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了解低渗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普罗胺对肾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 70例用碘普罗胺进行心、肾血管造影前及造影后d1、d3、d5分别监测血肌酐 (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尿渗透压、尿γ谷胺酰转肽酶 (γ -GT)、2 4h尿钠及尿常规。 6 0例肾功能正常者分为 3组 ,碘普罗胺 40~ 10 0ml(A组 )、10 1~ 2 0 0ml(B组 )和 2 5 0~ 35 0ml(C组 )。结果 肾功能正常的 3组间造影前各观察值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与造影前相比造影后d1的尿γ -GTA、B两组差异显著 (P <0 .0 5 ) ,C组则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1)。 10例肾功能异常患者造影后d1、d3的Scr较造影前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35 0ml以下的碘普罗胺对肾功能正常患者肾功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不同剂量碘普罗胺对老年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不同剂量的低渗性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普罗胺(Iopromide)对老年病人肾功能的影响。方法:31例无肾病史、术前肾功能正常的患者依据接受造影剂的剂量不同分为两组。通过在术后第1天、5天测定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及肌酐清除率(Ccr),观察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普罗胺后患者的肾功能变化。结果:造影前及后1d,5d,两组病人间BUN,Scr和Ccr水平差异性均无显著(P〉0.05)。术后1d时,两组病人均出现Scr轻度升高、Ccr轻度降低,5d时,则恢复到造影前水平。全部病例均无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结论:一次294ml以内剂量的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普罗胺对老年病人是相对安全的,应用后Scr,Ccr的轻度改变,在5d内恢复至造影前水平,且在一定剂量范围内与造影剂剂量间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离子型与非离子型造影剂的肾毒性作用进行前瞻性对比研究。方法 :将 1 6 0例使用造影剂的患者分成两大类 :肾功能正常 (A组 )和肾功能轻度损害 (B组 ) ,其中 A组患者 90例 ,B组患者 70例。检测所有患者使用造影剂前2 4 h及使用后 2 4 h、4 8h、72 h血清和尿的肌酐与 β2 -微球蛋白含量。结果 :1 A组患者使用离子型造影剂后 2 4 h和 4 8h血清和尿的肌酐、β2 -微球蛋白均有不同程度升高 ,它们与基础值的差异有极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0 .0 1 ) ,72 h后各项指标大致恢复到基础值水平 (P>0 .0 5 )。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后 2 4 h、4 8h、72 h血清和尿的肌酐及β2 -微球蛋白与基础值比较均没有明显的改变 (P>0 .0 5 )。2 B组患者使用离子型造影剂后 2 4 h血清肌酐和 β2 -微球蛋白升高 ,与基础值的差异有极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0 .0 1 ) ,持续至 72 h后未能恢复至基础值水平 (P<0 .0 5 )。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的患者造影后 2 4 h、4 8h、72 h血肌酐和 β2 -微球蛋白水平的变化与基础值比较没有统计学的差异 (P>0 .0 5 )。结论 :大剂量离子型造影剂对肾脏有一过性损伤 ,但这种损伤在短期内可恢复 ;对于肾功能有轻度损害的患者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较离子型造影剂更安全 ,耐受性更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碘普罗胺冠状动脉造影对患者肾脏功能的影响,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3月~2012年2月收治的行碘普罗胺冠状动脉造影患者3 953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观察造影前后患者肾功能各指标的变化和焦虑程度的改善情况。结果全部患者中422例患者造影后发生肾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发生率为10.68%。发生肾功能异常患者造影后24、48 h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水平明显升高,与造影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功能异常患者中388例于造影72 h后恢复正常,恢复率为91.94%。造影后患者的焦虑程度明显改善,与造影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碘普罗胺作为冠状动脉造影剂对患者肾脏功能影响较小,其肾损害多为一过性,临床应用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5.
水溶性离子型碘造影剂已广泛用于心血管造影,但由于其渗透压高且对血管刺激作用,不良反应较常见。近年来随着非离子造影剂用于临床,大大减少了造影反应。目前常用于心血管造影的非离子型造影剂为碘普罗胺(Iopromide)、碘异肽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肾功能不全患者使用两种不同低渗造影剂致造影剂肾损害的发生率及肾功能损害程度.方法 行冠心病介入诊治术且合并肾功能不全的住院患者共267例,按所用造影剂不同分为两组,分别使用碘普罗胺和碘帕醇.术前1天及术后第1,3,7 天均检测血清肌酐浓度,并观察各种副作用.结果 在术后第1天,碘普罗胺组造影剂肾病累计发生率为29.2%,而碘帕醇组为17.9%,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至术后第7天,碘普罗胺组造影剂肾病累计发生率为43.3%,碘帕醇组为35.0%,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发生各种副作用的例数分别为50例与39例,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碘普罗胺与碘帕醇对肾功能不全患者肾损害发生率在术后第1天差异有显著性,至术后第7天,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7.
