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构建抑制mdrl基因表达的短发卡状RNA(shRNA)真核表达载体,研究shRNA逆转膀胱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的可行性。方法针对mdrl基因已知mRNA序列不同位点,选择2个靶序列,构建靶向mdrlshRNA真核表达载体,通过脂质体介导转染膀胱肿瘤耐药细胞株BIU-87/ADM,利用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检测mdrlmRNA及P糖蛋白(P-gP)表达水平的变化,MTT法检测BIU-87/ADM细胞对ADM的敏感性。结果构建的2种重组质粒pshRNA-A、pshRNA-B均明显抑制BIU-87/ADM细胞株mdrl基因表达(P〈0.05),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显示P-gP表达明显下调(P〈O.05),MMT法检测显示膀胱癌耐药株BIU-87/ADM对化疗药物ADM的敏感性明显增强,对ADM药物敏感性的相对逆转效率分别为52.02%和54.87%(P%0.05)。结论shRNA可有效抑制BIU-87/ADM细胞mdrlmRNA的转录和P-gP蛋白的表达,恢复BIU-87/ADM细胞对ADM的敏感性,给逆转膀胱肿瘤的多药耐药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mdr1短发夹RNA(mdr1 shRNA)对人红白血病耐阿霉素细胞系K562/ADM的耐药逆转作用。方法 编码设计合成靶位mdr1基因mRNA具有19个碱基发夹结构互补的寡核苷酸模板,构建2个shRNA表达载体pSilencer^Tm3.1-H1 neo mdr1—A和mdr1—B,将其稳定转染K562/ADM细胞。用RT—PCR法检测转染后K562/ADM细胞mdr1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糖蛋白(P—gP)表达,流式细胞术和MTT法分别检测K562/ADM细胞凋亡和对阿霉素的敏感性,用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观察并测定细胞内柔红霉素的积累。结果 在pSilencer^TM3.1-H1 neomdr1—A和mdr1—B shRNA表达载体稳定转染的K562/ADM细胞,mdr1mRNA表达分别减少到转染前的35.9%(P〈0.05)和27.5%(P〈0.01);同时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gP表达被明显而特异地抑制,对阿霉素的耐药性由79倍分别减低到38倍和30倍;并且,细胞内荧光强度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P〈0.05),与阿霉素联合应用凋亡细胞百分率分别增加至18.1%(P〈0.05)和54.4%(P〈0.01)。结论 靶向mdr1基因shRNA表达载体可有效逆转耐药,使耐药的肿瘤细胞恢复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针对 mdrl 和 mell 基因的短发夹 RNA(shRNA)干扰表达质粒,并探讨联合转染对 K562/A02细胞耐药的逆转作用。方法根据 mdrl 和 mell 基因表达序列设计有效的 RNA 干扰片段,分别将其构建入质粒表达空载体中,以获得两种基因特异性 shRNA 干扰表达质粒;然后在脂质体介导下分别和联合转染 K562/A02细胞,用 G418和(或)Hygro B 筛选出稳定表达的细胞克隆。用RT-PCR 分析 mdrl 和 mcll mRNA 的表达;MTT 法检测阿霉素对 K562/A02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 P-糖蛋白表达水平以及细胞凋亡率。结果成功构建两个基因的 shRNA干扰表达质粒。mdrl、mell shRNA 干扰表达质粒单独和联合转染 K562/A02细胞可有效封闭相应基因表达,联合转染组 mdrl 基因和 mell 基因的 mRNA 相对表达水平分别是未转染细胞的52%,44%。mdrl、mell shRNA 干扰表达质粒单独和联合转染后 K562/A02细胞耐药逆转率分别为63.8%,71.1%,83.1%,转染两种质粒组对 K562/A02细胞耐药逆转率最高,P 糖蛋白相对表达量由未转染组的19.70±1.15降至6.40±0.92(P<0.01),阿霉素诱导的细胞凋亡率由(1.53±0.42)%提高至(7.77±0.42)%(P<0.01)。联合转染两种质粒组和单独转染组比较,细胞对阿霉素敏感性和阿霉素诱导的细胞凋亡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转染 mdrl 或 mell 基因的 shRNA 干扰表达质粒可有效抑制相应基因表达,皆不同程度逆转 K562/A02细胞对阿霉素的耐药性;联合转染两种质粒可显著增加逆转耐药的效果。mell 基因可能与 K562/A02耐药相关。  相似文献   

4.
