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降低人工气道患者肺部感染的有效气道湿化方法。方法选取神经外科病房人工气道患者,包括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共8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2例。实验组:采用持续小剂量氧气雾化湿化;对照组:采用持续微量泵气道湿化。观察对比两组气道湿化效果及肺部感染情况。结果实验组刺激性咳嗽、气道内痰痂、黏膜出血、痰培养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采用持续氧气雾化吸入进行人工气道湿化,可明显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工气道脱机患者最佳气道湿化方法。方法选择气管切开脱机训练患者3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3组:对照组(n=10)、人工鼻组(n=10)和试验组(n=10)。试验组采用可调节输液器+氧气与三通管连接,配合可控式加温器使湿化液恒温恒速持续滴入气道;人工鼻组采用人工鼻+间断气道湿化法;对照组采用一次性注射器间断气道注入湿化液;通过观察患者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损伤、痰痂、肺部感染、湿化效果、血氧饱和度情况,评价3组气道湿化的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血氧饱和度较人工鼻组和试验组波动范围明显增大;在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气道出血、肺部感染方面,对照组较人工鼻组和试验组明显增加;湿化效果方面试验组和人工鼻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自制可调式恒温恒速湿化装置用于人工气道脱机患者持续气道湿化效果明显,且价格优于人工鼻组,材料更易获得。  相似文献   

3.
两种人工气道湿化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持续氧气雾化湿化法与持续滴注湿化法对人工气道的湿化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将120例建立人工气道(包括气管切开、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持续滴注湿化法,实验组采用持续氧气雾化湿化法。观察两组气道湿化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痰液黏稠度及刺激性咳嗽、痰阻、气道黏膜损伤出血、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氧气雾化湿化法对人工气道的湿化效果优于持续滴注湿化法,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米颖  王莹 《天津护理》2018,26(6):733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湿化方式氧疗对有创机械通气脱机患者气道湿化效果和脱机成功率。方法:选择经人工气道机械通气后脱机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高流量湿化氧疗,对照组采用HME进行气道湿化氧疗,比较两组患者48 h脱机成功率、气道湿化效果、患者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患者48 h脱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脱机24 h后气道湿化效果好于对照组,患者的舒适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流量湿化氧疗对机械通气患者脱机后气道湿化效果满意,增加患者氧疗的舒适度,促进机械通气患者成功脱机。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医用三通管在人工气道持续吸氧及气道湿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ICU建立人工气道后脱机且需持续吸氧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实验组患者采用医用三通将氧气、湿化液合二为一输入气道内进行给氧与湿化;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双管置入方法,即将吸氧管和湿化管分别接上去掉针头的一次性头皮针管后同时插入人工气道内.比较两组患者气道湿化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实验组患者气道湿化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人工气道后持续吸氧及气道湿化的患者中,使用医用三通管将氧气、湿化液合二为一输入气道内,提高湿化效果,减小气道阻力及并发症的发生,从而降低患者平均住院日.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空气动力湿化法在气管切开患者脱机后的应用效果。方法气管切开脱机后的患者30例,按脱机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采用空气动力气道湿化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气道湿化法,比较脱机后7 d、14 d时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气道最大流速、肺部氧合指数、肺顺应性等的变化。结果脱机后7 d与14 d时,继发肺部感染观察组1例、对照组4例;观察组肺部氧合指数与肺顺应性高于对照组(P<0.05);肺功能测定表明在10 cm H2O的驱动力条件下,观察组的气道最大流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重新机械通气患者观察组1例、对照组4例。结论气管切开患者脱机后应用空气动力湿化法有利于保护气道,减少感染,降低重复机械通气的机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湿化方法对气管切开气道湿化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0例气管切开并无使.用机械通气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持续氧气雾化进行气道湿化,对照组采.用常规滴入方法进行气道湿化。比较两组患者刺激性咳嗽、痰痂形成、吸痰次数、湿化气道护理花费时间及肺部感染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刺激性咳嗽、痰痂形成、吸痰次数、湿化气道护理花费时间及肺部感染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气道湿化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持续氧气雾化湿化方法能提高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效果,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8.
