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以大叶性肺炎为表现的小儿支原体感染肺炎的临床特点、诊疗方法。方法:总结48例以大叶性肺炎为表现的小儿支原体感染肺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与转归。结果本组病例以年长儿多见,3~5岁15例,5~13岁33例,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肺部体征少,可伴有肺外并发症;38例胸部X线呈单侧大叶性肺炎,10例胸部X线呈双侧大叶性肺炎,4例合并胸腔积液,8例合并腹泻、呕吐;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IgM测定均阳性;所有病例阿奇霉素治疗有效。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致小儿大叶性肺炎在临床和X线表现上与细菌性肺炎不易区分,尤其与肺炎链球菌感染的大叶性肺炎难以区分,血清学检测MP—IgM为诊断的主要手段;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治疗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2.
杨杰 《职业与健康》2012,28(9):1144-1145
目的了解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0年4月平舆县人民医院儿科病房确诊为支原体肺炎211例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支原体肺炎患儿年龄、临床症状体征、胸部X线以及实验室检查等特征。结果支原体肺炎男性患儿104例,女性患儿107例;5岁以下儿童占71.1%;咳嗽率98.6%,发热率75.4%,喘息率51.2%,婴幼儿喘息率明显高于年长儿(62.4%vs 39.2%,P0.01),呕吐腹泻率明显高于年长儿(35.8%vs 14.7%,P0.01),皮疹发生率明显高于年长儿(14.7%vs 5.9%,P0.05)。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发病年龄呈低龄化趋势,以咳嗽、发热、喘息为主要表现,婴幼儿较年长儿更易出现喘息,呕吐、腹泻及皮疹。  相似文献   

3.
刘晓宇  徐华  戴红伟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9):3218-3219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MP)所致大叶性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6例MP所致大叶性肺炎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MP感染所致大叶性肺炎多见于年长儿,咳嗽剧烈,持续高热,肺部体征不明显,胸片和肺部CT表现重,病变多位于右肺,可合并胸腔积液,肺不张。结论:儿童大叶性肺炎要注意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症状重,采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效果佳。  相似文献   

4.
肖纫霞  彭丽  孙寒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4):4864-4865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MP)所致大叶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断与治疗。方法:对46例MP所致大叶性肺炎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MP感染所致大叶性肺炎多见于学龄期儿童,起病急,咳嗽剧烈,少痰,肺部体征轻微,胸片和肺部CT表现重,病变多位于右下肺,可合并胸腔积液,肺不张。结论:MP是年长儿大叶性肺炎的重要病因,其临床症状重,易合并肺内并发症。采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效果佳。  相似文献   

5.
<正>秋冬季节是支原体肺炎的高发期,儿童青少年罹患支原体肺炎的人数很多。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急性肺部感染性疾病,是我国5岁及以上儿童最主要的社会获得性肺炎,5岁以下儿童也可以发病,可累及支气管、细支气管、肺泡和肺间质。支原体肺炎的典型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亦可伴有头痛、流涕、咽痛、耳痛等。发热以中高热为主,咳嗽较剧烈,婴幼儿中部分患儿有喘息表现。肺部体征早期大多不明显,因此有“症状重、体征轻”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不同年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2013年住院MPP患儿523例,按年龄分为婴幼儿组(≤3岁)、学龄前组(3~6岁)和学龄组(6岁),并比较不同年龄组患儿的临床症状、肺部体征、胸部X线表现、肺外并发症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结果婴幼儿组发热少,热程短,喘息多,胸腔积液发生率低于学龄前组和学龄组(P均0.05)。学龄组肺部湿啰音少见,皮疹发生率高于婴幼儿组和学龄前组(P均0.05)。学龄组和学龄前组肺部影像学主要表现为叶性肺炎,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较婴幼儿组低,前降钙素较高(P均0.05);婴幼儿组为支气管肺炎,血红蛋白低于学龄组(P均0.05)。随年龄段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和C反应蛋白升高,淋巴细胞比例下降,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比例明显增高(P均﹤0.05)。结论婴幼儿MPP具有发热少、热程短、喘息、胸腔积液少、血小板计数升高不明显和胸部影像学常表现为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特点,与学龄前和学龄期MPP患儿区别较大,而学龄前与学龄期儿童间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婴幼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34例婴幼儿MP感染进行分析.结果34例婴幼儿MP感染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主要表现为无规律性的咳嗽、发热,少数表现为喘憋.肺部体征不明显,胸部X线大部分以肺纹理增粗、增多为主.16例肺炎支原体肺炎胸部X线主要以右下肺叶小斑片影为多.10例有并发症.结论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8.
