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廖理英 《吉林医学》2010,31(23):3905-3906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DVT形成的护理干预应用及效果。方法:总结骨科完成的全髋关节置换术87例。结果:DVT的发生率明显低于1997年1月~2002年1月未实行潜在危险因素评估的THA患者。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DVT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姜惠敏 《中外医疗》2014,(5):150+152-150,152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髋关节置换术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5例,干预组采用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并对两组DVT发生率做比较。结果干预组有1例在术后1周发生DVT(4%)明显低于对照组(R0.05)。结论对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大大降低DVT发生率,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下肢术后深静脉血栓(DVT)的形成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3月收治的8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总结该组患者出现DVT的原因,并将该组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预防性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DVT的发生率、髋关节的功能恢复情况及护理质量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DVT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髋关节Harris评分总分及护理质量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措施有利于降低DVT的发生率,确保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4.
范丽  赵娜 《中外医疗》2014,(10):143+145-143,145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方法对136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的护理进行总结,开展个体化护理干预,对高危人群预防性应用抗凝药物,间歇性腿部充气压迫治疗。结果10例在术后3~7 d内出现不同程度的DVT临床表现,发生率7.3%。结论术前全面评估,确定高危人群,做好个体化护理干预,对患者及家属实施健康教育,术后密切观察并进行系统有效的功能锻炼指导,预防性应用抗凝药物,间歇性腿部充气压迫治疗,及时发现DVT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与护理干预,能有效地降低和控制了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间于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50例,将所有患者按其诊治顺序进行编号,并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护理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下肢肿胀、疼痛,发绀,浅表静脉充盈,腓肠肌压痛,隐匿性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中共出现下肢明显肿胀、疼痛2例,发绀1例,浅表静脉明显充盈3例,腓肠肌明显压痛1例,隐匿性DVT2例(无临床表现,但彩超提示DVT),发生肺栓塞3例,DVT发生率为48%,而观察组患者中共出现下肢明显肿胀、疼痛1例,发绀1例,浅表静脉明显充盈1例,腓肠肌明显压痛0例,隐匿性DVT 1例,发生肺栓塞0例,DVT发生率为20%。两组患者DVT发生率及肺栓塞发生率差异均比较明显,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明显降低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DVT发生率,减少肺栓塞的发生,从而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常飞跃 《黑龙江医学》2021,45(6):638-639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应用于晚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4月间汝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晚期ANFH患者,均行全髋关节置换术,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干预前、随访3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HH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下肢DVT发生率、ADL评分低于对照组,HHS评分、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应用于晚期ANFH患者,能降低术后下肢DVT发生率,改善髋关节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髋关节翻修患者下肢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形成的危险因素及总结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32例关节置换患者并发DVT的发生率,并分析发生DVT的危险因素.结果 32例患者发生DVT的有2例,发生率为6.25%,经治疗及护理后出院.结论 髋关节翻修术后患者发生DVT与手术创伤较大,年龄高,长期卧床,血液高凝状态,合并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等有关.根据原因采用相应预防护理措施,以便降低关节置换术后患者DVT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应用循证护理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干预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对照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将循证护理实施前收治的33例患者列为对照组;循证护理实施后收治的27例患者列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运用循证护理方法,即根据病人情况,提出临床护理问题-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查阅相关资料,寻找循证支持;循证的观察与应用。比较两组患者DVT的发生率、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有2例发生DVT,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满意度明显提高,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循证护理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DVT是积极有效的,在临床护理领域中实施循证护理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护理方法,降低老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发生率。方法总结56例老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经验。从病因出发,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措施,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早期功能训练,采取预防性的抗凝治疗,以促进静脉回流等,并在护理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肢体血液循环情况,一旦有DVT发生,及早治疗。结果56例老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仅5例发生DVT,发生率为8.9%。结论明确病因,采取预防性的护理措施,可大幅度地降低老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护理方法。方法对50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观察组)给予积极的预防性护理干预,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下肢肿胀、疼痛、发绀、血栓形成、肺栓塞等情况。结果除发绀外,观察组下肢肿胀、疼痛、血栓形成和肺栓塞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早期采取积极的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下肢DVT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化护理对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在我院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围术期护理,观察组采用传统围术期护理+医护一体化护理,两组均干预至患者出院。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出院时股静脉血液峰速、出院时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以及干预期间DVT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出院时的健康知识掌握度评分明显提升(P<0.05);与干预前相比,两组出院时的股静脉血液峰速明显提升,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与干预前相比,观察组干预期间的DVT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医护一体化护理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可以提升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改善股静脉血液峰速,降低DVT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34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措施。方法:分析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因素,采取早期、全程康复护理干预,即术前指导,术后训练,活动下肢及抗凝剂的应用等方法。结果:DVT发生率3%,明显低于近年报道。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后采取预防措施可以减少血栓形成的条件,降低血管外周阻力,增加动脉血流,提高静脉血液流速,促进血液循环,可有效预防DVT。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髋关节手术后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以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因方面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手术后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术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早期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患者发生DVT例数和下肢肿胀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护理干预有助于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发生DVT,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理措施对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将40例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系统功能锻炼。分别在术后监测两组DVT形成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相关指标,观察DVT的发生率。结果:两组大腿周径、关节疼痛及DVT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确地实施早期功能锻炼对预防DVT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踝泵运动联合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踝泵运动,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DVT发生率、下肢肿胀程度、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实验组DVT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同程度的肿胀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6.77%)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3.87%)(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采用早期踝泵运动联合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能够预防下肢DVT,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将本院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的100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术后第一天均开始实施骨科术后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其基础上加用DVT预防护理。一周后比较两组的下肢DVT发生率、凝血相关指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下肢DVT发生率8.00%,显著低于对照组24.00%(P0.05);研究组的Fbg、D-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PTT、PT、TT均上调(P0.05);研究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P0.05)。结论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行下肢DVT预防护理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无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护理方法,降低无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发生率。方法:总结62例无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经验。从病因出发,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措施,包括术前评估,抬高患肢,减少局部压迫,早期积极活动,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采取预防性的抗凝治疗,以促进静脉回流等,并在护理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肢血液循环情况,一旦有DVT发生,及早治疗。结果:无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62例中,仅4例发生DVT,发生率为6.45%。结论:明确病因,采取预防性的护理措施,可大幅度地降低无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手术室预防性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3月~2019年2月在我院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手术室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DVT发生率、DVT发生时间、住院时间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术后观察组DVT发生率、住院时间、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及全血高切黏度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应用手术室预防性护理,可显著预防DVT发生,加速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13例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措施。方法:通过分析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进行术前健康教育,预防使用抗血栓药物,术后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结果:本组无1例发生下肢DVT并发症,平均住院16天。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对病人的康复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浅谈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对静脉血栓的干预措施。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下肢浮肿发生率及DVT发生率明显不如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了术后加强对静脉血栓的干预措施的观察组。结论采取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并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对其采取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可使得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得到明显降低,患者的预后得到改善,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得到提高,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