siRNA逆转K562/A02细胞多药耐药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4  
目的 研究小分子干扰RNA片段 (smallinterferingRNAs,siRNA)对白血病多药耐药细胞系K5 6 2 A0 2mdr1基因和P 糖蛋白 (P gp)表达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根据mdr1基因已知序列设计 3条含 2 1个碱基的siRNA(si mdr1 1,si mdr1 2 ,si mdr1 3)及阴性对照 (si neg) ,在脂质体的介导下转染K5 6 2 A0 2细胞 ;用RT PCR分析mdr1mRNA的表达 ;流式细胞术检测P gp表达和细胞内柔红霉素积累量 ;MTT法检测阿霉素对K5 6 2 A0 2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 (IC50 )。结果  3条siRNA均能不同程度地逆转K5 6 2 A0 2细胞的多药耐药。第 3条序列能更有效地封闭mdr1基因 ,使mdr1mRNA相对水平下降(5 8.0± 1 5 4 ) % ;P gp表达由处理前的 (76 .0± 1.0 ) %降到处理后的 (19.6± 1.9) % ;对阿霉素药物敏感性的相对逆转效率为 70 .4 % ;同时使K5 6 2 A0 2细胞内柔红霉素积累量增加。结论 siRNA可逆转mdr1基因编码蛋白P gp介导的多药耐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WT1基因表达下调对人红白血病耐药细胞系K562/A02阿霉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将WT1mRNA的短发夹RNA(short hair RNA,shRNA)构建至真核表达载体后转染K562/A02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效率;荧光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析WT1基因在转染前后表达的差异;pWT1shRNA转染K562/A02细胞48 h并经阿霉素作用后,MTT法检测各组细胞阿霉素IC50值;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阿霉素累积量及细胞凋亡率.结果 与未转染对照组及空载体组相比,转染WT1shRNA质粒的K562/A02细胞WT1mRNA和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经阿霉素诱导24 h后,其对阿霉素的敏感性明显增高,相对逆转率为71.5%,细胞内阿霉素的累积量较各对照组明显增高(P值均<0.05),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 靶向WT1shRNA干扰质粒可有效抑制K562/A02细胞WT1基因表达,增强K562/A02细胞对阿霉素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用RNA干扰技术探讨白血病HL-60细胞株RYBP基因沉默后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构建针对RYBP基因的shRNA干扰质粒并建立稳定沉默RYBP基因的白血病HL-60细胞株,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确认RYBP基因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沉默效果。然后用DNA ladder及Annexin V标记的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HL-60细胞凋亡的情况,用CCK-8法检测各组HL-60细胞对化疗药物阿糖胞苷和柔红霉素的敏感性。结果:成功构建的RYBP shRNA慢病毒载体能够有效沉默HL-60中RYBP基因的表达。在没有加入化疗药物时RYBP shRNA组凋亡率低于空载体对照组(NC组)(P0.05);用阿糖胞苷处理时RYBP shRNA组凋亡率和抑制率均低于NC组(P0.05);用柔红霉素处理时RYBP shRNA组凋亡率虽然低于NC组,但是抑制率差异不明显。结论:HL-60细胞RYBP基因沉默能抑制细胞的凋亡,明显降低对阿糖胞苷的敏感性,但是对柔红霉素敏感性的改变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CYP3A5参与急性白血病耐药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3A亚家族多肽5(CYP3A5)在急性白血病(AL)耐药机制中的作用。