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胃癌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是胃癌高发地区,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进展期,此时胃癌根治性切除率低,且单纯的手术治疗即使进行根治性切除,预后仍较差。目前,为提高胃癌根治性切除率,改善胃癌预后,胃癌的治疗手段不再局限于单纯的手术治疗,进展期胃癌术前的新治疗模式已经出现,如新辅助化疗、新辅助放化疗、新辅助化疗联合靶向治疗等,这些治疗模式统称为新辅助治疗。新辅助治疗已逐渐成为进展期胃癌治疗的新方向,新辅助治疗可以使肿瘤降期并提高R_0切除率,降低局部复发率,从而改善预后,且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证明了新辅助治疗提高根治性切除率和改善预后的可行性。现对胃癌新辅助治疗的进展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观察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及复发转移性胃癌的近期疗效及患者不良反应。方法 对56例晚期及复发转移性胃癌患者采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对其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6例患者中完全缓解4例(7.1 %),部分缓解26例(46.4 %),稳定20例(35.7 %),进展6例(10.7 %),总有效率(RR)53.6%。中位缓解期7.8个月,中位生存期11.3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腹泻、手足综合征、外周神经毒性、血红蛋白及白细胞减少。不良反应较轻,多为Ⅰ~Ⅱ度,大部分患者可耐受。结论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及复发转移性胃癌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较轻,是晚期胃癌患者较为理想的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31例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新辅助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分析其与组织病理学、多药耐药相关标志物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开放式、病例平行对照研究方法,新辅助化疗组(31例)采用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奥沙利铂方案化疗2个周期后行根治性手术或姑息性手术;术后2~3周开始辅助化疗。对照组(30例)确诊后即行根治性手术或姑息性手术,术后接受辅助化疗。观察两组疗效及新辅助化疗组疗效与病理学特征和多药耐药相关标志物表达的关系。结果新辅助化疗组有效率71.0%(22/31),手术切除率93.9%(31/33),组织病理学有效率58.1%(18/31),手术并发症发生率22.6%(7/31),p53阴性者有效率78.6%(11/14)、阳性者有效率41.2%(7/17),1、3年生存率分别为90.3%(28/31)和63.2%(12/19);对照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23.3%(7/30),1、3年生存率分别为70.0%(21/30)和31.6%(6/19)。结论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通过临床及组织病理学降期可使手术切除率提高,尤其对于p53阴性者疗效更佳,手术不良反应发生率未增高。  相似文献   

4.
邱峰  熊建萍  钟陆行 《实用癌症杂志》2006,21(6):605-606,616
目的评价紫杉醇(Taxol)联合卡培他滨(Capecitabine)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对经病理检查确诊的25例老年晚期胃癌患者,采用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治疗:紫杉醇75mg/m^2,静脉滴注3h,每周1次,连用2周;卡培他滨每日2500mg/m^2,连用14天;以上化疗方案每3周重复,2个周期后评定疗效。结果可评价疗效者21例,无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10例(47.6%),稳定(SD)5例(23.8%),进展(PD)6例(28.6%),总有效率(CR+PR)为47.6%。中位进展期5.6个月,中位生存期8.9个月。毒副反应:骨髓抑制18例(85.7%),脱发15例(71.4%),腹泻10例(47.6%),肌肉关节痛5例(23.8%)等。所有Ⅲ度毒副反应发生6例(28.6%),元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老年晚期胃癌患者有效率较高,毒副反应可耐受,是老年晚期胃癌较理想的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XELOX(奥沙利铂+ 卡培他滨)方案新辅助化疗联合术后同步放化疗治疗Ⅲ期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寿光市人民医院、淄博市中心医院和山东大学附属千佛山医院自2010年1 月至2013年1 月收治的Ⅲ期进展期胃癌患者5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7例)。 治疗组给予XELOX方案新辅助化疗,然后行手术,术后给予三维适形放疗同步XELOX方案化疗;对照组先行手术,术后给予同步放化疗。结果:治疗组新辅助化疗后客观有效率为75% 。治疗组肿瘤切除率为92.9%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5%(P = 0.049)。 治疗组肿瘤根治性切除率为71.4%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4.4%(P = 0.043)。 治疗组淋巴结转移率为48.2%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0.2%(P = 0.006)。 治疗组有1 例患者术后病理肿瘤完全消退,9 例消退良好,7 例中度消退。治疗组和对照组的1、2、3 年生存率分别为88.9% vs . 69.2% 、66.7% vs . 46.2% 、59.3% vs . 38.5% ,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37、P = 0.045、P = 0.049)。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XELOX方案新辅助化疗联合术后同步放化疗可以提高Ⅲ期进展期胃癌患者的肿瘤根治性切除率和术后远期生存率,降低淋巴结转移率。   相似文献   

6.
