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与胎儿预后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孕妇、新生儿血清胆汁酸(CA)含量与胎儿宫内窘迫的关系;ICP与新生儿黄疸的关系。方法:选择48例ICP患者为观察组,50例正常孕妇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孕妇血清及新生儿脐静脉血清胆汁酸水平及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水平。结果:ICP孕妇血清及新生儿脐静脉血清CA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且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亦增高;观察组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增高,且72h内黄疸发生率增高。结论:建议测定CA水平作为预测ICP胎儿预后的一项指标;母体发生ICP可使新生儿黄疸发生率增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的肝酶指标、胆汁酸水平与新生儿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广东省东莞市妇幼保健院产检并分娩的ICP孕妇236例为ICP组,另选取同时期进行产检的正常孕妇12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孕妇血清总胆汁酸、肝酶相关指标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对比两组孕妇分娩方式、分娩孕周、新生儿体重、Apgar评分及新生儿结局.结果 ICP组孕妇AST、ALT、ALP、总胆汁酸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孕妇(t值分别为7.312、10.647、11.518、9.199,均P<0.05).ICP组孕妇剖宫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2.331,P<0.05),分娩孕周显著低于对照组(t=4.159,P<0.05).三组新生儿体重、Apgar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F值分别为8.913、10.532,均P<0.05),进一步每两组间比较发现,重度ICP组新生儿体重、Apgar评分均显著低于轻度ICP组和对照组(t值分别为2.769、2.963、2.543、2.447,均P<0.05),而轻度ICP组和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0.638、1.012,均P>0.05).三组胎儿宫内窘迫、早产、羊水污染、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有显著性差异(Z值分别为7.159、10.468、8.486、5.197,均P<0.05),以重度ICP组发生率均最高,对照组发生率均最低.结论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肝酶指标、胆汁酸水平明显升高,与新生儿预后存在密切的联系,应加强对肝酶指标及总胆汁酸的监测,以改善新生儿结局.  相似文献   

3.
《临床医学工程》2015,(9):1149-1150
目的探讨孕妇外周血及脐血胆汁酸水平与新生儿黄疸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分娩并诊断为ICP的孕妇5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我院分娩的正常孕妇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的外周血与脐血胆汁酸水平,以及两组新生儿黄疸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孕妇胆汁酸与脐血胆汁酸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皮测胆红素、血清胆红素、血胆汁酸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新生儿经皮测胆红素、血清胆红素随血胆汁酸升高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72小时内发生新生儿黄疸需转新生儿科治疗的9例(47.37%),对照组2例(20.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ICP血清胆汁酸水平与脐血胆汁酸水平相关,TBA与新生儿黄疸相关,妊娠中、晚期严密监测胆汁酸变化,可作为预测ICP孕妇的新生儿是否发生新生儿黄疸的手段,及早干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妊娠期胆汁淤积症对新生儿中枢神经的影响。方法:从2007年4月~2009年3月在妇幼保健院住院的妊娠期胆汁淤积症(ICP)患者中选择100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选择100例正常孕产妇作为正常组,分别测血清胆汁酸水平和检测胆红素水平,及用放免法测定孕32周前早产儿羊水中的NSE浓度,并在其出生第7天行神经声像图检查来判断有无神经损伤。结果:ICP孕妇血清胆汁酸水平及新生儿脐静脉血清胆汁酸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的脐静脉血血清和股静脉血清胆红素水平远远高于正常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NSE浓度约是正常组的2倍,脑损伤率也远远高于正常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体发生ICP可使胎儿发生高胆汁酸血症;ICP胎儿胆红素的升高可能导致胎儿胆红素脑病的发生,损害胎儿中枢神经系统,我们应该加强对ICP患者的健康教育及预防,为孕妇及新生儿的健康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孕妇血清激活素A(ACTA)的水平与急性胎儿窘迫发病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2年4月至2013年12月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产科病房行剖宫产手术的118名孕妇,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50例ICP孕妇(研究组)和68例正常孕妇(对照组)术前、术后血清ACTA水平及新生儿脐动脉血气pH值水平,分析ACTA与急性胎儿窘迫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术前、术后ACT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8.23、12.43,均P<0.05),两组新生儿脐动脉pH值无显著性差异(t=-2.72,P>0.05).研究组中胎儿窘迫孕妇术前、术后血清ACT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中胎儿窘迫孕妇(t值分别为5.10、9.42,均P<0.05),而两组新生儿脐动脉pH值无显著性差异(t=-1.76,P>0.05).两组中未发生胎儿窘迫孕妇术前、术后血清ACTA、新生儿脐动脉pH值均无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1.84、1.23、-1.04,均P>0.05).ICP孕妇术前血清ACTA与血清总胆汁酸、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均存在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85、0.78、0.80,均P<0.05),与胎儿窘迫(脐动脉血气pH值)存在显著负相关(r=-0.75,均P<0.05).