方法RT-PCR、免疫组化、MTT法检测白血病细胞株、AL患原代细胞CYP3A5转录表达与细胞株对化疗药物敏感性、患化疗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检测化疗药物对CYP3A5的转录调控;构建CYP3A5重组质粒稳定转染HI,60细胞,观察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是否改变。结果转录CYP3A5的K562、U937细胞与不转录CYP3A5的NB4、HL-60细胞相比,对柔红霉素明显耐受(耐药倍数均为2.1倍);原发耐药组患初治时CYP3A5阳性率(17.2%)显高于持续完全缓解(CCR)组(0.4%)与继发耐药组初治时(5.4%),早期复发组第1次完全缓解(CR1)时阳性率(23.9%)显高于CCR组CR时(1.3%);柔红霉素可诱导K562/A02、HL-60/ADR细胞CYP3A5转录;HL-60细胞稳定转染CYP3A5重组质粒后明显耐受柔红霉素、长春新碱(耐药倍数分别为3.0,4.0倍)。结论白血病细胞表达CYP3A5可能使其原位代谢多种化疗药物,是直接导致AL耐药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bcl-2小干扰RNA对HL-60/VCR细胞耐药性逆转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以bcl-2基因作为靶分子进行白血病多药耐药基因治疗的可行性,构建bcl-2基因的小干扰RNA载体并将其转导入HL-60/VCR细胞,在G418筛选后应用Western blot进行鉴定;MTT法检测细胞转染前后生长速度和药物敏感性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转染前后凋亡相关蛋白Bax和耐药相关蛋白ZNRD1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bcl-2的小干扰RNA载体并转染HL-60/VCR;经蛋白质水平检测证实成功建立了bcl-2低表达的白血病细胞模型;转染后的细胞对长春新碱和阿霉素的敏感性增强,且低表达耐药相关蛋白ZNRD1.结论:bcl-2小干扰RNA真核表达载体能在一定程度上逆转白血病细胞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9.
大黄素对HL-60/ADR耐药细胞多药耐药逆转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探讨大黄素(emodin)对人急性白血病HL-60/ADR耐药细胞多药耐药(mulfidrugresistance,MDR)逆转作用及其相应的作用机制。采用MTT法检测HL-60/ADR细胞对大黄素以及8种临床常用化疗药物的耐药性,比较大黄素联合化疗药物后对HL-60/ADR细胞耐药逆转效果,应用DNA倍体和DNALadder分析检测大黄素与阿霉素联合用药后细胞凋亡改变,RT-PCR和Westernblot分别检测耐药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黄素处理后HL-60/ADR细胞内阿霉素荧光阳性率和柔红霉素平均荧光强度(MFI),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内柔红霉素分布变化。结果表明:大黄素对HL-60/ADR耐药株和相应HL-60细胞敏感株的IC5值接近,分别为24.09±1.72μmol/L和23.18±0.87μmol/L,对阿霉素(ADR)、柔红霉素(DNR)、依托泊苷(VP16)、长春新碱(VCR)、阿糖胞苷(Ara-C)、高三尖杉酯碱(HHT)、米托蒽醌(MTZ)和吡柔比星(THP)呈现不同程度耐药。小剂量大黄素对8种药物耐药逆转倍数介于1.58-4.12之间,其中对ADR的耐药细胞逆转效果最好。大黄素与ADR联合用药组可见明显的亚二倍体凋亡峰和典型的DNA降解梯状带形成。与单药组比较,联合用药组MRP1、TOPOⅡB、GSTπ、BcL-2耐药相关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下调明显,细胞内ADR和DNR蓄积水平增加,胞浆和胞核DNR分布增加,该作用与大黄素呈浓度依赖性。结论:大黄素具有逆转HL-60/ADR细胞多药耐药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耐药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增加细胞内化疗药物蓄积和促进细胞凋亡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孕激素拮抗剂米非司酮对白血病多药耐药细胞K562/A02的逆转作用及其机制。