8年1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签法将其等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观察组则采用系统性院内日间康复模式干预.比较干预前后2组康复疗效,自知力与治疗态度,个人与...  相似文献   

17.
循证心理与行为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模式下心理与行为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102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1例,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实验组患者进行循证心理与行为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康复护理,两组均采用护士用简明精神病量表(N-BPRS)进行评定。结果人组时两组N-BPRS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4周、8周的N-BPRS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出院6个月随访除饮食睡眠外,其余5项均有差异。结论循证心理与行为干预能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维持疗效,减少复发,延缓功能衰退,对患者的康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萨提尔家庭治疗模式对农村脑卒中患者自尊水平及家庭关系的影响,以有助于其居家时的日常生活与康复治疗。方法将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实验组患者及家庭运用萨提尔模式进行干预,对照组无干预。在干预前及干预后对两组进行自尊量表及家庭环境量表的测评,比较两组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自尊得分、家庭环境量表各因子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个月后,实验组患者自尊得分(18.2±1.82)分,亲密度(4.00±1.05)分,矛盾性(1.80±0.99)分,对照组得分分别为(14.2±3.32),(3.20±0.92),(3.80±1.0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774,3.131,7.516;P〈0.01);实验组情感表达、娱乐性、道德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家庭环境量表得分(除组织性、控制性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亲密度、情感表达、娱乐性、道德及自尊得分干预后高于干预前,矛盾性、独立性得分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家庭支持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家庭关系、提高患者的自尊水平,使家庭成员共同为患者的身、心康复提供全面支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成年癫痫患者病耻感和自尊心的影响,为促进患者心理康复提供干预依据.方法 将60例成年癫痫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按病房普通护理,研究组增加为期3周的综合性心理干预,干预前后采用病耻感调查表(ISMI)和自尊量表(SES)评价两组患者心理康复效果.结果 干预前,研究组ISMI和SES评分分别为(2.74±0.46),(19.34±3.59),对照组分别为(2.76±0.44),(19.76±3.54)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17,0.46;P>0.05),干预后,研究组ISMI和SES评分分别为(2.36±0.38),(26.48±4.32),对照组分别为(2.68±0.51),(21.57±4.1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76,4.50;P<0.01).结论 心理行为干预能够降低癫痫患者病耻感,提高自尊心,对患者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