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的:分析高尿酸、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对脑梗死患者基底节钙化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65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发生基底节钙化,分为A组(无基底节钙化)和B组(发生基底节钙化)。比较两组临床基本资料、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血钙、尿酸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差异。结果:65例患者中,发生基底节钙化29例,发生率为44.62%;两组性别、年龄、糖尿病、高血压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血清ALP水平明显低于A组(P0.05);两组血钙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血清尿酸和Hcy水平均明显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生基底节钙化的脑梗死患者可能伴有高尿酸、HHcy的临床特征,且ALP可能参与基底节钙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孙然   《中国医学工程》2013,(4):91-91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本文的研究对象为122例脑梗死患者,应用颈动脉超声测定颈动脉,根据血管内膜厚度分为A组(内膜增厚组)44例,B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组)42例,C组(血管狭窄组),测定三组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组间比较;另外根据超声表现进行病理学分型,软斑组19例,硬斑组33例,混合性斑块组25例,组间比较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 C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19.44±7.02)μmol/L,明显高于A组及B组;软斑组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22.33±11.05)μmol/L,明显高于硬斑组及混合斑块组,以上P〈0.05,差异明显。结论在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分型及颈动脉内膜厚度的因素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住院患者90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颈动脉,根据检测结果分为3组:内膜正常组、内膜增厚组和斑块形成组。用比浊法测定血清HCY浓度,并比较3组之间的差异。结果随着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加重,血清HCY的浓度也明显地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CY浓度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呈正相关。结论HCY在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血清HCY水平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邵振兴  孙金凤 《海南医学》2012,23(4):102-103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住院治疗的8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彩色多普勒B超检查的结果分为颈动脉正常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并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颈动脉正常组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IM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组与颈动脉正常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低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呈正相关,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越高,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狭窄越严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及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择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140例患者为脑梗死组,选择同期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根据颈动脉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查结果将脑梗死组及对照组再进行分组;脑梗死有斑块组和对照有斑块组合称为斑块组,脑梗死无斑块组和对照无斑块组合称为无斑块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应用颈动脉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查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结果: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脑梗死有斑块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内膜中层厚度水平均高于脑梗死无斑块组(P<0.05)。结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有密切关系,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一种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64例脑梗死患者,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将其分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组和对照组,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比较2组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同型半胱氨酸之间关系。结果: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组和对照组在内中膜厚度,斑块的形成及狭窄的概率,其结果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可导致动脉硬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慢性疾病、不良生活方式、性别及年龄的相关性。方法:检测患者血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进行慢性疾病、不良生活方式、性别及年龄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合并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颈动脉斑块、脑动脉硬化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其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不合并以上慢性疾病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的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相近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患者比非糖尿病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且差异显著(P〈0.05)。吸烟、饮酒的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不吸娴、不饮酒的患者,且有显著差异(P〈0.05)。少食蔬菜、水果的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多食蔬菜、水果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相近似,无显著差异(P〉0.05)。男性病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女性病例,且有显著差异(P〈0.05)。年龄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无明显相关性,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吸烟、饮酒可以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水平。少食蔬菜、水果不是导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唯一因素。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性别有关,男性高于女性;与年龄无关。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导致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颈动脉斑块、脑动脉硬化、糖尿病的因素之一,但不是唯一因素;对糖尿病的影响则显著于其他疾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情况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对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部血管内中膜厚度及斑块形成情况,并同期检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结果 236例病例组患者中,183例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为77.54%;260例对照组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60例,发生率为23.07%,缺血性脑卒中组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平均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及硬化斑块的性质相关(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之间有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方法:取空腹静脉血利用高效液相层析法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利用高分辨率超声仪测定双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动脉粥样硬化的定义为内膜中层厚度(IMT)≥1.3 mm,根据超声结果分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组(IMT≥1.3 mm)和对照组(IMT<1.3 mm).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49.1%/9.8% X2=14.6 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相关(OR=2.011,P=0.033).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升高,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检出率高.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是预测颈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11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500例,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后,根据超声结果分为无斑块组(106例)、不稳定斑块组(261例)与稳定斑块组(133例),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分析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结果:500例患者中发现无斑块106例(21.2%),颈动脉斑块394例(78.8%);稳定斑块组和不稳定斑块组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较无斑块组明显升高;不稳定斑块组与稳定斑块组相比,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明显升高;易损斑块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非易损斑块组;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与颈动脉硬化斑块呈正性相关关系,OR 为1.23,95% CI 为1.021.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动脉斑块的形成及其稳定性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关系紧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1.