方法MTT法检测米非司酮作用72h后K562/A02细胞增殖及其对阿霉素杀伤敏感性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米非司酮作用前后K562/A02细胞表面P糖蛋白的表达和细胞内柔红霉素的浓度;免疫组化法观察米非司酮作用前后K562/A02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aspase-3的表达;RT—PCR检测米非司酮作用后对K562/A02细胞内葡萄糖神经酰胺合成酶(GcS)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2.5、5.0和10.0μmol/L米非司酮不抑制K562/A02细胞的增殖,但上述浓度的米非司酮作用后K562/A02细胞对阿霉素的敏感性较前分别增强了1.68、4.17和10.71倍。K562/A02细胞表面P糖蛋白的表达为(49.03±5.32)%,10μmol/L米非司酮作用72h后降低到(28.60±2.13)%(P〈0.01);K562/A02细胞内柔红霉素的浓度为(61.07±8.61)%,而10μmol/L米非司酮作用后升高到(92.72±3.48)%(P〈0.01)。经10μmol/L米非司酮作用后,bcl-2蛋白表达由(56±9)%降低到(37±6)%(P〈0.05);Bax蛋白由(40±5)%升高到(87±10)%(P〈0.01);caspase-3蛋白则由(36±7)%升高到(89±6)%(P〈0.01)。RT—PCR结果显示K562/A02细胞GcS mRNA的表达较K562细胞明显升高,10μmol/L米非司酮能明显降低K562/A02细胞内GcS mRNA的表达。结论米非司酮可逆转白血病K562/A02细胞的多药耐药,且具有剂量依赖性。10μmol/L米非司酮能明显逆转白血病K562/A02细胞的多药耐药,其机制与降低P糖蛋白的水平,调节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aspase-3的表达,降低GcS mRNA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姜黄素(curcumin,Cur)及红霉素(erythromycin,EM)对多药耐药(MDR)细胞株K562/A02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MTF法测定Cur、EM作用后K562/A02细胞对阿霉素(ADM)敏感性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内柔红霉素的平均荧光强度(DNR MFI)。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膜上P—gP的表达。RT—PCR法检测细胞mdr1 mRNA水平:结果Cur、EM均可减低ADM对K562/A02细胞的IC50值,两药合用时逆转倍数可达11.3倍。K562/A02细胞内DNR MFI明显低于K562细胞(P〈0.01),Cur、EM均可明显增加K562/A02细胞内DNR MFI(P〈0.05),以两药合用时作用最为明显,Cur2.5μg/ml处理组细胞内DNR MFI略高于EM120μg/ml处理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K562/A02细胞P—gP表达明显高于K562细胞(P〈0.01),各组药物分别处理后,K562/A02细胞膜P—gP表达减低(P〈0.01),但仍高于K562细胞(P〈0.01);各药物组处理5d细胞膜P—gP表达均低于3d组(P〈0.01),Cur与EM合用时细胞膜P—gP表达降低最为明湿,低于其它处理组(P〈0.01)。RT—PCR结果显示K562/A02细胞mdr1 mRNA水平明显高于K562细胞(P〈0.01),各组药物处理后,K562/A02细胞mdr1 mRNA水平均减低(P〈0.01),5d组低于3d组,但仍高于K562细胞(P〈0.01);Cur与EM合用时K562/A02细胞mdr1 mRNA水平降低最为显著,Cur 2.5μg/ml处理5dK562/A02细胞mdr1 mRNA水平低于EM120μg/ml处理5d组(P〈0.01)。结论Cur、EM均可部分逆转K562/A02细胞的MDR,降低其P—gP的表达和功能,逆转作用有时间依赖性;两药联合应用时逆转作用明湿增强,Cur2.5μg/ml逆转作用略强于EM120μg/ml。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旨在构建并筛选MDR1序列特异性短发夹状RNA干扰载体,研究其对K562/A02细胞的影响。