非离子型与离子型造影剂不良反应的对比研究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非离子型与离子型造影剂的不良反应,为有效预防造影剂不良反应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介入中心1258例接受非离子型造影剂的患者为实验组,746例接受离子型造影剂的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分别在造影前后检测患者肾功能,数据用Z检验和t检验。结果实验纽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对照组为4.6%,高于非离子型造影剂组(P〈0.05)。两组患者造影前BUN、SCr无明显差异(P〉0.05);造影后2d实验组患者的BUN、SCr低于对照组(P〈0.05),CrCl高于对照组(P〈0.05);造影后7d两组患者的BUN、SCr、CrCl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非离子型造影剂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离子型造影剂,且对肾脏损伤较小,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并为控制其不良反应及肾毒性采取了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非离子型造影剂对老年冠状动脉造影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在该院接受冠脉造影检查的82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造影前后均抽取外周静脉血且留取尿液样本,比较造影前、造影后2d及造影后5 d患者的肾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变化。结果所有入组患者造影后2 d BUN、Cr、m ALB、β2MG、PRO和GLU水平高于造影前,UCr、CCr水平低于造影前(P<0.05),造影后5 d各项肾功能指标值较造影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患者中有15例可诊断造影剂肾病(18.29%),造影后2 d UCr和CCr水平明显低于造影前,Cr水平明显高于造影前(P<0.05),造影后5d CCr水平低于造影前(P<0.05)。造影后所有入组患者的血清hs-CRP、IL-6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造影后5 d各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所有下降,与造影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离子型造影剂可对患者的肾功能造成一定损害,影响全身炎症因子水平,但多属可逆性。  相似文献   

9.
赵龙 《右江医学》2004,32(6):552-553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与肾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 对 10 5例HIE患儿 (观察组 )和 5 0例正常新生儿作尿素氮 (BUN)及肌酐 (Cr)检测 ,并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10 5例HIE患儿中血BUN >7.14mmol/L 48例 ,占 45 .71% ,血Cr>88.4μmol/L 71例 ,占 67.62 %。HIE组血BUN、Cr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 P <0 .0 1)。中度HIE组血BUN、Cr显著高于轻度HIE组 (P <0 .0 5或 <0 .0 1) ,重度HIE组BUN显著高于中度HIE组 (P <0 .0 5 )。结论 新生儿HIE可导致肾功能损害。血BUN、Cr可作为判断肾功能受损的指标。HIE程度越重 ,血BUN、Cr值越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预防应用前列地尔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造影剂肾病的影响。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60例),观察两组患者造影前及造影24h后、72h后肾功能变化情况、造影剂肾病发生率与有无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造影剂肾病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PCI术前Scr、BUN及GF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观察组Scr、BUN的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GFR值明显高于对照组(t=2.086,P0.05);术后72h,观察组Scr与BUN的值明显低于对照组(t=5.952,t=2.417,P0.05),观察组GFR的值明显高于对照组(t=2.443,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介入术后给予前列地尔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以往研究表明,不同造影剂的使用量在造影剂肾病的发生中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分析比较不同使用量的碘普罗胺对于患者肾功能的损害情况。