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方法 分析2013年5月~2014年8月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65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医院感染进行临床分组,医院感染组150例和非感染组1500例。观察两组小于胎龄儿、出生体重≤1500 g、胎龄≤37周、羊水污染、新生儿窒息、肠外营养、机械通气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结果 两组新生儿出生体重≤1500 g、胎龄≤37周、新生儿窒息、肠外营养、机械通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出生体重≤1500 g、胎龄≤37周、新生儿窒息、肠外营养、机械通气均是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高危因素(OR=1.818、4.468、4.049、4.897、3.768,P<0.05)。结论 及时规避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高危因素,对于预防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我院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探讨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用以指导感染防控工作。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新生儿病房成立至今3年内发生的医院内感染的病例,分析感染部位、主要病原菌、耐药菌情况、结局以及与胎龄和出生体重的关系。结果 2011年6月-2014年6月共收治新生儿1 825例,其中发生医院内感染84例次,感染率4.6%,死亡1例,死亡率0.05%。医院感染以上呼吸道感染和结膜炎居多,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最常见的细菌葡萄球菌属,耐药菌以肺炎克雷伯菌最多。医院感染与胎龄、出生体重密切相关,胎龄越小、体重越低,感染发生率越高。结论革兰阳性菌是我院新生儿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应加强管理和防范,积极治疗原发病,降低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控制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对2003年1月~2008年5月,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300例早产儿进行护理干预.结果 300例发生医院感染患儿24例,感染发生率为25.9%,平均每例感染1.2次,医院感染者平均胎龄为(32.65±2.60)周,与无医院感染者(34.55±1.94)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6,P<0.01);有感染者平均出生体重为(1743.27±602.31)g.与无感染者(2190.77±520.92)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P<0.01).结论 加强了监护和护理,有效地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确保了新生儿重症监护的安全,提高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4.
郭双荣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Z1):115-116
新生儿病房是院内感染高危区,医院感染发生率为5%~15%,胎龄越小或出生体重越低,感染的发生率越高。因为新生儿免疫功能尚不成熟,容易患感染性疾病,尤其是呼吸道、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发生医院感染的因素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采取回顾性的方法对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328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出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分析医院感染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策略。结果 328例新生儿中有26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7.93%;分析感染因素主要包括:侵入性操作、胎龄、低体重儿、抗生素使用情况等。结论很多因素会引起重症监护病房内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护理人员必须确定诱发因素,进而制定科学有效的护理策略,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牛洪敏  董青  张慧慧 《安徽医学》2016,37(3):309-311
目的 调查分析新生儿病房肺炎克雷伯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控制新生儿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调查2012年2~9月发生医院感染新生儿的出生胎龄、体质量、入院诊断,采样监测病区物品表面、医务人员手及咽试子,分析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832例新生儿中,发生医院感染21例,感染率为2.52%。主要感染部位为血流感染,占71.43%;以早产儿为主,占47.62%;胎龄<37周、出生体质量≤1500 g是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在婴儿床、备用医疗用品及洗澡间的婴儿用品表面均检出与患儿感染一致的病原菌。结论 改善医疗环境,严格卫生消毒,对胎龄小、出生体质量低等高危患儿采取必要的预防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护理管理在预防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自2013年1月1号开始要求全院护理人员严格执行事先发布并学习过的强化护理管理措施,统计2013年全年的临床科室医院感染发生概率,将所得结果与2010、2011、2012年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通过比较我们发现,2013年、2012年、2011年和2010年的临床科室医院感染发生率分别是2.59%,7.63%,7.67%和7.73%;2013年的临床科室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执行强化护理管理的前3年。2012、2011、2010年度在临床科室医院感染发生率上的差别不明显。结论强化护理管理措施不仅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优化服务质量,而且可以明显降低临床科室医院感染发生率。护理部需在总结相关经验的基础上,不断优化管理方案,继续在各个科室严格执行。  相似文献   

8.