采用脂质体介导方法,将含mdr1—shRNA质粒转入K562/A02细胞,经G418筛选得到稳定表达细胞株,用实时定量RT—PCR和Westemblot分别检测干扰后mdrl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通过ccK8测定干扰后细胞对化疗药的敏感性变化,Rhodamine123外排实验检测P—gP功能的变化。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4种MDR1-shR—NA载体均能显著下调P—gP的表达,其中508—526靶住点的shRNA作用效果最好。结论:筛选得到的MDR1-shRNA载体能够显著下调MDR1的表达,逆转耐药表型,为后续进行的动物实验研究创立了条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构建针对mdr1和mcl1基因的短发夹RNA(shRNA)干扰表达质粒,并探讨联合转染对K562/A02细胞耐药的逆转作用.方法根据mdr1和mcl1基因表达序列设计有效的RNA干扰片段,分别将其构建入质粒表达空载体中,以获得两种基因特异性shRNA干扰表达质粒;然后在脂质体介导下分别和联合转染K562/A02细胞,用G418和(或)Hygro B筛选出稳定表达的细胞克隆.用RT-PCR分析mdr1和mcl1 mRNA的表达;MTT法检测阿霉素对K562/A02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P-糖蛋白表达水平以及细胞凋亡率.结果成功构建两个基因的shRNA干扰表达质粒.mdr1、mcl1 shRNA干扰表达质粒单独和联合转染K562/A02细胞可有效封闭相应基因表达,联合转染组mdr1基因和mcl1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分别是未转染细胞的52%,44%.mdr1、mcl1 shRNA干扰表达质粒单独和联合转染后K562/A02细胞耐药逆转率分别为63.8%,71.1%,83.1%,转染两种质粒组对K562/A02细胞耐药逆转率最高,P糖蛋白相对表达量由未转染组的19.70±1.15降至6.40±0.92(P《0.01),阿霉素诱导的细胞凋亡率由(1.53±0.42)%提高至(7.77±0.42)%(P《0.01).联合转染两种质粒组和单独转染组比较,细胞对阿霉素敏感性和阿霉素诱导的细胞凋亡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转染mdr1或mcl1基因的shRNA干扰表达质粒可有效抑制相应基因表达,皆不同程度逆转K562/A02细胞对阿霉素的耐药性;联合转染两种质粒可显著增加逆转耐药的效果.mcl1基因可能与K562/A02耐药相关.  相似文献   

14.
环孢菌素D衍生物PSC 833逆转K562/A02细胞多药耐药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证实PSC833逆转剂的高效性,探讨PSC833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的机制。方法 以人红白血病细胞系K562及其耐药细胞系K562/A02(耐阿霉素)为实验研究对象,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毒性;直接免疫荧光测定法检测P糖蛋白(P-gp)表达水平;RT-PCR法检测mdr1 mRNA水平,以流式细胞术测定两种细胞系内柔红霉素(DNR)的潴留来的反映P-gp的外排功能。结果 与K562细胞系相比,K562/A02耐药细胞系mdr1 mRNA及P-gp高表达,DNR潴留减少。1μmol/L的PSC833对K562/A02铁mdr1 mRNA及P-gp表达水平无明显影响(P>0.05),PSC833对K562/A02细胞的DNR细胞毒性有剂量依赖性增敏作用,其增敏作用至少是环孢菌素A(CsA)、维拉帕米(Ver)的3倍。PSC833能增加K562/A02耐药细胞系的DNR潴留。1μmol/L的PSC833能使K562/A02细胞内DNR潴留量恢复至K562细胞的100.9%,而10μmol/L CsA只恢复至K562细胞的86.9%,PSC833对K562细胞系的DNR细胞毒性及DNR潴留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 PSC833较CsA、Ver逆转活性至少高3-10倍,其逆转K562/A02多药耐药的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P-gp功能,而非直接下调mdr1 mRNA及P-gp水平。