背景与目的:晚期复发转移性胃癌的治疗是临床治疗的一个难点,目前尚无二线治疗的标准方案。本研究通过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方案,观察其对晚期进展期胃癌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和临床获益的情况。方法:30例晚期胃癌患者,全组均采用二线以上化疗方案。化疗方案为吉西他滨加卡培他滨。每例完成2个周期以上化疗(2~7个周期),共114个周期。结果:30例患者客观有效率(RR)为20%,疾病控制率(DCR)为80%,进展(PD)占26.7%;中位缓解期4.5个月,中位生存期10.9个月。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Ⅲ~Ⅳ度白细胞减少者占33.3%。Ⅲ~Ⅳ度血小板减少者占30.1%,Ⅲ~Ⅳ度手足综合征占8.8%。无一例患者因不良反应而使治疗延期。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化疗方案二线治疗胃癌有一定疗效,不良反应可耐受,疾病控制率高,对多程化疗失败的晚期胃癌患者不失为一种安全的选择,多数患者可以通过化疗获益。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多西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方法:试验组采用多西他赛联合希罗达方案姑息化疗,对照组采用DCF方案姑息化疗,比较两种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结果:试验组及对照组患者有效率分别为38.24%和29.41%,两组之间未见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在手足综合征和Ⅲ-Ⅳ骨髓抑制方面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方案一线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肯定,毒副反应能耐受。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作为含铂类药物治疗失败的进展期胃癌二线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既往接受FP或者FOLFOX4方案化疗的进展期胃癌患者36例,采用TX方案化疗,紫杉醇145mg/m2静脉滴注3h,d1;卡培他滨2000mg/m2,分2次口服,d1-14,21天为一个周期,随访观察疗效,不良反应,进展时间和生存期。结果:36例患者共接受142个周期的化疗,中位化疗周期数4个。全组36例患者中有35例可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其中8例部分缓解,有效率为22.8%(95%CI:8.2%-37.5%)。中位进展时间和生存时间分别为4.8个月(95%CI:2.9-6.2)和8.1个月(95%CI:6.4-12.7)。Ⅲ/Ⅳ度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手足综合征及脱发。结论: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方案二线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尤其对老年患者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DOX方案)与单纯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XELOX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间秦皇岛市第四医院收治的82例晚期胃癌患者,根据化疗方案分为DOX组和XELOX组,DOX组50例,XELOX组32例。DOX组患者采用奥沙利铂与卡培他滨联合多西他赛方案化疗;XELOX组患者采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方案化疗。每化疗2周期后进行疗效评价,且每周期观察并记录不良反应,评价两组患者有效率(RR)、疾病控制率(DCR)和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 DOX组患者中,完全缓解(CR)2例(4.0%),部分缓解(PR)24例(48.0%),病变稳定(SD)20例(40.0%),有效率(RR)为52.0%,DCR为92.0%,PFS为4.8个月。XELOX组患者中,CR 0例,PR 10例(31.3%),SD 17例(53.1%),RR为31.3%,DCR为84.4%,PFS为4.2个月。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和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化疗导致的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脱发和周围神经病变等,患者均可而授。结论 DOX和XELOX化疗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相近,不良反应均可耐受。  相似文献   

10.