丁汀 《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4):40-41
目的:探讨人工鼻在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中的作用。方法:将60例颅脑损伤后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人工鼻替代气道湿化,对照组采用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比较两组患者呼吸道刺激征、痰培养阳性率及呼吸道湿化效果、气道阻力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呼吸道刺激征、痰培养阳性率及呼吸道湿化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工鼻具有良好的湿化、温化、过滤作用,能促进痰液排出,可以减少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两种气道湿化方法对气管切开后昏迷患者气道的湿化效果。方法将58例气管切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采用氧气面罩进行气道湿化,对照组采用人工鼻进行气道湿化,比较两组痰液黏稠度、湿化效果、痰培养阳性率与肺部感染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痰液黏稠Ⅰ度18例,Ⅱ度8例,Ⅲ度3例,与对照组16,9,4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55,P〉0.05)。研究组患者湿化不足8例,良好20例,过度1例,与对照组9,18,2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06,P〉0.05)。研究组患者痰培养阳性2例,阴性27例,对照组分别为8,21例,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P〈0.05)。研究组患者肺部感染阳性3例,阴性26例,与对照组10,19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6,P〈0.05)。结论两种气道湿化方法在患者痰液黏稠度和湿化效果方面的效果相同,但在降低痰培养阳性率和肺部感染率方面,氧气面罩气道湿化法优于人工鼻。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人工气道持续性湿化对危重患者痰痂形成率及院内肺部感染率的影响。方法将284例实施人工气道的危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42例,实验组给予持续性湿化护理,对照组仅给予一般护理,观察护理后2组患者痰痂形成率及院内肺部感染率。采用x^2检验,对2组肺部感染率和痰痂生成率进行比较。结果实施人工气道持续性湿化护理后,实验组痰痂形成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实验组院内肺部感染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人工气道持续性湿化能降低实施人工气道的手术患者的痰痂形成率及院内肺部感染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型高流量湿化氧疗系统对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儿预防下呼吸道感染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儿56例,所有忠儿在气管切开前均无肺部感染。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8例。实验组采用新型高流量湿化氧疗系统对氧气进行加温湿化,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人工气道湿化法。观察两组气管切开后痰液粘稠度,痰痂形成的例数及肺部感染率,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实验组痰液粘稠度Ⅰ°、Ⅲ°例数及痰痂形成例数、吸痰次数均少于对照组,最初两周内实验组肺部感染率多重耐药菌感染率低于对照组,且感染时间迟,(P均〈0.05)。比较两组氧疗后24h及48hPaO2、PaCO2、SpO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使用新型高流量湿化氧疗系统减少了下呼吸道感染率,提高了患儿氧疗舒适度和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MR 850湿化系统在非人工气道氧疗湿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外科ICU面罩吸氧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实验组采用MR 850自动控温加热湿化器连接RT 308湿化氧疗管路对氧气进行加温湿化,对照组采用普通气泡式氧气湿化装置.监测比较氧疗24 h后两组呼吸频率、PaO2、SpO2、心率及痰液黏稠度变化.结果:两组呼吸频率、PaO2、SpO2、心率、痰液黏稠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MR 850自动控温加热湿化器可提高氧疗效果和舒适度,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减少呼吸道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加热湿化器在气管切开氧疗患者气道湿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ICU 64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加热湿化器给氧法患者32例,对照组采用湿化瓶鼻导管吸氧、微量泵泵入湿化液湿化法32例.观察两组患者气道湿化和氧疗效果.结果 加热湿化器给氧法患者湿化和氧疗效果明显优于湿化瓶鼻导管吸氧、微量泵泵人湿化液...  相似文献   

14.