结论 ICP孕妇胎儿窘迫时血清ACT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孕妇,提示ICP孕妇血清ACTA的水平变化在产前急性胎儿窘迫的监测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影响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患者围生儿预后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采取恰当的分娩方式和选择适时的手术时机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4月发生胎儿窘迫50例与未发生胎儿窘迫的ICP患者50例瘙痒出现孕周、天冬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血清总胆汁酸、脐血流、胎心监护、分娩方式、及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新生儿窒息(Apgar评分)、围生儿死亡率、早产率、小于胎龄儿发生率等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影响ICP患者围生儿预后的因素。结果:发生胎儿窘迫的ICP患者脐血流(S/D值)异常升高及产前胎心监护NST评分、血清总胆汁酸水平、早产率明显高于未发生胎儿窘迫的ICP患者(P<0.05),但瘙痒出现的孕周及AL T、血清总胆红素值,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组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率均较对照组高,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小于胎龄儿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脐血流S/D值及血清总胆汁酸、NST评分与ICP患者胎儿窘迫有关,致使新生儿早产率、吸入性肺炎、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率均升高,而瘙痒出现的孕周、AL T水平、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之无关。妊娠期ICP严重影响围生儿的预后,应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适时终止妊娠,降低ICP对围生儿的危害。  相似文献   

7.
彭美丽  陈玲玲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2):5232-5233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胆汁酸水平对围产儿结局的影响。方法:以44例ICP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分娩的48例正常孕妇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谷丙转氨酶、胆汁酸、谷草转氨酶水平及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胆汁酸水平分别为(146.04±36.80)U/L、(94.39±32.44)U/L、(65.41±11.65)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7.26±3.14)U/L、(26.72±4.58)U/L、(3.25±0.93)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体重及羊水粪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P孕妇的胆汁酸升高可能导致新生儿不良预后,适时终止妊娠有利于改善新生儿结局。  相似文献   

8.
钱静  闻明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22,(10):2386-2388+2393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孕妇血清总胆汁酸水平与胎儿宫内窘迫发生关系及预测缺氧程度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ICP患者98例为ICP组,均单胎妊娠,按出生时l min Apgar评分确诊为胎儿宫内窘迫,分为轻度窒息组(71例)和重度窒息组(27例),产前检查正常孕妇50例为对照组。ICP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对症治疗,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两组外周静脉血及新生儿出生后48h内股静脉血血清总胆汁酸水平,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相关性,诊断效果评价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结果:ICP组血清总胆汁酸水平(23.16±5.26 mmol/L)高于对照组(1.92±0.03mmol/L),重度窒息新生儿(17.39±7.43 mmol/L)高于轻度窒息新生儿(12.09±4.06 mmol/L)(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CP孕妇血清总胆汁酸水平与胎儿宫内窘迫发生存在正相关(P<0.05);ICP孕妇血清总胆汁酸诊断胎儿宫内缺氧程度的曲线下面积为0.800(95%CI 0.693~0.907),诊断临界值为18....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妊娠晚期单纯性血清总胆汁酸异常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 收集孕28周后在本院产检且住院分娩,终止妊娠前仅血清总胆汁酸异常而肝酶正常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孕妇214例,根据分娩时不同的血清总胆汁酸水平分为3组,10~、20~和40~60 μmol/L组.同时抽取同期分娩的60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血清总胆汁酸< 10 μmoL/L).分别对4组产时羊水的情况、产后出血量、新生儿胎龄、新生儿出生时体重、新生儿1 min阿氏评分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 ICP组20~、40 ~ 60 μmol/L组羊水粪染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羊水过少与对照组比较,ICP组3组新生儿胎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羊水≥Ⅱ度粪染率低于40 ~ 60 μmol/L组.血清总胆汁酸浓度为10~μmol/L组羊水粪染率、产后出血量、羊水过少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妊娠晚期孕妇单纯性血清总胆汁酸升高如果只是维持在较低水平(<20 μmol/L),仅需动态观察;血清总胆汁酸浓度>20 μmol/L,应进行规范化的治疗;血清总胆汁酸浓度>40 μmol/L时,应密切监测胎儿胎盘功能,促进胎儿成熟,适时终止妊娠,以降低高胆汁酸对孕妇及新生儿的不良影响,改善妊娠的不良结局.  相似文献   

10.