方法将252名脑血管病患者根据造影剂的使用量分为AB两组:A组≤150ml,B组〉151ml。通过测量术前及术后24-48h的肌酐、肌酐清除率、尿素氮、尿酸以及胱抑素C等来观察肾功能的变化。结果 A组中cCr、BUN、UA以及B组中cCr、UA在造影术后的测定值与术前有统计学差异。11人sCr上升〉基础值的25%,其中A组3例,B组8例,CIN发生率分别为2%和7.4%。结论使用造影剂对肾功能有一定的影响,并且大剂量造影剂的使用可以提高CIN的发病率,但是在56-245ml的剂量范围内与造影剂的使用量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在原有肾功能不全的病人中造影后立即给予预防性血液透析滤过能否预防造影剂肾病的发生。方法 对我院1998~2003年46例有肾功能不全的病人使用造影剂(碘普罗胺)行造影后(CT、IVP、冠脉造影)进行分析。46例病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20例)给予常规治疗,另一组(26例)于造影后立即给予12~16h持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单次治疗,分析此两组病人造影后的肾功能的变化、需要暂时肾替代治疗的频率、造影临床相关事件(肺水肿、心肌梗死、休克)的发生率以及患者住院期间的病死率。结果 常规治疗组造影剂肾病发生率9/20(45%),而HDF组造影肾病发生率为2/26(8%)(P<0.01),常规治疗组需暂时肾替代治疗(血透或血滤)的发生率为7/20(35%),而HDF组需暂时肾替代治疗的发生率为1/26(4%)(P<0.05),常规治疗组造影临床相关事件(肺水肿、心肌梗死、休克)的发生率为9/20(45%),HDF组为1/26(4%)(P<0.01),常规治疗组住院病死率为3/20(15%),而HDF组住院病死率为1/26(4%)(P<0.05)。结论 对于原有肾功能不全的病人在给予X线造影后立即给予预防性血液透析滤过可以有效地阻止造影剂对肾功能的损害,并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应用碘克沙醇对糖尿病伴。肾功能异常患者进行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的安全性。方法分析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进行冠脉介入治疗的糖尿病伴。肾功能异常患者97例的临床资料,其中50例应用等渗造影剂碘克沙醇(碘克沙醇组),47例应用低渗造影剂碘普罗胺(碘普罗胺组)。通过冠脉造影发现病变血管167支,其中前降支65支,回旋支44支,右冠脉58支。全部病例于术前、手术当天及术后第3、7天测定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并观察造影剂。肾病的发生情况。结果167支病变血管植入192个支架,成功率100%。无急性、亚急性血栓形成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术后全部患者心绞痛症状消失。碘克沙醇组有2例发生造影剂肾病(4%),碘普罗胺组有10例(2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血液透析治疗,连续临床随访3个月,全部病例存活,无。肾功能恶化及心绞痛症状发生。结论选择等渗造影剂碘克沙醇对糖尿病伴肾功能异常患者进行冠脉介入治疗安全,可减少造影剂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介入治疗造影剂致过敏性休克及心律失常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巧娟 《右江医学》2008,36(6):751-751
碘普罗胺(商品名:优维显)是一种非离子型含碘造影剂,目前在动脉及心血管造影中广泛应用,副作用及过敏反应少见,我们在介入治疗过程中使用碘普罗胺发生过敏性休克及心律失常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扩张型心肌病 (DCM)患者血清尿酸水平 (U A)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 137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 UA,分析 UA水平与性别、年龄、心功能分级、利尿剂的使用、肾功能、心胸比率、心室、心房大小的关系。结果 :治疗前、后血 U A水平分别为 (4 94 .2 8± 181.4 7) μmol/ L 和 (387.6 4± 171.4 8) μmol/ L(P <0 .0 0 1) ;治疗前心功能 、 、 级的U A水平分别为 (36 9.0 0± 96 .5 7) μmol/ L,(4 76 .14± 14 4 .2 6 ) μm ol/ L 和 (5 88.30± 2 13.14 ) μmol/ L(均 P <0 .0 1) ;U A与心胸比率、左心室舒张期内径和右心室舒张期内径呈正相关 ;未用利尿剂与用利尿剂者的 UA水平、肌酐 (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BUN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心功能 、 、 级患者的 BUN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血清 UA水平明显升高 ,心衰越重 ,U A水平越高 ,UA是反映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衰严重程度的一个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6.