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2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7例复发转移的患者,既往未接受化疗,采用XELOX方案,卡培他滨1000mg/m^2,第1天至第14天,口服,2次/d;奥沙利铂130mg/m^2第1天,静脉滴注2h,21d重复,2~6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27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完成2~6个周期(共108个周期)化疗,其中完全缓解(CR)1例(3.7%),部分缓解(PR)12例(44.4%),稳定(SD)8例(29.6%),进展(PD)6例(22.2%),总生存率(RR)48.1%,疾病进展时间3~18个月,中位进展时间9.7个月,总生存期13.8个月。严重不良反应(Ⅲ~Ⅳ度)主要是贫血、神经毒性和手足综合征,患者均可耐受。结论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肯定,毒副作用较少,且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新辅助化放疗对中低位Ⅱ-Ⅲ期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8例Ⅱ-Ⅲ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新辅助化放疗组(对照组)14例,术前给予中等剂量放疗,总剂量为45—50.4Gy,1.8Gy/次,每周5次,放疗同时给予卡培他滨1250mg/(m^2·d),分2次口服,持续服用至手术。放疗结束后休息6周手术。恩度联合新辅助化放疗组(试验组)14例,新辅助化放疗同对照组,同时恩度7.5mg/(m^2·d),第1—14天,间歇7天重复给药,共2周期。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治疗。试验组CR4例、PR8例、SO2例,RR85.7%。对照组CR2例、PR9例、SD3例,RR78.6%。试验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Ⅰ-Ⅱ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Ⅲ-Ⅳ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6%。治疗中未发现恩度的心脏反应和过敏反应症状。对照组Ⅰ-Ⅱ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6%,Ⅲ-Ⅳ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保肛率92.9%,对照组保肛率78.6%。试验组的保肛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21.4%,对照组总发生率为21.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新辅助化放疗治疗中低位Ⅱ-Ⅲ期直肠癌安全有效,可以降低肿瘤分期,提高保肛率,不增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术前淋巴化疗对胃癌复发转移的影响,在胃癌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方法:将60例Ⅲ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淋巴化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在改良根治术前3-5天,淋巴化疗组于肿瘤周围或瘤床注射纳米炭+丝裂霉素+氟脲嘧啶混合液,在内镜下经专用注射针向病灶旁0.5-1.0cm处分4-6个部位进行注射,每个部位注射0.5-1ml上述混合液,内镜注射化疗药后尽快进行肠道手术前准备,3-5天内进行根治性手术,对照组:选注射用丝裂霉素和5-氟脲嘧啶,常规进行全身静脉化疗,观察病人用药后的不良作用。对照组全身静脉化疗后手术,比较两组的新辅助化疗方案近期疗效、不良反应、手术视野染色情况、肿瘤组织及区域淋巴结变性坏死情况。结果:淋巴化疗组和对照组原发灶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76.7%(23/30)和70.0%(21/30),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以白细胞数下降的发生率最高,淋巴化疗组发生率达77.6%,Ⅲ度以上发生率为24.3%;对照组发生率达100%,Ⅲ度以上发生率为35.0%,发生率明显高于淋巴化疗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淋巴化疗组和对照组清除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45.1%(64/142)和44.6%(58/130),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坏死率分别为90.6%(58/64)和50%(30/6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肿瘤内抗癌药物注射是消化道癌肿病人辅助化疗、预防淋巴组织转移和复发的有效途径。与全身静脉化疗相比,内镜下肿瘤内给药效果较好,应用也较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术前支气管动脉灌注(bronchial artery infusion,BAI)化疗对局部晚期(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围手术期的影响,评价其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92例局部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BAI处理组,先给予2个疗程的BAI化疗后进行手术治疗;单纯手术组,确诊后直接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完全性切除率及围手术期并发症。结果:BAI处理组的临床有效率为68.3%,毒副反应轻。BAI处理组的手术完全性切除率(90.2%)高于单纯手术组(77.1%),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手术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结论:术前BAI化疗安全有效,可获得较好的手术完全切除率和临床疗效,并不增加围手术期并发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比较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方案和紫杉醇联合替加氟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52例经病理证实的晚期胃癌患者分为A组(24例)和B组(28例)。A组:紫杉醇80~90 mg/m2,静脉滴注,第1、8天;卡培他滨1 000mg/m2,口服,2次/天,第1~14天;21 d为1个周期。B组:紫杉醇80~90 mg/m2,静脉滴注,第1、8天;亚叶酸钙200 mg/m2,静脉滴注2 h后予替加氟0.8~1.0 g,静脉滴注,第2~6天;21 d为1个周期。每例患者治疗至少2个周期。按RE-CIST标准评价客观疗效,按WHO标准评价不良反应。结果 52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A组24例,客观有效率(RR)为50.0%,中位进展时间(TTP)5.9个月,中位生存期(MST)12.4个月;B组28例,有效率39.3%,TTP 5.8个月,MST11.8个月。两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多数为Ⅰ~Ⅱ度;A组手足综合征发生率为29.2%,B组未出现,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与紫杉醇联合替加氟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相近,毒副反应均可耐受,但前一方案用药更方便,是治疗晚期胃癌的较好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紫杉醇联合顺铂新辅助化疗对Ⅲ期食管癌患者实施手术的风险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40例Ⅲ期食管癌患者,根据治疗情况分为单纯手术组(n=78)和新辅助化疗组(n=62)。