罗钰铭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5):5005-5006
目的:探讨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分度管理对围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02年1月~2009年1月确诊ICP患者324例,按照血清胆红素、肝酶和CG水平分为轻度和重度两组分别为202例和84例,同时随机抽取同期分娩的正常孕妇90例作为对照组,评估羊水污染程度,新生儿窒息情况,产后出血及分娩方式等。结果:ICP轻、重两组羊水Ⅱ度以上污染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窒息重度ICP组明显高于轻度ICP组和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P轻、重两组早产发生率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P重度和轻度组剖宫产率分别为95.23%和73.65%,较正常组剖宫产率35.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着肝酶和CG的升高,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也在逐渐升高。结论:对ICP患者进行轻度和重度分度管理及处理后发现对围生儿预后是有影响的,尤其可以减少新生儿窒息及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的各项临床特征及妊娠结局。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60例ICP患者为观察组,60例正常孕妇分别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孕妇的孕期临床症状、分娩方式、发生产后出血情况、新生儿的身体不良状况发生情况和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产妇在孕期出现瘙痒、黄疸、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污染、胎儿宫内窘迫等状况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血清总胆汁酸水平、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分娩方式采用剖宫产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分娩方式采用阴道分娩的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产后出血状况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的低体质量率、新生儿窒息率、早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生后1 min、5 min、10 min的新生儿Apgar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ICP严重影响母婴健康,可改变妊娠结局,应当重视各种症状和临床特征的监测,以及时对孕妇进行治疗,确保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孕妇胎儿肺损伤与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选50例在该院剖宫产分娩的ICP孕妇为观察组,同时抽选50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各检测指标差异及分析其相关性。结果:1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呼吸窘迫等肺损伤病症发生率44%、20%显著多于对照组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母体血清及新生儿脐带血清TBA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脐带血清TBA与母体血清TBA呈正相关(P<0.05);3观察组胎儿肺主动脉末期流速(S/D)、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板层小体(LB)、肺面积/体重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胎儿动脉血氧饱和度(SO2)、氧分压(PO2)、酸碱度(PH)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观察组新生儿脐带血清TBA与胎儿肺主动脉S/D、RI呈正相关,与肺面积/体重比、LB呈负相关(P<0.05);胎儿肺面积/体重比、LB与PO2、PH呈正相关,与二氧化碳分压(PCO2)呈负相关;而RI、S/D与PO2、PH呈负相关,与PCO2呈正相关。结论:ICP产妇血清TBA及新生儿脐带血清TBA浓度升高,ICP产妇胎儿存在肺损伤与TBA升高有关,胎儿肺主动脉RI、肺面积/体重比对于早期发现肺损伤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DM)产妇脐血脂联素(APN)、胰岛素与新生儿结局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收集江西省妇幼保健院2012年6月~2013年1月收治的GDM产妇分娩的新生儿10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该院同期糖耐量正常产妇分娩的新生儿100例作为对照组。新生儿娩出后立即取脐静脉血检测血清APN及胰岛素水平,分析脐血APN、胰岛素水平及其与新生儿出生结局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脐血APN、胰岛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27,P<0.05;t=11.66,P<0.05),观察组脐血APN水平与胰岛素水平呈负相关(r=-0.647,P<0.05);脐血APN水平与巨大儿出生体重呈负相关(r=-0.542,P<0.05),与低血糖症患儿血糖值及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经皮胆红素值均无相关性(r=0.132,P>0.05;r=0.098,P>0.05);观察组脐血胰岛素水平与巨大儿出生体重呈正相关(r=0.609,P<0.05),与低血糖症患儿血糖值呈负相关(r=-0.564,P<0.05),与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经皮胆红素值无明显相关性(r=0.104,P>0.05)。结论:GDM产妇脐血APN、胰岛素可能在胎儿生长发育过程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与新生儿出生结局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代振英  黄青  吴斌 《中国妇幼保健》2018,(23):5472-5474
目的探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培菲康对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及对血清白蛋白、胆红素水平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00例黄疸新生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儿给予茵栀黄口服液(5ml/次,3次/d)联合培菲康(1g/次,3次/)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共治疗1周;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光疗时间、住院时间、黄疸消退时间、日均胆红素下降值、血清白蛋白、非结合胆红素及总胆红素水平。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为分别为96.0%、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光疗时间、住院时间和黄疸消退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日均胆红素下降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白蛋白、非结合胆红素与总胆红素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培菲康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显著,且能够降低患儿血清白蛋白、非结合胆红素及总胆红素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布拉氏酵母菌辅助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对患儿转铁蛋白、心肌酶谱及血清总胆红素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6到12月在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新生儿监护室进行新生儿黄疸治疗的患儿60例,按照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分别给予单纯的蓝光治疗和布拉氏酵母菌辅助蓝光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的转铁蛋白、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总胆汁酸、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转铁蛋白均高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48、10.49,均P<0.05),两组间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4.71,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总胆汁酸、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71、9.22、3.99、10.16、12.76、9.47、9.17、32.23、22.15、20.79、37.11、28.30,均P<0.05),两组间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13、4.66、5.35、11.74、28.12、25.49,均P<0.05).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23,P<0.0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利用布拉氏酵母菌辅助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可以使转铁蛋白、心肌酶谱和血清胆红素的指标明显改善,提升治疗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6.