肾功能不全患者发生造影剂肾病的危险因素和预后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肾功能不全患者发生造影剂肾病(CIN)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北京协和医院住院诊断肾功能不全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44例,其中造影后发生CIN 23例,未发生CIN 2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造影日用药情况、造影剂使用剂量、造影前后的肾功能变化;根据造影后2周内血肌酐(Scr)水平是否下降至造影前水平,将发生CIN患者分为肾功能恢复组(12例)和肾功能未恢复组(11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点、造影日用药情况、造影前肾功能、造影剂使用剂量、造影日出入量.结果所有肾功能不全患者的CIN发生率为52.3%(23/44),其中Scr在132.6~168 μmol/L患者的CIN发生率为42%(8/19),Scr>176.8μmol/L的患者CIN发生率为60%(15/25);在23例CIN患者中,造影剂用量平均(144.79 ±71.8)ml,其中用量超过造影剂安全使用剂量的占43.5%(10/23),危险因素评分为5.14±1.3,与未发生CIN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使用造影剂的剂量与CIN的发生呈正相关(F=10.4,P=0.003).发生CIN患者造影后24、48、72 h的Scr、肌酐清除率(Ccr)与造影前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而造影前后尿量无明显变化.发生CIN患者12例(52.2%)造影后2周内Scr下降至造影前水平,11例(47.8%)肾功能未恢复,其中4例(17.4%)造影后开始透析治疗.肾功能恢复组与肾功能未恢复组患者造影前Scr水平[恢复组(194.5±70.7)μmol/L,未恢复组(443.8±282.9)μmol/L]、超过造影剂安全使用剂量的人数(恢复组2/12,未恢复组8/11)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使用造影剂的剂量是肾功能不全患者发生CIN的危险因素,造影前Scr水平以及造影剂是否超过安全剂量与肾功能不全患者发生CIN的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7.
袁玲霞 《罕少疾病杂志》2020,27(2):47-48,98
目的研究碘普罗胺联合水化治疗在预防糖尿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对比剂肾病(CIN)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数表法将本院2017年5月~2019年1月诊治的98例糖尿病患者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49例,均于本院行PCI术,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碘普罗胺,联合组给予常规治疗+水化治疗+碘普罗胺。观察两组患者术前以及术后24h、72h肾功能指标、术后CIN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肌酐(SCr)、尿微量白蛋白(mAlb)、胱抑素C(CysC)、肾小球滤过率(GFR)水平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72hSCr、mAlb、CysC均有所升高,GFR水平有所降低,但联合组升高或降低的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患者CIN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碘普罗胺联合水化治疗可减轻糖尿病患者PCI术后肾功能损伤程度,减少术后CIN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苗乃全 《黑龙江医学》2003,27(5):351-352
目的 用非胰岛依赖性糖尿病 (IDDM)模型 ,探讨血清一氧化氮 (nitricoxide ,NO)、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 -α ,TNF -α)与肾功能的关系。方法 用链脲佐菌素复制糖尿病动物模型。比色法测定血清NO含量、一氧化氮合成酶 (NOsynthase ,NOS)活力、肌酐 (Creatinine ,Cr)和尿素氮 (Bloodureanitrogen ,BUN)的含量 ;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TNF -α的含量。结果 IDDM各组大鼠血清TNF -α明显高于正常组 (P <0 0 0 1) ;DM 4周组NO、Cr和BUN含量、NOS活力显著高于正常组 (P <0 0 5、P <0 0 1) ;NO和TNF-α与Cr和BUN均呈高度正相关 (P <0 0 5 )。结论 NO和TNF -α是导致IDDM大鼠肾功能不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李培英  吴志坚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4):3256-3257
目的:探讨碘造影剂对老年患者肾功能不良影响的预防措施。方法:60例经确认具有造影检查适应证的老年患者,在造影前进行造影荆相关性肾病(Contrast-Associated Nephropath,CAN)危险因素筛查,并根据患者所具有的可变危险因素分别予以控制血糖、血压、心力衰竭等对症治疗方行造影检查,同时加强对具有不可变危险因素者进行临床不良反应的监测,观察患者应用造影剂前后肾功能的变化及有否发生CAN。结果:60例老年患者造影后24h、72h尿NAG与造影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造影7d与造影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BUN、Cr,各时段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全部患者均无发生CAN。结论:严格掌握造影检查适应证,重视筛查与发生有关的危险因素,并在使用造影剂之前纠正其可变的不利因素,控制碘造影剂的使用剂量,可避免对老年患者造成严重不良反应或发生CAN。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与肾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 对 70例HIE足月儿和 30例正常新生儿作血BUN、Cr检测并进行分析。结果 HIE组BUN >7.14mmol/L32例 ,Cr >88.4mmol/L47例 ,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 1和 0 .0 0 1) ;中度HIE组Cr显著高于轻度HIE组 (P <0 .0 1) ;重度HIE组显著高于中度HIE组 (P <0 .0 5 )。结论 HIE时常伴肾功能损害 ,程度越重 ,BUN、Cr值越高 ,治疗HIE时应常规监测肾功能 ,以便早期发现肾损害并及时给予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