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探讨环孢菌素A(CsA)、雌激素受体抑制荆雷洛昔芬及其联合应用对K562/A02细胞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采用甲基四唑蓝法(MTT)测定柔红霉素(DNR)的半数抑制量,RT-PCR法检测mdr1基因mRNA表达水平,FCM检测P-gp的表达和细胞内DNR浓度。结果表明:DNR对K562/A02和K562细胞的IC50分别为23.51和0.29mg/L,雷洛昔芬(2.5mg/L)及CsA(1mg/L)单用和两药联合处理K562/A02细胞时,DNR的IC50值分别为5.98、8.15和3.68mg/L,两药对DNR作用K562细胞的IC50没有影响。CsA及雷洛昔芬单独作用后耐药株mdr1mRNA下调微弱,联合用药下调效果明显。CsA及雷洛昔芬均可降低P-gP蛋白的表达,且具有协同作用。同时还观察到逆转剂雷洛昔芬和CsA作用后细胞内柔红霉素浓度增加,两药联合作用时效果增强。结论:CsA及雷洛昔芬均可逆转耐药。且联合作用效果增强。  相似文献   

16.
柔红霉素在HL—60/ADR细胞内的异常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化疗药物在非Pgp耐药细胞朱HL60/ADR细胞内的异常分布与耐药的关系。方法 采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观察、荧光染色、MTT、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等方法研究柔红霉素(DNR)在HL-60/ADR细胞内的分布及秘耐药的关系,以及维拉帕米、布雷非尔得菌素、氯喹对细胞内DNR异常分布的影响。结果 与DNR在HL-60细胞核、乐均匀分布不同,在HL60/ADR,DNR呈点棘状分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旨在探讨联合应用尼洛替尼(nilotinib)和汉防己甲素(tetrandrine,Tet)逆转K562/A02细胞耐药与诱导凋亡的相关性及其机制。应用MTT法检测细胞敏感性,计算尼洛替尼和Tet干预后的柔红霉素(DNR)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率,RT-PCR检测bax、survivin mRNA的表达及Western blot分析BAX、SURVIVI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5 nmol/L尼洛替尼或1.0μml/L Tet单独作用48小时后,DNR对K562/A02细胞的IC50分别为(5.71±0.72)mg/L和(6.52±0.43)mg/L,两药联合应用时DNR对K562/A02细胞的IC50降为(3.12±0.13)mg/L。单用尼洛替尼或Tet均能增加经DNR作用的K562/A02细胞的凋亡率,两药联合作用时凋亡率增高更明显。单用5 nmol/L尼洛替尼或1.0μml/L Tet 48小时后可上调bax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且两药联合作用时上调幅度明显。单用5 nmol/L尼洛替尼或1.0μml/LTet48小时后可下调survivin mR...  相似文献   

18.
多药耐药基因反义寡核苷酸逆转肿瘤细胞耐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克服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MDR)。方法:用人工合成互补于mdr1基因5′端转录起始部位的反义寡核苷酸(ODN),直接转染耐药细胞株KB-8-5细胞,或以脂质体lipofectin为载体进行基因转染实验,通过MTT法检测细胞对柔红霉素(DNR)的敏感性,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内DNR含量及免疫组化方法确定细胞表面糖蛋白(Pgp)的表达水平。结果:ODN可增加KB-8-5细胞内的DNR浓度从而提高耐药细胞对DNR的敏感性,lipofectin进一步加强上述作用。在DNR浓度为3.0mg/L组中,约有74.43%的被转染细胞对DNR敏感而致死,基本达到药物敏感细胞株KB-3-1的水平。ODN转染的KB-8-5细胞的Pgp为弱阳性表达,低于阳性对照KB-8-5细胞的Pgp表达水平。结论:ODN的逆转作用可能与其互补结合的mdr1mRNA降解或直接阻滞了Pgp合成使其表达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