鲁菊英  梁新芳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1):2952-2953
目的:探讨克拉玛依地区维族、汉族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孕妇血清生化指标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2002年6月~2006年6月确诊为ICP孕妇194例(汉族91例、维族103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择同期的健康孕妇200例(汉族100例、维族100例)作为对照组,对血清生化指标及母婴并发症进行对照研究。结果:ICP组中,维族患者的ALT、ALP、TBA、DB、TG、CHO水平与汉族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早产、羊水污染、新生儿窒息以及死胎和死产的发生率较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产后出血、新生儿体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维族ICP患者血清ALT、ALP、TBA、DB、TG、CHO水平高于汉族患者,维族的早产、羊水污染、新生儿窒息以及死胎和死产的发生率也高于汉族,因此,应重视少数民族的ICP患者,并早期、合理地治疗少数民族ICP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白蛋白静脉滴注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20年5月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4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对照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52例)和试验组(52例)。对照组给予蓝光照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白蛋白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血清学指标及黄疸消退时间。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非结合胆红素(IBIL)、总胆红素(TBIL)、结合胆红素(DBIL)、总胆汁酸(TBA)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黄疸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白蛋白静脉滴注联合蓝光照射治疗黄疸患儿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其血清IBIL、TBIL水平,缩短黄疸消退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蓝光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2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212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6例。对照组患儿采用蓝光为主的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日均胆红素降低值、黄疸消退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2 d、3 d及5 d的血清胆红素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2.35,P=0.00);治疗后2 d、3 d及5 d,观察组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日均胆红素降低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黄疸消退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显著,能够迅速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缩短患儿治愈时间,且治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9.
罗细娥  喻文 《医疗装备》2021,(2):175-177
目的探讨蓝光照射仪联合行为护理在新生儿黄疸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在高安市中医院就诊的68例新生儿黄疸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4例。两组均采用蓝光照射仪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行为护理干预,干预3 d后,比较两组黄疸消退时间,干预前及干预3 d结束时血清胆红素水平,并统计两组光疗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 d后,两组血清胆红素水平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光疗反应发生率为14.71%,低于对照组的3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蓝光照射仪联合行为护理应用于新生儿黄疸患儿的效果较好,可促进黄疸消退,进一步改善血清胆红素水平,且光疗反应的发生风险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孕妇血清锌水平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方法对389例在本院住院的孕妇(孕周为37~40周、第1胎单胎),根据其血清锌水平分为低锌组(血清锌水平≤0.55ug/ml)与正常锌组(血清锌水平0.55ug/ml),对其所分娩的正常体重在2.5Kg~4.0Kg之间的新生儿共347例(排除窒息、出血、缺氧等42例),同时生后72h内给予人工喂养,分别于生后24h、48h、72h进行血清总胆红素测定。结果低锌组新生儿出生后24h、48h、72h胆红素测定值分别为(162.03±16.35)μmol/L、(157.93±29.61)μmol/L、(211.36±49.03)μmol/L,达到光疗标准的新生儿15例;正常锌组新生儿出生后24h、48h、72h胆红素测定值分别为(148.30±14.57)μmol/L、(144.58±24.15)μmol/L、(151.36±17.03)μmol/L,达到光疗标准的新生儿仅2例,两组新生儿在出生后24h、48h胆红素水平与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1813,P=0.319),72h低锌组新生儿胆红素水平与正常锌组新生儿胆红素水平比较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5),且达到蓝光照射的新生儿明显高于正常锌组的新生儿(P=0.0026)。结论新生儿72h后黄疸发生情况与孕妇血清锌水平有关,光疗人数有差异,对临床儿科医生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