陈继红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22):4178-4180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外周血胎球蛋白A水平与血管钙化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西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CKD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有无血管钙化将患者分为无钙化组(29例)和钙化组(41例)。选取同期于西平县人民医院进行体检的30名人员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血清胎球蛋白A水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胎球蛋白A水平与IMT的相关性。结果 3组胎球蛋白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钙化组胎球蛋白A水平低于对照组和无钙化组,无钙化组胎球蛋白A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3组颈动脉IM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钙化组颈动脉IMT大于对照组和无钙化组,无钙化组颈动脉IMT大于对照组(均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外周血胎球蛋白A水平与颈动脉IMT呈负相关(r=-0.842,P<0.001)。结论胎球蛋白A水平与CKD患者血管钙化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的患者41例,4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组,留取入组者晨起空腹血进行血小板计数及叶酸水平测定,分析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斑块及脑梗死的关系,探讨其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关系。结果高同型半胱氨酸组患者中存在脑梗死及合并有斑块的比例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血小板计数高于正常组(P<0.05),叶酸水平低于正常组(P<0.05),左颈总动脉、左内总动脉、右颈总动脉和右内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大于正常组(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引起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原因之一,是颈动脉粥样硬化后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右江医学》2017,(6):659-663
目的探讨田阳县布洛陀壮族患者H型高血压与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12月在体检部、门诊和住院的174例布洛陀壮族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分为H型高血压组(Hcy≥10μmol/L)102例及单纯型高血压组(Hcy<10μmol/L)72例,比较两组患者心脏彩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尿酸、血肌酐(Scr)、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同型半胱氨酸,同时分层分析比较H型高血压组颈动脉斑块形成患者及无颈动脉斑块形成患者的以上指标。结果 H型高血压组中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超过正常值的患者比例以及Scr水平高于单纯型高血压组(P<0.05);H型高血压组中,颈动脉斑块形成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无颈动脉斑块组(P<0.05),左室收缩末径显著小于无颈动脉斑块患者(P<0.05),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超过正常值的患者比例以及Scr水平高于无颈动脉斑块组(P<0.001),其余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同型半胱氨酸、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及血肌酐升高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在布洛陀壮族居民中,H型高血压与颈动脉斑块形成密切相关,H型高血压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发生率较高,高同型半胱氨酸、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加及血肌酐升高可能是导致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1~4期慢性肾脏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与心血管病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86例慢性肾脏病1~4期临床资料,分析同型半胱氨酸与颈动脉内中膜增厚、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相关性。结果: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颈动脉IMT与年龄、收缩压、纤维蛋白原、血尿酸及同型半胱氨酸呈正相关,而与肾小球滤过率呈负相关。颈动脉斑块与年龄、血尿酸及同型半胱氨酸呈正相关,而与肾小球滤过率呈负相关。偏相关分析示颈动脉内—中膜厚度、颈动脉斑块与同型半胱氨酸呈正相关,r分别为0.642、0.592,P=0.000。多因素逐步回归未发现同型半胱氨酸是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是颈动脉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慢性肾脏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与循环中高水平的同型半胱氨酸有关: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能是慢性肾脏病患者心血管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其作用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86例慢性肾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按照简化的MDRD方程,估算出肾小球滤过率(eGFR),根据eGFR将CKD患者分为3组:A组eGFR≥60mL/(min.1.73m2);B组eGFR 15~59mL/(min.1.73m2);C组eGFR<15mL/(min.1.73m2)。以同期健康体检病人作为对照组。分析同型半胱氨酸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相关性。结果慢性肾脏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高的病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P<0.05)。结论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有密切关系,可能是慢性肾脏病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血中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比较2型糖尿病患者血中同型半胱氨酸的差异,从而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糖尿病无肾病组、糖尿病肾病组,并以3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无肾病组与糖尿病肾病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P〈0.01),糖尿病肾病组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糖尿病无肾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随着蛋白尿的增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也相应增加。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能是2型糖尿病肾病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有助于监测、判断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随着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增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17.
颜安华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8):241-242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方法门诊收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分为H型高血压组和正常高血压组。循环酶法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采用高分辨彩色多谱勒超声仪测量颈总动脉从内膜内表面到中膜外表面的厚度以及颈动脉斑块等指标。结果H型高血压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明显高于正常高血压组(P〈0.05);但斑块检出率两组未发现明显差异;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呈正相关(r=0.77,P〈0.05)。结论H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明显增加,且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颈动脉硬化血瘀证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方法:测定颈动脉硬化瘀证、非瘀证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并与正常人对照。结果:①颈动脉硬化瘀证组与非瘀证组IMT无明显差异;②颈动脉硬化瘀证组与非瘀证组Hcy水平有显著差异;瘀证组与正常人组Hcy水平亦有显著差异。结论:颈动脉硬化血瘀证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19.
钟杨  李海  刘琳 《中国医学创新》2023,(15):128-131
目的:探讨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尿酸(UA)、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5月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8例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根据颈动脉粥样硬化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组(n=31)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组(n=87)。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UA、Hcy、血脂水平,并分析UA、Hcy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吸烟比例及UA、Hcy水平均高于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UA、Hcy是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UA、Hcy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呈正相关(r=0.844、0.869,P<0.05)。结论: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清UA、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存在关联,且UA和Hcy水平升高是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背景:在被确诊有主动脉瓣钙化狭窄的患者中,心脏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相似。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是冠状动脉疾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旨在观察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主动脉瓣狭窄之间的关系,以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主动脉瓣轻至重度狭窄患者伴发冠状动脉疾病的影响。方法:58例被诊断为轻至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的患者构成本研究的测试组,47例无冠状动脉疾病或主动脉瓣狭窄的健康个体构成对照组。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有无冠状动脉疾病将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分成两组。于空腹12h后采集静脉血,测量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