持续加温湿化氧疗在气管切开患者脱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气管切开患者脱机后使用持续加温湿化氧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3~8月30例气管切开患者为试验组.采用持续加温湿化氧疗进行气道湿化;2009年9月至2010年2月30例气管切开患者为对照组,采用人工鼻进行气道湿化.结果 试验组患者痰液黏稠度、二氧化碳分压、呼吸频率、肺部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气道湿化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持续加温湿化氧疗在气管切开患者脱机中湿化效果满意,痰液黏稠度较稀薄,肺部感染率较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流量湿化氧疗系统对气管切开患者院内获得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已脱离呼吸机的气管切开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湿化氧疗组(高流量湿化氧疗系统)、常规组(传统人工面罩湿化吸氧)各35例,对比两组的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氧饱和度(SaO_2)、pH值、气道湿化满意率、并发症发生率等影响。结果治疗前,湿化氧疗组和常规组的PaO_2、PaCO_2、SaO_2、pH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h、治疗24h后,湿化氧疗组患者的PaO_2、SaO_2均高于常规组(P0.05),PaCO_2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h后,对两组患者的气道湿化情况进行评价,湿化氧疗组的气道湿化满意度80.00%高于常规组54.29%(P0.05);湿化氧疗组过度气道湿化0.00%低于常规组的11.43%(P0.05);治疗过程中,湿化氧疗组的并发症率11.43%低于常规组40.00(P0.05),湿化氧疗组发生生院内获得性肺炎6例(17.14%)低于常规组的14例(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流量湿化氧疗系统可有效降低气管切开患者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发生率、维持稳定的血气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流量湿化氧疗系统对PICU呼吸系统疾病患儿面罩吸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8月—2013年12月入住儿童重症监护病房的面罩吸氧患儿60例,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在普通气泡式氧气湿化装置的基础上,加用MR 850湿化器连接RT 308湿化氧疗管路对氧气进行温湿化氧疗;对照组采用普通气泡式氧气湿化装置进行氧疗,监测并比较氧疗24 h时两组患儿的痰液黏稠度,血PaO2、PaCO2、pH值,监护仪中的SpO2、呼吸次数。结果观察组的痰液黏稠度和对照组比较,Z=2.077,P0.05;观察组的PaO2和SpO2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2和呼吸次数比对照组低(P0.05),但血pH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高流量湿化氧疗系统有利于气道分泌物的稀释,明显改善患儿低氧血症,提高氧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加热湿化器在气管插管拔管前氧疗中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加热湿化器在气管插管拔管前氧疗患者气道湿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ICU气管插管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加热湿化器给氧法患者32例,采用湿化瓶鼻导管吸氧、定时间断气道湿化法32例,观察两组患者气道湿化效果及气道应激反应、患者舒适度。结果:加热湿化器给氧法患者痰液粘稠度、气道高反应、患者舒适度明显优于湿化瓶鼻导管吸氧、定时间断气道湿化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热湿化器给氧法能持续保持良好气道湿化,提高患者舒适度及氧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流速可控性氧疗与恒温加热湿化法在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66例,随机分为A、B、C三组各22例。A组使用湿纱布覆盖法,B组使用呼吸过滤器法,C组采用高流速可控性氧疗与恒温加热湿化法。三组湿化液均使用灭菌注射用水。对3组气道在气道湿化效果、管道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等方面比较。结果:三组患者在气道湿化效果、管道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等方面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无管道痰痂形成。结论:高流速可控性氧疗与恒温加热湿化法能改善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湿化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与对比机械通气患者两种气道湿化方法的效果。方法将100例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蒸汽加温、雾化吸入、定时定量气管滴注湿化液、按需吸痰及配合医生定期行纤维气管镜检查气道湿化方法,对照组用蒸汽加温、雾化吸人、吸痰时气管滴注湿化液3-5mL湿化气道法,观察和探讨两种方法用于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湿化的效果。结果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应用蒸汽加温、雾化吸入、定时定量气管滴注湿化、按需吸痰及配合医生定期行纤维气管镜检查气道湿化,可有效预防痰痂形成,减轻气道损伤和避免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结论采用蒸汽加温、雾化吸入、定时定量气管滴注湿化、按需吸痰配合医生定期行纤维气管镜检查的方法进行气道湿化,方便、安全,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