单纯手术组仅接受手术治疗。新辅助化疗组于术前给予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具体方案为:紫杉醇135 mg/m2静滴,d1;顺铂30 mg/m2静滴,d1~d3,21天为1周期,化疗2个周期。化疗结束后4周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切除根治率、术后并发症和总生存期(OS)。结果 62例接受新辅助化疗患者中,获CR 4例、PR 34例、SD 21例、PD 3例,有效率为61.3%。化疗的主要不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肝肾功能损伤、消化道反应和脱发,均为1~2级。新辅助化疗组的根治性切除率为91.9%(57/62),高于单纯手术组的69.2%(54/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围手术期均无1例死亡,新辅助化疗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0.6%,单纯手术组为25.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12)。新辅助化疗组的中位OS为17.8个月(95%CI:14.5~21.1个月),单纯手术组为14.2个月(95%CI:11.6~16.8个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结论 针对Ⅲ期食管癌患者,术前采用新辅助化疗有助于提高肿瘤切除率,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有效提高患者的OS,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观察紫杉醇联合顺铂(TP)与氟尿嘧啶联合顺铂(PF)在宫颈癌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66例Ⅰb2-Ⅱb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2例)行PF方案化疗两周期、B组(34例)行TP方案两周期,比较两组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A、B两组两周期化疗后有效率分别达43.33%和65.63%,完全缓解率分别为6.67%(2/30)和12.50%(4/32),B组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统计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两组毒副作用相当。结论:紫杉醇联合顺铂是宫颈癌较为理想的新辅助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长春瑞滨联合卡铂与长春瑞滨联合卡培他滨(Xeloda)对紫杉类及蒽环类耐药的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80例确诊为紫杉类、蒽环类耐药的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40例,A组:长春瑞滨25mg/m2,静滴,d1,8,卡培他滨1650mg/m2,口服,d1-14;B组:长春瑞滨25mg/m2,静滴,d1,5,卡铂350mg/m2,静滴,d1;3周1个周期,平均4周期,化疗结束2—3周后评价疗效。结果:78例患者可评价疗效,A组有效率37.5%,1年生存率42.5%,中位进展时间4.6个月;B组有效率42.1%,1年生存率45%,中位进展时间3.4个月,两组各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患者的手足综合症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0.05);B组患者的呕吐、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P〈0.05),但Ⅲ-Ⅳ度呕吐、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无明显升高(P〉0.05)。结论:对于紫杉类、蒽环类耐药的晚期乳腺癌患者,长春瑞滨联合卡铂是一个安全、有效、经济的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52例老年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紫杉醇135mg/m2,奈达铂60-80mg/m2,静脉滴注,d1,21-28d为1个周期,用药2个周期后评估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CR1例,PR16例,总有效率32.7%,首治患者的有效率为36.3%。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及肝肾功能损害轻微。结论: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毒副反应轻,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6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观察组患者术前行新辅助化疗(FOLFOX方案)。两组患者均择期进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除效果、术后并发症和生存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均完成新辅助化疗,完全缓解率为24.2%(8/33),总有效率为60.6%(20/33),疾病控制率为84.8%(28/33)。34级不良反应主要为呕吐、肝功能异常、血红蛋白降低、中性粒细胞减少和食欲减退。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根治性切除率为75.8%(25/33),显著高于对照组(51.5%,17/33);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1.2%(7/33),低于对照组(24.2%,8/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展期胃癌患者进行新辅助化疗可有效提高根治率,减少手术并发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用系统评价的方法对新辅助化疗治疗食管癌的疗效进行评估,从而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资源,搜集2010-04前发表的有关新辅助化疗治疗食管癌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按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5.0.2的文献质量评价办法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而后提取有效数据并采用RevMan 5.0.17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个随机对照试验,包括2 34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手术性比,新辅助化疗可以提高根治切除率[RR=1.12,95%CI(1.04~1.22)]和5年生存率[RR=1.39,95%CI(1.15~1.68)]而两组间3年生存率[RR=1.18,95%CI(0.94~1.49)]、疾病进展时间[MD=0.61,95%CI(-4.87~6.10)]及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21,95%CI(0.83~1.76)].结论:食管癌术前进行新辅助化疗可以提高根治切除率和5年生存率,使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