我院新生儿病房2002年1月~2004年1月共收治高危新生儿56例,高危因素包括:窒息、早产、低出生体重、小于胎龄儿、严重感染及母亲妊高征等。现将抢救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预防新生儿病房感染的有效措施。方法:将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新生儿病房收入的100例新生儿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为对照组新生儿实施常规管理,为观察组新生儿实施感染预防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新生儿发生院内病房感染的几率。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发生病房感染的几率为26.0%,对照组新生儿发生病房感染的几率为0.0%,二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新生儿病房采取系统的感染预防管理措施可有效降低新生儿病房发生感染的几率。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是医院感染高危人群,新生儿病房是医院感染高危场所[1],患者病情复杂,免疫功能低下,侵入性诊疗操作频繁,容易继发感染或发生交叉感染。一旦出现医院感染,轻者延长住院时间,加重患儿痛苦和家属经济负担,重者导致新生儿残疾乃至死亡,且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发病率及病死率越高。因此加强新生儿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分析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2013年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进行医院感染监测,了解新生儿病房与母婴同室的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根据原因进行针对性地干预,实现"零容忍"。方法:根据不同体重和有无病理情况分为新生儿病房组和母婴同室组,针对不同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两组医院感染发病情况。结果:新生儿病房组共监测317例新生儿,虽然实施了有创操作如使用呼吸机、进行中心静脉置管等,由于管理措施得力,无院感病例发生;母婴同室组共监测1 683例新生儿,均为正常足月新生儿、无器械使用,出现3例医院感染病例。结论:新生儿病房收治低体重、有异常情况和较高感染风险的新生儿,医护人员思想上要高度重视,严格落实相关指南、制度和措施,实现"零容忍";母婴同室护理感染风险相对较低的正常足月新生儿,病房管理上较宽松,出现3例感染病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产儿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和防范措施,防止和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早产儿生存率及生存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发生医院感染的早产儿临床资料.结果2009年1月~2011年12月间共305例早产儿中发生感染72例,感染率23.61%.其中以肺炎最多见(占50.0%),其次为败血症(占20.83%),出生体重≤1000g感染率为100%,出生体重1001~1500g感染率为43.10%,1501~2500g感染率为14.95%;胎龄28~32周感染率为41.30%,33-35周感染率为18.45%,36-37周感染率为6.67%;发生窒息早产儿感染率为46.15%,有侵入性操作早产儿感染率为75.0%.结论预防和减少早产儿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必须加强围产期保健,降低早产发生率,减少新生儿窒息,加强早产儿的呼吸道管理、手卫生及病房环境管理,重视基础护理,减少侵入性操作及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降低早产儿医院感染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及预防进行分析。方法对2010年4月-2012年4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新生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768例在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接受治疗的新生儿,根据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768例在重症监护病房的新生儿中,发生医院感染48例(占6.25%);胎龄≤32周的新生儿发生感染率(28.13%)明显高于胎龄≥37周新生儿发生感染率(1.85%);体重≤1500 g的新生儿发生感染率(27.27%)明显高于体重≥2500 g新生儿发生感染率(1.53%);住院时间≥18 d发生感染率(26.43%)明显高于住院时间≤7 d发生感染率;入侵操作次数≥2次的感染率(26.36%)明显高于没有入侵操作的感染率(0.99%),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生体重越低、住院时间越长、胎龄越小、侵入性操作越多,发生医院感染率越高,应针对此相关因素采用积极的应对措施,重点关注胎龄小和体重低的新生儿,减少侵入性的操作,在操作前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医院感染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本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新生儿356例。对医院感染因素与护理效果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356例新生儿中,25例新生儿发生感染,感染发生率为7.02%。其中,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为36.22%,明显高于其他部位感染发生率(P<0.05)。25例患儿感染原因包括:新生儿主体因素12例、侵入性操作4例、抗生素4例、胎龄较小5例。结论医院感染与新生儿体质量、侵袭性操作、基础疾病等有直接关系。因此,加强病房护理管理,确保规范操作有助于增强新生儿生存质量。护理干预在新生儿NICU护理中有助于降低感染率,提高护理操作规范性、标准性,增强新生儿生命质量,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监控新生儿病区医院感染,分析护理管理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采用目标监测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6月某院新生儿病区的新生儿进行监测,分析监测结果,探究护理管理措施。结果:监测1860例新生儿,145例医院感染,感染率为7.8%;其中呼吸道感染最多,占31.0%;其次是皮肤感染,27.6%;造成新生儿病区医院感染是早产儿体重不足、住院时间长、不合理的药物使用等危险因素。结论:加强新生儿病区医院感染监测,探究护理管理措施,可有效降低新生儿感染率,对增强新生儿感染抵抗力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暂停的发病原因。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5年6月我科收治的75例发生呼吸暂停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呼吸暂停的发生率越高;脑白质软化、感染、电解质紊乱也是引起呼吸暂停的高危因素。结论:有发生呼吸暂停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应积极预防,对已发生呼吸暂停的患儿需加强监护,及时治疗,避免脑损伤,降低致残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根据对新生儿监护病房的检测和护理等临床资料,对是否发生医院感染进行了临床分组,观察两组胎儿的年龄,出生体重,胎龄,羊水污染,新生儿窒息,肠外营养和机械通气的情况,并且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新生儿病房监护中医院感染因素分析.从而做到及时规避新生儿监护病房高感染因素,降低新生儿感染率,这对预防新生儿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重视护理人员素质培养对于提高护理质量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5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医院自行设定的护理质量评估表对2013年重视护理人员素质培养前后各一年间的基础护理、消毒隔离、文件书写、急救用物品、病房管理、患者满意度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重视护理人员素质培养后,科室护理中基础护理、消毒隔离、文件书写、急救用物品、病房管理、患者满意度水平明显得到提高,与未重视护理人员素质培养的2012年间的各项水平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重视护理人员素质培养对于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分析128例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加强基础护理、病区管理、呼吸机管理、对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仅4例患儿发生院内感染。结论:恰当的护理措施可有效预防和控制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20.
李鸿鸣 《中外医疗》2013,(34):64-65
目的 探讨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在医院感染中面临的危险因素,以及抗生素的使用情况,以便为解决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2008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630例早产儿及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观察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内容.结果 经研究,该院的医院感染例数为134例,例次感染为172次,医院感染发生率约为21.3%.其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相对较高,每千机械通气日发生78.4例次左右;其次为住院日相关感染,每千日发生18.0例次左右;以及中心静脉置管相关的败血症,其发生率为每千导管日2.5例次.感染组早产儿使用抗生素的级别相对于未感染组早产儿要高,且以肺部感染最为常见.另外经logistic回归分析,了解到胎龄不超过32周、胃肠外营养以及机械通气时间长等会给医院早产儿带来危险性影响.结论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的医院感染通常是由胎龄不超过32周、胃肠外营养以及机械通气时间长等危险因素引起的,需要有针对性地予以重视,以便减少早产儿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