8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海珍 《现代医院》2007,7(9):61-61
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osma pneumonia,MP)是近年来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以学龄儿童多见,以咳嗽、发热为主要症状。由于婴幼儿MP临床表现与成人差异很大,肺部体征很不典型,最易造成误诊或漏诊,病程长者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对2005年6月。2006年12月我院住院的8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进临床诊治,应用阿奇霉素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临床医学工程》2016,(12):1605-1606
目的探讨婴幼儿支原体肺炎与年长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4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10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年龄分为两组:0~3岁的婴幼儿组及3~15岁的年长儿组,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X线表现。确诊后均给予不同浓度阿奇霉素治疗。结果两组患儿的咳嗽症状无明显差异(P>0.05),伴喘鸣音、湿啰音、体温有统计学差异(P<0.01)。胸部X线显示婴幼儿组间质浸润、小叶实质浸润、肺段实质浸润性病变与年长儿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支原体检测发现两组的血清MP-Ig M抗体阳性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肺炎支原体DNA无统计学差异(P>0.05),婴幼儿胸片以小叶实质浸润性病变为主,年长儿以肺段实质浸润性病变为主。治疗结束后,对所有患儿进行随访,两组患儿治愈87例,好转12例,1例患儿临床症状好转但胸部X线片仍有异常。所有患儿平均住院天数为9.5 d。结论不同年龄儿童的支原体肺炎临床症状不同,胸部X线存在差异,临床医生要确定合理的诊断标准,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使患儿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0.
韩旭颖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6):2963-2963
目的 分析不同年龄段小儿肺炎支原体(MP)肺炎的临床特征.方法 将192例MP肺炎患儿按3月-3岁以及3岁-l4岁分成婴幼儿组和儿童组两组,分析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改变.结果 不同年龄段在临床症状、胸片、肺外表现上差异显著.婴幼儿组以低中热、喘吼、痰多,肺部湿啰音多见,胸片以点状及片絮状阴影多见,肺外并发症相对少且症状轻;儿童组以高热、干咳为主,肺部体征多不明显,胸片除点状及片絮状阴影外,还有较多大片状阴影,肺外并发症多.结论 不同年龄段的小儿MP肺炎临床特征变化大,需综合分析及时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1.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1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立文  叶滨 《现代医院》2011,11(3):58-60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0月住院治疗的136例MPP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患儿以6个月~3岁的婴幼儿为主。临床表现为发热,持续性咳嗽,喘息,肺部体征不明显,X线胸片变化较多。多数患儿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肺外并发症可见多系统损害。血清肺炎支原体特异性IgM抗体(MP-IgM)均阳性。所有病例用红霉素或阿奇霉素治疗3~5w均治愈,部分严重病例应综合个体化治疗。结论儿童MPP发病年龄有提前趋势,症状体征多变,无特征性,肺外并发症可累及多系统,红霉素、阿奇霉素是有效的治疗药物,严重病例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对支原体肺炎临床和肺部X线表现的认识。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132例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各项临床和X线资料,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发病年龄以47岁多见,血沉、CRP和转氨酶增高;肺部体征少而X线改变明显,以小叶性肺炎改变为主,伴肺门影增浓,少数可有大叶性肺炎表现。结论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典型,X线影像表现有助于临床诊断,可在疾病早期诊断中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王永芳 《现代保健》2010,(35):51-52
目的提高对小儿支原体怖炎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对80例确诊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住院患儿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发病年龄多为学龄儿童,除肺部病变外,还可以引起肺外并发症。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好发于学龄儿童,检测Mp—IgM和胸片阳性率高,利于早期诊断,阿奇霉素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分析宁波地区轻、重症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宁波市传染病院2009年7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收治的20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轻症52例,重症152例。结果两组患者均以本地户籍者居多,均无明确接触史。成人患者以青年人群为主,但重症者多见于小儿、老年、伴有肥胖和相关代谢综合征、孕妇或剖宫产术后人群。职业分布均以中青年职员和学生为主。发热、咳嗽、咳痰为其突出及特征表现,两组高热(≥39℃)患者的构成比及发热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重症患儿的平均最高体温、流涕及消化道症状、咽部充血及扁桃体肿大均高于重症成人患者。轻症患者无并发症;重症患者并发不同程度肺炎或支气管肺炎,小儿以支气管肺炎为主,成人以肺炎为主。两组患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肝功能及白细胞(WBC)升高异常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重症患者平均住院时间较长。结论重症病例仍以发热及呼吸道改变为主,并发症以支气管肺炎、肺炎、心肌及肝功能损害为主,成人及小儿临床表现不一致。  相似文献   

15.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1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临床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对116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病年龄多为学龄儿童,6~12岁占48.28%,但年幼儿童感染率有所增加,3岁以下占15.52%。发热伴咳嗽的患儿占87.07%,平均发热8.42d。早期多无明显阳性体征,随病程的进展,83.62%的患儿肺部出现湿啰音。MP—IgM阳性率为45.69%,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阳性率53.45%,MP—IgM阳性和或MP快速培养阳性患者共86例,阳性率74.13%。外周血白细胞大多正常(占58.62%)。胸片以一侧大片状阴影为多见,占72.41%,右侧(59.48%)多于左侧,下叶(70.23%)多于中上叶。42例(36.21%)患儿有并发症。所有病例均用阿奇霉素或红霉素治疗,效果大多较好。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好发于学龄儿童,大多数患儿肺部出现湿啰音,血清特异性抗体MP—IgM检测结合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法利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6.
婴幼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免疫功能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急性期与恢复期免疫功能的变化,并与体检健康儿童(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方法分别在患儿急性期入院后2 h内(抗感染治疗前)以及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2~4周后且临床及影像学症状均显著好转时采集外周静脉血分别检测相关指标。结果MPP组急性期CD4+T细胞比例、CD4+/CD8+比值、NK细胞比例以及补体C3、C4的水平均显著低于恢复期患儿和正常对照组(P<0.05);CTLA 4+T细胞比例显著低于恢复期患儿(P<0.05);CD8+T细胞、B细胞以及IgA、IgM、IgE水平均显著高于恢复期患儿和正常对照组(P<0.05)。MPP组与正常对照组的CD3+T细胞比例及Ig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MPP急性期免疫功能明显紊乱,恢复期免疫功能仍存在一定问题, 对MPP患儿对症治疗的同时应进行适度的免疫调节治疗,以缩短病程,提高患儿的康复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0月住院治疗的160例儿童支原体肺炎患者资料,统计并比较患者的发病年龄、临床表现、肺外并发症、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情况.结果 160例儿童支原体肺炎患儿以6~14岁所占比例最高,占59.38%,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热、刺激性干咳、双肺呼吸音粗糙的临床发生率为91.25%、88.75%、58.75%,明显高于其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9例患儿并发消化系统损害,发生率为24.37%,消化系统受累率明显高于其他系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6例患儿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发生率为53.75%,明显高于其他检查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6例患儿表现为一侧片状阴影,明显高于其他影像学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主要以>5岁的患儿发病为主,发热、刺激性干咳为主要症状,体征双肺呼吸音增粗为多,常累及消化系统,实验室超敏C-反应蛋白多数人会升高;影像学表现以一侧片状阴影多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特征及诊治分析。方法入选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100例,对患儿的临床特征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进行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疗法,B组进行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血氧饱和度(SaO2)、呼吸频率(RR)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A、B两组的总有效率分为为82.0%、78.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的SO2、RR指标分别为(98.1±1.3)%、(24±1)次/分;B组的SaO2、RR指标分别为(97.9±1.4)%、(23±2)次/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多数为学龄儿童,早期临床诊治对患儿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有重要意义,可应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及盐酸氨溴索注射疗法,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病原体感染儿童肺炎的影像表现,为临床早期判断肺炎病原体提供诊断依据。方法对673例经实验室病原检测为肺炎阳性患儿的影像学(x射线、CT)表现及病原学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归类。结果支原体肺炎主要影像表现肺叶、段实变193例、支气管肺炎167例;链球菌肺炎主要影像表现肺叶、段性实变62例;金黄色葡萄糖球菌肺炎主要影像表现肺叶、段实变33例、肺脓肿9例、肺气囊形成23例、坏死21例;大肠杆菌肺炎主要影像表现支气管肺炎31例;克雷伯杆菌肺炎主要影像表现大叶性肺实变16例、肺脓肿9例;腺病毒肺炎主要影像表现广泛肺浸润32例;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主要影像表现毛细支气管炎28例。结论根据不同病原体儿童肺炎的影像学特点,可以全面、准确地评估儿童肺炎病原体类型,为临床诊疗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段麻疹患者的临床特点,比较不同时期麻疹的流行特征,指导该病的诊治和防控。方法对2007年12月-2009年5月间收治的219例麻疹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年龄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5年前收治的150例麻疹患者资料进行比较。结果219例麻疹患者中以6个月~5岁儿童为主,占78.54%(172/219)。临床表现典型:96.35%(211例)的患者发热,其中体温>39℃者占72.99%;所有患者均有皮疹,皮疹形态和出疹顺序符合典型麻疹表现,在病程第3、4天出疹者以6个月~5岁儿童最多,达82.56%;明确有麻疹黏膜斑者147例(67.12%)。肺炎(73.52%)是主要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以<5岁儿童最高,其中肺炎的发生率占81.18%。有麻疹疫苗接种史者仅18例(8.22%)。结论麻疹好发人群为5岁以下儿童,临床表现典型,并发症发生率高,以肺炎为主。应加强计划免疫和针对成年人的强化免疫,以降低麻疹发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